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鉴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8.71
8.1折
¥
48
全新
库存4件
作者刘林宗 编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066516
出版时间2008-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20106400
上书时间2024-10-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上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触摸五千年文明渊源,纵览智者先贤经史子集,感受华夏文化博大精深。当我们翻开祖国的文明史典,就如同展开了一幅宏伟壮阔、悠远厚重的文化长卷——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魏晋,史著传世;盛唐暮宋,诗词华章;明清之风,典藏千秋……这些历代相传的文化精华无不充满着洞辨时世的智慧、经天纬地的谋略、成败兴衰的警示、治国安邦的哲理。这不仅是我们民族巨大的文明宝库,同时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软实力:世界政治中的致胜之道》一书的作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2005年底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中国软实力的崛起”一文,认为中国文化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吸引力。中国的传统艺术和文化,在美国很受欢迎。
商品简介
上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触摸五千年文明渊源,纵览智者先贤经史子集,感受华夏文化博大精深。当我们翻开祖国的文明史典,就如同展开了一幅宏伟壮阔、悠远厚重的文化长卷——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魏晋,史著传世;盛唐暮宋,诗词华章;明清之风,典藏千秋……这些历代相传的文化精华无不充满着洞辨时世的智慧、经天纬地的谋略、成败兴衰的警示、治国安邦的哲理。这不仅是我们民族巨大的文明宝库,同时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软实力:世界政治中的致胜之道》一书的作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2005年底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中国软实力的崛起”一文,认为中国文化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吸引力。中国的传统艺术和文化,在美国很受欢迎。
作者简介
刘林宗,陕西周至人,1962年出生,毕业于四川大学,高级政工师。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新闻发言人、企业文化部部长。长期从事党的建设、新闻宣传、思想政治、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创作或主编了《澳星发射的前前后后》、《文化力的畅想》、《航天企业文化》、《新闻业
目录
第一章 立政
第一节 为民
第二节 尚公
第三节 建功
第四节 明教
第五节 自强
第二章 谋政
第一节 度势
第二节 思危
第三节 慎思
第四节 贵机
第五节 预立
第三章 励政
第一节 励志
第二节 荣辱
第三节 生死
第四节 义利
第五节 穷达
第六节 忧乐
第四章 勤政
第一节 强身
第二节 敬业
第三节 惜时
第四节 善学
第五节 务实
第六节 笃行
第五章 律政
第一节 守信
第二节 慎言
第三节 赏罚
第四节 垂范
第五节 力行
第六节 慎独
第六章 德政
第一节 仁爱
第二节 勇毅
第三节 乐群
第四节 明礼
第五节 济困
第七章 廉政
第八章 兴政
第九章 怡政
第十章 和政
内容摘要
上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触摸五千年文明渊源,纵览智者先贤经史子集,感受华夏文化博大精深。当我们翻开祖国的文明史典,就如同展开了一幅宏伟壮阔、悠远厚重的文化长卷——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魏晋,史著传世;盛唐暮宋,诗词华章;明清之风,典藏千秋……这些历代相传的文化精华无不充满着洞辨时世的智慧、经天纬地的谋略、成败兴衰的警示、治国安邦的哲理。这不仅是我们民族巨大的文明宝库,同时也是我们党执政兴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精神财富。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软实力:世界政治中的致胜之道》一书的作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2005年底在《华尔街日报》发表“中国软实力的崛起”一文,认为中国文化在很多方面都具有吸引力。中国的传统艺术和文化,在美国很受欢迎。
主编推荐
刘林宗,陕西周至人,1962年出生,毕业于四川大学,高级政工师。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新闻发言人、企业文化部部长。长期从事党的建设、新闻宣传、思想政治、企业文化建设等工作。创作或主编了《澳星发射的前前后后》、《文化力的畅想》、《航天企业文化》、《新闻业
精彩内容
章 立政:
节 为民:
“以民为本”的贞观之治:
隋朝末年,统治者荒淫奢侈,连年战争,百姓困苦,民不聊生。大业七年(611年),隋末农民大起义爆发,形势发展到大业十三年(617年),隋朝灭亡已成定局,剩下的悬念是谁能笑傲群雄,成为新王朝的统治者。经过近10年的内争外斗,唐贞观元年(627年),28岁的李世民正式登上了唐王朝统治者的宝座,世称唐太宗,他成为盛唐气象的开创者,开创了流芳后世的“贞观之治”。 “贞观之治”局面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唐太宗能任人唯贤、知人善任、广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房玄龄、杜如诲、魏徵等名臣,同时完备了科举选拔制度,保持政治清明;另一方面就是初唐统治集团充分汲取隋亡的教训,以“民本”为一切政治的出发点,采取了一系列包括减轻徭赋、休养生息、厉行节约的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贞观之治”也为后来的“开元盛世”奠定了基础。李世民常教育各级官员说:“民,水也;君,舟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太宗即位之初,下令轻徭薄赋,让老百姓休养生息,从不轻易征发徭役。他患有气疾,不宜居住于潮湿的环境,但为了不大兴土木劳役百姓,他一直在隋朝的旧宫殿里住了很久。在唐太宗的带领下,社会经济获得了较大恢复,百姓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到了贞观八九年,史载:“牛羊盈野,百姓丰衣足食,夜不闭户,道不拾遗。”相比隋末大乱,已经完全是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了。
贞观四年,全国判处死刑的囚犯只有29人,六年,死刑犯增至290人。这一年的岁末,李世民准许他们回家办理后事,明年秋天再回来受刑,次年九月,290个囚犯竟然全部返还,无一逃亡。此时的中国堪称政治修明、经济繁荣、文化鼎盛。官吏各司其职,人民安居乐业。史载:贞观年间,官吏廉洁奉公,百姓无欺。商旅外出不会遇上盗贼,监狱里常常是空的,牛马驰骋于野,百姓外出都不闭户。旅人在途,不用带干粮,可以取食于路经之户,甚至得到盛情款待,时有馈赠。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这是唐太宗在史册上留下的爱民治国的名言。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