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17.25 4.3折 ¥ 39.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黄如一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ISBN9787203077114
出版时间2012-05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22807081
上书时间2024-10-27
中华上下五千年,绝不仅仅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明朝那些事儿。本书以历朝历代的第二世国君——太宗文皇帝为主线,讲述他们上位、治国、传位的故事。作为王朝的二世主,一个个太宗的塑型串联起来,就勾勒出中国历史的基本轮廓。这个轮廓,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国特色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使我们理解中华文明引领人类前行的开拓意义,而不会再迷蒙于西方人编造的“东方停滞论”中。
黄如一,男,汉族,1983年生人。
作为一名通俗历史作家,黄如一具有文理双科学历背景,并长期在政府供职,倡导用理性客观的逻辑思维科学分析史实,强调将一名工学博士的理性逻辑、一名公务员的公共管理实践和对史料的认真研究结合起来,在感性上推崇钱穆的温情史观,从正面书写中国历史,弘扬先进的中华文明。
著有《铁血强宋》,参与组稿《历史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序篇 太宗文皇帝
第一篇 上古之玄幻序曲——商太宗太甲
一、中华帝国的传说时代
二、阴影下的主角
三、知错能改是好太宗
四、历史记载AB剧
第二篇 二世而亡,帝国成型——秦二世胡亥
一、失败的例子
二、中国特色的封建社会
三、千古一帝,死了吃鲍鱼
四、被即位的小朋友
五、传说中的暴政
第三篇 文景之治,大汉天威——汉文帝刘恒
一、太祖建国,三足鼎立
二、脆弱的权力真空
三、主角出马摘桃子
四、微妙博弈
五、三大贤君,文景之治
六、北方的草原很危险
七、身后是——汉并天下
第三篇 魏晋南北朝,一笔风花雪月的烂账
一、茶几上摆满了杯具
三、被当了坏太宗的好丞相——晋太宗司马昱
五、南北朝的烂账有人收
第四篇 一破瓶颈千年路——隋文帝杨坚
四、超级大国的草原攻略
第五篇 贞观长歌传四海——唐太宗李世民
六、夸大其辞,急功近利
七、亦正亦邪,谜样丰采
第七篇 五代十国——被害妄想症的夜宴
一、最严重的一次乱世
七、菊花残,满地伤
第八篇 中国特色封建社会的最巅峰——宋太宗赵炅
五、运筹帷幄之中,决败千里之外
九、虽然有点幼稚,其实还不错
第九篇 辽夏金元你方唱罢我登场
一、与宋为邻的“周边国家”
六、巅峰处的大调整
第十篇 万里海疆日月悬——明太宗朱棣
二、奉天靖难,战鼓之歌
第十一篇 奇迹之成功者——清太宗皇太极
三、明朝版秦桧
终篇 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
中华上下五千年,绝不仅仅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和明朝那些事儿。本书以历朝历代的第二世国君——太宗文皇帝为主线,讲述他们上位、治国、传位的故事。作为王朝的二世主,一个个太宗的塑型串联起来,就勾勒出中国历史的基本轮廓。这个轮廓,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国特色封建社会的发展历程,使我们理解中华文明引领人类前行的开拓意义,而不会再迷蒙于西方人编造的“东方停滞论”中。
黄如一,男,汉族,1983年生人。
作为一名通俗历史作家,黄如一具有文理双科学历背景,并长期在政府供职,倡导用理性客观的逻辑思维科学分析史实,强调将一名工学博士的理性逻辑、一名公务员的公共管理实践和对史料的认真研究结合起来,在感性上推崇钱穆的温情史观,从正面书写中国历史,弘扬先进的中华文明。
著有《铁血强宋》,参与组稿《历史原来是这么回事儿》。
序篇 太宗文皇帝
