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40.85 6.0折 ¥ 68 全新
库存242件
作者陈舜臣
出版社中国画报出版社
ISBN9787514616910
出版时间2019-0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26483054
上书时间2024-10-27
1053—1110)的诗文集《鸡肋集》属于本人比较欣赏的一类。
“鸡肋”这个词出自《后汉书》或者《三国志》的注解,是曹操(155—220)的言辞。建安二十四年(219)三月,曹操自长安出斜谷,临汉中,进阳平。刘备据险而守。五月,曹操引军还长安。这是正史《三国志》的记载,十分简略,读起来平淡无奇。
297年这一点是非常清楚的。陈寿死后大概130年后,一位名叫裴松之的人为《三国志》做了详细的注解,使得《三国志》更加易于理解。
“鸡肋”。部下众人皆不知何意,唯有主簿(书记)杨修一人在做撤退的准备。于是有人问其缘由,杨修说:鸡之肋骨,食之无肉,弃之可惜。主上说的是汉中之地如同鸡肋,没有必要耗费巨大的代价去占领它。也就是说,咱们肯定是要撤退了。
“鸡肋”二字暗示撤退。
“弃之可惜”的心情吧!虽不是什么惊人的创举,但这个题名颇值得玩味。不过,也有人能从这个题名中感受到作者强烈的自负。
“我的作品‘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不可以直接领会,需要有相当素养的人仔细品味方可参悟其中妙趣。”晁补之的晚辈庄绰与其相识,亦将自己的文集命名为《鸡肋集》。这近乎于盗用,但也可看出这位晚辈对前辈所选的书名十分钦佩。
“虽然没什么大不了的,但是弃之可惜”,《鸡肋集》想必是以此立意命名的。想出这个名字的作者晁补之绝非二流文人。17岁时,晁补之在其父任地杭州作文一篇,咏叹当地风光。据传,时任杭州地方长官的苏轼(号东坡)读其文后叹曰:
——居然出现了文采如此了得的少年,我苏轼可以退出文坛了。苏轼以这样的方式表达了对晁补之的赞赏。
“归来园”。“归去来兮”出典自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这首陶公的田园诗距晁补之的时代有六百余年。晁补之将自己所居草庵命名为“归来园”,又将自己的号定为“归来子”,可见他是何等推崇陶渊明。
“ 才气飘逸, 嗜学不倦”“其凌丽奇卓出自天成”。可见,晁补之天赋异禀。
“归去园”的“归来子”竟然会写政治类文章。其实,中国文人都兼具官僚属性,陶渊明也不例外。中国文人对政治是抱有责任感的。晁补之亦是如此。
……
“弃之可惜”。首先,文人需要通过做官获得稳定的生活以及各种各样的特权。登阁临风、吟诗作赋等风雅之事并不属于普通百姓,他们是没有这个闲情雅致的。
“鸡肋”这个词语之所以为人熟知,是源于曹操汉中之战的一个小插曲。前文也曾提到能够参悟曹操所言之意的人只有主簿杨修。即便是悟出曹操所言“鸡肋”的真正含义,杨修当时也只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或是他本人并无意让曹操知晓自己的聪明。但杨修回去后马上做撤退的准备还是传到了曹操的耳中。曹操大概也是通过此事见识了杨修的才华。
“不可不防之人”,汉中之战后不久,曹操就杀掉了杨修。
“鸡肋”展示了智慧,同时也暴露了自己的命门。既然要从曹植身边选出典型杀一儆百,那就选这个“不得不防之人”吧!相信曹操杀掉杨修不仅是因为“鸡肋”而已。杨修不单参透了“鸡肋”的含义,还提前做好了撤军回程的准备。从这一点看,他的做法是否有些过头了呢?搞清楚这一点,他为何成为曹操眼中的“不得不防之人”也就不难理解了。
“那个人竟然起出了这么好的书名!”当得知实际是编辑给起的书名后,又奇妙地会心一笑:“怪不得呢……”
“讽刺的生命在于真实。”
1903年至1933年,历时大约30年。这些作品从未被任何文集收录过。从数量来看,恐怕连鲁迅本人也会大吃一惊。
“集外之集”。当然,即便是这部“集外之集”也未能将鲁迅的所有作品囊括其中。
1938)问世。这样一来,未收入集中的只剩下鲁迅自己都遗忘的作品了。当然,还有一些不知道该不该收入的文章也未能入选。《集外集拾遗》中收录了一些可能不是很有价值的文章。鲁迅的朋友在编集文集时遇到了一些不知道该不该收入的作品,经过甄选,他们选择尽量将其收入文集之中。之所以采取这样的编集方式,或许是觉得这些作品“弃之可惜”吧!也就是上文中反复提及的“鸡肋”问题。
“宽容礼赞”的色彩。本版取其中一篇《桃李章》为书名。
“陈舜臣随笔集”系列书名:《桃李章》《随缘护花》《麒麟之志》《桃李章》《964
1924—2015
“宽容礼赞”的色彩。本版取其中一篇《桃李章》为书名。
“陈舜臣随笔集”系列书名:《桃李章》《随缘护花》《麒麟之志》《桃李章》《964
1924—2015
