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91.18 5.8折 ¥ 15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侯会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61300
出版时间2018-0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58元
货号25227076
上书时间2024-10-28
写在前面
一
现如今,如果有人对你说“我是听您的歌(看您的戏或听您的相声)长大的”,那多半是在调侃,意思是你已经落伍了。
可不久前,我真的接到这样一个电话:“侯老师,我是读您的书长大的!”对方是某出版社的年轻编辑,正在编辑我的一部书稿。她偶然发现,我又是《中华文学五千年》的作者,那是她读中学时印象很深的一本课外书。
想想也是,该书 20 世纪 90 年代初问世,至今已过去二十五个年头。当年上中学的小姑娘,如今已成为出版社的顶梁柱。——思及此,顿生岁月如梭之叹。
二
20 世纪 80 年代,女儿呱呱落地。身为穷教师的爸爸买不起昂贵的芭比娃娃、乐高玩具,盘算着能不能写本书陪伴她长大。这一念头的产生,还跟之前到一所中学听课有关。挨着我的一张小课桌上,除了一本语文书外,还堆着各种课外参考书。我随手翻翻,无非是些东拼西凑的知识点,枯燥乏味,想来很难引发孩子的兴趣。
我就想:能不能专为孩子们写一本谈文学的书,由远古神话讲起,依次是先秦诸子、《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把孩子们在课堂上拾取的零珠碎玉,穿成一条闪闪发光的项链?
形式跟内容同样重要。我们平日跟孩子讲话,总是弯下腰,平视着孩子的眼睛,尽量拣他们听得懂的字眼儿,耐心讲给他们听。可为什么一拿起笔,这些常识就被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呢?
当有一双好奇而明亮的眼睛望着你时,笔底的文字自然变得浅易通俗、亲切有味儿了。
三
经冬历夏,书稿完成。承蒙大学者张中行先生称赏,并由大书法家启功先生赐题书名,《中华文学五千年》于 1992 年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正式出版,受到孩子和家长们的欢迎。《文艺 报》当年刊文推介。由于加印不断,该书于 1995 年荣获全国优 秀畅销书奖;1996 年入选“希望书库”,加印一万册;又被编入“中华文史知识课程内容与教学指导书目”。
此后应中国青年出版社之约,我又接连撰写了《世界文学五千年》及《中华文学五千年·近现代部分》,同样受到读者欢迎。
1995 年,这套书还由台湾洪叶文化出版公司出版繁体字本,在岛内风行一时。不止一所中学把它定为语文搭配教材或高中参考书。有位中学语文教师还花费时间精力,专门针对此书编写了系列测试卷,多达十几回(篇)——专门为一本课外书编写测试卷,还是不多见的。一些大学开设的文学课程,也将此书列为书或参考书。
有位台湾书评家,道出此书受欢迎的原因:“作者侯会在编纂此书时运用的策略便是成功地引起读者兴趣,有不少高中教师表示:以往较不喜欢念文科的自然组学生,在接触这本书后,对文学大为改观,即便不是非常有兴趣,但是至少是转变成不讨厌的地步。”(《小莫的青春笔记本:文学之旅——中华文学五千年》)
二十几年过去了,这套书几次再版。《中华文学五千年》于 2004 年和 2006 年分别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及台湾洪叶文化出版公司出版了插图本。
从 2011 年起,全套书经整理修订,由团结出版社推出插图本,更名为《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经典》和《讲给孩子的百年文学经典》。时隔二十年,孩子和家长并没忘记这套书。再版后频频加印,供不应求。北京电视台做了特别,多家报刊登载书讯,《武汉晚报》还做了专访。
时至今日,这套书总共印售近二十万册,在几代孩子中产生了影响。这或许能解释,为什么那位年轻编辑多年后还记得这套书——这令我惭愧之余,又感欣慰。
四
眼下,这套书又获得在三联书店再次出版的机会。讨论时,编辑老师建议做些调整。除了内容的增益更新外,形式上也做了较大改动。原稿采用爷孙夜谈的形式固然生动,但按日分段毕竟限制了内容的顺畅表述。
“别小看现在的孩子们,他们见多识广,不再是依偎在家长身边听故事的乖宝宝。”编辑老师如是说,“开门见山,平铺直叙,更符合当下孩子的接受习惯。但亲切生动的语言、灵活的表达方式,仍应沿袭。”
书名仍沿用《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和《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经典》。《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将“古代文学”及“近现代文学”接续起来,共分为四册,依次是“先秦至盛唐”(册)、“中唐至元代”(第二册)、“明代至近代”(第三册)和“现代”(第四册)。
全书又依内容分为一百三十九节,各拟标题如“远古神话,文学之祖”“编年史的楷模《左传》”“屈原与《离骚》”等。每节又分若干段落,仍拟有小标题,如“谁说《周易》老掉牙”“秦朝‘打工皇帝’李斯”等。
每册书后附有“简明文学家词典”,收录本册介绍的文学家。词条按文学家生年先后编排,又可作文学年表看;文学发展的脉络走向,作家之间的影响及传承,都可从中领略一二。
新版图书仍遴选精美图画分插于文中,以增强可读性。目的当然只有一个:让孩子们的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有趣味!