毫无疑问,过去两千年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一段历史,在这段被称作“封建时代”抑或“帝王时代”的两千年中,统一的中国概念逐渐成型,中华文明走向成熟。而这漫长的两千年并非只有一个朝代,一个个前后相继的王朝构成了中国历史这幅跌宕起伏的浩瀚长卷。
但有一位伟大的西方哲人曾经曰过:“中国历史就是一部周而复始的王朝更替史,每一次改朝换代又回到原点,重复上一个周期,所以几千年里中国始终原地踏步。”这句话曾让无数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痛心疾首,立志要将本民族的传统文化连根拔起,改换门庭,投在西方文明旗下。至于这位西哲姓甚名谁、家住何方我就不透露了,因为我实在不好意思直接冒犯他(她、它)的鼎鼎大名。但不管你伟大到何种层面,这句话都让人为令郎的括约肌发育前景深表忧虑——既然你能对中国历史做出如此重大的论断,那你们的神保佑你能听懂这句中国人经常挂在嘴边的问候语。他这个流毒甚广至今还有无数拥趸的论断显然是错误的,在过去的几千年中,始终坚持走有中国特色封建社会道路的中华民族,不但不是原地踏步,而且还是全地球进步快的一个民族。每一次改朝换代不但不是回到原点,而且很多次还是引领人类文明走向的重要节点,用杰出的管理科学破解了一个又一个社会发展的瓶颈。
全地球进步快!杰出的管理科学!居然有人说出这样的话来!有些接受了西方先进教育的精英已经忍不住要扇自己两个耳光,看是不是在做梦。我说别急,如果您耐心看完本书,恐怕要把脸扇肿——就算脸皮够厚,手也要扇肿。
当然,如果只是为了扇精英的脸,我可没兴趣写这么大一部书,只是近年来民间学史气氛浓郁,人人都爱指点江山,纵论古今。这本是好事,但可能现代人不太擅长繁体字和文言文,白领们更忙着过劳死,没空去看正史,却热衷于当年明月、赫连勃勃大王、黄如一之流用口水话写的“通俗历史”。无数人高举自己都忘了是从《明朝那些事儿》还是《铁血强宋》还是《金瓶梅》中看来的论据,每天在论坛、茶馆、公交车和办公室津津有味——也有可能是脸红筋涨的传道授业解惑。他们一句话可以总结出上下五千年的盛衰规律,一句话可以点破中华文明为何必然被西方文明甩在后面,再一句话又可以成为如何反超的锦囊妙计。我甚至相信,他们再多说几句可以让玉帝和嫦娥交换工作——在他们看来,天庭政府庞大的组织结构和天蓬元帅魁梧的体型结构区别也就是自己多弹几下舌头。
当然,我很赞赏言论自由,更提倡学术宽容,但这个问题实在有必要认真探讨一下——西方传统封建社会和有中国特色的封建社会,到底谁周而复始,原地踏步,而谁引领世界发展前行。
很多探讨者认为:古代中国没有自由民主,没有管理科学,只有两千年的独裁专制,能发展出来个狗屁。然而搞笑的是,这些讨论的朋友往往并不具备基本的史学和管理学知识,他们很多刚刚搞清丞相其实是宰相的一种,甚至还没来得及搞清黄帝其实不是皇帝中的一个,但却可以用百分之一百,甚至百分之一万的口吻告诉你:“别傻了!管理科学?社会进步?这些东西压根儿就没有出现在封闭落后的封建中国!”——当然,也有可能说的是西方。
那么,这个问题到底该如何作答?我想我们至少应该先准备一点历史学和公共管理学的基础知识,略览过了我们的历史才好作答。
首先,中华帝国并不机械等同于西方的Empire,中国的“封建社会”亦绝不简单等同于西方的FeudalSociety,而是有中国特色的封建社会。西方封建社会以宗教和封建人身依附关系为纽带,传统西方公共管理学的要义便在于强化这种纽带作用。而东方社会没有宗教和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公共管理思想则是以设计组织结构体系和协调平行人际关系为核心。中华帝国分为许多朝代,每个王朝都希望本朝长盛不衰,这就需要设计合理、符合当时历史背景的国家政权制度和行政管理体系,每个朝代的不同设计就构成了中华帝国的不断进步。我想我们至少应该略览过这种发展历程,才好作出从不进步或者总在进步的宏大论断。
