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巧弄八音谱京曲
  • 巧弄八音谱京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巧弄八音谱京曲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5.11 5.6折 9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明义 曲 周康梁 著

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2128187

出版时间2015-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23704544

上书时间2024-10-27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年,辅佐了两代“关派”京剧艺术家。本书从~年间各个时期、不同版本的唱腔手稿和录音录像资料中遴选周明义为关肃霜及其弟子创作的出经典剧目,并精选其中段*特色和代表性的唱段进行修订。同时,对剧目故事梗概、排演背景、创作经历、趣闻轶事等做了详细介绍,通过幕后故事、珍贵老照片、历史片段展现这些优美唱段的出台过程和创作思路,全面解读“关派”艺术及其成就。



作者简介

年从艺以来,演奏、创作和整理并重,代表作有《戴诺》《铁弓缘》《人面挑花》《佤山雾》《娜蒂秀》等数十出剧目。与京剧表演艺术家关肃霜合作年,为“关派”声腔艺术形成做出决定性贡献,致力于云南京剧优秀剧目的传播和推广。




目录

序——琴弦上的鸟


前  


楔  


上  编  独树一帜


章  
 一鸣惊人


《戴诺》(1964年)


第二章  
 老戏新编


《铁弓缘》(1979年)


第三章  
 声名远扬


《人面挑花》(1981年)


第四章  
 质朴清新


《豹子湾战斗》(1977年)


第五章  
 移植创新


《闯王旗》(1978年)


第六章  
 再接再厉


《佤山雾》(1979年)


第七章  
 默契合作


《娜蒂秀》(1981年)


第八章  
 精雕细琢


《白门楼》(1982年)


《战洪州》)(1961年)


下  编  桃李芬芳


第九章  
 助推腾飞


《凤吉公主》(1988年)


第十章  
 巧思妙想


《南疆血碑》(1990年)


第十一章    
千里驰援


《武则天与狄仁杰》(1994年)


《玉堂春》(1985年)


第十二章    
传承交流


《梦断碑寒》(1996年)


第十三章    
收山之作


《布依女人》(2006年)


第十四章    
经典重现


《铁弓缘》(复排,2015年)



后  



内容摘要

年,辅佐了两代“关派”京剧艺术家。本书从~年间各个时期、不同版本的唱腔手稿和录音录像资料中遴选周明义为关肃霜及其弟子创作的出经典剧目,并精选其中段*特色和代表性的唱段进行修订。同时,对剧目故事梗概、排演背景、创作经历、趣闻轶事等做了详细介绍,通过幕后故事、珍贵老照片、历史片段展现这些优美唱段的出台过程和创作思路,全面解读“关派”艺术及其成就。



主编推荐

年从艺以来,演奏、创作和整理并重,代表作有《戴诺》《铁弓缘》《人面挑花》《佤山雾》《娜蒂秀》等数十出剧目。与京剧表演艺术家关肃霜合作年,为“关派”声腔艺术形成做出决定性贡献,致力于云南京剧优秀剧目的传播和推广。



精彩内容

创作小组中,通过前辈艺人口传心授和悟性成长起来的关肃霜不识简谱,她的贡献更多是丰富的舞台经验和深入生活,对饰演黛诺这一角色的人物体验,还有就是对新谱写的唱段进行试唱,结合自己的感受提出修改意见。当时 30 多岁的琴师关伯平在实践中积累了不少传统剧目,但创新腔多少有些超出了他的能力范围。那时的京剧团几乎没有受过系统音乐训练的人员,从小进入剧团的周明义一开始走的也是师傅口传心授、跟班实践学习的老路,从小耳濡目染,受父亲及当时戏班演出南北派和连台本戏的熏陶。但是作为年轻人,他并不满足于此,而是利用一切机会和条件学习新知识。父辈的经验和艺术实践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传授给了周明义,云南省京剧院成立前,周明义所在的劳动人民京剧团因为人员来自五湖四海,各种戏码很多,也记下了不少剧目和唱段。除了京剧以外,只要有机会,周明义就涉猎各地方剧种和当时流行的新歌剧,比如《洪湖赤卫队》《红珊瑚》《红霞》《白毛女》等,这种看似与日常工作没有直接关系的吸收和汲取对日后的创作起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过去京剧戏班的演出基本没有专职编剧,艺人们大多是根据传统故事和前辈文人留下的“本子”编演。虽然从近代资产阶级改良到 1949 年之间,有一些文人与艺人合作进行过有益尝试,但这种实践并没有得到系统总结、推广和应用。按照文化部提出的京剧改革路子,《黛诺》借鉴话剧等艺术形式,以导演为中心,按照全新方式排演,演员要体验生活,同时对唱腔创作提出高要求,必须符合人物和剧情需要,而不是简单地套用传统唱腔。

作为《黛诺》三人创作小组中能够熟练掌握简谱、涉猎广泛、精力旺盛的周明义无意中被推到了民族题材京剧创作和探索的前沿,让他有机会去践行自己的思考,这是传统戏曲模式和全新京剧声腔创作方式的结合,大家都在探索。日常工作场景通常是这样的:关肃霜和关伯平拿着剧本小声哼哼,从老戏中找合适或者近似的唱段尝试套用,负责执笔的周明义则苦思冥想希望在老腔老调中有新突破,当时耳熟能详的新歌剧中都有主题音乐和特色,他也想让《黛诺》有独特的音乐符号,而不是穿着景颇族服装的穆桂英、崔莺莺和红娘。中国西南边疆山区的景颇族和北方被称为“国粹”的京剧本来没有丝毫关系,用音乐把两者联系起来不能只是简单的叠加,所谓“创新”也不是无中生有,而是在传统基础上推陈出新。在《黛诺》的每一段新唱腔中,既要有传统程式唱段作为基础,又有对老腔老调的继承发展、推陈出新,令人眼前一亮的则是民族音乐元素与传统京剧声腔的有机融合,这也是《黛诺》成功的关键因素。在唱腔的设计过程中,作为演唱者的关肃霜需要不断哼唱,提出自己的演唱体验,周明义根据她的反馈进行修改,反复打磨,这种创作模式即便到了今天也仍然被很多音乐工作者和演唱者运用。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