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40.28 6.9折 ¥ 58 全新
库存180件
作者黄建初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76022919
出版时间2022-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29405976
上书时间2024-10-27
自序
走向实证研究不难
走向实证研究并不难,可以举出很多例子来证明。本书引用了较多的研究案例,这些案例的作者大都是一线教师。
如果要说研究有点难,从教师的实际情况来看,难就难在准备不足、认识有误、方法不明、操作时碰到困难无处得到帮助,于是畏难情绪油然而生,驻足不前导致半途而废,甚至就此远离研究。
从道理上讲,教师要拥有一颗学习的心,准备经受一些科研历练的考验。诚如古人所言“板凳要坐十年冷”,有坚持的耐力,有对好教育的向往,遵循教育研究的方法,循序渐进,就能够从陌生到熟悉、熟练。当然,这需要付出一点时间和精力。
从实际上讲,教师需要一本指导手册,以解决入门的问题、研究方法的问题、证据搜集的问题、成果表达的问题。以哲思见长的科研方法书,可以作为教师的阅读与指导指南。但是,它长于理论、疏于实践的短板也十分明显。
本书的编写以案例见长,用真实的故事引出道理,又基于案例陈述方法,后做学理归纳。这种阐述的思路遵循了教师的思维特征。我深知教师需要有案例作为认识问题的基础。很多时候,道理大家都懂,缺的是例子与方法。没有方法的抓手,让教师不知该从何着手。
笔者当过上海市南汇区与浦东新区的科研主任,在普教科研线指导教师开展教育研究达20多年,也担任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0多年。在区县科研线和名师工作室的工作中,笔者与骨干教师结成研究伙伴,共同开展实践研究,积累了大量案例。这些案例生动活泼又真实有效,留下了值得探讨的方法论和学理归纳。于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思考,笔者希望写出一本贴近课堂、亲近教师的指导手册,有别于现在能够读到的那些重理论分析、轻案例实证的书。
走向实证研究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何谓实证研究?就是拿出证据来!说话要有证据,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教师把行动研究做成实证研究可以提升研究水平、成果价值。按照实验的思路把实践的行动研究朝着科学的实证研究道路上转型,既不难也有意义。
教育科研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科研指课题研究,广义的科研不局限于课题研究,没有课题照样精彩的例子比比皆是,有了课题却走样的例子也并不鲜见。为了阐述清楚,我们需要划清不同概念的界限,但是到了教育现场,才发现教师的“研究”实践很难条分缕析。宽泛的研究或许就是海平面以下的冰山,隐含了比狭义的课题研究多出数倍的经验性成果,有些成果还难以用文字阐述,隐藏在学校的教育故事里。
本书以课题研究为核心,旁涉非课题研究。立足实证研究的路径,站在今天的门槛上,给教师分享一些成功的经验。站在教师的立场上,以实践的视角看教育科研,突出实践性,兼顾学理分析。它不对教育科研做宏观、中观的论述,不追求面面俱到,而是对教师怎样学做教育科研、实证研究,做以点带面的微观解读,而后给出建议。
本书的立意是:经验分享、教师立场、微观研究、有所创新,旨在给教师呈现丰富多彩的教育研究活动案例,以供参考、选择。这些案例经过时间和实践的考验,至今仍然有意义,堪称范例。事实证明,教师开展教育科研不是在框定的范围里模仿,而是依据基本原理、方法做出有创意的实践样态,这样才能使教育研究的知识宝库得到实践的滋养而丰富多彩。
在撰写书稿的过程中,笔者有意识地进行学理分析,发现基于学校实践真实案例中值得归纳的学理。由于很少有学者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与教师进行互补性的合作,所以这些宝贵的资源大多被湮没在日常的教育生活中,没有得到开发。这正是本书的特点之一,努力挖掘学校实践中孕育的教育智慧。
由于教育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所以研究起来有点难。然而,就教育科研来说,很多时候是人为使其过于精深和艰难,让教师望而却步,不敢进入此门。笔者把这些来自课堂和学校的经验融入培训课程,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其实就是把理论、方法放到实践中去验证和践行,这是实证研究的重要思路。基于案例、方法和理论的“三位一体”式培训,笔者把“默会知识”变成“明确知识”,并将它融入名师工作室培育、骨干教师培养,乃至青年教师校本研修等工作中,成效都比较明显。笔者也从中得到诸多感悟和反思。本书是依据教师培养的实证成果用案例、方法、理论建构起来的,不走演绎的路径,而走归纳的路径。
本书每一篇章的阐述没有用一个统一的框架,因为教育不是依据人们的认识用“统一”的模板展开的。哲理性研究固然很有价值,得出“应然”认识不难。但是,由于教育的复杂性、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应然”如果没有用“实然”研究加以落地生根,价值会大打折扣。学校的教育往往是“实然”在牵制着走向与路径。认识到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对教育科研的实证研究认识得更深邃,实操更多样。对那些还没有进入报纸杂志的实践性资料,我们要保持一定的敏感和认同。对教师的实证研究要预留充分的施展余地,等待着教育园地百花齐放的那一天。
学校教育生活的丰富多彩,笔者想通过案例呈现。本书呈现的案例不拘泥于某一种“标准”,只是提供参考,希望教师从中得到启发,基于本土、基于实践创造出属于自己的实践研究与实践创新的成果。期待以范例引出更多的范例!
