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5.77 5.2折 ¥ 49.8 全新
库存7件
作者梁策
出版社经济日报出版社
ISBN9787519609566
出版时间2022-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29340786
上书时间2024-10-28
| 前 言 |
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
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具有自然、社会、经济特征的地域综合体,兼具生产、生活、生态、文化等多重功能,与城镇互
促互进、共生共存,共同构成了人类活动的主要空间。乡村兴则国家兴,乡村衰则国家衰。我国人民日益
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为突出,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表现在乡村。
国家政策的支持为乡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土壤。但是要想与时俱进地走出一条经久不衰的致富
路,还需要广大农业生产者创新思路,摆脱单纯的种地思维,结合新技术,向其他产业延伸。
本书立意于十九大报告,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实践并结合当下“三农”热点问题,重点论述了如何在新
时代发展农村产业、建设新农村。书中内容以干货为主,内容全面、详略得当,对没有参考价值的部分不
过多赘述。此外,书中对乡村产业实践提出的看法,是市面上其他图书中没有涉及的。
本书内容共分11章,从三大角度讲解与乡村振兴有关的知识。其中,个角度为乡村振兴的时代
趋势,包含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解读、乡村振兴与新农村建设的差异、如何因地制宜振兴乡村等内容。
第二角度为新技术对乡村振兴的助力,包含了5G、物联网、人工智能为农业生产带来的改变,环境监
控技术如何助力农业管理等内容。
第三角度为乡村振兴的产业实践,包含了如何入门农村电商行业、农产品如何跨界营销、乡村旅游业
的发展要素、如何打造田园综合体等内容。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内容剖析、原因解释等内容,以便读者在短的时间内了解乡村
振兴战略。本书实用性强,对相关从业者具有借鉴意义。相信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快速、全面地了解乡
村振兴的有关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实现乡村致富梦。
由于笔者个人水平所限,若书中有疏漏之处,恳请读者朋友们予以指正。
本书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探讨了新时代乡村应如何发展的问题。书中
内容共分为3个部分11章:部分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特色、意
义以及与以往的新农村建设的不同之处;第二部分介绍了如5G网络、物联
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如何助力实现智慧农业;第三部分介绍了农民培养、
农业服务业、农产品深加工、农业电商、农村新媒体、乡村旅游、田园综合
体等振兴乡村的途径。
本书从乡村振兴的大背景出发,以翔实的理论与丰富的案例为读者开辟思
路,了解新时代的乡村致富途径。相信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抓住时代机遇,
掌握系统的、科学的乡村振兴之法。
梁策,广西神农百翔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博士研究生、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公
共管理专业(政府管理研究方向),通过英国牛津大学领导力与公
共政策课程完成博士后计划。
《中国生态产业发展蓝皮书》编委会副主任,先后在《自然科学》
《资源节约与环保》《科技资讯》等刊物发表《探究生态环境建设
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修复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农村生态
环境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等多篇论文。
| 目 录 |
第1章 乡村振兴:“三农”事业大有可为1
1.1 解读乡村振兴战略1
1.2 乡村振兴战略是乡村发展的持久动能12
1.3 因地制宜振兴乡村21
1.4 乡村振兴就是新农村建设吗30
第2章 新技术助力实现智慧农业35
2.1 5G为农业生产降本增效35
2.2 物联网精准控制农作物生长环境44
第3章 科学种植提产能,精耕细作促增收51
3.1 传统种植的三个问题51
3.2 新技术带来的农业种植革命56
第4章 环境监控技术助力科学农业管理65
4.1 监控气象动态65
4.2 监控农作物生长情况68
4.3 监控自然灾害72
4.4 监控劳动力75
第5章 高素质、现代化农民的培养方案77
5.1 农业职业教育77
5.2 人才如何助力乡村振兴80
5.3 持证上岗,规范化发展83
第6章 推进农业服务业,实现综合性发展89
6.1 高效农业催生的农业服务业89
6.2 可落地的农业服务模式94
第7章 农产品深加工摆脱薄利多销的困局97
7.1 低端农产品不好卖的原因97
7.2 提升产品价值,品牌化经营100
7.3 跨界经营,叠加影响力107
第8章 “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农村电商111
8.1 从小农户到新农商111
8.2 农村电商的成功要素128
第9章 新媒体带货,新时代的“致富捷径”133
9.1 突出农业特色定位133
9.2 规划内容,输出高价值干货137
9.3 搭建商业闭环,提升变现能力145
第10章 乡村生态游成为时尚新选择151
10.1 乡村旅游焕发新活力151
10.2 打造有“文化味”的乡村旅游项目154
10.3 乡村旅游的衍生服务业159
第11章 打造田园综合体,发展高价值农业167
11.1 什么是田园综合体167
11.2 如何打造成功的田园综合体175
附录一 2018—2021年我国智慧农业发展政策要点与发展目标179
附录二 2018—2021年乡村振兴有关政策盘点181
附录三 2018—2021年乡村旅游相关政策盘点183
附录四 2018—2021年关于城乡结合发展的相关政策盘点185
附录五 构建田园综合体有关政策盘点187
本书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探讨了新时代乡村应如何发展的问题。书中
