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兰西思想评论(2016(春))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法兰西思想评论(2016(春))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9.31 8.0折 49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高宣扬 编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76529

出版时间2017-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元

货号25118992

上书时间2024-10-28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法兰西思想评论》由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与法国哲学会联合主办,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确认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集刊(CSSCI)。本期以纪念德里达逝世10周年为专题,从解构与哲学、文本与幽灵两大维度对德里达的思想进行了专题讨论,对于推动国内的德里达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德里达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家,他从来不打算建构系统的哲学理论体系,他的哲学既是解构主义对当代和历史的各种事件的批判,又是他的解构策略的一种实践过程,这就决定了他的哲学的散播性、碎片性、在场性、零散性、游击性和事件性的特征。相应于德里达哲学的特殊性,我们对于它们的研究,也只能采取多种灵活的方法,紧密地结合当时当地的状态及其中各种力量对比关系,结合他的解构主义策略的实践过程,进行微观细致的个别分析,尽可能呈现出他的哲学思想的活灵活现的生命力及其当代社会意义。


作者简介
高宣扬,华裔法籍哲学家、社会学家兼艺术评论家,祖籍浙江杭州,国务院外国专家局特聘“海外名师”,2010年8月至今为上海交通大学精裕讲席教授,现任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院长兼哲学系主任。
1957年考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并于1962年本科毕业,1962―1966年北京大学哲学系研究生,毕业后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任研究员;1978年赴法国巴黎靠前大学攻读哲学博士,1983年获博士学位后,应时任巴黎靠前哲学研究院院长的德里达的聘请,任教与研究于法国巴黎靠前哲学研究院;1984―1988年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政治哲学研究所兼巴黎第十大学教授;1988―2002年,在继续留任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的同时,任台湾地区东吴大学社会学系教授;2002―2004年任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及中央民族大学访问教授;2004―2010年7月为同济大学特聘华裔法籍专家,时任同济大学欧洲文化研究院院长兼法国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
30多年在法国、德国、英国和美国持续进行实际的社会、文化和政治的观察分析及学术调查研究,长期从事哲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目前的研究重点方向为:当代法国哲学、德国哲学史、当代社会理论以及当代艺术评论。著有《毕加索与当代艺术》(人民出版社,2014)、《后现代:思想与艺术的悖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对话》(Le Dialogue,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德国哲学概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当代政治哲学》(两卷本,人民出版社,2010)、《德国哲学通史》(三卷本,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萨特的密码》(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等35部专著及中外文学术论文多篇。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纪念德里达专辑
    一、解构与哲学
德里达与中国哲学
“解构”与“易”
  ——从《周易》出发对德里达“解构”概念的新诠释
“隐喻”解构形而上学:德里达关于隐喻的思想研究
解构与诠释
  ——德里达与高达美的交锋
“最后的犹太人”德里达:既是犹太教的,也是亚伯拉罕
  诸教的
世界末日之后:论雅克·德里达的末世论笔调
德里达的场所论
    二、文本与幽灵
档案、现象、幽灵
  ——论档案现象学    
德里达的技术与文本学    
“今传尺素报情人”     
  ——跟随德里达、德勒兹或梅亚苏探索“秘密”(secret)的诗学
德里达论书写与生命 
德里达的未来:无余与哀悼
unheimlichkeit:作为“幽灵”与“真理”之维度
德里达与弗洛伊德的心理装置:论生命作为延异的存在

    第二部分  巴迪欧、巴塔耶及其他
真理的探险或人生的解答
  ——巴迪欧与弗洛姆之爱的观念
浅论巴迪欧的《主体理论》
“生不如意,但愿死后顺遂”
  ——法语墓志铭艺术特点及文化内涵
从异质学到圣社会学:巴塔耶社会哲学思想探略

征稿启事

内容摘要
《法兰西思想评论》由上海交通大学欧洲文化高等研究院与法国哲学会联合主办,被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确认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集刊(CSSCI)。本期以纪念德里达逝世10周年为专题,从解构与哲学、文本与幽灵两大维度对德里达的思想进行了专题讨论,对于推动国内的德里达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德里达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哲学家,他从来不打算建构系统的哲学理论体系,他的哲学既是解构主义对当代和历史的各种事件的批判,又是他的解构策略的一种实践过程,这就决定了他的哲学的散播性、碎片性、在场性、零散性、游击性和事件性的特征。相应于德里达哲学的特殊性,我们对于它们的研究,也只能采取多种灵活的方法,紧密地结合当时当地的状态及其中各种力量对比关系,结合他的解构主义策略的实践过程,进行微观细致的个别分析,尽可能呈现出他的哲学思想的活灵活现的生命力及其当代社会意义。


精彩内容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