黄建初
2021年2月21日
走向实证研究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何谓实证研究?就是拿出证据来!说话要有证据,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教师把行动研究做成实证研究可以提升研究水平、成果价值。按照实验的思路把实践的行动研究朝着科学的实证研究道路上转型,既不难也有意义。本书以课题研究为核心,旁涉非课题研究。立足实证研究的路径,站在今天的门槛上,给教师分享一些成功的经验。站在教师的立场上,以实践的视角看教育科研,突出实践性,兼顾学理分析。它不对教育科研做宏观、中观的论述,不追求面面俱到,而是对教师怎样学做教育科研、实证研究,做以点带面的微观解读,而后给出建议。
黄建初,上海市特级教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原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浦东新区政协常委,民盟浦东新区副主委。
从事普教科研的指导与研究,致力于教师研究方法、教育写作和专业成长的探索,主张勇于挑战、勤于学习和善于反思是优秀教师的必由之路。担任名师工作室导师,培养了一批科研骨干。主编了《教师人文通俗读本》《蹒跚学研录》《学研随感录》《言为心声》等文集,著有随笔集《趟在教育这条河》。在《上海教育科研》《福建教育》《联合时报》《教育时报》《今日教育》《教育研究与评论》等报刊发表论文90多篇。
单元 入门并不难
如何从问题出发选择合适的课题 003
如何借鉴理论视角来设计课题 011
课题选择设计例析与借鉴 020
教师学做课题研究的意义 027
要学点教育史、教育哲学和形式逻辑 035
教师要学做文献研究吗 043
如何做文献阅读与文献综述 052
第二单元 方法有依循
研究方法的演变——走向实证研究 065
行动研究是一种研究方法还是研究方式 072
如何做课堂观察 078
如何做课后访谈 087
如何做问卷调查 097
调查研究的阅读与借鉴 107
如何做前后测及数据分析 121
第三单元 扎根在职场
如何做经验的总结与提炼 135
借助“第三只眼睛”提升经验的价值 142
如何以课例研究支撑课题研究 150
以经验提炼撰写课堂观察与分析 156
以问题剖析撰写课堂观察与分析 164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174
不妨以写驳论文培育批判性思维 184
第四单元 写作重证据
如何撰写读后感 197
如何撰写教育案例 205
如何把案例评析做成经验论文 215
如何撰写课例研究报告 223
课例研究报告的阅读与借鉴 229
课例研究中的论文写作 241
如何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250
后记 斜风细雨科研路 259
走向实证研究已经成为学界的共识。何谓实证研究?就是拿出证据来!说话要有证据,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教师把行动研究做成实证研究可以提升研究水平、成果价值。按照实验的思路把实践的行动研究朝着科学的实证研究道路上转型,既不难也有意义。本书以课题研究为核心,旁涉非课题研究。立足实证研究的路径,站在今天的门槛上,给教师分享一些成功的经验。站在教师的立场上,以实践的视角看教育科研,突出实践性,兼顾学理分析。它不对教育科研做宏观、中观的论述,不追求面面俱到,而是对教师怎样学做教育科研、实证研究,做以点带面的微观解读,而后给出建议。
黄建初,上海市特级教师,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原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浦东新区政协常委,民盟浦东新区副主委。
从事普教科研的指导与研究,致力于教师研究方法、教育写作和专业成长的探索,主张勇于挑战、勤于学习和善于反思是优秀教师的必由之路。担任名师工作室导师,培养了一批科研骨干。主编了《教师人文通俗读本》《蹒跚学研录》《学研随感录》《言为心声》等文集,著有随笔集《趟在教育这条河》。在《上海教育科研》《福建教育》《联合时报》《教育时报》《今日教育》《教育研究与评论》等报刊发表论文90多篇。
教师学做课题研究的意义
[问题呈现]
与熟悉的教师聊天,聊到教育科研的话题,有人质疑,教师难道一定要学做课题研究吗?可见,对是否需要做课题研究,教师之间还存在不同看法。
