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面管教 卡尔·威特的教育
  • 正面管教 卡尔·威特的教育
  • 正面管教 卡尔·威特的教育
  • 正面管教 卡尔·威特的教育
  • 正面管教 卡尔·威特的教育
  • 正面管教 卡尔·威特的教育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正面管教 卡尔·威特的教育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3.35 4.8折 69 全新

库存1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德) 卡尔·威特 著,钟毓 译,新华先锋 出品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9517309

出版时间2020-08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定价69元

货号29000427

上书时间2024-10-27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卡尔·威特是德国知名天才。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10岁进入哥廷根大学;13岁出版了《三角术》一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标杆。这一切全有赖于他的父亲老卡尔·威特早期教育有方。
  本书正是老卡尔•威特对自己教育儿子小卡尔实践经验的总结。他提出,每个普通的孩子在正确的教育下都能成为优秀的人才,并将这种理念贯穿于自己教育小卡尔的过程中,终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将资质普通甚至有些愚钝的小卡尔培养成了各方面都极为优秀的杰出人才。经过实践,老卡尔发现,决定孩子成长的关键因素是教育而非天赋,孩子从出生到五六岁的教育是他们成才的关键;只要教育得法,大多数孩子都能成为杰出的人。此书记录的老卡尔培养小卡尔的过程和方法,对当下父母教育孩子具有较强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作者简介

卡尔•威特,德国哈雷附近洛赫村的牧师,儿童早期教育之父。他对教育有极为独到深刻的见解,开创了全能教育法,并将自己的理论实践于儿子卡尔•威特身上,使其成为传奇般的天才,以事实证明了早期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目录

章 此书是写给谁看的
第二章 我儿子的卓越才能是与生俱来的吗
第三章 我的教育工作可以成功地开展下去吗
第四章 我完成对卡尔的教导了吗
第五章 只要教育方法得当,任何孩子都可以成为杰出人才
第六章 我是否计划将儿子培育为早熟的学者
第七章 我儿子是如何一步步变成少年学者的
第八章 我有能力将儿子培养成学者吗
第九章 对我给儿子进行早期教育的反对意见
第十章 对儿子实行早期教育确实有益吗
第十一章 在孩子不到7岁的时候该不该放任自流
第十二章 我们如何降低别人的过度赞扬对卡尔的影响
第十三章 卡尔的玩具和智力开发的步
第十四章 小孩子是否应该与别的孩子一同玩耍呢
第十五章 卡尔的饮食
第十六章 在德行方面,我们是怎样教育卡尔的
第十七章 我们如何引导卡尔学习阅读及书写
第十八章 学与玩不要掺杂在一起
第十九章 如何褒奖孩子
第二十章 我们是怎样教卡尔学习外语的
第二十一章 卡尔是如何学习科学的
第二十二章 我们是如何培养卡尔的品位的
第二十三章 卡尔进入大学



内容摘要

       卡尔·威特是德国知名天才。他八九岁时就能自由运用德语、法语、意大利语、拉丁语、英语和希腊语六国语言;并且通晓动物学、植物学、物理学、化学,尤其擅长数学;9岁考入莱比锡大学;10岁进入哥廷根大学;13岁出版了《三角术》一书;年仅14岁就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16岁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并被任命为柏林大学的法学教授;23岁他发表《但丁的误解》一书,成为研究但丁的标杆。这一切全有赖于他的父亲老卡尔·威特早期教育有方。
  本书正是老卡尔•威特对自己教育儿子小卡尔实践经验的总结。他提出,每个普通的孩子在正确的教育下都能成为优秀的人才,并将这种理念贯穿于自己教育小卡尔的过程中,终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将资质普通甚至有些愚钝的小卡尔培养成了各方面都极为优秀的杰出人才。经过实践,老卡尔发现,决定孩子成长的关键因素是教育而非天赋,孩子从出生到五六岁的教育是他们成才的关键;只要教育得法,大多数孩子都能成为杰出的人。此书记录的老卡尔培养小卡尔的过程和方法,对当下父母教育孩子具有较强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主编推荐

卡尔•威特,德国哈雷附近洛赫村的牧师,儿童早期教育之父。他对教育有极为独到深刻的见解,开创了全能教育法,并将自己的理论实践于儿子卡尔•威特身上,使其成为传奇般的天才,以事实证明了早期教育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精彩内容