感谢三联书店各级领导的抬爱,使本书以崭新面貌再度与孩子们见面。感谢美编室主任蔡立国先生和刘洋老师,他们所做的高水平装帧,为本书增色不少。感谢实力派画家孙文然先生,他为本书绘制了部分插图。尤其要感谢责任编辑王海燕女士,从策划到编纂,她为本书付出了太多的心血!
还有,本书所引古代及近现代诗文,以目前通行的版本为依据。出于对原作者的尊重,在用字用词上尽量保持原貌,特此说明。
侯 会
丁酉春日,于北京大兴与德堂
这是一部面向青少年读者的文学知识普及读本,作者以讲故事的口吻,介绍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历程,上起神话时代,下至20世纪上半叶,脉络清晰,轻重得宜。涉及的文学名家有四五百位,经典作品近千篇(部)。诗赋散文、小说戏曲,无所不包,并穿插大量掌故趣闻。读来轻松有味,引人入胜。不但孩子们读了受益,成人读者也可借此拾遗补阙,有所收获。
一切真正美的事物,总是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的,哪怕是写给孩子看的。
侯会,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有《水浒源流新证》《<水浒><西游>探源》《食货金瓶梅》《物欲红楼梦》《金粟儒林篇》等著作。上世纪90年代,作者还出版了面向青少年读者的文学普及读物“文学五千年”系列,后更名为《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讲给孩子的百年文学经典》和《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经典》,广受欢迎。本次应读者要求再版,作者又做了精心修订。给孩子写书,如同跟孩子说话一样,要弯下腰去,平视着孩子的眼睛,尽量拣他们听得懂的字眼儿,慢慢地讲。为了让中学生读得懂、感兴趣,自己还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如每写一段都要朗读、录音,反复听;还要找个中学生来听。若效果不佳,便重新改写,直到满意为止。
这是一部面向青少年读者的文学知识普及读本,作者以讲故事的口吻,介绍了中国文学发展的历程,上起神话时代,下至20世纪上半叶,脉络清晰,轻重得宜。涉及的文学名家有四五百位,经典作品近千篇(部)。诗赋散文、小说戏曲,无所不包,并穿插大量掌故趣闻。读来轻松有味,引人入胜。不但孩子们读了受益,成人读者也可借此拾遗补阙,有所收获。
一切真正美的事物,总是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的,哪怕是写给孩子看的。
侯会,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有《水浒源流新证》《<水浒><西游>探源》《食货金瓶梅》《物欲红楼梦》《金粟儒林篇》等著作。上世纪90年代,作者还出版了面向青少年读者的文学普及读物“文学五千年”系列,后更名为《讲给孩子的中国文学经典》《讲给孩子的百年文学经典》和《讲给孩子的世界文学经典》,广受欢迎。本次应读者要求再版,作者又做了精心修订。给孩子写书,如同跟孩子说话一样,要弯下腰去,平视着孩子的眼睛,尽量拣他们听得懂的字眼儿,慢慢地讲。为了让中学生读得懂、感兴趣,自己还是下了不少功夫的;如每写一段都要朗读、录音,反复听;还要找个中学生来听。若效果不佳,便重新改写,直到满意为止。
四六、鬼才李贺
呕心沥血李贺诗
李贺也属于中唐诗人,他跟刘禹锡却没啥交集。——李贺在长安名噪一时的当口,刘禹锡正远谪边郡呢。
李贺(约791—约817)字长吉,是唐代宗室郑王李光的后代。他跟韩愈关系密切。韩愈还曾为李贺鸣不平,写过一篇《讳辩》呢。