不做研究的教师照样可以教书,成为不错的教师。善于做课题研究的教师是否有特别的地方,这是一个需要论证的命题。
[案例析评]
一、“不做课题照样精彩”的辨析
在没有教育科研这一说法的年代,好教师可谓人才辈出。我的前辈和朋友圈里就有这样的榜样。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说道:“不做课题照样精彩。”由此反问自己,学做课题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两年前,我请一位退休的数学特级教师傅老师给我的工作室学员讲自己做教学研究的故事,他讲课的题目是“求索奋进,无悔人生——浅谈教学研究与教师成长”。学员听得很投入。傅老师虽然没有做过一个被批准立项的课题,然而他的教学成绩斐然。
教师如何做研究?傅老师的答案是:每一节课都有研究的地方,需要有发现的眼光。傅老师从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情境的创设三个方面来分析他做研究的价值和选题。他还用例子说明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弊端。比如,不明学科本质,只重应试技巧;展示课非常精彩,常态课却索然无味;课堂从一个走向另一个,“满堂灌”变成了“满堂问”。傅老师很精辟地概括了问题,用他平实的话语点醒了我们。他告诉学员,走上神圣的三尺讲台,教师要有大局观,要有敬畏感。
为了做数学教学研究,他曾经整个暑假天天在图书馆看书查资料。傅老师在数学教学上丝毫不懈怠,17年的教学生涯(他毕业以后先在高校任教,后来转入高中)从未用过相同的备课笔记。傅老师用自己的故事告诉我们,只有下苦功多学习,勤思考多总结,才能称得上好老师,成为研究型教师。
傅老师谈到课堂里的种种问题时,做了一个归纳,即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本质理解不够。此话可谓一针见血。他谈到校本课程编制中的问题时,发现“加进来一点技巧”,却没有理解自编教材到底要干什么。有时甚至把国家课程中好的东西给弄没了,自己还浑然不知。他提出教师要善于反思,每个月要感受到进步,要怀有对讲台的敬畏,保持初心。他认为一节好课的关键是看“提问与理答”。傅老师的话语重心长,真诚且有针对性,是一位老教育工作者对青年教师的殷切希望。
听完傅老师的教学研究故事,我突然悟到他做的教学研究,虽然没有课题立项的批准书,没有结题的程序,但还是遵循了教育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他先发现要研究的问题,比如数学的变式教学、双基教学与二期课改的关系、教育创新问题等。他到图书馆阅读、做笔记,这就是文献研究法的体现。他把通过思考形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付诸课堂实践,看看能否产生作用,看看学生的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这就是行动研究的方法,暗合了研究的假设与验证的技术路线。后是撰写文章发表,或在市数学教学研讨会上做发言交流,这其实就是研究成果的归纳和提炼,并且公布于众,以得到同行和专家的检验。这个过程与课题研究的程序一致。
我由傅老师的研究想到教育科研中存在的另一种现象,课题名称新颖时尚,立项、评奖样样俱全,可是深究成果,不过是从他人文章中复制、剪切、粘贴的空中楼阁式的文本成果,好看不中用。它到底解决了什么实际问题,从文本中找不出来。那些追风的课题(教育界刮什么风就做什么课题),那些新颖别致却超出研究者本身能力、条件的课题,一般都没有好的成果。虽然有“成果”,其实是把实证研究做成了一次思辨研究,思辨的东西也只是“鹦鹉学舌”,重复他人的话语。这样的研究被称为“有名无实”,一点不为过。课题承担人往往奔着课题附加的名誉利益而去,对研究的落实不放在眼中。
对比之下,傅老师的研究值得提倡。虽没有立项、评奖、成果认定,却实实在在对数学教学产生了积极影响。看来,“有实而无名”的研究,比之那些空洞的形式主义研究更有实际意义。
这样说是不是意味着我认为教师不必学做课题研究呢?不是的。
二、心智模式的改变是助力教师成长的奥秘
为什么要提倡教师做课题研究?因为它有助于教师成为研究者,通过培养骨干教师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教育研究是怎样发挥作用使教师成为研究者的,各类课题的结题报告中一般都有阐述。
