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58.54 7.3折 ¥ 79.9 全新
库存10件
作者约翰·布罗克曼(John Brockman) 著 湛庐文化 出品
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3094262
出版时间2019-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9.9元
货号28473834
上书时间2024-10-28
人工智能的机遇与风险
人工智能是今天的神话,也是其他一切故事背后的故事。它既是新的开始,也是末世毁灭,两种结局分别对应了好的人工智能和恶的人工智能。本书集结了诸多来自人工智能领域内外的重要思想家的对话,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定义及含义。该对话是基于一个叫作“可能的心智”的项目,正式开始于 2016 年 9 月在康涅狄格州华盛顿的五月花格瑞斯酒店召开的一次会议,本书的一些撰稿人也参与了这次会议。
在次会议上,人们很快对人工智能进入更广泛的文化环境感到兴奋与恐惧,这与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的“控制论”思想进入当时文化领域的情况非常类似,特别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许多艺术家把这种新科技思想融入他们的作品中。我对控制论思想的影响力有切 身体会。实际上,若说正是控制论思想使我走上如今的人生道路也不为过。随着 20 世纪 70 年代初数字时代的到来,人们不再谈论维纳,但如今,他的控制论思想被广泛采用,已经内化到了不再需要名字的地步。它无处不在,飘荡在空气中的每个角落,这正是适合本书开始的地方。
新技术=新感知
在人工智能出现之前,控制论大行其道。它是诺伯特·维纳在 1948 年的奠基性著作中阐述的一种理念,意指自动的、自我调节的一种控制。我记得我接触到这一理念是在 1966 年,当时作曲家约翰·凯奇(John Cage)邀请我和其他四五位年轻的艺术家参加了一些晚宴,也就是一系列的研讨会,探讨媒体、传播学、艺术、音乐及哲学上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围绕让凯奇感兴趣的维纳、克劳德·香农(Claude Shannon)及马歇尔·麦克卢汉 (Marshall McLuhan)的观点。这些人在纽约的艺术圈颇有影响力,而我当时正努力跻身于这个圈子。凯奇对麦克卢汉的观点尤其熟悉。麦克卢汉认为, 通过发明电子技术,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即大脑拥有了一个外形,我们现在不得不假设“只有一个大脑,一个我们所有人共享的大脑”。
当时我在纽约的电影制片人实验电影院做项目经理,在先锋电影制片人兼导演乔纳斯·梅卡斯(Jonas Mekas)的主持下,负责一系列的多媒体制作,即“新电影1号”项目(也叫作“扩延电影节”)。我与之共事的那些艺术家对这些理念非常感兴趣,他们是:视觉艺术家克莱斯·奥登伯格(Claes Oldenburg)、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和罗伯特·怀特曼(Robert Whitman);动态艺术家夏洛特·穆尔曼(Charlotte Moorman)和白南准(Nam June Paik);偶发艺术家阿伦·卡普罗(Allan Kaprow)和卡若琳·史尼曼(Carolee Schneemann);舞蹈家特 里莎·布朗(Tricia Brown);电影制片人杰克·史密斯(Jack Smith)、斯坦·范德比克(Stan Vanderbeek)、艾德·艾姆许维勒(Ed Emshwiller)和库查兄弟(Kuchar brothers);先锋剧作家肯·杜威(Ken Dewey);诗人格尔德·斯特恩(Gerd Stern)和USCO 组合;极简音乐家拉蒙特·扬(La Monte Young)和特里·赖利(Terry Riley);以及通过沃霍尔结识的地下丝绒乐队(The Velvet Underground)。他们中许多人当时正在阅读维纳的作品, 广播里也正在播放介绍控制论学说的节目。正是在这样的一次晚宴中,凯奇从他的手提箱里拿出一本《控制论》(Cybernetics)交给我,说:“这是给你的。”