内容共分为3个部分11章:部分分析了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特色、意
义以及与以往的新农村建设的不同之处;第二部分介绍了如5G网络、物联
网、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如何助力实现智慧农业;第三部分介绍了农民培养、
农业服务业、农产品深加工、农业电商、农村新媒体、乡村旅游、田园综合
体等振兴乡村的途径。
本书从乡村振兴的大背景出发,以翔实的理论与丰富的案例为读者开辟思
路,了解新时代的乡村致富途径。相信读者通过阅读本书,能抓住时代机遇,
掌握系统的、科学的乡村振兴之法。
梁策,广西神农百翔生态环境治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博士研究生、
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公
共管理专业(政府管理研究方向),通过英国牛津大学领导力与公
共政策课程完成博士后计划。
《中国生态产业发展蓝皮书》编委会副主任,先后在《自然科学》
《资源节约与环保》《科技资讯》等刊物发表《探究生态环境建设
与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修复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农村生态
环境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等多篇论文。
第1章
乡村振兴:“三农”事业大有可为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和乡村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乡村振兴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重要目标。本章将沿
着如何出现-有何意义-怎么做的思路,具体介绍乡村振兴战略的兴起背景和其意义,以及乡村振兴战略
的实现路径。
目前,我国存在着乡村面临相对落后、城乡发展不平衡加剧等问题。乡村地区作为我国的重要组成部
分,其发展程度与我国的发展程度息息相关。下面将具体解读乡村振兴战略的时代背景。
1.1.1 为什么要推行乡村振兴战略
背景一是乡村面临相对落后的客观事实。
村庄是农业、农民与农村发展的载体,它是乡村振兴的主体部分。但就目前情形来看,由于缺乏竞争
力,乡村相对落后。年轻劳动力为谋求发展,纷纷离乡迁往城市,乡村不免有些萧条沉寂。这种状态主要
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土地方面
土地是乡村和农民的重要资产,但如今乡村存在土地利用率不断降低的情况。
造成土地利用率降低的原因有三:其一是土地被抛荒。许多农民不注重土地可持续化使用,产生诸如
将稻田沥干为菜地,经过一段耕种后闲置的情况。
其二是农田过度保护。许多农村缺少建设用地,但依旧实施农田保护政策。过度保护农田反而会影响
乡村的发展。比如,开发乡村旅游项目需要用地,但部分乡村因为保护农田就放弃开发,殊不知旅游项目
会为农田带来更高的价值。
其三是土地使用和交易受限严重。农民只能利用土地种植农作物,土地无法为农民带来其他财富。
2.经济方面
受通货膨胀的影响,物价持续上涨,乡村生活的成本与城市生活成本相差不多。但乡村地区的收入低
于城市地区,因此村民的生活品质不高,人们无法满足相对贫困的乡村生活。
此外,乡村的发展缺乏产业支撑。产业能够为乡村发展提供道路,为乡村吸引人才、创造价值。但部
分乡村在缺乏产业支撑的情况下便追求发展,自然无法如愿。
3.人口方面
人口方面有两个问题:一是人口减少问题。过重的经济压力使得许多适龄人口放弃生子,外加大量劳
动力向城镇流动,导致乡村人口减少,缺乏经济发展的动力;二是村民素质问题。乡村教育资源匮乏,民
众知识层次低,创新能力弱,无法跟随时代的脚步发展。
虽然乡村面临衰落已成客观事实,但乡村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乡村应针对现状制定发展计划,坚持
乡村振兴的发展战略。
背景二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尤为明显。
我国存在着城乡发展不平衡的情况,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经济方面的不平衡
城镇历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区域,非农产业历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产业。农村与农业的发展
常被忽视,资金、技术、人才等发展要素都集中到城镇和非农产业中,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因而落后于城
镇。这是经济方面的不平衡。
(2)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不平衡。
我国传统的“城乡分治”资源配置方式是导致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供给严重失衡的主要因素。
在这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下,政府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产品提供资源,而乡村则多由农民自行负
责。因此,前者的发展速度远超后者,且城乡之间的发展差距还在不断扩大,造成恶性循环,如图1-1所
示。
(3)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社会保障水平方面的不平衡
城镇与乡村在诸如教育、医疗、文化和社保制度等方面的发展差距极大。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农村居民的数倍。农民收入增长空间有限,农业发展受自然因素制约,同时农产品利润空间有限,农民理
财能力弱,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农民的收入;而城镇居民普遍受教育水平较高,收入增长空间大且投资机会
多。
此外,城镇区域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完善,居民抗风险能力强于乡村地区的居民。
城乡发展不失衡的情况仍在日益加剧,其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障碍。这种不平衡同时也是农业、农
村、农民三农问题的集中反映。打破这种不平衡,需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背景三是建设社会现代强国目标。
作为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和农民是我国安定和改革发展的基础与依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之一,