这里提出一个新观点。我在《领航教师如何成长》一文中提出,参与研究的教师会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何谓心智模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定式,按照自己过去的经验和记忆,处理看到的那部分世界,然后在脑子里面构建一个自己的世界。虽然身处同一个世界,但是每个人看到的世界与做出的反应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会过滤掉世界上的大部分信息,只看自己想看到的那部分信息,并且用自己的经验和记忆解释这些信息,构建属于自己的世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心智模式。
下面的文章节选自我在《领航教师如何成长》中的阐述。
领航教师的成长轨迹是什么?这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透过表象细察领航教师心智成长的过程,或有启示。总结我参加学习共同体教改实验活动的体会,分析领航教师王晓叶、程春雨等成长的过程,再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文简称克旗)培训中领航教师的表现作为参照,我得出了领航教师成长的新结论。
领航教师的成长需要经历心智模式的转变。我从隐性的视角分析领航教师的发展阶段,发现了由低到高三个层级的更迭:层级,引发认知冲突;第二层级,转变心智模式;第三层级,成就教育信仰。
引发认知冲突不难。每一次学习共同体组织的教育峰会和大型研讨活动,参与者人数众多,教室里常常座无虚席。好多教师不仅参加活动,还撰写了心得体会。阅读这些文章,能够看到教师原有的教育教学观念受到了冲击,说它有点刻骨铭心也不为过。教师当面聆听佐藤学教授的报告,聆听陈静静博士的报告,心情非常激动。问题在于,每次活动虽然参与的人数众多,而真正能够持续行走在学习共同体教改路上的教师其实不多。引发认知冲突只是心智模式转变的前提和起点。
走过一段“心智模式转变”之路非常不易。这从完成“凤凰涅槃”的领航教师案例可见。所以,从“引发认知冲突”到“转变心智模式”再到“成就教育信仰”,人数呈现递减趋势。从“引发认知冲突”走到“成就教育信仰”的领航教师少之又少,数数也就那么几十个人。
我对经过“心智模式转变”的教师充满敬意。领航教师程春雨对我说,要他再回到原来的传授式教学状态,他是回不去了。重要的是他已经有了学习共同体教改的信仰。
教育信仰一词是克旗教研中心侯艳杰老师告诉我的,她是克旗课例研修班的班长。侯老师在参加了由我主持的克旗课例研究工作室培训活动后撰写的小结中提出了“信仰”一词,我觉得非常好。这也可以看作侯老师“心智模式转变”的体现。
侯老师提到的信仰太有意义了。我一直主张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这是根据我和教师一起开展学习共同体教改实验得到的启发。我始终坚持一个观点,认为与方法技术的习得相比,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更难。一旦观念转变了,对于方法技术的拿捏,教师自有本领在。
从侯艳杰老师的文章中我读出了更为深刻的含义,那就是比转变观念更深一层的树立信仰。没有信仰的教师照样可以教学,有了信仰就有了战胜困难的勇气、信心和力量。从开展课题研究的教学追求来看,也需要拷问自己是否有信仰作为基础。
三、课题研究助力心智模式转变的分析
课题研究就是转变心智模式的有效载体。
做课题研究需要先形成研究思路,做一个系统的规划;然后阅读相关文献,做调查研究和行动研究,搜集资料数据并据此分析研究的成果;后撰写研究报告,得出研究结论。这个研究过程对教师的挑战性很大,也是心智模式转变的过程。只有挑战性大,才能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取得较大的收获。
我在《领航教师学做课题研究的理由》一文中做了以下阐述。
领航教师需要学做一个规范的课题研究,有这份经历与没有这份经历是不一样的。这不仅是学习共同体研究院开展教育bu重点课题“基于深度学习的教育生态变革”的需要,也是领航教师体验研究之路的艰深与通达,从而在心智模式上得以优化的需要。
所谓规范的课题研究,指的是与“泛化”研究有明显区别的课题研究。现在对教育研究的重视前所未有,教育行政部门的各个下属单位都有自己系统内的课题研究,通过下发文件、组织立项、评比表彰等措施推进。教育研究可谓遍地开花。然而,这种状态难免“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大量的研究只是“泛化”研究,与规范的研究还有一定的距离。