那么每个朝代的结构体系和运行风格又如何形成?一建国自然就有了吗?只恐未必。所谓打江山难,坐江山更难,事实上开国皇帝往往都是些打天下的武夫,王朝的盛衰气运似乎更取决于第二代皇帝如何坐江山。因为一世打江山的方式自己一个人用就可以了,后人不用学,但是二世怎么坐江山,则往往成为整个王朝长期坚持的标杆。这个标杆树得好,王朝就发展得好,而标杆一旦跑偏,便很难保持繁荣稳定。所以,研究一世怎么造反,在和平年代似乎意义更小,现在我们研究研究每个王朝的二世主,还更能资于借鉴。而研究每朝二世主所设计的国家架构,就能从很大程度上掌握这个朝代的总体风格和运行机制,从而勾勒出整个中华帝国两千年来的发展脉络。具体到每位二世主,由于建国初期的一些不规范性和不稳定性,他们往往都不是常规继位,坐上皇位的故事非常值得一看,所以我作《煮酒论太宗》十三篇,共同研究他们的故事。
如果我们就把每个王朝的第二代领导人称作“二世”,似乎就太枯燥了一点,我们不妨使用中国传统的“太宗”称谓。在此,我们需要先大致了解一下史书对皇帝的称呼以及谥法的常识。
所谓谥法,即指一个人死了,后人追赠给他的一个称号。这个称号概括了此人的一生,可以和爵位连用。比如一位周天子(天王)很厉害,就叫周厉王;一位秦国公很孝顺,就叫秦孝公;一位汉朝的皇帝又孝顺,武功又很卓著,就叫汉孝武帝。后来“公”的概念扩散化了,杰出的士大夫均可称公,不一定真的是公爵。比如范仲淹谥号“文正”,习惯就称范文正公。
而庙号则是一种皇帝专用追赠。每个家族都有自己的宗祠,皇室也有自己的太庙,供奉皇室历代祖先。在唐朝之前,特别杰出的皇帝除了每人都有的谥号,还可以专门上一个庙号,但只有特别杰出的才有,并非人手一份。比如汉朝著名的“文景之治”中的汉景帝在大多数人看来应该算是青史留名的一位杰出帝王,却未能取得庙号。正因为有的皇帝有庙号,有的只有谥号,所以汉晋的皇帝史书上统一称谥号而不称庙号,如汉武帝、晋惠帝等。而从唐朝开始,庙号就滥市了,除了末代皇帝,一个都不能少。而谥号却越来越长,一般都是十几个字,比如宋太宗的“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您可千万别把这种名字记住了,我也是从《宋史》上复制下来的,谁有空去记这种名字,还不如多背点英语单词——尽管在我看来背单词也是对人类智慧的一种侮辱,但至少程度要稍低一点。因此隋唐以后史书统一称庙号而不称谥号,如唐高宗、宋太祖等。明朝以后沿袭宋制,史书一般称庙号,但由于绝大多数皇帝都只用一个年号,习惯上也可用年号指代,如永乐帝、光绪帝等。
可能很多人都想问为何有的庙号是“祖”而有的是“宗”呢?这便是根据“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祖”一般是立下了创建王朝的功,“宗”则是保持了王朝继续兴盛的德。
祖和宗前面那个字当然也不能随意取。按惯例,位祖庙号太祖,谥号高皇帝,这一般是开国皇帝,复辟的可称世祖、烈祖等。位宗庙号太宗,谥号文皇帝,这一般是第二代主要领导。文帝和太宗都常用于二世主。“文”不是指文才,而是治理的意思,所谓“经天纬地曰文”。你可以理解为高帝创建了一个硬盘,而文帝对其进行了格式化,后面的根据这种格式运行。其后的庙号则按具体情况追谥,用于表达后世对此帝王一生的评价,一般来说公认的仁君可谥仁宗,发扬了孝道的可谥孝宗等等。当然,庙号的描述未必就一定客观准确,比如有人只有一米五却要叫高宗,但总体而言是精炼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重要手段。有人说中国的谥法系统相当无聊,其实是他自己不理解,历史对一个人物的评价可以极大的影响他在生前的行政行为,是中华帝国一种重要而且巧妙的公共管理技术。
本书要详细讲解的正是每个王朝位取得“宗”字庙号,一般也是王朝第二代重要帝王——太宗的故事,每篇主角选取的标准非常公开、公平、公正:
1.每朝获得太宗庙号的人;2.每朝获得文帝谥号的人;3.每朝具有规范性选择正轨意义的第二代领导核心。
当然,他们也不一定正好都是第二位,有的晚到了三至五位,还有的甚至是负一位——建国前就死了,太宗庙号是儿子开国后追赠的。还有人并未正式取得太宗庙号,但确实具备了二世主的特征,对帝国甚至整个人类文明的走势起到了龙颈的作用,所以均纪入本书。
本书重要的几篇主角都完全符合上述三条标准,获得了第二代领导核心庙谥的标准配置——太宗文皇帝。有几篇主角没有获得标配,但一般来说要么有太宗,要么有文帝,少数只符合第三条标准的也都可以入选。比较特殊的是有一位小同志既不是太宗,又不是文帝,而是叫×二世。这么直观的表述是不是有点降低大家的品味啊?没办法,他确实符合第三条标准,准予入选。每一位太宗都有不一样的精彩故事,而他们之间的不同,哪里又仅仅是他们个体的差异,实是社会进步的大背景使然。所以,比较他们之间的异同,正是把握中华帝国龙脉,认清社会前进方向的途径之一,也正是本书的目的所在。
