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68.34 7.8折 ¥ 88 全新
库存125件
作者杨振宁,翁帆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202022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88元
货号29295446
上书时间2024-10-28
前 言
10 年以前,在《曙光集》的前言里,我这样解释为什么取了这个书名:
鲁迅、王国维和陈寅恪的时代是中华民族史上一个长夜。我和联大同学们就成长于此似无止尽的长夜中。
幸运地,中华民族终于走完了这个长夜,看见了曙光。我今年85 岁,看不到天大亮了。翁帆答应替我看到
当时觉得改革开放30 年,看见了曙光,天大亮恐怕要再过30 年,我自己看不到了。
没想到以后10 年间,国内和世界都起了惊人巨变。今天虽然天还没有大亮,但曙光已转为晨曦,所以这本新书取名为《晨曦集》。而且,看样子如果运气好的话,我自己都可能看到天大亮!
为编辑此书,许晨女士做了大量工作,谨在此致谢。
杨振宁
2017 年8 月
后 记
2007 年杨先生的《曙光集》出版。我曾在书里的“编前言”中说,那本书记录了20 多年间“他走过的,他思考的,他了解的,他关心的,他热爱的,以及他期望的一切” 。《晨曦集》是《曙光集》的续集,仍是先生的心路历程,只是增加了一些别人关于他的文章。
《晨曦集》的出版又值先生九十五岁寿辰。先生常说他的一生非常非常幸运。与先生在一起十几年,渐渐明白了,一个如此幸运的人,他关心的必然是超越个人的事情。同样,一个如此幸运的人,自然是率真、正直、无私的,因为他从来不需要为自己计较得失。他本可以简单地做一位高居于科学金字塔的活神仙,可是他对国家民族的责任感,让他义无反顾地坚持他认为重要的事情。
先生很喜欢“晨曦集”这个名字,因为它寄托了先生一生的期望。
翁 帆
2017 年8 月于清华园
★ 一代科学巨擘的治学心迹与家国情怀
★ 了解杨振宁先生精神历程的重要著作
本书收录了杨振宁先生多篇有代表性的文章,既有他放弃美国国籍的声明,也有关于大加速器、高能物理等热点问题的专论,兼及研究生培养等多方面的社会议题。书中也收录了亲人、同事、友人、媒体人和学生所撰文章,对杨振宁先生的成就和贡献进行了充分的介绍和评述。
此次出版新增了十余篇文章,包括杨振宁1971年访问新中国后回美进行的轰动美国华人学界的演讲《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全文,他参观长城后饱含深情写就的《长城颂》,以及邓稼先写给杨振宁并使他的情感受到“极大震荡”的珍贵信件等,充分展现了一代科学大师的远见卓识与回报故园的拳拳之心。
★ 一代科学巨擘的治学心迹与家国情怀
★ 了解杨振宁先生精神历程的重要著作
本书收录了杨振宁先生多篇有代表性的文章,既有他放弃美国国籍的声明,也有关于大加速器、高能物理等热点问题的专论,兼及研究生培养等多方面的社会议题。书中也收录了亲人、同事、友人、媒体人和学生所撰文章,对杨振宁先生的成就和贡献进行了充分的介绍和评述。
此次出版新增了十余篇文章,包括杨振宁1971年访问新中国后回美进行的轰动美国华人学界的演讲《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全文,他参观长城后饱含深情写就的《长城颂》,以及邓稼先写给杨振宁并使他的情感受到“极大震荡”的珍贵信件等,充分展现了一代科学大师的远见卓识与回报故园的拳拳之心。
杨振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公认的二十世纪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创办人,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创办人。现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并被多家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翁帆,杨振宁夫人,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
目 录
增订版前言…………………………………………………… 杨振宁 1
版前言………………………………………………………杨振宁 3
71d2* 长城颂 ………………………………………………………… 1
02i 20 世纪理论物理学的三个主旋律:量子化、对称性、相位因子…… 3