在我的儿子尚处于襁褓之中时就学了许多东西,包含一些其他人觉得孩子不可能学会的东西。他认识了每个房间中的全部东西,而且明白了它们是什么、叫什么。房屋、楼梯、院子、水井、马圈、粮仓—所有的东西,从的到小的,都不停地展示在他眼前,我们告诉他它们正确的名称,并且激励他尽量清楚地说出每一件东西的名称。当他正确地说出名字的时候,我们便抚摸他、夸奖他。而当他说得不对时,我们便会明白地说:“母亲(或者父亲),卡尔还没有学会说这个词。”
  就这样,他下了很大的功夫去了解且说出全部东西的名字。没过多久,他便可以拼读全部的单词了,这正是我们所期望的。由于他说得很慢,并且我们从来不会逼迫他,他没有变成口吃或者结巴的危险。他拥有自在地思考、随意地表达的权利,不过,我们规定他说出每一句话之前都一定要先经过深思熟虑。
  很多父母及保姆拿他们所谓的儿童语言教孩子说话,我们不能容忍这些愚蠢的做法,这种儿童语言事实上应当被叫作模糊语言。在教孩子说“奶牛”的时候,我们不可以教他们说“哞”,“羊”不可以说“咩”,“猫”不可以说“喵”,“狗”不可以说“汪汪”,也不可以说“哞—奶牛,咩—羊,喵—猫,汪汪—狗”,我们只可以教他们说“奶牛、羊、猫、狗”。在说种类相同的幼小动物或者长得十分小的动物的时候,我们都会用爱称来称呼它们。所以,我们在给孩子解说“小狗”这个词的时候,应当让他知道这指的是那些才生下来的狗崽儿或者身体非常小的狗。对于前一种情形,我们告诉他那是一只“十分幼小的狗”。可是,假如它仅仅是体形小,却并不招人喜爱,也并非刚生下来,那我们更倾向于说它是“体形弱小的狗”,而不说“小狗”。我们应当告知孩子,爱称除了能够表达“可爱、招人喜爱”的意思,还可以表达“疼爱”的意思。
  “当说你调皮的时候,即当你说了你原本不应当说的话,或者做了你原本不应当做的事情的时候,”我们告知他,“你极少听见我们叫你卡尔文。我们通常都叫你卡尔,是不是呢?”
  我们仔细地分析、使用这种差别。在他的交际圈里,我们始终说地道的德语,也就是书面语—一种简洁明了、为准确的表达形式。我们始终采用合适的、徐缓的语速,尽可能洪亮、明晰地说出我们准备说的话。我们不允许自己在声调上出现半点儿差错。我们尽可能准确表达所有的单词,尽可能不用生硬不好懂的句子及表达方式。
  儿子从来没有听见过,也从来没有说过那些模糊不清的儿语,所以,他不曾有过忘记这些儿语重新练习准确发音的烦恼。
  有一阵子,我需要耐着性子仅使用第三人称,而不是采用抽象的“我、你、他”等。因为这是未接受过教育的人的一种本性,小孩子也是如此,对于他们而言,改正更加困难。不过这样的情形并不多见,仅仅在无法避免、我们觉得一定要让他彻底弄明白的时候才会出现。过了没多久,我们开始偶尔试着以“我、你、他、她”分开来表示“爸爸、妈妈、卡尔”,接着挨个儿向他讲解,且打算努力促使他运用更适当的表达。过了一阵子,我们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对他说:“假如你可以更聪颖的话,我们将采用‘你’来称呼你。”
  这样一个友善的玩笑话,推动儿子积极地去学习那些他还不了解的事物,而我们的目的也便是发掘他的智能。
  在我们这样的教育方法下,卡尔很小的时候便学会了认识及说出他身边一切事物的名称。一旦儿子学会了某件事物的发音,他始终可以用纯粹的德语拼读出来,就如同他曾经在一本专为儿童注解的非常好的书中看见过的一样。事实上,因为他从未在我们这里听见过什么低劣的德语,所以他说的德语也不会不好。他的发音准确且清楚,致使这个小演说家常常引发我们的微笑及陌生人的夸奖。
  很明显,因为在学说话之初就领会了准确的发音,这使得我儿子在早期就显得聪颖,因为这使得他将全部的注意力与他的多种智能不停地用在行动上。我们始终教他怎样寻求、分辨、对比、挑选、取舍、拒绝,简而言之,他一定要处在不停地活动中,这个活动便是思考。假如他可以获得恰当的结果,就会得到我们的赞扬;假如不对,我们就会开玩笑一样地批评他,或者给他一些提示,好帮助他搞定问题。他由此而变得越来越聪颖,他战胜了无数的困难,获得了爸爸或者妈妈的赞许,也由此而变得越来越开心、越来越有自信。
  此外,记忆的用处相当大。假如以上所提及的情况会出现,那便一定要有充足的单词量,这样一来,记忆便要发挥用处,好理解与记下这些单词。假定五六岁孩子的词汇量是三千(德语词汇的数目自然比这个数字大),这对于一个智商高的孩子而言应当是很容易的。让我们来瞧一瞧记忆的训练与强化作用吧!再瞧一瞧当他对这些单词掌握得很熟练,且可以把它们快速地、非常清楚地读出来的时候,这些成绩对他的鼓舞有多大吧!差不多不需要任何帮助,只依靠自己的能力,他便可以将基础的语法学好,他可以准确地区别名词与动词的种种变体。当他适应了阅读以后,他便可以从父亲的嘴里或者书上学习到更加多的、更为繁复的语法知识。
  之前无人可以明了地认知到这一点,所以,对孩子的教育总是从古老的语言开始。恰恰由于这样,致使很多人犯了不能饶恕的错误,他们忽略了孩子们对母语的学习,以致压制了孩子早期智能的发展。
  这种对本国语言早期的领会让卡尔的智能日益进步,且使他拥有了更好的学习外语的能力。
  在别的条件下,易使他出现厌烦及惧怕情绪的语言学习,现在对他而言,变成了一种全新的却又熟悉的经历。在学习本国语言的时候,他便曾经学习过一部分这些东西,而且已经将这些东西吸纳为自己的知识。他需要做的仅仅是进行一些修改,然后这些并不熟悉的语言对他而言便十分明了了。由于他已然适应了独立思考,这给他带来了很多快乐,因为他清楚,任何挑战他都可以获得成功,且每一次成功都会带来无尽的乐趣。
  这些努力的成果是,当儿子8岁的时候便可以轻松地阅读荷马、普鲁塔克、维吉尔、西塞罗、奥西恩、费内罗、弗洛里安、梅塔斯塔齐奥及席勒等人的原著了,且满怀乐趣和热情。十六个月之后,哥廷根杰出的语言学家海恩在提到卡尔的时候说,他才思敏锐、反应敏捷,可以准确地推测出他不了解的事物。毫无疑问,海恩的评判是正确的,因为他对卡尔进行了细致的测验,此前他曾经对几千个孩子进行过同样的测验。假如卡尔没有得到这样的评价的话,那么可以说我的教育是不成功的。可是海恩曾这样对维兰德说:
 