篇 上古之玄幻序曲——商太宗太甲
一、中华帝国的传说时代
谁是中华帝国位太宗?据流传至今的文字版史书记载,商朝首创谥法系统,所以商太宗太甲便应该是位太宗,理所当然他便应该作为本书位主角。
不过所谓商朝,我们显然不能将其与秦朝以后的朝代相提并论,彼时之中国亦无法称之为“帝国”。本书主要内容当是中华两千年帝国时代,本篇只不过开端肇始,似乎更应在序篇一笔带过。然而一部著述,可以无尾,留人以遐想,却不能无头,陷人以迷茫。所以本书单列一篇,既是为位太宗单独成篇,也可以概述先秦故事,讲明中华民族的上古渊源,使后人明白各种道理来之有据,并非偶然。
中华民族向来有文字记载历史的传统,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字史料,尤以“正史”精神著称。这便不同于其它民族,以口述作为历史传承的方式,很多故事编得来言之凿凿却不经意间突破了逻辑底线。宙斯、雅典娜、路西法更是“正史”中的常客,以至于已经接受信史思想的现代西方史学界,至今未能根治间歇性人神不分的病根。
不过客观的说,《史记》的前几卷在后人看来也未必算得上“正史”,相信太史公司马迁用区区四卷概述中华民族的起源(在当时看来应该是人类的总起源),应该和我现在写本篇的想法相去不远。
后人习惯将秦以前的夏、商、周三个朝代称为“三代”,再往前就是传说时代了。虽然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甚至四书五经都记载了一些三代的情况,但是作为一位理性且无宗教思维方式的中国人,我还是对关于三代的史料持姑妄听之的态度。事实上,大多数中国人也都持类似态度,三家注本的《史记》中,三位唐宋的注解者注解的字数比太史公原文多十几倍,你基本上要在注解中去找原文。这些注解主要都是考证《史记》的谬误和自相矛盾,三位唐宋才子抽得来太史公欲仙欲死,他老人家如果泉下有知,一定会后悔当初为什么选择了接受宫刑而不直接去死。
如果从纯粹的历史学角度出发,三代的要义便在于考证,因为这些史料错漏百出,简直就是考证主义者的金矿,只因为你生得比较晚,就有机会把司马迁这样的巨擎抽着玩儿。然而从某种公共管理学的角度出发,一些记载的真伪或许无关宏旨,重要的是后人对某种表述的认同方式。中国人选择性的保留了上古时代尧舜禹汤几位“圣君”的正面典型故事,再适当的加以夸大,将其作为后世帝王的标杆,既可以鞭策在职的政治家,更可以作为全社会共同憧憬的方向,这正是历史学的一个功能。
探索先秦历史,我们还是以《史记》为线索。原版《史记》卷是《五帝本纪》,唐代司马贞又加一卷《三皇本纪》,然后是《夏本纪》、《殷本纪》和《周本纪》,其中殷即指商。史记三皇五帝带领华夏民族走过了蛮荒时代,大禹之子夏启建立夏朝,规定“国王永定”,夏王是华夏民族永恒的王者,似乎可以视为个正统王朝。约在西元前1600年,国君传至夏桀。夏桀残暴无道,大约生活在今河南商丘、山东曹县一代的商族部落首领子履经过充分准备,率领商族以武力攻灭夏朝,建立新的商朝。子履即为商太祖,亦称商汤、成汤、武汤。商朝初定都亳都(今山东曹县附近),后经常迁都,直到第二十世帝盘庚迁都至殷(今河南安阳)才稳定下来。后来周朝为了显示对商的轻蔑,不称商而以殷代称,所以后世常称殷商。
商汤灭夏建商具有极其重大的历史意义,这是中华民族史上次改朝换代。请注意,改朝换代这个词在中国人看来并不突兀,但在大多数民族看来却是相当陌生且刺眼。因为绝大多数民族其实根本没有这个概念,一个国家(部落)一旦确定主人便永世相传,不能更改,可能被外族吞并,但不可能发生内部的所谓改朝换代。夏朝也规定了“国王永定”,但夏臣商汤却攻灭夏朝,新建商朝,打破了这一规则,史称“汤武革命”。位列四书五经之首的《易经》赞其“顺乎天而应乎人”,说明这才是适合中国人思维方式的正确模式,正是这样的模式开启了多姿多彩的中国历史。
从历史进步的意义讲,改朝换代这种机制赋予了中华民族独具一格的生机与活力,每当历史进行到需要重大变革的节点处,总会有一场适时的革命来催生新王朝带领全民族革除积弊,走向新的文明阶段。正因如此,发端并不算特别早的华夏文明(比起巴比伦、苏美尔等文明而言,华夏其实不太好意思自称“古”文明)才能在三代逐步走到世界文明的前端,从秦朝开始引领世界两千年。
伟哉汤武革命!伟哉华夏文明!
