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往阿姆河之乡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前往阿姆河之乡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7.7 7.7折 49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罗伯特?拜伦〔英〕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19516

出版时间2016-1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元

货号24146702

上书时间2024-10-28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威尼斯,一九三三年八月二十日——在此做一头快乐的懒猪:比起两年前住在久戴卡岛那家小旅馆的经验,这次真是个令人愉快的改变。早上我们去了丽都岛,从快艇上望去,总督府(Doge’s Palace)远比坐在贡多拉中欣赏美丽多了。在这么平静无波的日子里下水,肯定会是全欧洲糟糕的体验:水热得像岩浆,一个不小心烟蒂就会流进嘴里,更别提成群结队的水母了。

 

利法尔来晚餐。伯蒂说,所有的鲸鱼都有梅毒。

 

 

威尼斯,八月二十一日——仔细参观了两座宫殿,一是以提耶波洛的壁画《埃及艳后的盛宴》闻名的拉比雅纳(Labiena)宫,一是布满围幔和皇室照片、如迷宫般叫人喘不过气的帕帕多波里(Pappadopoli)宫。我们在哈利酒吧暂时逃离文化的重压。结果引起一阵骚动,听到不太友善的招呼声:英国佬来了。

 

晚上又回到哈利酒吧,老板用香槟加樱桃白兰地调成的美酒款待我们。哈利悄悄告诉我们:“一定要用烂的樱桃白兰地来调,味道才对。”我们手上这杯就是。

 

在此之前,我跟这位老板只在猎场上见过面。这会儿他身穿绿背心、白外套,感觉有点陌生。

 

 

威尼斯,八月二十二日——乘贡多拉到圣洛可(San Rocco)教堂,丁托列多的《耶稣受难像》(Crucifuxion)让我震慑不已,我已经忘了这幅画。有列宁签名的旧访客名录收走了。在丽都岛时,微风扬起;海水荡漾、沁凉,不见任何杂物。

 

我们乘车到马康坦塔(Malcontenta)喝茶,它位于一条跨越泻湖的新公路旁,泻湖则挨在铁路边。虽然每本介绍帕拉迪奥的书都会提到这个地方,但是当兰兹伯格在九年前发现这里的时候,它简直是一栋废墟,没窗、没门,只是个储藏农产品的仓库。兰兹伯格把它改造成一处宜人的住所。大厅和客房的比例之完美,宛如一首数学韵诗。换作别人,一定会把它漆得金碧辉煌,然后堆满所谓的意大利家具和古董商垃圾。可是兰兹伯格却只用了当地生产的普通木材加以装潢。整栋建筑除了蜡烛之外,没有一样是“有历史”的,而之所以用蜡烛,纯粹是因为没电使然。

 

在外观上,有人对房子侧面的设计有意见,也有人喜欢批评它的背面。但是它的正面却是无可挑剔的。它代表了一种典范,一个标准。你可以分析它——再不可能比它更层次分明的了——却不能质疑它。我和黛安站在门廊下的草地上,看着落日余晖将设计上的每个层次映照得更为澄澈动人。能在这栋代表欧洲人智慧结晶的建筑物前向欧洲道别,真是再完美不过了。黛安说:“人不应该远离文明。”她知道自己站在理字上。我陷入郁闷的情绪。

 

屋内,蜡烛已经燃亮,利法尔独自舞着。回程路上风雨交加。拨好闹钟,该睡了。

 

 

“意大利号”,八月二十六日——身材魁梧、蓄着胡须的船夫,依约在清晨五点来接我。所有的城镇在黎明时分都一样,即使是牛津街,当它空无一人的时候,也有一些美感,此刻的威尼斯显得没那么目不暇给、难以消受。给我一个罗斯金当年初眼乍见、没有任何铁路的威尼斯;要不就给我一艘快艇和举世的财富。真人博物馆实在可怕,例如荷兰外海那些依然穿着传统服饰的岛屿。

 