在此期间,我意外地接到维纳的同事阿瑟·K. 所罗门(Arthur K. Solomon)给我打来的电话,他是哈佛大学生物物理学研究生学院的院长。当时,维纳一年前已经去世,但所罗门与维纳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一些关系密切的同事,一直在关注《纽约时报》上关于“扩延电影节”的报道,对其与维纳作品扯上关系颇感好奇。所罗门邀请我带着一些艺术家去剑桥与他和其他一些专家会面,包括麻省理工学院研究感官通信的沃尔特·罗森勃利斯(Walter Rosenblith),哈佛大学应用数学家安东尼·欧廷格(Anthony Oettinger),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师、频闪光的发明人哈罗德·埃杰顿(Harold “Doc”Edgerton)等。
就像我以前遇到过的许多次“艺术遭遇科学”一样,由于我对科学所知不多,这次为期两天的会面不算很成功,就像轮船行驶在暗夜里。但我尽可能地吸收了一切营养,而且从很多有趣的方面看,这次会面非常重要,其中一点就是他们带我们去看了“那台”计算机。在当时,计算机可是个稀罕物,至少我们这些访客还没有谁拥有一台计算机。我们被带到麻省理工学院里的一间非常大的屋子,在屋子中间有一个“冷室”,它高于地面,四周是玻璃墙。在“冷室”里,技术人员穿着白色实验室服、戴着白色围巾和手套,正忙碌着核对整理从一个巨型机器里出来的穿孔卡片。我走到近前,从我口中呼出的热气在“冷室”的玻璃上结成一层薄雾。我伸手抹开玻璃上的雾气,看到了“那台”计算机。一下子我便深深爱上了它。
后来在 1967 年秋,我来到门洛帕克市和斯图尔特·布兰德一起待了一段时间。1965 年我在纽约见过他,当时他是 USCO 艺术家组合的一名外围成员。当时,他正与身为数学家的妻子洛伊丝(Lois)着手准备《全球概览》杂志(The Whole Earth Catalog)期的出版发行。当洛伊丝和团队其他人正干着苦力时,斯图尔特和我坐在一个角落里待了两天,阅读、标记和注解前一年凯奇给我的那本《控制论》,讨论维纳的思想。
这些思想给了我灵感,我开始提出一个主题,也像一个魔咒,让我以后的所有努力有了方向,那就是“新技术=新感知”。在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建筑设计师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未来主义者约翰·麦克黑尔(John McHale),还有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T. 霍尔(Edward T. Hall)和埃德蒙·卡彭特(Edmund Carpenter)的启发下,我开始大量阅读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等领域的书籍。麦克卢汉推荐我阅读生物学家 J. Z. 扬(J. Z. Young)的《科学中的怀疑与确定性》(Doubt and Certainty in Science),在书中作者认为我们创造了工具,并通过使用这些工具来塑造自我。他推荐我阅读的另一个文本是沃伦·韦弗(Warren Weaver)和克劳德·香农在 1949 年所写的文章《通信数学理论的新贡献》(Recent Contributions to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在这篇文章开头,作者写道:“‘通信’一词将被广泛使用,其意义包括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所有过程。这当然不仅仅指写作和演讲,还指音乐、绘画、戏剧、芭蕾,甚至人类的所有行为。”
谁能想到,从那往后的 20 年里,我们会开始把大脑比作计算机?谁又能想到,在接下来的另一个20 年里,当我们把计算机连成互联网时,大家才意识到大脑不是一台计算机,而是一个计算机网络?当然,维纳没有想到——虽然他是设计用于控制机器的模拟反馈电路的专家,艺术家们也没有想到,我自己更没有想到。
[目录]
引 言 人工智能的机遇与风险
01 塞思·劳埃德 虽然是谬误,却比以往更靠谱
02 朱迪亚·珀尔 不透明学习机器的局限性
03 斯图尔特·罗素 给机器输入使命
04 乔治·戴森 人工智能第三定律
05 丹尼尔·丹尼特 我们将如何应对?
06 罗德尼·布鲁克斯 我们的机器使我们陷入非人类混乱
07 弗兰克·维尔切克 智能的统一
08 迈克斯·泰格马克 让我们心怀渴望,超越自我
09 扬·塔里安 反对派报告
10 史蒂芬·平克 科技预言与观念的不可低估的因果力量
11 戴维·多伊奇 超越奖惩
12 汤姆·格里菲思 对人类的人工利用
13 安卡·德拉甘 把人类放进人工智能的方程式中
14 克里斯·安德森 梯度下降
15 戴维·凯泽 “信息”之于维纳、香农及我们
16 尼尔·格申斐尔德 伸缩性
17 丹尼尔·希利斯 批机器智能
18 文卡·拉马克里希南 计算机会成为我们的霸主吗?
