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跟踪信号 黑盒交易如何影响从华尔街到上海的股市
  • 跟踪信号 黑盒交易如何影响从华尔街到上海的股市
  • 跟踪信号 黑盒交易如何影响从华尔街到上海的股市
  • 跟踪信号 黑盒交易如何影响从华尔街到上海的股市
  • 跟踪信号 黑盒交易如何影响从华尔街到上海的股市
  • 跟踪信号 黑盒交易如何影响从华尔街到上海的股市
  • 跟踪信号 黑盒交易如何影响从华尔街到上海的股市
  • 跟踪信号 黑盒交易如何影响从华尔街到上海的股市
  • 跟踪信号 黑盒交易如何影响从华尔街到上海的股市
  • 跟踪信号 黑盒交易如何影响从华尔街到上海的股市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跟踪信号 黑盒交易如何影响从华尔街到上海的股市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4.23 5.0折 68 全新

库存2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加]布莱恩·R.布朗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ISBN9787549632862

出版时间2020-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29144318

上书时间2024-10-28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2008年10月,金融危机爆发。

一年前,2007年8月*周,美股多板块过度波动,偏离历史模式;市场规律失灵,反常的波动甚至蔓延到欧洲和日本股市。

无人知晓原因——

直到众多以黑盒交易为主的量化基金开始披露重大损失。当时,每天有超过400亿美元的全球市场交易由计算机发起,成交量占全球交易量三分之一,收益率位居业内前列,却在危机来临前以崩盘的形式吹哨。

始作俑者——以程序代替人工的黑盒交易,开始从幕后走到台前。

·

十三年后,历史重演。

2020年3月,美股四次熔断,量化基金再次经历巨额亏损,程度比2007年8月时更甚。

那么,黑盒交易是如何崛起,又为何在危机来临时集体崩塌?

当计算机成为*活跃的操盘手,股市还是经济的晴雨表吗?传统投资者将何去何从?

量化投资专家布莱恩·布朗为你揭开黑盒交易的神秘面纱,一窥当今股市隐形操纵者的内核。



作者简介

〔加〕布莱恩·R.布朗(Brian R. Brown)


华尔街量化交易专家


曾任香港摩根士丹利泛亚地区系统交易总监8年,为行业的对冲基金提供模型建议;现任香港大鸿辉集团顾问。


出生于加拿大,现居中国香港。



目录

目录


致谢


第1章 矿井里的金丝雀死了


个金融危机信号为何被忽略了


第2章 交易的自动化


当机器成为活跃的投资者


第3章 黑盒哲学


为什么好的对冲基金经理不出席投资者会议


第4章 发现足迹


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有什么不同


第5章 分散的信徒


为什么一些投资者不读基础研究


第6章 军备竞赛


为什么比起收入,公司成交量更受关注


第7章 高频游戏


为什么活跃的投资者却鲜有人知


第8章 罗素再平衡


为什么市场收盘并不总是反映经济健康状况


第9章 市场生态


那些买入—持有的投资者到底经历了什么


第10章 股票市场的全球化


为什么美国航空比新加坡航空的交易量大


第11章 适应性行业


接下来跟踪什么信号


第12章 结论


注释


索引



内容摘要

2008年10月,金融危机爆发。


一年前,2007年8月*周,美股多板块过度波动,偏离历史模式;市场规律失灵,反常的波动甚至蔓延到欧洲和日本股市。


无人知晓原因——


直到众多以黑盒交易为主的量化基金开始披露重大损失。当时,每天有超过400亿美元的全球市场交易由计算机发起,成交量占全球交易量三分之一,收益率位居业内前列,却在危机来临前以崩盘的形式吹哨。


始作俑者——以程序代替人工的黑盒交易,开始从幕后走到台前。


·


十三年后,历史重演。


2020年3月,美股四次熔断,量化基金再次经历巨额亏损,程度比2007年8月时更甚。


那么,黑盒交易是如何崛起,又为何在危机来临时集体崩塌?


当计算机成为*活跃的操盘手,股市还是经济的晴雨表吗?传统投资者将何去何从?


量化投资专家布莱恩·布朗为你揭开黑盒交易的神秘面纱,一窥当今股市隐形操纵者的内核。



主编推荐

〔加〕布莱恩·R.布朗(Brian R. Brown)

华尔街量化交易专家

曾任香港摩根士丹利泛亚地区系统交易总监8年,为行业的对冲基金提供模型建议;现任香港大鸿辉集团顾问。

出生于加拿大,现居中国香港。



精彩内容
章 矿井里的金丝雀死了:个金融危机信号为何被忽略了

·

2008年10月,金融海啸爆发,“次级贷款”成为晚间新闻的常用词。其实早在一年前,金融市场上就出现了微妙警告,表明全球经济体之间并不平衡。那是2007年8月的周,当时,全球股票市场出现了自1987年10月“黑色星期一”以来的恐慌。但没人注意到这点。

·

2007年8月6日上午,投资专业人士正为前所未有的股票走势感到困惑。采矿业股票上涨了18%,而制造业股票下跌了14%。不同行业之间的方向性偏差高达30%,但当天的标普指数却没有变动。

