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5.51 5.1折 ¥ 49.8 全新
库存820件
作者涵涵妈
出版社中国妇女出版社
ISBN9787512721128
出版时间2022-08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8元
货号29443404
上书时间2024-10-27
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3-7岁是孩子的成长关键期,也是其成长的奠基阶段,孩子的性格、智力、行为习惯、学习能力将在这时逐步成型。短短5年,对孩子未来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本书从亲子关系对孩子性格形成的影响、性格习惯对孩子行为发展的影响、接受系统性教育的小学前3年对孩子学习模式的影响3个方面,探讨父母如何陪孩子走过这关键的5年。
涵涵妈
一个懂得孩子心理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亲子育儿作家,一个懂得妈妈困惑的妈妈,著有《允许孩子哭,是培养情商的步》。50万 粉丝的微信公众号“涵涵妈聊绘本”创始人,陪孩子读了10年绘本,一切育儿知识均来自专业所学和生活实践。
章 好的亲子关系价值千万
当心,你的焦虑正在让孩子变得更糟
妈妈的焦虑是孩子的阻力 / 003
是不是一位好母亲,与学历和地位无关 / 008
家长会“偷懒”,孩子更独立 / 012
愤怒妈妈的情绪管理 / 016
别让你的孩子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父母吵架,对孩子的杀伤力大到你难以想象 / 020
父母总是对的,会对孩子造成什么影响 / 024
孩子的童年不能缺少仪式感 / 028
有个玩伴,对孩子真的很重要 / 033
七八岁孩子和妈妈之间的微妙关系 / 036
为什么你越说不要,孩子越偏偏要
如何帮孩子顺利度过“执拗敏感期” / 040
走进孩子的世界,用正向语言沟通 / 047
懂得倾听才能抓住重点 / 052
孩子“窝里横”怎么办 / 057
爱可以无条件,但一定要有原则
你让孩子看电视、玩手机吗 / 061
玩手机上瘾,真的跟孩子的意志力没关系 / 065
孩子玻璃心?或许是你误解了 / 069
无论穷养富养,没有教养都是白养 / 077
孩子总是输不起怎么办 / 081
孩子可以自夸,但别变成炫耀 / 088
第二章 习惯的培养比知识的学习更重要
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习惯
自我肯定是培养好习惯的前提 / 095
年纪再小的孩子也有自尊 / 102
自信也是一种好习惯 / 106
习惯的养成要从建立“微习惯”开始 / 112
指望孩子自觉,是对孩子的不负责任 / 116
发挥爸爸的作用,让孩子学会独立 / 126
用脑习惯也分好坏 / 130
细心不是念叨出来的 / 134
专注力是保护出来的 / 141
让孩子至少爱上一项运动 / 151
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想学好英语,要坚持做这 3 件事 / 154
数学思维,在游戏中就能轻松提升 / 172
逻辑思维训练,就藏在生活小细节里 / 179
聊天让孩子更聪明 / 184
边玩游戏边识字,孩子乐在其中 / 188
第三章 “双减”时代,小学前三年很重要
做好准备,陪孩子顺利走过小学的前三年
小学前三年重要的 8 件事 / 195
小学前三年的重点是培养习惯 / 201
陪孩子写作业有技巧 / 204
大语文时代,不要忽视了孩子的语文思维
不要错过语文启蒙关键期 / 211
复述故事就是锻炼思维 / 217
为什么孩子上小学后不喜欢阅读了 / 221
阅读方法不对,读再多书都没用 / 227
摘抄好词好句有用吗 / 233
好的名人传记,胜过 100 个好老师 / 238
千万要注意,不要被小学的高分迷惑 / 244
俗话说,3岁看大,7岁看老。3-7岁是孩子的成长关键期,也是其成长的奠基阶段,孩子的性格、智力、行为习惯、学习能力将在这时逐步成型。短短5年,对孩子未来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
本书从亲子关系对孩子性格形成的影响、性格习惯对孩子行为发展的影响、接受系统性教育的小学前3年对孩子学习模式的影响3个方面,探讨父母如何陪孩子走过这关键的5年。
涵涵妈
一个懂得孩子心理的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亲子育儿作家,一个懂得妈妈困惑的妈妈,著有《允许孩子哭,是培养情商的步》。50万 粉丝的微信公众号“涵涵妈聊绘本”创始人,陪孩子读了10年绘本,一切育儿知识均来自专业所学和生活实践。
章
好的亲子关系价值千万
当心,你的焦虑正在让孩子变得更糟
妈妈的焦虑是孩子的阻力
下面这些情景,相信你一定很熟悉:
我家孩子特别爱吃糖,她会不会有龋齿啊?
