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8)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报告(2008)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8.36 5.6折 69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立群,谢思全 主编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00815

出版时间2008-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9元

货号20185551

上书时间2024-10-28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在对大量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环渤海区域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现状及特征,描述了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提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取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可行的政策选择。
    全书分为四篇:总论篇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环渤海区域非平衡发展的现状,内部协调和一体化发展模式,提出了基本的理论构架和总体思路。结构篇通过对区域内一、二、三次产业的布局、结构及产业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区域内部产业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可行路径。增长篇通过对环渤海区域内已经和正在显现的经济增长极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与分析。发展篇解析了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揭示了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两极分化的成因,提出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作者简介
周立群,1951年生,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经济研究所所长。现任*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天津市经济学会会长、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主编等职,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工业反哺农业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目录
前言
总论篇
  章  透视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趋势
    一  区域经济合作:环渤海经济发展的趋势
    二  理论思考:经济发展与区域协调
    三  政府参与:区域经济协调模型
    四  案例分析:协调成功的机制设计
    五  政策选择:协调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第二章  主导产业与重点发展产业比较——京津冀鲁辽“十一五”规划解析
    一  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模型
    二  京津冀鲁辽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三  京津冀鲁辽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
    四  京津冀鲁辽“十一五”规划解析
    五  对策建议
  第三章  环渤海区域经济增长及增长极
    一  区域经济发展模式选择
    二  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增长第三极
    三  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
  第四章  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以环渤海地区为例
    一  从经济增长到经济发展:理论扩展
    二  区域经济增长的特点
    三  区域社会发展的特点
    四  关注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增长
结构篇
  第五章  环渤海区域三次产业结构分析
    一  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二  区域三次产业结构现状及变化趋势
    三  五省市三次产业结构特点的比较及分析
  第六章  环渤海区域经济社会结构探析
    一  区域人口与就业结构的差异分析
    二  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分析
    三  区域财政收入结构的特点及分析
  第七章  环渤海区域农业发展现状研究
    一  五省市农业发展的现状
    二  环渤海农林牧渔业的发展
    三  农业劳动力转移和劳动生产率分析
    四  充分利用沿海资源,加快渔业发展
  第八章  环渤海区域工业部门结构及特点研究
    一  轻重工业结构及增长态势比较
    二  优势行业及面临的问题
    三  五省市工业的行业结构特点
  第九章  环渤海区域第三产业的结构及重点行业
    一  环渤海区域第三产业总体结构
    二  环渤海各地市第三产业发展现状
    三  区域第三产业的重点行业剖析
增长篇
  第十章  中关村:自主创新的复式科技产业集群
    一  中关村概况
    二  日益成熟的自主创新体系
    三  区域创新体系中的合作创新
    四  中关村的技术扩散
    五  中关村面临的问题与未来发展规划
  第十一章  滨海新区: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引擎和平台
    一  天津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实
    二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立
    三  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四  滨海新区发展战略全面启动
    五  推动区域发展引擎建设的政策建议
  第十二章  曹妃甸:沿海经济隆起带的崛起
    一  “项目群”和“一号工程”
    二  曹妃甸的全面开发与战略布局
    三  曹妃甸与沿海经济隆起带建设
    四  曹妃甸港的崛起与环渤海区域的经济一体化
  第十三章  “五点一线”:辽东半岛经济发展引擎
    一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与“五点一线”的提出
    二  “五点一线”的全面开发战略
    三  沿海经济带建设的三大突破点
    四  对“五点”式发展的几点建议
  第十四章  半岛都市群:打造环渤海新型制造业基地
    一  环渤海地区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带动力量
    二  半岛都市群的发展优势与机遇
    三  半岛都市群的全面开发战略
发展篇
  第十五章  环渤海区域的GDP增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一  环渤海区域GDP的迅速增长 
    二  人力资本在GDP增长中的作用分析 
    三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增长
  第十六章  GDP的快速增长与居民收入结构的变动——对环渤海区域的分析 
    一  人均GDP的增长分析 
    二  影响人均GDP增长的因素分析 
    三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的结构变动
    四  结论与建议
  第十七章  环渤海区域劳动就业状况分析
    一  区域劳动就业现状分析
    二  区域劳动供给现状分析
    三  区域劳动就业需求状况分析
    四  区域劳动就业状况预测
    五  结论与建议
  第十八章  教育、卫生和医疗保健事业发展及支出结构分析
    一  环渤海区域教育水平的结构分析
    二  环渤海区域医疗和卫生保健支出结构分析
    三  结论与建议
  第十九章  环渤海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及成因分析
    一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不平衡性
    二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三  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四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第二十章  环渤海区域经济一体化:前所未有的机遇
    一  区域经济合作:前所未有的机遇
    二  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优势比较
    三  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前景展望