·

接下来几天,股市持续存在过度波动和离散模式。MBI 保险是一只极少吸引投机的股票,8月6日这只股以15%的涨幅收盘,8月7日又上涨了7%,而在接下来的两天里却经历了22%的跌幅。MBI股价的反弹与收益的反转一样迅速,是一种反常现象。

·

传统观点认为市场是有效的随机游走——股票价格随着公司的基本面和投资者的偏好而涨跌。但在8月8日,房地产成为市场表现的行业,涨幅高达22%。当然,随着美国楼市危机引发的焦虑,股票价格无疑已偏离“基本”值。

·

几周之后,投资者才开始对这种价格离散有所了解。那些从来没有出现过年度业绩负增长的对冲基金开始披露过度交易损失,许多著名的股票经理人纷纷报告高达数亿美元的单日损失。

·

对冲基金的损失超过了其资产的30%,而标普指数却没有变化。他们在交易两头都遭受了损失——多头头寸减少,空头头寸增加。在那些通常相关的行业,股票价格也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

·

市场离散是对冲基金同步投资组合“去杠杆”带来的副作用,由股市偏离历史交易模式导致。这是该行业经历的次全球性恐慌——由机器带来的恐慌。

·

20世纪90年代晚期,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引入市场改革,以提高市场效率,允许使用另类交易系统——这标志着股市电子通讯网络的诞生,以及量化投资专业人士新时代的来临。过去十年中,计算机化(或黑盒)交易已经成为主流投资策略,被数百家对冲基金采用。

·

黑盒公司利用数学公式买卖股票。这一行业吸引了数学家、天体物理学家、机器人科学家这类专家。他们将自己的投资策略形容为经济学与科学的联姻。

·

随着他们的成功,黑盒公司开始扩展,在过去十年内,他们一直处于业绩的基金之列。一流的公司已经产生了两位数的业绩,负收益只在极少月份出现。他们的风险—回报业绩已成为业内。

·

随着黑盒公司的成熟,这些名不见经传的数学家加入了传统的买入并持有的投资者行列,影响着市场估值。如同盈利修正,市场收盘时的反弹很可能是伴随技术信号而来的。

·

据预估,黑盒交易商在美国以及其他国际主流市场如伦敦证券交易所(LSE)、德国证券交易所和东京证券交易所(TSE)中占有超过三分之一的市场交易量——尽管他们对每日市场走势的贡献基本上被忽视了。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很少对计算机化交易商的观点进行评论。

·

我们传统上将股市理解为经济的晴雨表。股票价格反映了人们对经济健康状况的普遍态度以及精明的投资专业人士的深刻观点。但当持有期限从几年骤减到几个月、几天(甚至更短)时,那些买入并持有的投资者们情况又怎么样呢?

·

尽管黑盒公司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在幕后实现的,对2007年8月危机的重新检视却将这些公司搬上了新闻头条。怀疑者们认为,由于股票价格属于随机游走,量化投资的终结只是时间问题。

·

但是很多黑盒公司挺过了市场动荡,并持续产生两位数的回报。他们是波经历经济海啸的对冲基金,随着市场偏离历史模式,这场海啸在2008年演变为全球扩散的危机。

·

毕竟,适应一直是他们的命脉。他们采用零和游戏的投资策略:当市场水涨船高时,他们不会从经济繁荣中获利。黑盒交易商通过跟踪相同信号相互竞争。

·

本书的重点不在于他们跟踪什么信号,而在于他们如何跟踪。本书的故事讲述了一个由自动化投资者组成的行业,如何凭着他们独特的风险偏好和投资策略,成为从华尔街到上海影响力的流动性提供者。



媒体评论

如果你想了解计算机化交易如何影响我们的市场,你应该读这本书。

——查尔斯·埃利斯(Charles D. Ellis),《高盛帝国》作者 

 ·

算法驱动交易和传统交易策略之间的互动影响着所有投资者的收益回报。布莱恩·布朗的新书提供了一个有关这些新策略如何运作的清晰框架,以及更重要地,它们是如何影响全球股市的流动性、波动性和价格的。

——安德鲁·墨顿(Andrew J. Morton),HJM模型联合创建者

·

过去十年的技术进步已经极大地改变了股市交易的动态。大多数分析师没能在他们对*近全球金融市场崩溃的“马后炮”分析中看到这个“美丽新世界”。布莱恩·布朗的这本书首次清晰而生动地描述华尔街这种技术驱动的开展业务方式,表达准确,背景知识丰富。这个新世界是华尔街崩溃的核心推手,而矛盾的是,这将有助于金融的下一轮发展。

——托马斯·考曼(Thomas F. Coleman),滑铁卢大学保险、证券和量化金融研究院主任

·

书中讲了大量“高频交易者”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活动。很多时候他们被中伤,往往是因为人们不了解他们在今天超高速的金融市场中发挥的关键作用。布莱恩以一种清晰可读的方式揭开了高频交易的神秘面纱。不管是不是金融行业专业人士,只要想了解这个神秘群体,任何人都会被这本书吸引。

——E.约翰·菲尔德斯(E. John Fildes),极讯亚太有限公司亚洲区首席运营官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