这艘船自的港(Trieste)启航之际,首次出现在《旧约》中的景象仿佛又重演了。来自德国的犹太难民正要往赴巴勒斯坦。这厢是一位年高望重的犹太拉比,他那正宗的鬈发和小圆礼帽,是他每个年满八岁以上的门徒的标准打扮;另一边,是一群穿着光鲜海滩服的孩子,借着歌声来压抑他们的情绪。群众挤在船下目送他们离去。随着船只缓缓开动,大伙暂时忘却了失踪的行李或被别人占去的位子。拉比跟扈从的长老们突然无力而不由自主地挥着双手;孩子们唱着庄严的圣歌,以凯旋般的节奏反复高诵着耶路撒冷。岸上的群众也跟着唱和,一路随送到码头尽端,然后站在那儿直到船只消失在地平线上。这时,巴勒斯坦高级专员的侍从长拉尔夫·斯托克利也赶抵码头,却发现船已经开了。他气急败坏的表情和赶搭快艇自后追赶的插曲,化解了紧绷的气氛。

 

一阵北风在碧蓝的海面泛起白色浪花,也让船舱下那些精力充沛的犹太人安静了下来。昨天我们驶过爱奥尼亚群岛(Ionian Islands)。那熟悉的海岸看似荒芜、没有人烟,但在晚霞的映照下却显得秀丽无比。我们从希腊的西南角转向东行,经过卡拉马塔(Kalamata)海湾,来到马塔潘岬(Cape Matapan),上次我看到这座海岬,是从塔泰图斯(Taygetus)山往下眺望,在远方海水的衬托下,宛如地图上的一角。此刻,岸上向阳面的岩石映着夺目的金光,阴影面则似罩着雾般的蓝纱。夕阳西沉,希腊的轮廓逐渐模糊,欧洲南端的灯塔开始闪烁。绕过这个海角,我们进入了下一个海湾,这里是万家灯火的吉海恩(Gytheion)。

 

斯托克利谈起有关他上司的一则轶闻。他的上司在波尔战争中双腿中弹,在原地躺了整整三十六个小时才获救。当时腿部中弹的人很多,因为波尔人的瞄准点很低。有些人不幸阵亡,秃鹰立刻集结在他们四周。只要受伤者还能动,不管多么吃力,秃鹰都不会近身。一旦他们无法动弹,眼睛就会被活活啄出。斯托克利的上司曾向他描述过当时眼看着秃鹰就在几英尺之外盘旋、自己却无能为力的绝望心情。

《前往阿姆河之乡》书评(詹宏志 文)

《前往阿姆河之乡》一书,是英年早逝的文学天才罗伯特·拜伦留给世人无限怀念的旅行文学经典,他所代表的这一脉旅行文学传统,走在远远的前方的,是写《日升之处》的亚历山大·金雷克,而接踵在不远的后方的,则是另一位短命才子,写《歌之版图》的布鲁斯·查特文。

不,我说得不完全对,我也许应该修正一下,罗伯特·拜伦所继承的不是一个旅行文学传统,而是“一个半”的传统,另外半个应该是写《威尼斯之石》的约翰·罗斯金,罗伯特·拜伦在他身上取得的养分也不少。另外我也应该修正补充一下他的传承,不仅在写作风格上,布鲁斯·查特文接了他的班,杰作《穷山恶水美国梦》的作者乔纳森·雷班也是受他影响至深的旅行文学家。

要了解上述这两段话,也许我们应该先从亚历山大·金雷克说起。

当我试图编选两百年间的“探险与旅行经典文库”系列图书时,内心其实怀藏并试图体会其中两个相互影响的主轴,一个是旅行“行动”的线索,一个则是文学“书写”的线索。

当我们在这里说“旅行文学”时,其实对应的是所谓的“旅行叙述”(travelnarrative),一种比纯文学更宽松的文学定义或者文学视野。这当中有的旅行叙述因“行动”而伟大,无关乎严格意义下的文学艺术成就。譬如理查德·伯顿的几本旅行著述,虽然也写得文采飞扬,笔力万钧,读来令人不忍释卷,但衡诸文学规格,总觉得还只是深入蛮荒,采风猎奇,未入真正的艺术殿堂。但伯顿的冒险行动在旅行史上惊天动地,昔日洛阳纸贵的著作至今也还传诵不休,任何人要谈“旅行叙述”,怎么能够略过而不提他?