原来,李贺的爹爹叫李晋,这个“晋”字,跟进士的“进”同音。封建时代讲究避讳,皇帝和父母的名字是不能随便说出口的,连同音字也不行。李贺举进士时,有人就拿这个来攻击他。韩愈作《讳辩》,主要是为他辩护,鼓励他去应试。可李贺到底没能登第,一辈子只做了几年小官儿,郁郁而终。
据说李贺长得很瘦,两道眉毛连在一块儿,十指尖尖,写起字来飞快。他每天早上骑驴出门,身后小童背着个旧锦囊。灵感一来,李贺便赶紧把想到的诗句写下来,投进锦囊中。晚上回家后,再把零散的诗句组织成完整的诗篇。相传李贺的娘看儿子写诗这么辛苦,心疼地说:儿呀,你一定要呕出心肝才罢休吗?
李贺由于用心太过,身体瘦弱多病,二十七岁就离开了人世。人们爱他的才华,同情他的遭遇,就编出神话,说他临终时,有穿红袍的使者从天而降,传天帝之命,请他上天为新造的白玉楼作记。有人还说看见他家窗子烟云缭绕,听到半空中有车马远去的声音呢。
羲和敲日,黑云压城
把李贺跟神话联系到一块儿,并不是没有根据的,李贺就是个爱写神话的人。他的《梦天》《天上谣》,都是专门吟咏天上世界的诗歌。诗中写月中的玉兔,银河的流云,天上的闲适,人间的遥远,意境奇异。一些历史题材的诗,也带着浪漫的神话色彩。像《秦王饮酒》: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羲和敲日玻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龙头泻酒邀酒星,金槽琵琶夜枨枨。洞庭雨脚来吹笙,酒酣喝月使倒行。……
◎秦王:即秦始皇。八极:八方。◎羲和:传说中给太阳驾车的人。劫灰:佛教认为世界经历劫火而后生,劫灰就是劫火余灰。◎龙头:壶嘴装饰着龙头的酒壶。酒星:酒神。金槽:琵琶颈上以金装饰的弦槅。枨枨(chéng):琵琶弹奏声。◎“洞庭”句:吹笙之声如雨打洞庭。“酒酣”句:酒喝得畅快时,吆喝月亮使之倒行,以延缓作乐的时间。
这位秦王显然被神化了。他骑着猛虎巡游八方,手中的宝剑把天空映得一片碧蓝;羲和敲打着太阳,发出清脆的玻璃声。秦王酒酣耳热,吆喝月亮倒转,好让夜宴无休无止……不管诗中是不是在讥讽唐代皇帝,那有声有色、神异奇特的神话意境,却让人神往不已。
也有一些诗是反映现实的。像《雁门太守行》,就是一首描写战争的乐府诗: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城欲摧:城墙像是要被摧毁。金鳞:形容日光照耀铠甲犹如金色龙鳞。◎“塞上”句:据说秦筑长城,土色皆紫,因此称紫塞。燕脂,即胭脂,一种红色染料。◎易水:水名,在今河北省易县。“霜重”句:边塞严寒,由于霜浓,鼓声低沉。◎黄金台:燕昭王曾筑黄金台,招揽天下贤才。玉龙:指宝剑。
诗的起首两句,烘染出一派险恶的战争气氛:黑云成阵,仿佛要把城头压垮;日光从云缝里泄出,照得将士的铠甲金鳞闪耀。这个场面给人极深的印象,说不出是恐怖还是振奋。
诗人没有正面描写交战场面,而是用低沉的鼓角、半卷的红旗以及塞上色彩浓重的自然环境,衬托战争的酷烈。“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战争的胜负好像倒在其次,重要的是表现将士的必死决心,这才是诗人的目的。
其实,“提携玉龙为君死”也是李贺的志向。在一组题为《南园》的诗里,诗人吟咏道: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吴钩:一种头呈钩形的刀。关山五十州:当时军阀割据的地盘差不多就是五十州。◎凌烟阁:唐太宗时曾建凌烟阁,画功臣画像,在阁中供奉。若个:哪个。
好男儿干吗不带上刀枪,去为国家收取抗命的州郡呢?您到凌烟阁上看看,哪个封侯的功臣是耍笔杆子出身?
