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5.35 7.2折 ¥ 35 全新
库存35件
作者徐飞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7554740
出版时间2016-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5元
货号24006090
上书时间2024-10-29
“十足的读书人”徐飞
“十足的读书人”,此说来自台湾。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台湾地区一直有在评选“十足的读书人”。蒋介石身后的台湾一把手,也是我们的苏州老乡——严家淦,就获得过这个称号。在今天这样物欲横流的功利主义时代,真正的读书人越来越少,“十足的读书人”也许是珍稀物种。然而,在我的视野里,徐飞称得上是一个“十足的读书人”。
认识徐飞有点偶然。当年,我在苏大附中任校长,面向全国招聘教师,看到他的应聘材料时我眼睛发亮。通知他来校考核面试,他的答复是,正教高三,不便抽身。于是,相商决定,我们去他的学校,进他的课堂,听课考核。江苏有个教育高地南通,南通的黄海之滨有个创造了高考奇迹的乡间名校,徐飞便就职于此。我是打着参观学习的幌子,派人悄悄潜入徐飞课堂的。全国各地前去学习取经者云集,学校接待任务很重,但那天我带教研组长一行20多人到校,一把手姚校长百忙中亲自陪同接待,午间还盛情宴请。十多年来,每每想起这事,我便心生愧疚。背着人家挖人,还蒙受如此热情,我这样做是不是太不君子了?羞愧之际,我总自我安慰:不择手段,实现理想,这是完美主义的性格特征!
认识是偶然的,相知却是必然。因为我们都是爱书胜过一切的完美主义者,我们都称得上是“十足的读书人”。很难给“十足的读书人”下个定义,但本质的一定是有强烈的家国情怀,一定是骨子里有社会担当和圣贤精神。这样说,也许有点拔高自己,换一种说法,我俩都有真真切切的书生情怀。在今天这个时代,“情怀”一词已经褪色,但它永远是一个人生命中的天使。
中师毕业,侧身东海之滨、落后偏远的农村初中。因为优秀,被调入当地的名牌高中任教。从苏北到苏州,从教师到教研员;从苏州市首届“十佳”班主任,到中国教育报2014年度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说他优秀成功卓越也好,说他影响日隆扬名江湖也罢,也许,一切的一切,都受益于读书,都缘于清风朗月般的书生情怀。前年,徐飞乔迁新居,邀我们去参观分享,自始至终,他津津乐道的便是有多少书架和藏书。正是爱书这一共同本性,使我们成了忘年至交。拿起任何一本书,心底都有一种连自己都不知道的欲望——改变自己,这是我们共同的一个很伟大的但也很卑微的欲望。有时,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独坐临街书桌前。累了,起身推窗,看熙熙攘攘的都市中,“人群如蝼蚁般奔忙,车辆如过江之鲫那样穿行”,更觉读书之享受无比。
对真正的读书人而言,书是亲密的友人、爱人、情人。浏览徐飞的藏书,你会发现,他读的都是一流的书。这些书,不仅是文字,还是生命。这些生命,对徐飞来说,都是起一种引领人生的作用。他在阅读中摆脱了平庸,也在阅读中实现了高贵和优雅。学以致用是中国读书人的好传统。徐飞阅读广泛,在工作上聚焦于中学语文教学,特别是作文教学。这几年,他在中学语文圈内逐渐有了知名度,在教育江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首先得益于他的刻苦读书。与其说他是一位教育专家,不如说他是一位读书专家。全国“推动读书十大人物”,这样的称号给他,实在是实至名归。当然,徐飞还没有到达另一种境界——不在乎或不需要社会和他人的认可!
真正的读书人,“十足的读书人”,其实不仅仅体现在工作事业上的优秀卓越,更重要的是能够在精神和人格上,在事业境界和生命格局上不断攀升。徐飞二十年如一日,如痴如醉地读书,读了这么多经典好书。让我一直为他高兴和庆幸的是,读书成就了一位经世致用的名师,而不是一个脱离现实的迂腐偏执的书呆子。
用九型人格理论对照,徐飞不是李白一类的4号人。4号人喜欢自由,追求创造,敢于走自己的路,不愿被牵着。徐飞至今一直在体制内埋头苦干、兢兢业业。徐飞也不是杜甫那样的7号人。7号人善于交往,乐观向上,热爱生活,追求快乐,能在逆境和痛苦中寻找乐趣。这有点像徐飞,但徐飞没有7号人的逃避痛苦和放纵散漫。他有点像3号人——目标导向明确,学习勤奋,博览群书,目的性方向性很强。但3号人往往爱张扬,爱出风头,而徐飞一直谦卑低调,不爱虚荣奢华。
也许是有偏爱,我认为,徐飞具有孔子、梁启超那类理想的1号人的性格特征。从总体上说,1号人是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者,有明显的不安分和改革者特征。他们有高标准的理想世界,并以这高标准尺度来衡量这个世界,落差出来了,差距发现了,改革创造的愿望和方向便由此产生。为了把世界改造得更完美,1号人往往会以批判、教育、灌输,甚至煽情鼓动等方式,来唤醒更多的人参与改革和投身革命。孔子为改革奔走一生,梁启超为改革呐喊一生。因此,在人格修炼方面,1号人突出的一点是用高标准高要求严格律己。他们内心十分害怕犯错,十分担心自己会变坏变丑,所以特别自律,对自身的培育和修身特别重视,往往压抑自己。比如孔子,他连饮食起居也一丝不苟——坐席放得不正不坐,吃饭时不讲话,睡前不聊天,在车内也坐得端端正正。也许是正能量的书读得多了,徐飞身上有浓厚的君子之风。他诚信,踏实,谦虚,热情,亲和,做事追求井井有条的秩序。当然,在改革创造方面,徐飞仍大有可为。
当然,我欣赏的还是他的书生情怀!