然而有另外一些旅行叙述,却因为独特的叙述与思考而使“行动”不朽;单从叙述者的行动来看,并不一定是突破性或里程碑式的旅行,我在《日升之处》的序论里就曾说,金雷克等人的作品“他们的旅行不再强调体能与意志力,也不再强调旅行路线的稀有与艰难程度,相反,他们追求了解异文化的协调能力,更追求自我反省的观照能力”。也就是说,另一个旅行文学的传承,是从“书写”出发的,因书写而彰显了某一场旅行的意趣。

从金雷克始,不再把旅行者所见闻的当作全知全能的观点,也不把自己所见当作观察客体的*真实,相反,他对旅行者的局限十分自觉。他固然也描绘客体(描写内在自己的也不少),却从不把自己当作观察客体的权威,而把它视为与观察者自身互动的起点遭遇。金雷克的《日升之处》就是开启了这样的创作自觉的开风气之先作品,从此旅行文学才重新还给文学家所有,不再限于身上有十八处野人攻击伤痕的冒险英雄。

没有人能知道异世界的全部,每个人出发旅行时都带了一双“家乡之眼”,你是通过“对照”才使客体有了意义(该崇敬?该嫌恶?该嘲笑?还是该赞叹?),意义是与主体的既有经验相连结的。但新的经验(旅行之中与旅行之后),又在旅行者身上产生变化作用,一场旅行变成一场通过仪式,甚至是一场疗程,旅行者所发现的不是外在,而是内在。这也许已经是旅行文学里的老生常谈了,但成为一种蓬勃发展的文类,算算起点,也不过才一百五十年。

我们前面不是说罗伯特·拜伦是一位短命的天才?他出版他的旅行文学经典《前往阿姆河之乡》时才三十二岁,但这已经是他的后一部著作了;而他令人惊艳的部旅行文学作品《驿站》(The Station, 1928)出版时,他也才二十二岁,但他那种金雷克式幽默机智的笔调,略带尖酸的刻薄评论,细腻委婉的洞察力,对异土文化的热情,立刻风靡了英国读书界,也为他赢得前途光明的英年俊才的关注眼神。

但,为什么说他也继承约翰·罗斯金所代表的某种书写传统?

在少年之作《驿站》里,罗伯特·拜伦记录的是他与朋友前往希腊圣山阿索斯旅行的历程。圣山阿索斯千年以来是希腊正教僧院的著名聚集地,位于希腊北边向东伸入爱琴海的卡其迪其半岛(Chalcidice)的末端,有大理石山从海平面直耸二千米,从五世纪起就有修道僧院在此建造,后变成了一个历史悠久、隔世独立、不受俗世政治管辖的僧院自治体,有自己的规章、历法(阿索斯山不让女性或雌性动物进入岛上,至今不变,女性观光客只能乘船从海上眺望,阿索斯更规定这些船只不能进入离岸五百米以内的水域;而它到今天还用当年拜占庭时斯采用的朱利安历法,与我们现行的太阳历相差十三天),半岛上共有二十座以上的修道僧院,保存了大量拜占庭时期的艺术文物与文献经典。

罗伯特·拜伦抵达希腊时,是欧洲风云诡谲的一九二五年,次世界大战噩梦刚刚离去,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阴影已经形成;但年轻拜伦的锐利隼眼,一下子就看到希腊拜占庭时期的特殊性(欧洲总是把前罗马的希腊古典时期当作是希腊文化的代表,对它后来的发展漠不关心);他在阿索斯圣山看到各种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以及它背后所代表的思想意义,他也见到各式各样的文物与人物,更在道途中看到各种现代希腊的贫困与窘境。在《驿站》一书中,拜伦和罗斯金对待威尼斯一样,对建筑的样式感到关心,并且细心记录(包括各种手绘的建筑素描,虽然画得没有罗斯金那么好,但也显得才气纵横了)。