19 阿莱克斯·彭特兰 人类策略
20 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 使看不见的为人所见:当艺术遇见人工智能
21 艾莉森·高普尼克 人工智能与 4 岁儿童的对比
22 彼得·加里森 算法学家的客观梦想
23 乔治·丘奇 机器的权利
24 卡罗琳·琼斯 控制论生物的艺术应用
25 斯蒂芬·沃尔弗拉姆 人工智能与文明的未来
人工智能的机遇与风险
人工智能是今天的神话,也是其他一切故事背后的故事。它既是新的开始,也是末世毁灭,两种结局分别对应了好的人工智能和恶的人工智能。本书集结了诸多来自人工智能领域内外的重要思想家的对话,探讨了人工智能的定义及含义。该对话是基于一个叫作“可能的心智”的项目,正式开始于 2016 年 9 月在康涅狄格州华盛顿的五月花格瑞斯酒店召开的一次会议,本书的一些撰稿人也参与了这次会议。
在次会议上,人们很快对人工智能进入更广泛的文化环境感到兴奋与恐惧,这与诺伯特·维纳(Norbert Wiener)的“控制论”思想进入当时文化领域的情况非常类似,特别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许多艺术家把这种新科技思想融入他们的作品中。我对控制论思想的影响力有切 身体会。实际上,若说正是控制论思想使我走上如今的人生道路也不为过。随着 20 世纪 70 年代初数字时代的到来,人们不再谈论维纳,但如今,他的控制论思想被广泛采用,已经内化到了不再需要名字的地步。它无处不在,飘荡在空气中的每个角落,这正是适合本书开始的地方。
新技术=新感知
在人工智能出现之前,控制论大行其道。它是诺伯特·维纳在 1948 年的奠基性著作中阐述的一种理念,意指自动的、自我调节的一种控制。我记得我接触到这一理念是在 1966 年,当时作曲家约翰·凯奇(John Cage)邀请我和其他四五位年轻的艺术家参加了一些晚宴,也就是一系列的研讨会,探讨媒体、传播学、艺术、音乐及哲学上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围绕让凯奇感兴趣的维纳、克劳德·香农(Claude Shannon)及马歇尔·麦克卢汉 (Marshall McLuhan)的观点。这些人在纽约的艺术圈颇有影响力,而我当时正努力跻身于这个圈子。凯奇对麦克卢汉的观点尤其熟悉。麦克卢汉认为, 通过发明电子技术,我们的中枢神经系统即大脑拥有了一个外形,我们现在不得不假设“只有一个大脑,一个我们所有人共享的大脑”。
当时我在纽约的电影制片人实验电影院做项目经理,在先锋电影制片人兼导演乔纳斯·梅卡斯(Jonas Mekas)的主持下,负责一系列的多媒体制作,即“新电影1号”项目(也叫作“扩延电影节”)。我与之共事的那些艺术家对这些理念非常感兴趣,他们是:视觉艺术家克莱斯·奥登伯格(Claes Oldenburg)、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和罗伯特·怀特曼(Robert Whitman);动态艺术家夏洛特·穆尔曼(Charlotte Moorman)和白南准(Nam June Paik);偶发艺术家阿伦·卡普罗(Allan Kaprow)和卡若琳·史尼曼(Carolee Schneemann);舞蹈家特 里莎·布朗(Tricia Brown);电影制片人杰克·史密斯(Jack Smith)、斯坦·范德比克(Stan Vanderbeek)、艾德·艾姆许维勒(Ed Emshwiller)和库查兄弟(Kuchar brothers);先锋剧作家肯·杜威(Ken Dewey);诗人格尔德·斯特恩(Gerd Stern)和USCO 组合;极简音乐家拉蒙特·扬(La Monte Young)和特里·赖利(Terry Riley);以及通过沃霍尔结识的地下丝绒乐队(The Velvet Underground)。他们中许多人当时正在阅读维纳的作品, 广播里也正在播放介绍控制论学说的节目。正是在这样的一次晚宴中,凯奇从他的手提箱里拿出一本《控制论》(Cybernetics)交给我,说:“这是给你的。”