农民是全社会的基础阶层,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工作的根本措施。
我国现代化道路必须注重“木桶效应”的影响。“木桶效应”指的是要想将一只木桶装满水,那它的
每块木板都必须高度相同且没有破损,一旦木板中有一块不齐或某块有破洞,那这只桶就无法装满水。而
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不是由长的那块板决定,而是取决于短的那块。此外木板之间的结合是否紧密、
牢固也非常重要,若木板间存在缝隙,便无法装水。
在我国现代化这个木桶上,每个领域都是关键的木板。决定国家综合实力的不只是出色的行业和发
展快的领域,而是要看各领域与各行业的综合实力。而综合实力的好坏取决于一个国家是否存在过于薄
弱的领域,即劣势决定优势。它警示国家要补齐短板,同时注意各领域与各行业之间要紧密配合。
我国现代化道路包含农业现代化,农村不会随着现代化而消失。但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道路的短
板,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补齐这块短板的迫切要求。
1.1.2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价值
乡村振兴战略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需要的发展战略,它对我国诸多方面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意义一: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目前,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为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区域间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而影响着国计民
生的关键问题则为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则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首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富业”。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必须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创新力、
竞争力和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这就要求必须在科技上下功夫,必须强化
乡村振兴科技支撑,要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机制,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着力解决科研和生产“两张皮”
及科技服务“后一公里”的问题。
由此可知,科技对于农业发展的重大作用。而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之一便是农业与农村的现代化。
“互联网 ”乡村振兴工程,能以科技助力乡村发展,发挥先进技术在乡村生态、文化等方面的价值,满
足乡村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
其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富村”。农村不兴旺,农民便无法富裕。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乡
村能够使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协调,同时令农业、加工业以及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终随着农业
发展,农村兴旺程度会上升,农民从中获利,乡村便能够留住人才,形成良性循环。
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富民”。乡村地区的创新创业能力弱、贫困人口多,而实施乡村振兴
战略能够构建长效机制,推动城乡产业融合发展,令农民通过创新创业摆脱贫困,使农村持续发展,走上
现代化的发展道路。
综上,乡村必须坚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富业”“富村”“富民”这三富,彻底解决三农问题。
意义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我国具有几千年的农业社会历史,乡村作为农业社会的发展载体,积淀下了优秀传统文化及灿烂的农
耕文明。它们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系。此种国情决定了乡村振兴对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而随着城乡发
展不平衡,农村人口大量流动到城镇,乡村文化主体和文化生态陷入急需传承与振兴的状态。
乡村振兴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城镇与乡村在文化方面的地位不均等,
关于文化的公共服务供给不平衡,乡村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不充分,而乡村振兴能有效改善这些问题,带
动乡村文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是继承与振兴乡村传统文化。中国传统乡村文化博大精深,在为人处世方面,其有耕读传家、
严于律己、勤俭持家、精忠报国、崇德向善等传统美德。通过振兴乡村文化,乡村能够重焕生命力,将我
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唤醒”并“活化”,使其在现代乡村得以延续传承。而这些优秀的精神品格、
精神血脉与文化基因能够为乡村振兴提供动力。
意义三: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农业是农村地区的关键产业,它不仅是农民的根,更是农村的魂。振兴农业是振兴乡村的基础和前提,
其核心目标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够使农业迅速发展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作为人口大国,中国对粮食的需求量极