从《驿站》开始,罗伯特·拜伦就是金雷克和罗斯金的综合体,他有金雷克的敏锐自觉和幽默尖刻,又有罗斯金的艺术敏感与学术修养,另一位写威尼斯出名的旅行作家简·莫里斯在评论《前往阿姆河之乡》的时候说:“所有旅行文学中好、博雅、*娱乐性的一部书。”她提到的几个特质就是这两人的优点的集合。

完成《驿站》之后,他并没有以此自限,又跳回去扮演他的“愤青”,既是新闻工作者又是政治评论者,社会上热闹的事他几乎无役不与。在他短暂的生命戛然而止时,与他同遊中亚(也就是不断出现在《前进阿姆河之乡》的那一位)的克里斯多夫·赛克斯在一篇怀念拜伦的文章中,忍不住说为什么没有人在他生前问他:“罗勃特,你究竟是一位作家、政治思想家、艺术专家,还是什么东西?”

可能罗伯特·拜伦并不知道自己将英年早逝,他以为还有足够的时间享受青春的“多元多样”,以及它伴随而来的多彩多姿;或者,他也早有预感?在遍尝各种角色的滋味多年之后,他突然再起游兴,重游中亚,深入伊朗和阿富汗,用了十一个月的艰辛旅程,探索拜占庭时期的回教世界,寻找他们的地景与建筑,细究建筑与文明之间的关系,他用速写、素描记下那些建筑物的立面与细部,他的同伴克里斯多佛则用摄影记录了昔日的浮光掠影。拜伦并且潜心写作,精雕细琢了一部既洒脱又含蓄(既浪漫又古典)的成熟著作,也就是今天摆在我们眼前的《前往阿姆河之乡》。他是有什么时不我予的预感吗?

他为什么在停息多年之后,重新捡起画笔与文笔?真相可能永远无法追问;但这部作品不仅是我们说的“书写派旅行文学”的经典,也是记录了一个已经消逝的文明(以及众多被后来中亚无数战火所毁的建筑与文物)的重要文献。他重游中亚写下游记的时候,中亚仍旧是旅行者的天堂,路途固然贫困艰难,但西方人还能通行无阻,那正是格雷厄姆·格林所说的“当时日依旧美好”(When the going was good);今天的中亚,烽火连天,仇恨横行,要求一双外来的清澈明亮的观察之眼,已经不可得了。

罗伯特·拜伦完成《前往阿姆河之乡》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旋即爆发,热情洋溢的他立刻又投入了战争,他以观察员的身份兼任战地记者,一九四一年在往中东的路上,船被德军击沉,尸骨无存,结束了他短暂却灿烂的生涯。他的朋友克里斯多夫说,要等一阵子,朋友们才意识到失去他之后的世界的空缺,比想象中大得太多了。

作者简介
罗伯特?拜伦(1905-1941),英国旅行家、作家、艺术史家,就读于伊顿公学和牛津梅顿学院。他曾远行到中国,并游遍邻近英国的大部分国家。二十二岁时,他根据走访希腊阿索斯山的经历,完成《车站》一书。随后他发表两部鉴赏拜占庭艺术的著作:《拜占庭的成就》和《西方绘画的诞生》。游历俄罗斯与阿富汗的旅行经历,激发了他写作《前往阿姆河之乡》的灵感,此书为他赢得1937年的《周日泰晤士报》文学奖。二战期间,他奉派前往马什哈德担任观察员,船只行驶到苏格兰北方时,惨遭鱼雷炸沉。他死时年仅三十六岁。

目录

目录



第二部


第三部


第四部


第五部


附录 罗伯特·拜伦小传

内容摘要

威尼斯,一九三三年八月二十日——在此做一头快乐的懒猪:比起两年前住在久戴卡岛那家小旅馆的经验,这次真是个令人愉快的改变。早上我们去了丽都岛,从快艇上望去,总督府(Doge’s Palace)远比坐在贡多拉中欣赏美丽多了。在这么平静无波的日子里下水,肯定会是全欧洲糟糕的体验:水热得像岩浆,一个不小心烟蒂就会流进嘴里,更别提成群结队的水母了。