倡导领航教师学做课题研究,当然是指遵循学界规范的研究。即便做“泛化”的研究也有好处,比不做要好,但我还是觉得学做规范的研究,更有价值。
文献研究是做任何一项课题的必要环节,文献研究可以梳理出课题的由来与当下的意义,辨析已有成果,获得理性认识。从研究的起始就尽可能地匡正研究的路径、内容和方法,可以少走弯路、少犯错误。对领航教师来说,通过文献研究建立文献意识,是学做研究的理由之一。
证据意识是学做研究的重要思想。刘良华教授把研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哲思研究,另一类是实证研究。两类研究的不同在于哲思研究以思辨搜集证据,实证研究以调查搜集证据。实证研究的通俗表达是“拿证据来”。
教育研究正在转型中!这是从哲思研究走向实证研究的重要转型。哲思研究重思辨,实证研究讲证据。理想中的教育研究,是少量的哲思研究,加上大量的实证研究。目前的情况是,哲思研究占了重头,实证研究寥寥无几。
佐藤学教授的学习共同体研究倡导用课堂观察搜集证据做分析,就是实证研究的典范之一。通过课堂搜集证据,对课题研究颇有益处,也开拓了教育研究搜集证据的新思路。研究需要得出结论,结论需要有事实支撑。领航教师做一次完整的课题研究,学会运用调查法——课堂观察、课后访谈、问卷调查,还有实物分析来搜集证据,有助于建立证据意识,要求结论来自证据,无证据不轻易下结论。建立证据意识是倡导领航教师学做课题研究的理由之二。
学习共同体教改实验实施过程中,很多领航教师已经学会了课堂观察,也撰写了一批有质量的“课堂观察与分析”。但是,观课堂、察学生、析学习的过程,怎样对所观察到的事实证据做出有意义的解读,成了横亘在教师面前的一道坎。
刘良华教授的研究成果有助于我们开阔视野、找到方向。刘教授的《教育研究方法》封面上有一句话:走向有理论视角的实证研究。这是他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建立理论视角是倡导领航教师学做课题研究的理由之三。
做规范的课题研究除了增进领航教师的文献意识、证据意识和理论视角以外,还有助于增强领航教师的问题意识(问题是研究的逻辑起点)、方法意识(研究是讲究方法的)和写作能力(写作促进思维发展)。
促进教育生态变革的关键在“变”,“变”的前提是“通”。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历史学家王家范先生在《风骨意境遗后世——恭读旭麓师〈浮想录〉》中的史识史学理论迁移到教育学,道理是相通的。比如文章指出:从“变”的意义上,历史是古老的,又永远是新陈代谢的。我觉得把历史两字换成教育,也在理,教育是古老的,又永远是新陈代谢的。文中还说:治史的理想境界是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从地平线引向地平线以外,获得一种对历史、对人生、对世界的通感。我觉得换成教育则是:教育生态变革的理想境界是能入乎其内,出乎其外,从地平线引向地平线以外,获得一种对教育的通感。他还感慨,“布新难,除旧更难”,因为惰性和习惯势力的影响,除旧比布新更麻烦。我觉得很有启发。
关于心智模式,我还想到两个故事。顾泠沅教授说过,他在与原教wei副主任张民生先生交流时,指出一个现象,他发现做领导的喜欢总结经验,而做研究的人擅长发现问题。做研究的人善于发现问题,对问题比较敏感,因为问题是研究的逻辑起点。这就是两种不同心智模式带来的区别。
一位数学教师专长于在初中开展数学思想方法的拓展课教学,也颇有成绩,与我交谈时津津乐道于学生在数学竞赛上获奖。我对他说,获奖固然可喜,但是,下一次又有学生参加竞赛,如果没有获奖,你怎么评判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拓展性教学?我又说,即使没有学生获奖,一样应该受到肯定。因为受到数学思想方法历练的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会比较通透,此能力可以受用终身。没有得到数学思想方法熏陶的学生可能只会刷题,那显然是浅表学习。认识不同,是源于两种不同的心智模式。
[一点建议]
有独立思考和深刻见解的教师才堪称“明师”,即明明白白做教师的人。学做研究的过程是一个先厚积后薄发的过程,一个细水长流的缓慢过程。慢工出细活,需要恒心和毅力支撑。凡是半途而废的人,很难体验到其中的乐趣。学做研究需要修炼文字功底,写作是必过的一关。
众多事实证明,做过课题研究的教师会有不一般的经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