我儿子不爱写作业,爱看动画片、打游戏,这可怎么办啊?他的人生还有前途吗?
咦,你看别人家的小孩都会爬了,会说话了,我家宝宝咋还不会呢?
妈妈每日为孩子的各种事情焦虑、担心,孩子则在妈妈的担忧和焦虑中成长。
下面我们就按焦虑妈妈的类型来分析,看看妈妈的焦虑都会给孩子带来哪些可怕的影响。
01 严重洁癖 “照顾狂”
这种过度担心式的焦虑如同诅咒,它会让孩子变得身心脆弱。
我一个朋友上大学时不怎么爱收拾宿舍,可有了孩子之后,你一进她的家门,会闻到浓浓的消毒剂的味道。她甚至会一边跟我聊天,一边不停地从孩子手里抢过玩具,用蘸了酒精的抹布擦拭。
陪她一起做饭,打开她家的冰箱,有机食品琳琅满目,还有进口的脱脂奶酪、核桃油、浓缩果汁等。做辅食的工具更是一应俱全,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她淘不来的。除此之外,她还让朋友从全国各地代购来各种营养素补充剂,恨不得把全世界有营养的东西都塞进孩子嘴里。
这就是典型的过度担心式焦虑。做妈妈的恨不得把全世界好的都拿来给孩子,却又总是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好,整天在“我是不是个好母亲”的问题上纠结。
这种妈妈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影响呢?
如果一个妈妈整天想的是“你不要生病”“你不要不听话”“你不要……”,就会完全觉察不到孩子真实的感受,因为她被担心和焦虑的情绪缠绕,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为孩子扫除阻碍的目标上,而孩子是要追求跟父母的感受连接的,于是,孩子很容易便会创造出妈妈担心的那个结果,因为只有这样孩子的情绪才能得到妈妈的照料,才会感受到妈妈的爱。
这就是为何你担心的越多,担心的事情越容易变成真的。
而且因为过度保护,再加上妈妈焦虑情绪的传染,孩子容易得“脆弱儿童综合征”。家长的焦虑会使孩子的免疫力和耐受力下降,从而影响身心发展,让孩子变成一个身体和心理都脆弱的人。
02 苛求完美,着眼于孩子的缺点
这种焦虑会让孩子变得不自信或特别叛逆。
著名亲子教育专家海文颖曾说:“父母没有接纳力,孩子没有幸福力。”换句话说,父母拥有接纳力,才能成就孩子一生的幸福。因为孩子被心中重要的人接纳,才能学会接纳自己,相信自己,觉得自己足够好,这样才有充足的空间激发自己的内在动力,去获取人生的幸福。
经常遇到一些咨询者——大多是妈妈,在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她们总是不停地强调孩子的缺点,甚至会不自觉地将缺点放大数倍。从她们的讲述中,我看到的是过度焦虑的妈妈和疲惫无力的孩子。
这些妈妈对孩子的优秀视而不见,觉得是理所当然,却用高倍数的放大镜去放大孩子有待成长的特点。而且她们总喜欢用世俗的标准,比如听话、外向、成绩优秀来要求自己的孩子,并由此觉得达不到自己要求的孩子问题多多,不够优秀。结果,一部分孩子在力求完美的爸爸妈妈的指责中不断地接收负面的信息,渐渐把自己定格在不良的程序中:“我是不行的,我是不好的。”而另一部分孩子则变得过分叛逆:“我就是不想成为你说的那个样子!”把自己身上不好的一面变得更加不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和人生之路,成功的路有千万条,外向的人难道就比内向的人更容易成功?