大,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础条件。乡村振兴战略能够强化科技农业、生态农业与智慧农业,给予耕地
红线保障,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使自身免受国际粮食市场的支配,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
中”。
目前,农业行业的综合效益及竞争力低。欲解决此问题,乡村应将重心放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上,
将农业政策的重点从增产变为提质,注重农业及农产品的质量、品牌,以科技带动农业发展,打造具有无
限生机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产业。
1.1.3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步骤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
间的矛盾。而这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乡村地区。因此必须坚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此战略必须有清晰的规划,本章将从指导思想、格局建设以及产业建设三方面,具体说明乡村振兴战略的
实现路径。
首先来看指导思想方面。
2018年中央1号文件制定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时间规划,如图1-2所示。
这份规划表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全局性与长远性,它需要社会各界在新思想的指导下合力推进,
坚持奋斗。而指导乡村振兴战略的思想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我国的发展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经济方面的发展目标从高速增长转
变为高质量转化。此种转型决定了城乡发展的优先顺序。
一个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对于扶贫脱贫、乡村治理的理论、政策、方法都不尽相同。而当前适用
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其关于扶贫和乡村治理的论述知道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
实践,是乡村振兴战略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来看格局建设方面。
现阶段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难点集中在生态脆弱区、民族地区和贫困集中连片地区三者。这
些地区的经济、文化、制度等方面的发展程度远低于平均水平,但其并非缺乏发展潜力,其发展缓慢与落
后的原因是因为受到交通、人才等因素的制约。
这种困境决定了乡村振兴必须要由政府、市场和社会多方合作,为乡村振兴提供更多可能性和可行性。
市场是影响农业资源配置的关键因素,乡村可以利用财政资金促使金融和社会资本“下乡”,将大量
人力、财物等资源配置到乡村发展的重点领域与薄弱环节,使乡村振兴的多样化需求得到满足,令工商资
本推动乡村振兴。
而政府可以从税收、土地、财政、社会保障等方面推动城乡融合体制的发展进程。政府可以利用政策
向农业和农村地区汇聚资源并将其整合,健全乡村的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保障体系,为乡村发展提供
财政支持。
首先是教育资源。促使大量人口流向城镇地区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乡村地区教育资源的不足。城乡发
展公平的前提是教育资源的公平。政府必须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机制的发展,使教育资源向乡村倾
斜,以教育资源以留住人口,令乡村地区的儿童能够通过知识改变命运。
其次是医疗资源。健全的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能够为村民的健康水平提供保障。城镇地区吸引乡村
人口向其流动的原因之一便是其医疗水平高、医疗体系发达。乡村地区欲提高当地医疗水平,可以实施招
揽乡村医疗卫生人才的政策并大力建设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可以与城镇地区进行合作,共同建立医疗共同
体,共享医疗资源;可以利用科技与城市大医院合作,发展远程医疗来缓解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再者是文化资源。良好的公共文化资源能够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满足其精神方面的需求。乡村欲健
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可以从其设施布局、服务提供等方面入手,令文化资源向乡村地区倾斜,加强公共
文化服务体系的覆盖面与适用性,制定更适合乡村特点的文化服务体系。
后是完善统一乡村地区的社会保险制度。缺乏社会保障体系是乡村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痛点,也是村
民关注的民生热点。所以乡村应着力完善社会保险制度,充分发挥其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收入分配
的作用。
通过上述做法引导资源合理向农村倾斜,构建多元共治乡村大格局,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途径。
后来看产业建设方面。
产业是乡村发展的根基。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加快健全现代农
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标生产”“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
色产业集群”“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
据此可知,建设产业的重点有三点:一是打造智慧农业体系;二是精加工农产品,提高其附加值,延
伸农业产业链;三是充分发挥乡村地区的资源优势,促进农业与工业、互联网、旅游等产业融合,建设新
兴产业。下面结合井冈山神山村的案例来看一下。
井冈山神山村盛产黄桃,但农作物利润有限,依靠售卖农作物,村民收入始终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