 亲爱的老朋友:
  威特牧师同我聊过了。他对你的美好祝福和替他的儿子拟订的伟大的深造计划赞叹不已,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尽管我遵循自然规律,并不认可孩子少年早成。可是我一样地觉得自然自身也会出现特殊情况。沿着这个暗示,我们应当促进一个更有潜能的大脑在早期便获得开发。出于这个原因,也为了更进一步地探究孩子的本性与与生俱来的才能,以便让他在更宽广的领域里获得发展,同时基于对孩子的考虑,我一直想近距离地考察他们,通过验证形成自己特别的推断,而与别人的观念及主张不一样。这样不只是为了将他们作为自然的产物来考察,还是为了通过对症下药,也就是一种带有人性化的、大众化的社会伦理的方式判断他是不是可造之才—不过这似乎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这个孩子拥有强健的体魄,反应灵敏,这是我并未想到的。我用荷马与维吉尔的著作对他进行了测验。我发觉他有充足的单词及相关联的知识来翻译且领会著作的含义,还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别人不费什么心思就可以听明白。不需要严苛的语法或者逻辑知识,他就可以恰当地领会上下文的含义。对我而言更难以置信的是,他读书的时候还充满情感与很强的渲染力。不过,在他身上我并未发觉他在某方面的能力特别超群,也没有不可思议的天分:记忆力、想象力、智力,各个方面是平衡发展的。在别的方面,我发觉他是一个豁达、强壮的孩子,一点儿也不调皮,没有逆反情绪。这一点让人宽慰。至于他对史诗与充满感情的诗作的喜爱,也是因为他获得了很好的早期教育。这足以证实把他培养成人的教育方式是没有错误的。
  我们不可能活到亲眼看到我们采用的方式终起效的那一天。可是我如你一样发自内心地期望,利用自然之便,一个孩子有一天将会获得他应有的幸福。从这里我们可以推断出:他的能力、他对社会的作用和他得到的财产,都归功于他早期获得的良好的教育及学习,也可能更多地归功于他所走过的道路。
  抱歉,亲爱的朋友,在这里我仅能做肤浅的分析,还需要同你进一步地交流想法。一想到又要见到你了,我都有点儿欣喜若狂了。
  你永远的朋友
  海恩
  1810年7月25日