在此期间,我意外地接到维纳的同事阿瑟·K. 所罗门(Arthur K. Solomon)给我打来的电话,他是哈佛大学生物物理学研究生学院的院长。当时,维纳一年前已经去世,但所罗门与维纳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一些关系密切的同事,一直在关注《纽约时报》上关于“扩延电影节”的报道,对其与维纳作品扯上关系颇感好奇。所罗门邀请我带着一些艺术家去剑桥与他和其他一些专家会面,包括麻省理工学院研究感官通信的沃尔特·罗森勃利斯(Walter Rosenblith),哈佛大学应用数学家安东尼·欧廷格(Anthony Oettinger),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师、频闪光的发明人哈罗德·埃杰顿(Harold “Doc”Edgerton)等。
就像我以前遇到过的许多次“艺术遭遇科学”一样,由于我对科学所知不多,这次为期两天的会面不算很成功,就像轮船行驶在暗夜里。但我尽可能地吸收了一切营养,而且从很多有趣的方面看,这次会面非常重要,其中一点就是他们带我们去看了“那台”计算机。在当时,计算机可是个稀罕物,至少我们这些访客还没有谁拥有一台计算机。我们被带到麻省理工学院里的一间非常大的屋子,在屋子中间有一个“冷室”,它高于地面,四周是玻璃墙。在“冷室”里,技术人员穿着白色实验室服、戴着白色围巾和手套,正忙碌着核对整理从一个巨型机器里出来的穿孔卡片。我走到近前,从我口中呼出的热气在“冷室”的玻璃上结成一层薄雾。我伸手抹开玻璃上的雾气,看到了“那台”计算机。一下子我便深深爱上了它。
后来在 1967 年秋,我来到门洛帕克市和斯图尔特·布兰德一起待了一段时间。1965 年我在纽约见过他,当时他是 USCO 艺术家组合的一名外围成员。当时,他正与身为数学家的妻子洛伊丝(Lois)着手准备《全球概览》杂志(The Whole Earth Catalog)期的出版发行。当洛伊丝和团队其他人正干着苦力时,斯图尔特和我坐在一个角落里待了两天,阅读、标记和注解前一年凯奇给我的那本《控制论》,讨论维纳的思想。
这些思想给了我灵感,我开始提出一个主题,也像一个魔咒,让我以后的所有努力有了方向,那就是“新技术=新感知”。在媒介理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建筑设计师巴克敏斯特·富勒(Buckminster Fuller)、未来主义者约翰·麦克黑尔(John McHale),还有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T. 霍尔(Edward T. Hall)和埃德蒙·卡彭特(Edmund Carpenter)的启发下,我开始大量阅读信息论、控制论和系统论等领域的书籍。麦克卢汉推荐我阅读生物学家 J. Z. 扬(J. Z. Young)的《科学中的怀疑与确定性》(Doubt and Certainty in Science),在书中作者认为我们创造了工具,并通过使用这些工具来塑造自我。他推荐我阅读的另一个文本是沃伦·韦弗(Warren Weaver)和克劳德·香农在 1949 年所写的文章《通信数学理论的新贡献》(Recent Contributions to the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在这篇文章开头,作者写道:“‘通信’一词将被广泛使用,其意义包括一个心灵影响另一个心灵的所有过程。这当然不仅仅指写作和演讲,还指音乐、绘画、戏剧、芭蕾,甚至人类的所有行为。”
谁能想到,从那往后的 20 年里,我们会开始把大脑比作计算机?谁又能想到,在接下来的另一个20 年里,当我们把计算机连成互联网时,大家才意识到大脑不是一台计算机,而是一个计算机网络?当然,维纳没有想到——虽然他是设计用于控制机器的模拟反馈电路的专家,艺术家们也没有想到,我自己更没有想到。
真正的互联网思想家,又一部科技思想荟萃的杰作!布罗克曼的个人魅力总是能聚集互联网、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大脑,展现深刻的技术思想和前沿洞察。
——苇草智酷创始合伙人段永朝
建筑学家威廉·J.米切尔曾有一个比喻:人不过是猿猴的1.0版。现在,经由各种比特的武装,人类终于将自己升级到猿猴2.0版。他们将如何处理自己的原子之身呢?这是今日*尖思想者不得不回答的“大问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