 


利法尔来晚餐。伯蒂说,所有的鲸鱼都有梅毒。


 


 


威尼斯,八月二十一日——仔细参观了两座宫殿,一是以提耶波洛的壁画《埃及艳后的盛宴》闻名的拉比雅纳(Labiena)宫,一是布满围幔和皇室照片、如迷宫般叫人喘不过气的帕帕多波里(Pappadopoli)宫。我们在哈利酒吧暂时逃离文化的重压。结果引起一阵骚动,听到不太友善的招呼声:英国佬来了。


 


晚上又回到哈利酒吧,老板用香槟加樱桃白兰地调成的美酒款待我们。哈利悄悄告诉我们:“一定要用烂的樱桃白兰地来调,味道才对。”我们手上这杯就是。


 


在此之前,我跟这位老板只在猎场上见过面。这会儿他身穿绿背心、白外套,感觉有点陌生。


 


 


威尼斯,八月二十二日——乘贡多拉到圣洛可(San Rocco)教堂,丁托列多的《耶稣受难像》(Crucifuxion)让我震慑不已,我已经忘了这幅画。有列宁签名的旧访客名录收走了。在丽都岛时,微风扬起;海水荡漾、沁凉,不见任何杂物。


 


我们乘车到马康坦塔(Malcontenta)喝茶,它位于一条跨越泻湖的新公路旁,泻湖则挨在铁路边。虽然每本介绍帕拉迪奥的书都会提到这个地方,但是当兰兹伯格在九年前发现这里的时候,它简直是一栋废墟,没窗、没门,只是个储藏农产品的仓库。兰兹伯格把它改造成一处宜人的住所。大厅和客房的比例之完美,宛如一首数学韵诗。换作别人,一定会把它漆得金碧辉煌,然后堆满所谓的意大利家具和古董商垃圾。可是兰兹伯格却只用了当地生产的普通木材加以装潢。整栋建筑除了蜡烛之外,没有一样是“有历史”的,而之所以用蜡烛,纯粹是因为没电使然。


 


在外观上,有人对房子侧面的设计有意见,也有人喜欢批评它的背面。但是它的正面却是无可挑剔的。它代表了一种典范,一个标准。你可以分析它——再不可能比它更层次分明的了——却不能质疑它。我和黛安站在门廊下的草地上,看着落日余晖将设计上的每个层次映照得更为澄澈动人。能在这栋代表欧洲人智慧结晶的建筑物前向欧洲道别,真是再完美不过了。黛安说:“人不应该远离文明。”她知道自己站在理字上。我陷入郁闷的情绪。


 


屋内,蜡烛已经燃亮,利法尔独自舞着。回程路上风雨交加。拨好闹钟,该睡了。


 


 


“意大利号”,八月二十六日——身材魁梧、蓄着胡须的船夫,依约在清晨五点来接我。所有的城镇在黎明时分都一样,即使是牛津街,当它空无一人的时候,也有一些美感,此刻的威尼斯显得没那么目不暇给、难以消受。给我一个罗斯金当年初眼乍见、没有任何铁路的威尼斯;要不就给我一艘快艇和举世的财富。真人博物馆实在可怕,例如荷兰外海那些依然穿着传统服饰的岛屿。


 


这艘船自的港(Trieste)启航之际,首次出现在《旧约》中的景象仿佛又重演了。来自德国的犹太难民正要往赴巴勒斯坦。这厢是一位年高望重的犹太拉比,他那正宗的鬈发和小圆礼帽,是他每个年满八岁以上的门徒的标准打扮;另一边,是一群穿着光鲜海滩服的孩子,借着歌声来压抑他们的情绪。群众挤在船下目送他们离去。随着船只缓缓开动,大伙暂时忘却了失踪的行李或被别人占去的位子。拉比跟扈从的长老们突然无力而不由自主地挥着双手;孩子们唱着庄严的圣歌,以凯旋般的节奏反复高诵着耶路撒冷。岸上的群众也跟着唱和,一路随送到码头尽端,然后站在那儿直到船只消失在地平线上。这时,巴勒斯坦高级专员的侍从长拉尔夫·斯托克利也赶抵码头,却发现船已经开了。他气急败坏的表情和赶搭快艇自后追赶的插曲,化解了紧绷的气氛。


