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居民消费需求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居民消费需求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5.61 7.0折 65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凌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ISBN9787552014143

出版时间2016-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5元

货号23989079

上书时间2024-10-28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消费需求变化是观察一国经济增长模式的重要视角。作为宏观经济运行的“良性循环枢纽”,居民消费对于消化产能、拉动投资、平抑波动,以及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等至关重要。本书从波动与增长的视角,描述了中国经济转型期内,商品经济流通、价格体制改革、产业结构升级、产品更新换代,以及市场规则建立、社保体系变化等所引致的各类不确定因素和多样化需求冲击交织在一起,迫使消费者的消费结构、消费偏好和消费习惯始终处于快速变化之中,既出现了居民消费的异常波动现象,也抑制了居民消费需求的正常增长。研究指出,中国居民消费需求释放,有赖于同消费相关的一系列供给侧因素,包括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合理化,住房、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以及对土地、资本和劳动力要素供给的放松管制等。随着劳动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居民的消费力也在不断增强,推进旨在释放居民消费需求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消费升级,正当其时。经济新常态下,亟待调整内需结构,引导消费合理增长,减少消费异常波动,实现经济福利的正当主张与社会福祉的有效积累。

作者简介
李 凌 生于1981年,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经济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消费经济学、创新经济学。已在《经济学动态》、《经济科学》、《经济学家》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青年项目1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完成省部级课题5项。获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优秀青年科研人才(2015年)、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内部探讨优秀成果奖,2012年)、上海市“晨光学者”(2010年)等奖项和荣誉称号。

目录

导论


一、 转向消费经济: 无消费支撑的增长穷途末路


二、 解构消费分层: 既有宏观属性又有微观属性


三、 理解消费需求: 习惯养成改变消费波动与增长


四、 消费易动之谜: 消费波动缘何大于产出波动?


五、 新消费新常态: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着力点


六、 全书的主要内容、基本观点、政策建议与可能的创新


 


章理解居民消费: 理论与文献


节消费易动之谜: 消费波动与产出波动的比较


一、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研究宏观经济波动的基准模型


二、 大多数发达国家: 消费波动小于产出波动


三、 “黑天鹅”事件: 消费波动大于产出波动


四、 消费易动之谜: 探寻“黑天鹅”的产生原因


第二节消费理论嬗变: 消费增长与收入变动的关系


一、 凯恩斯的收入假说


二、 杜森贝里的相对收入假说


三、 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假说


四、 莫迪格里安尼生命周期假说


五、 霍尔的随机游走假说


六、 流动性约束假说、预防性储蓄假说和λ假说


七、 消费的习惯养成


第三节波动与增长: 消费支出变动的福利成本测度


一、 波动与增长福利成本的衡量基准: 卢卡斯模型


二、 卢卡斯模型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修正


三、 中国消费波动与增长之福利成本比较


 


第二章国际金融危机以前中国居民消费需求变动的经验事实


节中国加总消费波动的经验事实


一、 研究消费波动问题的分层视角


二、 加总消费波动小于产出波动吗?


三、 加总消费波动和产出波动的国际比较


第二节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波动的经验事实


一、 各类城乡消费品价格指数的估算


二、 城乡人均消费支出的调整与估算


三、 城乡人均消费支出波动小于人均产出波动吗?


四、 城乡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波动反向变化


第三节城乡不同收入等级群体人均消费支出波动的经验事实


一、 城镇消费波动的“U型”特征: 七等份法


二、 农村消费波动随收入增加递减: 五等份法


三、 不同收入等级消费群体的消费支出: 城乡比较的视角


第四节基于Granger因果检验的消费波动传导性分析


一、 加总消费波动是产出波动的Granger原因


二、 城镇消费波动的传导机制比农村更丰富


三、 城乡居民消费波动的传递方向及其差异性


本章小结


 