11a 菩萨、量子数与陈氏级 ………………………………………… 20
14b 麦克斯韦方程和规范理论的观念起源 ………………………… 24
15a “物理学的未来”——追忆麻省理工学院百年校庆时对物理学的未来的讨论 … 43
附录A 物理学的未来 ……………………… 理查德·费曼 4
附录B 物理学的未来 …………………………… 杨振宁 52
16e 中国今天不宜建造超大对撞机 ………………………………… 58
17b 伯恩斯坦的独白 ………………………………………………… 62
A71e*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杨振宁先生讲中华人民共和国之行印象中译全文 ……………………………………………… 66
A71h* 邓稼先致杨振宁的一封信 …………………………邓稼先 92
附录 邓稼先 ………………………………………杨振宁 96
A72a 关于大加速器的座谈 ………………………………………… 108
A83z* 吴健雄致杨振宁的一封信 ……………………… 吴健雄 124
A88z* 宁拙毋巧——与杨振宁教授一席谈 …… 潘国驹 韩川元 126
A97a* 杨振宁和他的母亲 ……………………………… 熊秉明 136
A00g “盛宴已经结束!”——高能物理的未来 ………………… 151
A04f* 无题漫谈——2004 年5 月12 日在清华大学中文系的讲演 …… 156
A11q 杨振宁:我是保守的革命者 ……………… 钱 炜 安 然 176
A16* 美在科学与艺术中的异同 ………………………………… 185
A17l 越来越觉得个人的生命在整个宇宙之间是一个非常渺小的事情——《人物》对话杨振宁
……………… 刘 磊 206
A17c 关于放弃美国国籍 ………………………………………… 221
A17g 杨振宁先生的“精”与“傻” …………………… 翁 帆 222
A92c 杨振宁小传 ……………………………… 李炳安 邓越凡 223
A97k 父亲与大哥 ………………………………………… 杨振平 249
A97l 家·家教·教育……………………………………… 杨振汉 258
A97m 父亲、大哥和我们 ………………………………… 杨振玉 275
A15d 杨振宁的“有血有肉的物理学” ………………… 杨振玉 284
A86k 杨振宁谈我国新时期的人才培养 ………………… 朱志明 290
A17l 杨振宁 盛名之下 ………………………………… 刘 磊 308
A17n 回归后杨振宁先生所做的五项贡献 ……………… 朱邦芬 329
A17o 杨振宁先生怎样影响了我的研究兴趣和工作方向……… 余理华 348
A17q 跟从杨振宁先生学习45 年 ………………………… 赵 午 358
A19c* 从杨振宁的几幅照片谈起 ……………………… 李 昕 363
A19o* 黄昆访问记 ……………………………… 江才健 黄 昆 386
A19u* 对话“中国与未来世界”——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校庆论坛上的问答………………403
A20* 杨振宁的雪泥鸿爪 ……………………………… 翁 帆 408
A80f CEEC 学者名单 …………………………………………… 271
版后记…………………………………………………………… 翁 帆 417
增订版后记………………………………………………… 翁 帆 419
★ 一代科学巨擘的治学心迹与家国情怀
★ 了解杨振宁先生精神历程的重要著作
本书收录了杨振宁先生多篇有代表性的文章,既有他放弃美国国籍的声明,也有关于大加速器、高能物理等热点问题的专论,兼及研究生培养等多方面的社会议题。书中也收录了亲人、同事、友人、媒体人和学生所撰文章,对杨振宁先生的成就和贡献进行了充分的介绍和评述。
此次出版新增了十余篇文章,包括杨振宁1971年访问新中国后回美进行的轰动美国华人学界的演讲《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全文,他参观长城后饱含深情写就的《长城颂》,以及邓稼先写给杨振宁并使他的情感受到“极大震荡”的珍贵信件等,充分展现了一代科学大师的远见卓识与回报故园的拳拳之心。
杨振宁,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国际公认的二十世纪有成就的科学家之一。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创办人,南开大学理论物理研究室创办人。现任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并被多家大学聘为客座教授。