爸爸妈妈们的这种焦虑来源于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和对孩子无尽的爱,本来出发点是好的,却因过度而产生了攻击性,让孩子只能感受到压力,感受不到爱。
所以,请试着接纳你的孩子,学会共情,学会倾听,学会赞扬孩子的优点,弱化孩子的缺点。这样,你会变得更加快乐,孩子也会变得更加自信、幸福。
03 望子成龙心切
这种焦虑会让孩子压力倍增,甚至厌学、抑郁。
有一种妈妈,怀孕时天天听莫扎特、贝多芬,孩子出生后,小小年纪就让他背古诗,再后来还要报各种特长班,以多才多艺为目标,逼迫孩子学习自己根本不感兴趣的东西,生怕孩子少了哪项技能就会比不上别人。
其实,兴趣才是好的老师。让孩子多学一些东西没错,但前提应该是孩子感兴趣,否则你越逼迫,他就越厌恶学习,越是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结果却真的在起跑线就输了!
尤其要说的一点是,做父母的千万不要把自己未实现的梦想强加在孩子身上,逼着他去弥补自己当初的遗憾。孩子不是谁的复制品,也不是谁的工具,他有自己的路要走,我们可以引导,却不能强迫。
国外一项心理学研究证实,焦虑型妈妈比一般的妈妈对孩子更严厉,并且很少表扬孩子或与孩子的意见一致。而被焦虑型妈妈抚养的孩子会对疼痛更加敏感,不愿参加有风险性的游戏,更愿意接受弱小角色。焦虑型妈妈也往往会偏向于认为孩子在面对任务时会有焦虑,从而暗示孩子回避任务。
你的焦虑正让你的孩子变得敏感脆弱、没有安全感、没有自信、不接纳自己或者叛逆,他们会认为父母不够爱自己,从而影响亲子关系。
请学着放下焦虑,成为心态平和的家长,不要把你美好的期望和无尽的爱,变成对孩子有杀伤力的武器!
是不是一位好母亲,与学历和地位无关
经常有一些妈妈来问我:“我的学历不够高,不懂得怎么教育孩子,怎么办啊?”
其实,能否成为一位好母亲,跟学历并没有多大的关系。
记得我在上高中的时候曾看过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位患有心脏病的妈妈,在买菜回来走到楼下时,看见两岁大的女儿在窗户边上笑呵呵地向她挥手,结果小家伙爬着爬着就从10楼掉下来了。她拼命地向前跑,奇迹般地徒手接住了坠下楼的孩子,后孩子安然无恙,可她却因为心脏病发作过世了。
新闻报道播出之后,有短跑运动员曾去试过,却没能跑出与这位妈妈相同的速度,而这个速度至今也未被超越。更有人测算过,接住下坠女童的一瞬间,相当于要承受300千克的重量,世界上又有几个人能扛起这么重的东西?
这是一位母亲在孩子遭遇危险的瞬间爆发出的常人难以企及的能量。在生与死的时刻,相信做母亲的都愿意为孩子付出生命。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时候,我们却不愿为孩子做一点点的改变,比如改掉总对孩子大吼大叫的毛病,改掉总是催促孩子的不耐烦。
其实,做一位好母亲,绝大多数时候并不需要面对什么危险境遇,而是只需在生活里做些小小的改变。
01 总是保持微笑
我曾看过这样一条视频:一位不识字的泰国妈妈教出了一个令人骄傲的毕业于世界名牌大学的女儿。视频中的这位泰国妈妈看起来总是不疾不徐,却浑身洋溢着母爱的光辉。她总是话很少,却不断用眼神和爱鼓励孩子。她慈爱、善良,而且富有智慧。
很多时候,鼓励比惩罚更有效。
很多时候,微笑比唠叨更有感染力。
很多时候,用爱就可以感化你的孩子。
02 生活是好的老师
这位泰亲说,我没有上过学,不知道该怎样教我的女儿,能做的就是让她从生活中学习。
从耐心地给女儿示范怎样削菠萝,到让女儿自己去菜市场看别人是怎么卖东西的,泰国妈妈虽然没有学富五车,不是才高八斗,却有丰富的生活阅历,正是因为从生活中得到了许多经验,于是她也把女儿引荐给生活这个好的“老师”。
有时候,讲再多的道理,都不如从一次实践中学来的东西更深刻。自己通过实践得来的收获,才是别人拿不走的宝贵财富!