内容摘要
本书在对大量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上,阐述了环渤海区域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现状及特征,描述了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提出了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取向、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及可行的政策选择。
    全书分为四篇:总论篇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对环渤海区域非平衡发展的现状,内部协调和一体化发展模式,提出了基本的理论构架和总体思路。结构篇通过对区域内一、二、三次产业的布局、结构及产业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区域内部产业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可行路径。增长篇通过对环渤海区域内已经和正在显现的经济增长极进行了详尽的介绍与分析。发展篇解析了社会发展中的一些重大问题,揭示了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和两极分化的成因,提出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主编推荐
周立群,1951年生,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经济研究所所长。现任*经济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天津市经济学会会长、Frontiers of Economics in China主编等职,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工业反哺农业与城乡协调发展研究

精彩内容
章 透视环渤海:区域经济协调
    发展的大趋势
  谢思全张鹤鸣  刘  璇
   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协调及一体化是国际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经济的有效性与经济的协调性呈正相关。在一定区域内提高经济协调统一度,有利于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优化配置,有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可全面提升区域经济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世界上发达地区都是以城市带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形式存在的,如以波士顿和华盛顿为核心的美国东北部城市带,以多伦多、芝加哥为核心的加拿大和美国之间的大湖城市带,以东京为核心的从东京、横滨到大阪的日本城市带,以伦敦为核心的从伦敦到曼彻斯特的英国城市带和以阿姆斯特丹、鲁尔区、巴黎为核心的西北欧城市带等等。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充分验证了这一点,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以上海为中心的大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大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以北京和天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这三大经济圈的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总量的40%,利用外资约占80%,出口贸易额约占70%。显然,这些地区已经成为支撑全国经济的主要增长极和带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引擎。
    伴随着世界经济重心向亚太地区的转移和中国生产力布局战略性调整由南向北的推移,环渤海区域以其独有的政治文化优势、区位优势、雄厚的工业基础、先进的技术装备和强大的研发能力等特质,将成为21世纪中国发展潜力和活力的经济增长中心之一。
    一方面,环渤海区域自然环境的一体性、基础设施的连贯性和要素交流的密切性,加之经济、社会、文化、民俗等方面的内在联系,客观上形成了一个具有人缘、地缘和业缘密切关联的经济统一体。另一方面,区域内成员的经济关系存在着由要素、资源结构和区域分工规律决定的“级差”,即产业结构的“梯度差异”,经济上存在着比较优势的互补关系。
    与我国其他区域比较,环渤海区域具有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良好基础。从港口与海岸线的分布、自然资源、科技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来看,该地区综合优势远远超过了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然而,由于行政规划、管理体制和政策机制等方面的原因,区域内城市间各自为战、自成体系,削弱了以京津为核心的城市群的系统整合与放大功能。无论从经济发展的活跃程度还是区域的整合效益而言,环渤海地区的发展水平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从经济实力、发展速度、吸引外资等主要指标来看,环渤海都是3个经济圈中的,区域合作进展也较缓慢。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