第三章消费需求冲击与中国居民的“消费易动”之谜


节基准模型: 可分劳动RBC模型


一、 可分劳动RBC模型


二、 单一技术冲击不足以引发消费易动


第二节拓展模型Ⅰ: 含消费需求冲击的RBC模型


一、 含消费需求冲击的RBC模型


二、 消费需求冲击引发消费易动及其作用条件


第三节拓展模型Ⅱ: 含流动性约束的RBC模型


一、 为什么要引入流动性约束


二、 含流动性约束的RBC模型


三、 流动性约束引发消费异动及其作用条件


本章小结142第四章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理论与实证


节中国城乡居民的消费倾向和消费结构


一、 总消费与总产出同步增长


二、 储蓄动机与消费倾向此消彼长


三、 中国城乡居民从温饱型消费转向发展型消费


四、 外部冲击下居民消费的短期波动: 2008—2010年


五、 外部冲击下居民消费的结构调整: 中美比较


第二节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数理模型


一、 消费过度敏感性可供检验的三个层次


二、 含习惯养成和流动性约束的跨期


三、 消费过度敏感的影响因素及实证框架


第三节中国城乡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实证检验


一、 城镇居民消费的“短视行为”与农村居民消费的“损失厌恶


情绪”


二、 城乡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差异及其原因


三、 中美居民消费过度敏感性的差异及其原因


四、 尾声: 实证结果的稳健性检验


本章小结


 


第五章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波动与消费增长的福利成本


节基于习惯养成的消费波动与增长之福利成本模型


一、 基于习惯的卢卡斯模型


二、 模型的比较静态分析


第二节中国城乡居民消费波动与增长之福利成本比较


一、 城乡不同收入组居民消费波动与增长的经验事实


二、 城乡居民消费波动与增长福利成本的模拟与比较


第三节习惯强度对消费波动与增长之福利成本的影响


一、 习惯强度对两类福利成本的影响


二、 不同收入组两类福利成本的差异


三、 对卢卡斯及其拓展模型的理论反思


第四节金融危机冲击与消费波动与增长之福利成本的地区差异


一、 金融危机冲击影响消费者福利成本的作用机制


二、 外部冲击下福利成本测度的理论模型及其拓展


三、 外部冲击下居民消费增长率与波动率双双下降


四、 外部冲击下金融危机福利成本的地区差异


本章小结


 


结语: 居民消费需求——从经济福利到社会福祉


一、 协调发展: 消费结构牵引产业结构


二、 共享发展: 消费增长依赖社会保障


三、 创新发展: 信贷服务创造消费需求


四、 开放发展: 平台经济与消费新业态


五、 绿色发展: 新观念倡导可持续消费


参考文献


附录一数据来源和统计特性说明


附录二中国宏观经济时间序列的波动性、共动性和黏持性


附录三Basic_RBC.gss的GUASS7.0程序


附录四基于习惯养成的消费波动与增长之福利成本模型的有关证明


附录五消费波动与增长福利成本数值模拟的GUASS7.0程序


后记



内容摘要
消费需求变化是观察一国经济增长模式的重要视角。作为宏观经济运行的“良性循环枢纽”,居民消费对于消化产能、拉动投资、平抑波动,以及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等至关重要。本书从波动与增长的视角,描述了中国经济转型期内,商品经济流通、价格体制改革、产业结构升级、产品更新换代,以及市场规则建立、社保体系变化等所引致的各类不确定因素和多样化需求冲击交织在一起,迫使消费者的消费结构、消费偏好和消费习惯始终处于快速变化之中,既出现了居民消费的异常波动现象,也抑制了居民消费需求的正常增长。研究指出,中国居民消费需求释放,有赖于同消费相关的一系列供给侧因素,包括地方财政支出结构的合理化,住房、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以及对土地、资本和劳动力要素供给的放松管制等。随着劳动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居民的消费力也在不断增强,推进旨在释放居民消费需求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消费升级,正当其时。经济新常态下,亟待调整内需结构,引导消费合理增长,减少消费异常波动,实现经济福利的正当主张与社会福祉的有效积累。

主编推荐
李 凌 生于1981年,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经济学博士,上海社会科学院智库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消费经济学、创新经济学。已在《经济学动态》、《经济科学》、《经济学家》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青年项目1项、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子课题1项,完成省部级课题5项。获上海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优秀青年科研人才(2015年)、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内部探讨优秀成果奖,2012年)、上海市“晨光学者”(2010年)等奖项和荣誉称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