高万祥
2016年5月12日
此书是“十足的读书人”——徐飞老师的阅读修炼之旅。全书共分六辑,其中有阅读是如何成全个人的,进而让个人进行了一次思想的远行,也有徐飞老师给作者的建议,比如以专业阅读的眼光去读书,且教且读。总之,此书会指导您在阅读中进行一次心灵的修行,让您在读书中学会读书。
1 序言一 “十足的读书人”徐飞 高万祥
5 序言二 和徐飞一起读书 黄厚江
辑 阅读成全自己 1
3 做一个气象万千的读书人
7 读书带来优雅和高贵
10 读书是朝向自我的运动
14 读书,一场破冰之旅
17 研读名师,发展自己
20 为学生读书,为自己读书
24 读书是一群人的事业
29 读书可以成为一种交往方式
第二辑 在读书中学会读书 35
37 过一种平衡的读书生活
40 主题阅读:专业发展的快车道
43 读书要与表述相结合
47 打通读书的任督二脉
50 读点打底子的书
53 数书同读与一书重读
56 信息时代,培养自己的阅读信仰
59 跨界阅读兴味长
第三辑 专业阅读的眼光 63
65 像练习滑雪一样练习阅读
68 教学解读的三重视角
72 练好解读文本这门内功
77 读出文字背后的意味来
82 名师的读书智慧
93 做读书笔记有学问
98 激发孩子自由阅读的兴趣
第四辑 来一次思想的远行 101
103 寻找教育的精神家园
——读《理想国》
107 帮助孩子成为自由的人
——读《爱弥儿》
111 教育就是不断生长
——读《民主主义与教育》
115 爱,是一门可以学习的艺术
——读《爱的艺术》
122 从乌托邦主义到零星工程
——读《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125 教育,就是帮助发现生活的意义
——读《活出意义来》
130 让哲学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读傅佩荣的《哲学与人生》
140 梁启超的趣味教育及其当代启示
第五辑 心灵修行的艺术 145
147 美德能带来安宁与幸福
——读《道德情操论》
151 人格就是一切
——读《歌德谈话录》
155 超越俗世的灵魂芳香
——读《金蔷薇》
159 每个人都是一个战场
——读《九三年》
162 把生活散文解救成了诗
——读《大卫•科波菲尔》
166 朗读,让生命踏上温暖归途
——读《朗读者》
170 美国精神之父留下的财富
——读《富兰克林自传》
174 回向风雨的歌者
——读《一颗清亮的大星——胡适传》
178 弱者何以胜利
——读《半生为人》
第六辑 且教且读 181
183 过一种完整的教育生活
——读《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
188 诗歌,让我们的心灵不死!
——读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
192 读人的智慧
——读《论语读人》
196 不会过时的导读法
——品读《钱梦龙经典课例品读》
203 语文,从这里出发
——读《语文的原点》
209 这里,有真正的语文
——读曹勇军《语文,我和你的故事》
212 为什么竟没有人怀疑骗子
——再读《皇帝的新装》
216 “学习科学”:课堂优化教学的新视角
——读《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及学校》
221 后记 读书就是我的呼吸
此书是“十足的读书人”——徐飞老师的阅读修炼之旅。全书共分六辑,其中有阅读是如何成全个人的,进而让个人进行了一次思想的远行,也有徐飞老师给作者的建议,比如以专业阅读的眼光去读书,且教且读。总之,此书会指导您在阅读中进行一次心灵的修行,让您在读书中学会读书。
数书同读与一书重读
美国作家诺曼·梅勒在他的访问记里自称能同时读几本书。起初只是个偶然的行动:有一天他正在书斋里津津有味地读一本书,忽然邮差送来了邮件,其中有一本作者送给他的书,他便放下原来在读的书,而把刚送来的新书翻了开来,这样读了下去,脑里并不觉得有任何干扰,而且那种因久读一书所生的倦怠,也因接触了新的内容,消散殆尽,他忽然感到像发现了一个新大陆。以后一本书看得厌烦,他就另拿起一本,从同时读两本书,一直到同时读六本书。每换一本,总有新的感觉,而那种读一本书的陈旧感也一扫而空。他发现以新的心情吸收新的内容,不但不会打乱他的思绪,反而增加了脑子吸收新刺激的活力。