03 懂得放手,但不放任
很多家长都误解了放养的意义。放养的本意是如果有一天父母离开了,孩子也能很好地生活。然而放养并不等于放任孩子不管,看着他去撞得头破血流,因为过多的挫折会让孩子变成“习得性无助”,遇事畏缩不前。
泰国妈妈的方式是聪明的,她在女儿遭遇困惑时并没有放着不管,也没有直接出手解决,而是给出方法,比如去菜市场看看,让女儿自己去体会、去实践。在女儿实践的过程中,她会默默地跟着,在孩子回首就能看到的地方给予鼓励和微笑。
我们想让孩子学会独立,这是对的,但也要懂得如何正确地引导,给予适时的关注,这样孩子才更有独自走向世界的勇气和信心。
04 帮孩子实现他的想法
当女儿不经意间说出可以帮妈妈把做好的菠萝冰激凌卖掉时,妈妈选择了支持,并且是坚持到底的支持。
生活中,当孩子有这样那样的想法时,你有没有觉得他是异想天开?很多时候,我们会驳回孩子提出的意见和想法,甚至不曾支持孩子的兴趣爱好——当他想学舞蹈时,想做舰艇模型时,我们却总觉得那是在浪费时间,会耽误学习。
然而,孩子不是我们的附属品,他是个独立的个体,他的想法需要被尊重,越是被给予充分尊重的孩子,才会越有自信、越有自尊!
是否能成为一位好母亲真的跟学历无关,甚至跟金钱和社会地位也无关。“好”的标准,只关乎你的眼界、思维、格局,只关乎你有没有用心去爱你的孩子!
家长会“偷懒”,孩子更独立
想想看,当我们通过努力做完一件有挑战的事情,是不是很开心?就算累,也是很有成就感的吧?
孩子也是这样呀!所以家长学会“偷懒”,适当放手,才是让孩子健康成长的好办法。
01 不包办、不代办,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我跟涵涵一起去游乐场,她要玩串豆豆的游戏。涵涵选择了要做的图案,准备大展身手。
坐在我们旁边的一位小女孩也是刚选好游戏坐下。女孩大概七八岁的样子,由爷爷陪着,爷爷在一边帮她数格子,她直接拿起彩笔往格子里填充。
后来女孩的妈妈来了,小女孩便向妈妈求助:“妈妈,这里我跟爷爷弄了半天都没弄好,你帮我看看。”妈妈看了看,说:“你看这样不是就可以了吗?看你跟爷爷笨的(是嗔怪的语气,并不是真正指责)。”女孩干脆把工具递给妈妈,妈妈便动手做了起来。做完后,女孩把作品交给店员,让店员帮忙压好,然后把成品让爷爷拿着,便去玩其他的游戏了。
再看周围,很多孩子都是自己独立做完,他们兴致勃勃地把作品亲手交给店员,然后急不可耐地等着它烧出来,在等待作品降温的时候还时不时拿手指试试温度,小脸上洋溢着富有成就感的笑容。
我见过很多急于去指导孩子,甚至替孩子包办一切的家长,他们的孩子并不会因为自己省了力而开心,反倒会因为被剥夺了亲自动手的机会鲜少体验到成就感,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就像这个小女孩,对游乐场里的游戏反应平平淡淡,玩过就抛开,完全没有其他小朋友的兴奋和热情。
包办一切的危害不止如此,它不但让孩子无法获得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做完某件事的成就感,还会让孩子没有自信,过度依赖大人,一遇到问题就找爸爸妈妈。小时候的问题家长也许能够帮忙解决,可长大后的问题也要靠父母解决吗?到那时,孩子很容易就会被困难打败,家长又要嫌他不够独立、不够有担当。出现这样的情况,到底是谁之过呢?