翁帆,杨振宁夫人,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
关于放弃美国国籍*
我是1964 年3 月23 日加入美国国籍的,当时做这个决定曾考虑了很久,是一个很痛苦的决定。1983 年在一本书里我曾经说我父亲到临终时都没原谅我放弃中国国籍。
2015 年4 月1日我放弃了美国国籍,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美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是一个给了我做科学研究非常好的机会的国家。我感激美国。而且,我知道很多美国朋友不会赞同我放弃美国国籍。
我一直记得我与挚友熊秉明曾经的对话。他说:“你的父亲虽已过去,你的身体里还循环着他的血液。”我说:“是的,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
今天,我94 岁了,很欣慰,多年来,为了帮助建造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友谊桥梁曾做过一些努力。我曾经说:“没有这座桥梁,世界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与安定。”
* 本文是杨振宁2017 年2 月21 日应讯问发给记者的文件。
增订版后记
《晨曦集》于2018 年出版,至今已有三年。今年商务印书馆特约编辑李昕先生与我们商量出版《晨曦集》新版。之前,李先生在三联书店任总编辑时,和我们合作出版了《曙光集》。这次,我们决定增加《晨曦集》的内容,贺杨先生百岁诞辰。
新版《晨曦集》增加了不少内容,其中有两篇非常有分量的文章:一是杨先生1971 年访问新中国后回到美国的演讲。杨先生是首位自美国访问新中国的华人科学家,他讲述了在新中国的所见所闻,眼里是新中国的各种好,在当时的西方世界引起轰动。二是1971 年邓稼先先生给杨先生的一封信,信中邓先生告诉杨先生,中国原子弹除了开始时有苏联专家的一点帮助外,都是由中国人自己研制成功的。杨先生见信一时难掩心中激动之情。
新版《晨曦集》中另有两篇很有意思的文章,都是从几幅旧照片谈起。一篇是杨先生的发小与挚友熊秉明先生撰写的《杨振宁和他的母亲》。我记得初次阅读后,对熊先生的佩服之心油然而生。读者可以从熊先生对几幅照片的描述中,看到熊先生作为艺术家与哲学家细腻而敏锐的洞察力。另一篇是李昕先生的《从杨振宁的几幅照片谈起》。李先生从历史的角度讲述杨先生的家国情怀,李先生的分析客观而中肯,足见其作为一名资深文化人与媒体人的修养。
写此后记时,正值七一。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电视上百年庆典节目中香港维多利亚港的风景,让杨先生和我想起过去十多年在香港的日子。我们后一次在香港是2019 年2 月。杨先生现在身体还好,只是不宜再长途旅行,这对先生来说是件憾事。对先生来说,开车四处“探索”是闲暇时的一大乐趣。我们快乐的回忆之一便是自己开车穿梭于香港的青山绿水之间。香港给人的印象通常是高楼林立,其实香港的绿化率很高,达到70%以上。
杨先生喜欢开车,在85 岁时才把开车的任务移交于我,在此之前,是他负责开车。那时亲戚朋友常劝他不要开车,可他自己乐在其中。他在香港开车的确有过危险。香港车辆是靠左行驶,曾经两次他在左转弯时把车开到错误的一边,迎面的大巴司机急得指着我们大骂。幸好那时大巴那边是红灯,所有的车辆停止不动,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那时我们开着一辆十多年的老车。杨先生次带我翻越山林到沙头角时,上山走了一段路后汽车的空调便失灵了。香港的夏天非常闷热,开着车窗还是很难受,但是后来每每回想起来却觉得十分有趣。杨先生的秘书跟我们提过好几次:“换一辆吧。香港已经没有人开这么旧的车了!”后来,我们的确换了一辆新车,在前一辆车第十七个年头时。
杨先生没有因为自己不开车了而停下步伐,我刚拿到驾驶执照,杨先生就要我开车“上山下乡”。那时初生牛犊不怕虎,我拿驾照没有多久就开车上了太平山顶。通常汽车开到山顶广场就会停下来,那次杨先生建议开到山顶。继续往上走,路只有一个车道那么宽,路的一边是没有遮拦的陡峭山坡。遇到下山的车时,只能其中一方退到稍微宽敞的地方让行。这段路程对新手来说会感觉如履薄冰,可是已经走到一半,无法回头,只能硬着头皮往山上走。后来我问杨先生当时担不担心,他说一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