 


一阵北风在碧蓝的海面泛起白色浪花,也让船舱下那些精力充沛的犹太人安静了下来。昨天我们驶过爱奥尼亚群岛(Ionian Islands)。那熟悉的海岸看似荒芜、没有人烟,但在晚霞的映照下却显得秀丽无比。我们从希腊的西南角转向东行,经过卡拉马塔(Kalamata)海湾,来到马塔潘岬(Cape Matapan),上次我看到这座海岬,是从塔泰图斯(Taygetus)山往下眺望,在远方海水的衬托下,宛如地图上的一角。此刻,岸上向阳面的岩石映着夺目的金光,阴影面则似罩着雾般的蓝纱。夕阳西沉,希腊的轮廓逐渐模糊,欧洲南端的灯塔开始闪烁。绕过这个海角,我们进入了下一个海湾,这里是万家灯火的吉海恩(Gytheion)。


 


斯托克利谈起有关他上司的一则轶闻。他的上司在波尔战争中双腿中弹,在原地躺了整整三十六个小时才获救。当时腿部中弹的人很多,因为波尔人的瞄准点很低。有些人不幸阵亡,秃鹰立刻集结在他们四周。只要受伤者还能动,不管多么吃力,秃鹰都不会近身。一旦他们无法动弹,眼睛就会被活活啄出。斯托克利的上司曾向他描述过当时眼看着秃鹰就在几英尺之外盘旋、自己却无能为力的绝望心情。

《前往阿姆河之乡》书评(詹宏志 文)


《前往阿姆河之乡》一书,是英年早逝的文学天才罗伯特·拜伦留给世人无限怀念的旅行文学经典,他所代表的这一脉旅行文学传统,走在远远的前方的,是写《日升之处》的亚历山大·金雷克,而接踵在不远的后方的,则是另一位短命才子,写《歌之版图》的布鲁斯·查特文。


不,我说得不完全对,我也许应该修正一下,罗伯特·拜伦所继承的不是一个旅行文学传统,而是“一个半”的传统,另外半个应该是写《威尼斯之石》的约翰·罗斯金,罗伯特·拜伦在他身上取得的养分也不少。另外我也应该修正补充一下他的传承,不仅在写作风格上,布鲁斯·查特文接了他的班,杰作《穷山恶水美国梦》的作者乔纳森·雷班也是受他影响至深的旅行文学家。


要了解上述这两段话,也许我们应该先从亚历山大·金雷克说起。


当我试图编选两百年间的“探险与旅行经典文库”系列图书时,内心其实怀藏并试图体会其中两个相互影响的主轴,一个是旅行“行动”的线索,一个则是文学“书写”的线索。


当我们在这里说“旅行文学”时,其实对应的是所谓的“旅行叙述”(travelnarrative),一种比纯文学更宽松的文学定义或者文学视野。这当中有的旅行叙述因“行动”而伟大,无关乎严格意义下的文学艺术成就。譬如理查德·伯顿的几本旅行著述,虽然也写得文采飞扬,笔力万钧,读来令人不忍释卷,但衡诸文学规格,总觉得还只是深入蛮荒,采风猎奇,未入真正的艺术殿堂。但伯顿的冒险行动在旅行史上惊天动地,昔日洛阳纸贵的著作至今也还传诵不休,任何人要谈“旅行叙述”,怎么能够略过而不提他?


然而有另外一些旅行叙述,却因为独特的叙述与思考而使“行动”不朽;单从叙述者的行动来看,并不一定是突破性或里程碑式的旅行,我在《日升之处》的序论里就曾说,金雷克等人的作品“他们的旅行不再强调体能与意志力,也不再强调旅行路线的稀有与艰难程度,相反,他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