  在小卡尔四五岁时,他便从他对母语知识的领会中受益颇多。他获得知识不是通过读死书、死读书的方式,不是从那些希腊文与拉丁文书本中得来的。如今还有很多人以为这些知识一定要被传授给孩子,更有甚者强加给孩子。
  一个年龄仅有13岁的孩子每星期要学习十六个小时的拉丁文是一件很令人痛苦的事情,不凑巧的是,我说的恰好是1818年在柏林一所著名的学校中发生的事情。
  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小卡尔都在学习纯粹的德语:在屋子里,在花园中,在草地上,在野外,在树林里,在社会上,在长距离或者短距离的旅游中,总而言之,在一切我可以给他提供的氛围中,他学习的都是纯粹的德语。在他不到1岁的时候,无论我们外出到什么地方去,我都会把他带在身边,一旦有机会,便为他详尽地讲述看见的所有东西,特别是他感兴趣的东西。
  就这样,在他2岁之前,他便随着我们到过梅德堡、哈雷、莱比锡、魏森弗尔斯、瑙姆堡、德绍、沃尔利兹、维腾贝格等地方。在那些地方,他见到了很多在家里见不到的东西。
  在他三四岁时,他还经常去那些地方,他对自己耳闻目睹的事物有了更进一步的认知及更加清楚的理解,同时还扩大了他的知识面。他当然也因此见到了许多对他来说重要而有意义的东西。
  他3岁的时候在莱比锡停留了八周,四五岁的时候他随着我到了马格德堡、哈尔伯施塔特、萨尔茨韦德尔、施腾达尔,还去了曼斯菲尔德。我还带着他到每个社区中,让他记下每一件新鲜事物。他也由此知晓了音乐会、戏剧、歌剧、水车、风车、狮子、鸵鸟、大象、鼹鼠、蒸汽机、农贸市场、莱比锡集市、上流社会、贫民窟,还有舞池等。
  他所知道的这些事物,不像别的孩子那样只用眼睛盯着看,而是全方位地了解,甚至比我们大人知道得还要多、还要深刻。那是由于我与他母亲总是会同他探讨这些事物,要么就有意地在他跟前探讨这些事物。我们常常问他有没有关注到这个或者那个,询问他是否喜爱。不久他便适应了重复及探讨那些他耳闻目睹的事物,偶尔他还踊跃地向我们提问,给我们讲解,还会驳斥我们。
  卡尔在5岁时便与我一道到过波茨坦与柏林,从普列戈尼茨路过,不远千里取道梅克伦堡到达罗斯托克、瓦尔纳明德及多伯伦;在天气晴好和风浪比较小时跟我们到过海边,在那儿观看人们做生意及航海的情况,接着,取道路德维希鲁斯特到达阿尔特马克,并且在那儿的乡村里停留了几周。每到一个地方,不管是何种交际圈子或者地区,卡尔都能够获得当地人的喜欢。人们总是会问他某些小问题让他作答,告诉他一些新鲜的事物,他都毫不费劲地记下了—这给他的语言与别的方面的知识奠定了基础,就算在我们成人中也没有多少人具备这些知识。
  我一定要特别提出的是,他所知晓的事物都是正确的,没有任何错误。这便对我们提出了一个这样的要求:身为他的父母,自身一定要先对这个事物有恰当的认知。假如我们做不到这一点,还缺少足够正确的信息,那我们就一定要向那些学识广博的人求教。
  在卡尔6岁时,我与他在德累斯顿住了六个星期,我要他尽可能地融入此地的自然风景以及他周边的环境,特别是很多艺术瑰宝,通过反复观看及不断探讨来提升他的鉴赏能力。而在莱比锡、波茨坦与柏林,或者别的可以看见美好事物的地方,我开始防备他形成爱好亮丽色彩的绘画的孩子气,那些画是不对的。我们观摩德累斯顿艺术馆(观赏那些古玩及文物),尤其是意大利厅时,我就特地提示他,为他细致解说。从那之后,我再也没有在他身上看到他在艺术上有什么愚昧的评判与认知。而此种愚昧的看法我们经常听到,甚至可以从那些成人那儿听到。