数书同读,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多读些书,的确是提高阅读效益的好办法。寒暑假是我们教师读书的好时光,但也容易出现长时间读一本书的倦怠,如果用另一本书来调节,可以使脑子得到新的刺激而忘掉疲倦。假期集中读书,我喜欢将理性的书与感性的书交替着读。比如,研读小威廉姆·E.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感觉有些累,便沉浸到齐邦媛的《巨流河》中小憩会儿;在胡兰成的《今生今世》里放松太久,便用冯友兰的《中国哲学简史》来感受阅读的重量。
即便在平常工作期间,也可以一段时间内同时读几本书。我有这样一个习惯,可以三四本书同时读。办公桌上放一本,书桌上放一本,床头柜上放一本。办公桌上的多为教学类的专业书,书桌上的多为与近期思考的主问题相关的书,而床头柜上多放着怡情悦性类的小书。三四本书同时读,互不干涉,各得其乐。
需要提醒的是,同时读几本理论书难度较大,脑子容易混乱,并不适合所有人。就我个人的阅读经验,同时阅读的书中只能有一本理论书,而且其他几本书的阅读难度不能太大。同时阅读的几本书也可以是同一主题,但这些书的可读性要较强。比如,有一阶段我围绕“故事力”同读了以下一些书:苏珊·佩罗的《故事知道怎么办》,李永强、郝琦的《故事咨询师:心理辅导的隐喻操作》,海尔的《故事力》,何雪的《马云的故事力》。四本书尽管是同一主题,但内容、风格各不相同,同时阅读可触发联想,有利于我进行梳理和整合。
数书同读,是指同一时间读几本书;而一书重读,则是指不同时间反复读同一本书。这是两种不同的读书方法,各有妙处。
黑塞曾有这样的看法:每一位思想家的每一部著作,每一位诗人的每一个诗篇,过一些年都会对读者呈现出新的、变化的面貌,都将得到新的理解,在他心中唤起新的共鸣。他举了自己读歌德的例子:“我年轻时初读歌德《亲和力》只是似懂非懂,现在我大约第五次重读它了,它完全成了另一本书!这类经验的神秘和伟大之处在于:我们越是懂得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地阅读,就越能看出每一个思想和每一部作品的独特性、个性和局限性,看出它全部的美和魅力正是基于这种独特性和个性”。经典作品就具有这种常读常新的品质,正如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所说:“一部经典作品是一本每次重读都像初读那样带来发现的书。”
苏轼《送安敦秀才失解西归》诗云:“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有一些好书是需要我们反复阅读的,一方面是因为潮水般涌来的遗忘总是轻易地将曾经的阅读轻轻抹去,甚至一点痕迹也不留下;另一方面是因为上次读这本好书的你,肯定不如此刻再读这本好书的你成熟、深刻,相对于现在的你而言,上次的阅读肯定会留下遗憾和不足。有一些经典好书能够对生命的每一阶段都产生积极影响,如果没有重读,你就失去了与一本好书真正结缘的可能。
王瑶老师就有这样的体会。有一次因为要给老舍的选集写序,于是他将老舍的许多作品又仔细重读了一遍。老舍作品的风格平易近人、富有幽默感,这些作品王瑶老师不仅早已读过,而且多年来在教学和研究中常常谈到,照通常情形说,是不会有太多的新鲜感,但是,当王瑶老师重读时却感受到新的惊异与喜悦、新的发现与启示。经典其实并没有变,只是读经典的那个人变了,于是,经典又有了新的模样与魅力。
重读法,古人早有提及,如苏东坡发明的“八面受敌”读书法。“八面受敌”读书法,是“每一书皆作数过尽之”、“故愿学者每次作一意求之”。意思是每一本书要读上好几遍,每一遍都只带着一个主题去探求、去研究,这样就好像读了好几本书一样。古时候,读书人手边可读的书极为有限,他们只能反复重读经典,硬凭着这有限的书培育了大智慧;如今,我们可以读的书多如牛毛,我们总想去读更多的书,而读过的经典往往被弃掷一旁,读书多了而智慧却未必增长。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在重读中领悟经典的真正精髓。
对于我们老师来说,手边要有几本反复翻读的经典好书,可以是教育教学类的,也可以是人文经典类的。这些书具有永恒的光辉,能够将你的前尘与来路照得透亮。有这些书打底子,你会变得更厚实、更幸福。
像徐飞老师这样把读书的体验讲得这么有滋有味,而且可以复制的,实在不多见。我想,因为他不仅是位真正的读书人,而且是位真正的教书人!
——黄玉峰
浏览徐飞的藏书,你会发现,他读的都是一流的书。这些书,不仅是文字,还是生命。这些生命,对徐飞来说,都是起一种人生的引领作用。他在阅读中摆脱了平庸,也在阅读中实现了高贵和优雅。 ——高万祥
喜欢徐飞,因为徐飞是个读书人,一个由内而外的读书人——身上没有一点躁气,更没有一点戾气。他带着学生读书,也带着教师读书。让我们一起读书吧。
——黄厚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