中唐时期,藩镇割据,战乱不已。河南、河北五十余州不听中央节制。“收取关山五十州”的话,正是写实。李贺在科举中找不到出路,便幻想着以武功报效国家。诗中末两句的反问,表达了诗人的激愤情绪。
石破天惊逗秋雨
李贺还喜欢咏物寄志。他有《马诗》二十三首,大部分都有所寄托,像这一首:
此马非凡马,房星是本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
◎房星:为二十八宿之一。古人认为马是房星之精。
只有寥寥二十个字,写的正是诗人自己独立不群、才高志傲的面貌。
李贺的咏物诗里,有一首《李凭箜篌引》非常有名。箜(kōng)篌(hóu)是一种古乐器,李凭是位著名的乐师: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弦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吴丝”二句:吴地产丝,蜀地产桐木,都是造琴的材料。张,弹奏。颓,坠,堆积。◎“江娥”二句:江娥、素女都是神话中的女性。此处以二女的啼泣悲思形容乐声感人。中国,指长安城内。◎昆山:产玉之地。◎十二门:长安有城门十二座。融冷光:乐声和美,消融了深秋寒气。二十三弦:即箜篌弦数。紫皇:天帝。◎“女娲”二句:用女娲补天的典故形容乐声惊天动地。逗,招惹。◎“梦入”二句:传说有老妇号成夫人,善弹箜篌,神妪(yù)即指成夫人。又《列子》记载,“瓠巴鼓瑟而鸟舞鱼跃”。◎吴质:即月中砍桂树的吴刚。寒兔:月中玉兔。
描写音乐的古代诗篇,以白居易的《琵琶行》名气。《琵琶行》偏重叙述,比喻也用得生动贴切。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却完全是另一种风格。诗中联想奇特,用语夸张,超出一般人的想象。谁听过玉碎凤鸣?谁经历过石破天惊?谁见过老鱼跳波、瘦蛟起舞?然而通过极为新奇而形象的比喻,你却能体会出李凭弹奏箜篌的不同凡响来!——这正是李贺诗歌的风格。
李贺的人生态度有点消极。年纪轻轻的,诗中总爱用“老”呀,“死”呀等字眼儿。在他留下的二百多篇诗歌里,这两个字共用过七十多回!
李贺诗中描画的鬼魅世界,更让人毛骨悚然。你听这几句:“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秋来》)“百年老鸮(xiāo)成木魅,笑声碧火巢中起。”(《神弦曲》)这些场面形象而又恐怖,有一种怪诞的美,阴森森的,缺乏光明。——难怪人们称李贺为“诗鬼”!
李贺的诗在唐诗中独树一帜,与众不同。有人不喜欢他诗中的“鬼气”,说他的诗是“诗之妖”,又说“牛鬼蛇神太甚”。可更多的人赞美他,说他继承了楚骚的传统,是“天纵奇才”,可以跟李白匹敌。
对了,清代著名的小说家曹雪芹就非常喜欢李贺诗的风格。由于他的诗风贴近李贺,朋友为他所作的挽诗中,还有“牛鬼遗文悲李贺”的句子呢!
作者侯会在写作此书时运用的策略便是成功地引起读者兴趣,有不少高中老师表示:以往较不喜欢念文科的自然组学生,在接触这本书之后,对文学大为改观,即便不是非常有兴趣,但是至少是转变成不讨厌的地步。
——台湾书评家 小莫
这是为青少年写的一部中国文学史,以深入浅出的流畅口语写成,刚好适合非文学出身如我者来阅读。它虽然是文学的,但更是基于史学源流的叙述,读它,有一种“归乡”、“回甘”的感觉。
&nbs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