当然,从现实的政治意义讲,这种模式为统治者带来了更多麻烦,他们需要花更多精力和心思来保持本朝的统治地位,所以才有了本书所言太祖费力打天下,太宗更费心思坐天下的模式。而从更现实的文学意义讲,如果没有改朝换代,我又哪来十几个太宗写给您看呢?
而本篇即将登场的全书位主角,他现在非常紧张,如何制定商朝的模式,塑造商朝的国风,使其国祚绵延?当你看过商太宗太甲的故事,一定会明白太宗的工作比起太祖,虽然没有浴血厮杀,却又有多么不一样的惊险!
二、阴影下的主角
伊尹、太甲。这两个名头哪个更响?更能代表殷商初年的优秀政治?显然是伊尹。后人常用“伊尹、霍光”来形容大权独揽却又忠心为国的名臣贤相,甚至一说伊尹是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之前的“元圣”。《太宗说》篇主角当然只能是商太宗,但任何人都会发现伊尹才是那个时代真正的主角。就算是强要把商太宗写成主角,也只能是落在伊尹阴影下的主角。
据《史记》记载,商太祖本立嫡长子太丁为太子,但没来得及继位就死了。太祖驾崩后由太丁的弟弟外丙继位,在位三年驾崩。帝外丙之弟中壬又继位,在位四年驾崩。没有确切史料显示帝中壬还有没有弟弟或儿子,那他的王位应由谁来继承?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商王室内斗起来麻烦可就大了,别忘了商朝自己开启的革命模式,对自己也是有效的。
就在这时,太祖的托孤重臣伊尹站了出来。
伊尹,生卒年不详。《史记》称其名为阿衡,伊是他受封的地名,尹是商初官职,相当于首相。但《孙子兵书》称其姓伊名挚,阿衡才是官名,《吕氏春秋》也持相似观点。
据说伊尹本生于伊水(河南洛水的支流),后流落到有莘国当自耕农。伊尹研究天下大势,认为夏朝必亡,他希望有莘氏能担当起灭夏建立新朝的重任。为此他不惜放弃自由民身份,到有莘氏宫中去当奴隶。伊尹通过高超的烹饪技术获得有莘氏首领的宠爱,却不幸发现有莘氏与夏王同为夏禹后人,很难担当革命领袖。经过继续搜索,伊尹发现商族领袖成汤非常适合作为灭夏的领袖,于是趁商汤迎娶有莘氏的一位贵族女子为妻,作为陪嫁嫁到了商汤家。后来商汤发现这个陪嫁奴隶才能出众,遂免去奴隶身份,逐渐成长为重臣。
这段来历极具传奇色彩,不过可信度不高。《史记》也提供了另一种说法,说伊尹精于烹饪,并结合神农氏的中草药理论科学,发展出中医药汤剂工程,由此名声大振。伊尹又精研三皇五帝、尧舜禹汤的治国之道,被有莘国礼聘入宫,担任“师仆”,负责教育贵族子弟。这据说得到了甲骨文考据的验证,如果包括甲骨文记载的话,那么史上位有记载的教师便是伊尹而非孔子。商汤仰慕他的才名,五次前往力邀,才请得伊尹归为辅佐。这显然是“三顾茅庐”的故事原型,而且《吕氏春秋》、《资治通鉴》都认可伊尹是中医药汤剂的发明人,此说可信度似乎更高。
根据零散史料判断,夏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奴隶主将过多奴隶用于奢侈的家庭服务,承担生产任务的自由民劳动力不足。而伊尹将大量奴隶投入到物质生产中,改善了生产力结构,推动商族强盛。商朝建立后全国都采用伊尹的治国理念,一时欣欣向荣,伊尹树立起崇高威望,商汤驾崩后自然成为托孤重臣,大权在握。伊尹从有莘国当师仆开始,就当惯了帝师,虽名为商臣,但商汤就把他当作老师,,到商汤的儿孙辈就更加尊崇。伊尹自称先知先觉,要使天下人民后知后觉。不过当时硬件条件实在有限,别说什么造纸印刷术,连成熟的文字都还没有,所以伊尹虽亲自兼任*长,但商朝的文化科教事业似乎成就一般,大家依然是文盲,只是都知道了有伊尹这么一位先知的存在。
