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代西方共识民主理论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当代西方共识民主理论研究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3.84 7.9折 6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寇鸿顺 著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ISBN9787010141749

出版时间2014-12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23671629

上书时间2024-10-27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属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识民主理论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利普哈特在汲取当代西方的精英民主理论、协商民主理论、合作主义民主理论的精华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西方民主理论、比较政治学等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理论不仅在新兴民主国家的宪政建构得到应用,而且在国际联盟(欧盟)也得到应用,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以多元社会政治共识与制度整合为主题,以共识民主理论的形成发展为主线,从对共识民主理论的理论背景分析多元共识的主题,梳理西方政治理论关于多元共识之理论及其关系,分析资本主义多元社会的内在矛盾;通过对利普哈特从协合民主到共识民主理论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内在逻辑的论证,揭示出从协合民主到共识民主与制度的互动;分析论证协合民主、共识民主原则与制度变量之间的关系,讨论协合民主与共识民主各个变量的适用条件及其理论的应用。对于批判和借鉴西方民主制度,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特别是基层民主制度,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寇鸿顺,许昌学院教授,河南省科技创新人才,华中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生导师。曾于*国人民大学获哲学硕士学位、于天津师范大学获政治学博士学位。
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家民委、河南省社科基金项目4项,翻译出版《民主化的进程》(广东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在《道德与文明》、《河南社会科学》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摘、转载。