还记得那个17岁就考上中科院的神童魏永康吗?他的母亲曾学梅认为,孩子只有专心读书将来才会有出息,于是她将家中所有的家务活儿都包下来,包括给儿子洗衣服、端饭、洗澡、洗脸。为了让儿子在吃饭的时候不耽误看书,魏永康读高中的时候,曾学梅还给他喂饭。后来读湘潭大学时,曾学梅也一直跟在儿子的身边陪读,照顾儿子的饮食起居。
在这样的环境下,这个学习方面的天才在生活中简直不如孩童。他下雪天穿着单衣和拖鞋在校园里穿梭,平时脏衣服、脏袜子堆得寝室里到处都是,跟同学也无法正常交流。明明该是人人羡慕的天才,学校终还是将其劝退了,理由是生活自理能力差。
一个能够正常参与生活琐事、对力所能及的事可以亲力亲为的人才会开心快乐,不然不就像靠程序代码操控的机器一样?
不少人都说,要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培养成长型思维包括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尽量先让他自己尝试着解决。有了独自解决问题的过程,孩子才会知道:哦,原来我只要努力就能够有所收获,我的成就并不是运气使然!
诗人于戈曾说:“作为父母,你什么都可以给孩子,唯独对生活的经历,喜怒哀乐、成功挫折,你无法给孩子。”
你替孩子规避的那些挫折,有朝一日生活都会如数奉还。
02 扬长避短是有效的教育方式
父母都是自家孩子的超级“粉丝”,在初的某个阶段里,我们都会觉得自己的孩子很聪明,很了不起,样样都出色。但慢慢地,一些父母就会明白过来,自己的孩子并不是天才。可有的父母还是会比较,看见朋友的孩子报了兴趣班,就逼着自己的孩子去上课;看见别的孩子会加减法了,会认字了,会背诗了,也逼着自己的孩子去学、去背。
我周围有很多爸爸妈妈,看见别的孩子的长处,就拿自己的孩子做比较,若是孩子在这方面有不足,他们就开始焦虑,然后想办法让孩子提高,后弄得家长和孩子都筋疲力尽。
要知道,你的孩子不可能是全能的。如果我们教育孩子的时候能够扬长避短,让孩子的长处更长,短处只要不阻碍长处的发展就好,那孩子在做自己喜欢的事的时候,是不是会更开心、更有动力?家长看似偷了懒,却把精力放在了刀刃上,后孩子发展好,家长也不累。
不要再去比较了,想想自己孩子的长处吧!很多人一辈子都在改缺点,而那些一直专注于自己长处的人,终奋斗到了金字塔尖,他们的缺点也早已被优势的光芒所掩盖。
所以,教育有效的方法是扬长避短,而不是劳心劳力地弥补不足。
做家长的不要被孩子绑架,也不要被孩子的困难绑架。学会在教育中“偷懒”和放手,让孩子学会自己解决问题,让孩子能够发挥所长,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愤怒妈妈的情绪管理
涵涵处于叛逆期的时候,常见的口头禅是“我已经长大了,我要……”“我已经长大了,我可以……”。另外,她那时还处于绘画敏感期,到处涂鸦,时不时就来个“人体彩绘”。更叫人郁闷的是,她还处于“俄狄浦斯情结”期,对爸爸深深迷恋,让我很吃醋。
总之,那时的孩子很熊,而我很忙,所以很多时候我会控制不住自己体内的“洪荒之力”。不过,后来我突然发现,对涵涵发火的次数要比之前少了好多,这得益于我的调整。
很多妈妈都问到一个问题,总是忍不住对孩子发火怎么办?答案好像只有一个,那就是控制情绪。但我们可以为了孩子付出一切,却很难为了孩子去改脾气。看来,控制情绪好像比什么都难。
事实上,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情绪,它是我们面对外面世界时的正常心理反应。情绪有两种,即消极的和积极的,我们要做的就是不能成为情绪的奴隶,不让消极的心境左右我们的生活。
01 先找找情绪失控的原因
我之前特别想做个完美的妈妈,想给孩子一日三餐都做得好吃有营养,想给孩子提供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还想给孩子讲故事、启蒙英语、做好早教,后我还想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写作。
后来我发现,在这样的要求下我不但压力倍增,还很疲惫。人累了肯定就容易发火,所以我就改变目标,现在的我只要做个及格的妈妈就好。
有的妈妈面临的是其他压力:生了二胎后,妈妈要照顾大的,还要照看小的,老公忙得搭不上手,老人又不能帮助很多。再加上自从有了老二后,老大就开始企图通过“不良行为”引起妈妈的关注,于是妈妈就会动怒。<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