当王位继承人出现疑问时,连续辅佐了几位商王的大先知伊尹的意见就非常重要。终伊尹的选择是太丁的嫡长子也就是商汤的嫡长孙——太甲。
这似乎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游牧民族兄终弟及,终又传回给长兄儿子的朴实模式,但需要提醒的是,联想一下就行了,千万别联系起来。商汤是立过儿子太丁作为太子,只是因为太丁自己不争气,死在了老爹前面,没过上坐王位的瘾,继位的仍是商汤的儿子而非弟弟。至于帝中壬没能将王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这很可能是因为没有儿子,所以传给了有资格的侄子,仍是传子的一种变通。可见太甲的继位,恰是在维护父子相继模式,而非游牧民族的兄终弟及。
当然,如果要帝中壬自己行使权力的话,未必就轮得到太甲,这还是伊尹拿的主意。所以太甲能够成为商太宗,着实应该好好的感谢伊尹这位与至圣孔子齐名的元圣。
三、知错能改是好太宗
帝太甲登基后,深刻认识到肩上重担,全心全意做一个好首领。伊尹也尽心辅佐,连写《伊训》、《肆命》、《徂后》等几篇著名的公共管理学论文,论述商汤(在他辅佐下)的治国之道。帝太甲虚心接受,君臣上下都非常和谐,据说前三年经济增长,物价平稳,堪称盛世,人民齐声称颂太甲是个好国王,伊尹是个好宰相。这时帝太甲有点飘飘然了,觉得老子这么能干,从小博览群书,现在达到,往前三百年、往后三百年,没人比我更优秀,我看了那么多《知音》、《读者》、《故事会》这样的人文社科书籍,为啥还要看你个糟老头子这些莫名其妙的论文?
夏商的历史记载实在不太清楚,我不能确定帝太甲的准确年龄,所以不能确诊是不是青春期逆反心理,但症状肯定是符合的——凡是伊尹作出的决策,太甲都坚持反对;凡是伊尹的指示,太甲都始终不渝的去破坏——这并非太甲真的觉得伊尹的政策不合理,而是为了通过反对他来彰显自己的存在。对此伊尹老师非常头疼,又写了多篇政论来规劝。诚然,历史上不乏被老夫子的微言大义感动得浪子回头的坏学生,但是当这个坏学生的爸爸、叔叔都死光了,自己还当了国君,就没那么容易被几句话劝得回心转意了。
帝太甲为了彰显自我,改变了伊尹的治国之道,成为一个标准的荒淫之君,据说还暴露出了残暴的一面。伊尹屡谏不改,后他做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放逐太甲!
是的,您没有看错,宰相伊尹放逐了国君太甲。
伊尹把太甲送到供奉商朝历代祖先的桐宫(故址在今河北临漳),勒令他闭室自省。可能和很多单纯的小朋友一样,太甲以为当上国君就成了神,可以为所欲为,直到被放逐才顿悟一个基本道理——国君也是人不是神,这个世界上没有可以为所欲为的人。但是不是太晚了,国破家亡的惨剧还能逃脱吗?然而太甲,以及他的商王朝又是无比幸运的。这就好比你本来是个超人,但老师一直教育你要懂得掩饰身份,所以要和普通人一起坐飞机。直到有一天你实在厌倦了那蜗壳般的宽体机舱、大便般的航空美食,主要还是那班猪头般的川航空姐——她们为川妹子这个名牌带来的耻辱仅次于春哥娶(嫁)了著姐——于是你选择跳出机舱自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