“传统的日本文学史存在很大的缺陷。”他们指出,明治时代以前日本文学的主流为汉文体系,这就是日本文学的先天不足之处。诚然,明治以前从属于汉文体系的诗文在日本曾极度盛行,其影响在明治后也屡见不鲜。伫立于金州城外斜阳中的乃木希典将军情不自禁地吟咏出“山川草木,愈加荒凉”;夏目漱石也创作了很多首出色的汉诗,这都广为人知。毋庸置疑,这些汉文诗作都已成为“日本文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元”和满族人建立的“清”。但是,“元”和“清”实际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元朝对汉文化并没有太多的崇敬之意。元在统治中国之前,曾经有过成吉思汗西征的历史。也就是说,他们接触过西方文明,这或许是他们并不热衷于汉文化的原因之一。元朝的统治者一直坚信蒙古族的游牧生活方式是好的,在行政和经济方面也是绕过汉族人,委任色目人担任相关职务。色目人精于实务,巧于商务。所谓“色目人”是指除蒙古族人和汉族人以外的、其他多个种族的人,主要包括突厥人、伊朗人、阿拉伯人等,讲拉丁语的意大利人马可·波罗也被列入“色目人”之中。
1911年清朝灭亡时首都北京并未发生战争,这一点从表面上看同元朝时的情形如此相似,然而其内容却大相径庭。蒙古族人举族回迁至北方草原,而满族人却举族融入中国。
1711—1799)毕生创作了42420首汉诗,并写就了千百篇汉文文章。女诗人顾春,号太清春,虽为满族人,在清代诗人中的地位却不逊于任何汉族女性,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她被认为是的女诗人。元代时,蒙古族中以创作汉诗而著称的人似乎并不多见,对汉诗感兴趣的都可谓凤毛麟角,倒是前文提到的色目人中出了几位出色的人物。他们的水平与同时代的汉族文相比也毫不逊色,所创作的作品也流芳于“中国文学史”,代表人物萨都剌有《雁门集》八卷存世。
——答失蛮究竟是地名还是部族名尚无定论。元末陶宗仪著《辍耕录》中虽有对色目人的详细记载,但其中并无答失蛮的相关资料。名为《元典章》的书中将“答失蛮”解释为“回族的修行者”,可见答失蛮非部族名亦非地名,似乎是一个阶层的名称。北宋时期曾有这样的记载,自于阗(现在的和田)而来的朝贡使中曾有“打厮蛮”的头衔,这个“打厮蛮”应该就是元代的“答失蛮”。这个词很有可能是波斯语Dānishmand(有学识的、贤明的)或者是表示“职者”含义的Dānishwar的音译。
“原为朱氏之子,后被其父送为养子”之类的记述。
“那么杰出的诗人怎么可能没有汉文化背景?怎么可能是色目人?”笔者认为,所谓“萨都剌汉族说”就是基于这样的心理杜撰出来的。
“养子说”的根据是什么。这个说法更像是没有经过仔细调查的无端猜疑。将优秀人物的血统与自己的血统联系在一起或许是人之常情,但如此牵强附会让人明显地嗅到了种族主义的气息。例如,日本人说郑成功有日本血统,所以他才像日本武士一样忠心耿耿,这样一来中国人的处境就显得尴尬了。其实,明末清初的精忠之士并非就郑成功一人。
1272),他的名字据说是阿拉伯语“安拉的神赐之物”的缩写,他的字“天锡”好像也由此而来,“锡”和“赐”是同义的。
“元”的第二年,萨都剌出生。这个国号既保留了浓厚的游牧民族气质,也有“彰显成为中华帝国之主”的用意。定国号可以说是一个宣言,即宣布“元”成为中国传统的继承者。萨都剌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汉语、学习关于汉文化的经典古籍的。值得一提的是,他出生之时马可·波罗来到了忽必烈的汗廷。
·波罗滞留中国长达二十余年,他供职于忽必烈汗,被派往全国各地。但是,读罢他的《东方见闻录》后发现,马可·波罗好像只会说蒙古语和波斯语,不会说汉语。
1327)进士及第,但此时他已经55岁了。还有一种说法是萨都剌出生于至大元年(1308)。如果是那样,他考中进士时还是相当年轻的。
“事典类”资料统统记载他的出生年是1308年,这与另一种记载存在36年的差异,着实令人头疼。萨都剌究竟是19岁进士及第的青年才俊,还是55岁才中进士的老年书生?这个问题如鲠在喉,挥之不去。
1308)的。《雁门集》中有一首名为《赠钦师》的诗。获赠这首诗的人为僧人法钦,此人于元贞元年(1295)去世,所以如果持“至大元年说”的话,那么此人应该在萨都剌出生之前就死了。另外,还有一首五言律诗名为《送闻师之五台》,其中涉及的僧人法闻的确于延祐五年(1318)去世。如果萨都剌出生于1308年的话,那么赠送这首诗的时间明显也是不合常理的。
30岁左右的时候萨都剌开始去南方经商。可以看出他的家当时极度贫困,用他自己的话说:“家中无田,囊中无储。”可见,虽说是色目人处处受到优待,但也并非家家富裕。从萨都剌的自述中可以看出,当时每个家庭的情况都不尽相同。萨都剌在旅途中适逢重阳佳节(中国农历九月初九),居然无钱买酒,只能望乡感怀。下面的这首诗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日本作家 司马辽太郎
——日本推理小说作家 松本清张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