  我们在德累斯顿停留的时候,每当天气好时,我们还到某些历史名城去参观。由于之前我多次去过那些名城,早就见过了那儿的风景,我带了一个小本子,还请了一个导游,所以,我们未错过一切美好的事物。这些如人间仙境的地方对一个大人来说已是变化多端、繁花迷眼,对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更是美不胜收、眼花缭乱。我们观赏了每一个地方的美景,有沙安多、洛曼、莱布施勒、大奥瓦尔德、库斯托尔、普罗比施塔、巴斯琴、施托尔普、温纳伯格,还有库尼格施太因、利林施太因、松嫩施塔恩及皮尼茨等。
  我们将在上述地方见到的事物的名字都准确地告知了他,我们将这些名字说出来、读出来,还相互交流对这些地方的看法。我们的导游、朋友、熟识的人同我与卡尔共享他们的看法。他将这些全部告知他母亲,也告知他那些在梅德堡、哈雷、莱比锡的朋友,他还将他的感觉写信告知他那些遥远的知己。他便是这样竭尽所能地表述着自己的见闻和感受。
  如此做法,要比一个人独自思索好很多,原因是:谁对事物的名字及特征知道得越多,谁把知识更好地转达给别人的能力就越强;谁脑子里储藏的东西越多,那他让自身去“寻求、对比、甄别、分析、摒除或者选择的能力就越强,即一边工作,一边思考”;谁思考得越多,谁便越会思考。所以,假如我们可以使自己的孩子在做事或者说话以前先学会思索,他的所得将是无法计算的。
  习惯了思索的孩子,每一刻都在学习。或许在当时一些事情对他而言非常难以理解,可是他会习惯性地去认识它(我觉得,获得了恰当的教育的孩子会千方百计地去领会自己还不了解的事物),起码会千方百计地记下这些事物,然后偷偷地努力,好让自己弄明白。他会全力地去寻找、调研、留意听与它有关的事物。他可能会在见到或者听见与它截然不同的事物时,从中获得启发,或者挖掘出一些迹象帮助他领会之前没有弄明白的问题。如此,他全部的脑力都被调遣起来,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层次。他刻苦地钻研,不断地询问自己的父母、老师、朋友、伙伴—总而言之,他会一往无前冲破无知,直到抵达长满鲜花的光明彼岸才会停歇。
  在孩子没多大的时候便应当培育他良好的洞察力,这样会使他对一切事物都非常熟悉,对事物的名字及特征都非常清楚,可以非常容易准确地表述自己对这些事物的想法,聚精会神地聆听大人之间的对话。在此过程中,他毫不松懈,甚至连哈欠都不打一个,不会做出任何愚笨的举动,不会同某些人一样做事不动脑筋。当他对事物有了一些理解,他会对这个事物非常感兴趣。假如他有不清楚的地方,更会增添他的兴趣,因为大人提及的事物对他而言是完全新鲜的,而他打算将它弄明白,并且一定要将它弄明白。因而,他不会停息,除非他将那个“结”彻底解开了。
  可以想象,一个小孩子在他生下来以后的六年、八年或是十年中,即在三千六百五十天,一天依照十个小时计算,也就是在三万六千五百个小时中,假如我们为人父母的可以常常与他交谈,教给他一些东西,他将学到多少知识啊!
  因而,我的论断是,假如我们乐意去做并且方法正确,即便一个不知所以的平平常常的小孩子也一样能够被培育为智能超群的人。



媒体评论

《卡尔•威特的教育》这本书出来以后,小孩子可以多发些笑声,父母也可以少受烦恼。这本书是儿童幸福的源泉,也是父母幸福的源泉。
——中国知名教育家  陶行知

为什么诸多神童同时集中于哈佛大学,世上不可能有这么多的偶合现象,这全是受益于《卡尔•威特的教育》的结果。
——日本儿童早教鼻祖  木村久一

把一个资质平凡的孩子培养成了闻名全德意志的奇才,这是证明《卡尔•威特的教育》一书神奇和伟大的绝好例子。
——美国知名心理学教授、《俗物与天才》作者  鲍里斯•塞德兹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