目录
导论 

  一、20世纪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迁及其对民主理论研究的影响 

  二、卢梭难题与利普哈特的共识民主理论 

  三、研究的意义 

  四、国内外研究概述 

  五、研究主旨、基本观点、基本框架与基本方法 

章多元社会的民主困境与共识民主的回应 

  一、政治共识与政治整合: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问题 

  (一)政治共识与现代民主社会 

  (二)政治共识与政治整合 

  (三)现代民主社会的政治整合 

  二、多元与分裂:当代西方社会的基本现实 

  (一)后工业社会的历史现实 

  (二)社会分化与后现代哲学 

  (三)自由与多元:自由主义悬而未决的问题 

  (四)西方社会的社会分裂和社群问题 

  三、矛盾与悖论:多元社会的民主困境 

  (一)多元社会的民主悖论 

  (二)多元社会民主的困境 

  四、异中求同:多元社会政治共识的可能性 

  (一)价值多元与多元价值的不可通约 

  (二)从“重叠共识”到“暂定协议”:多元社会政治共识的可能性 

  五、政治共识:共识民主理论对多元分裂社会的整合 

  (一)多元社会及其政治分歧的影响因素 

  (二)政治整合与政治共识的形成 

  (三)多元社会民主与政治共识的制度设计 

第二章共识民主的概念理念和模式 

  一、共识民主:概念、理念和模式 

  (一)共识民主的概念 

  (二)共识民主模式 

  二、共识民主理论是一种兼容并蓄的当代西方民主理论 

  (一)共识民主对多元主义与精英主义的综合 

  (二)共识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关联与区别 

  (三)共识民主中的多元合作与政治稳定 

  (四)共识民主理论中的制度主义与宪政主义 

  (五)共识民主中的选举与政党理论 

  三、从“协合”到“共识”:利普哈特民主理论的发展逻辑与轨迹 

  (一)利普哈特民主理论对西方民主理论的整合与稳定民主的追求 

  (二)从协合民主到共识民主:利普哈特的对多元社会民主整合 

  (三)协合民主与共识民主的比较 

  (四)协合民主与共识民主的经验支持 

  四、“共识民主”对“多数裁定原则”的反思与超越 

  (一)西方学者对多数民主的反思 

  (二)共识民主对多数民主的反思 

  (三)共识民主对多数民主的超越 

第三章共识民主国家权力要素的配置及与多数民主的比较 

  一、政党制度:多党制相对两党制的比较优势 

  (一)两党制是多数民主的典型特征,多党制则是共识民主的典型特征 

  (二)对两党制理论的批判 

  (三)有效政党数目的计算方法 

  (四)36个民主国家的政党制度 

  (五)党派冲突的问题维度 

  (六)政党与民主 

  二、内阁:行政权力的集中与分享 

  (一)联合内阁的三种类型 

  (二)少数派内阁的类型及其联合内阁理论 

  (三)组建少数派内阁和超大型内阁的诱因分析 

  (四)总统制内阁与特例内阁 

  (五)内阁制度与政党制度及内阁首脑的权力 

  三、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权力优势与平衡 

  (一)议会制政府与总统制政府权力分配方面的差别 

  (二)权力优势和权力平衡的程度 

  (三)君主政体与共和政体的比较 

  四、选举制度:过半数制、相对多数制与比例代表制 

  (一)选举制度七个方面的决定性因素分析 

  (二)选举的非比例性程度的测量与36个国家的非比例性程度 

  (三)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 

  五、利益集团:多元主义与合作主义 

  (一)对合作主义衰落论的批评 

  (二)36个民主国家的多元主义与合作主义程度 

  (三)利益集团与政党制度和内阁类型的关系 

  六、联邦制和单一制:中央集权制和地方分权制的差异 

  (一)联邦制和分权——36个国家分权程度测量 

  (二)联邦制、民族自治与制度实验 

  七、议会和国会:立法权的集中与分割 

  (一)议会的种类:一院制、两院制 

  (二)两院的差异 

  (三)36个民主国家两院制的强弱分析 

  (四)立法机关的结构与联邦制和地方分权的程度之间的关系 

  八、宪法修改程序与司法审查 

  (一)成文宪法、不成文宪法:共识模式与多数模式的区别 

  (二)刚性宪法与柔性宪法:宪法的刚性谱系 

  (三)司法审查:宪法地位与宪法的刚性 

  九、中央银行:独立性与依赖性 

  (一)中央银行的职责与权力 

  (二)36个国家中央银行独立性综合性指数的测算 

  (三)中央银行独立性与民主国家的制度之间的关系 

  十、国家权力构成要素与民主的二维概念图 

  (一)两个维度10个变量及其相互关系 

  (二)民主的概念图及其解读 

  (三)概念图位移现象:20个经合民主国家的民主变化 

第四章共识民主中国家权力的配置机理与特点 

  一、权力分享与对称性制衡:共识民主国家行政权的配置 

  二、合作与包容:共识民主的利益联盟 

  (一)政党制度与国家权力配置 

  (二)选举制度与国家权力配置 

  (三)利益集团制度与国家权力配置 

  三、刚性宪法:共识民主的宪法形式与修宪限制 

  (一)刚性宪法中的修宪权 

  (二)刚性宪法中的修宪程序 

第五章共识民主的绩效与品质 

  一、共识民主的绩效评估 

  (一)对传统观点的批驳 

  (二)共识民主成功的宏观经济管理与控制暴力 

  (三)共识民主在联邦制——单一制维度上的表现 

  二、“更宽容、更温和”:共识民主的民主品质 

  (一)达尔指数与万哈宁指数 

  (二)36个国家的共识民主程度和民主品质的分析与检验 

  (三)民主满意度 

  (四)政府与选民的亲近度 

  (五)责任与腐败 

  (六)密尔假设与民主品质 

  (七)共识民主的宽容性和温和性 

第六章制度整合与设计:共识民主与政治发展 

  一、民主设计与宪政工程:制度设计的可欲性探讨 

  (一)民主政治是一个自然的历史的过程 

  (二)政治设计是人类政治自觉活动 

  (三)民主与制度建构 

  (四)民主与宪政设计 

  二、协合民主的制度考量 

  (一)荷兰经验:协合式民主的行为主义而非制度主义的分析 

  (二)《多元社会的民主》:协合民主的制度主义分析 

  三、共识民主:制度的聚合性与优越性 

  (一)多数民主与共识民主的制度聚合性 

  (二)制度的优越性 

  四、民主与宪政工程:协合民主与共识民主条件及基本制度 

  (一)协合民主的适用条件 

  (二)共识民主的建设条件 

  (三)民主的宪政工程 

第七章贡献与局限:利普哈特民主理论的评价 

  一、利普哈特民主理论的主要贡献 

  (一)协合民主的理论意义 

  (二)共识民主的贡献 

  二、缺陷与局限:利普哈特民主模式建构中的不足 

  (一)理性与规范的紧张 

  (二)规范与事实的紧张 

  (三)方法论上存在的问题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属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识民主理论是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利普哈特在汲取当代西方的精英民主理论、协商民主理论、合作主义民主理论的精华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在西方民主理论、比较政治学等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其理论不仅在新兴民主国家的宪政建构得到应用,而且在国际联盟(欧盟)也得到应用,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方法,以多元社会政治共识与制度整合为主题,以共识民主理论的形成发展为主线,从对共识民主理论的理论背景分析多元共识的主题,梳理西方政治理论关于多元共识之理论及其关系,分析资本主义多元社会的内在矛盾;通过对利普哈特从协合民主到共识民主理论的历史发展轨迹和内在逻辑的论证,揭示出从协合民主到共识民主与制度的互动;分析论证协合民主、共识民主原则与制度变量之间的关系,讨论协合民主与共识民主各个变量的适用条件及其理论的应用。对于批判和借鉴西方民主制度,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特别是基层民主制度,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精彩内容
雷兹与格雷认为,针对这种分歧的价值理念,人的理性不可能有能力确立一种的道德原则,而必须承认一种价值(或生活方式)的抉择带有无法避免的终极性格,也就是选择一种价值(或生活方式)必须牺牲其他的价值(或生活方式)。对于罗尔斯以正义原则为主轴而形成的“重叠共识”理想及宪政安排,以及由此而建立的良好与稳定的自由社会,则应持怀疑态度。在他们看来,罗尔斯的这一套政治设计的确能解决政治现实中实质利益、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的相互冲突;另一方面,以正义的道德建立的宪政体制是否因为过度的宪政法治的效力而形成“法治主义”的统治?他们认为保障多元社会多元价值,不能诉求于道德主义、法治主义与宪政主义的途径,而应诉求于政治冲突的合理协调,以及为求得合理协调而必须具备的“文明作风”(如,互信、谦让、或有必要时所作出的牺牲、公道等)。雷兹、格雷等的多元自由主义,承认自由民主社会是西方历史偶然性的产物,自由主义的道德政治原则有其历史与区域性,而且在它的发展过程中也常遭受不同政治学说的抨击。政治哲学家可以藉此理论的精微推论,将它们构成一种一定程度和范围的普遍原则,而不能是普遍主义的普世原则。所以,他们的多元自由主义比之罗尔斯更具有历史意识,在某种程度上他们受到英国“保守主义”传统的影响,在思考稳定的自由社会可能条件时,不是那么深信普遍人权、宪政安排,他们更多的是强调一种政治社会培养出来的优良政治文化。 
  罗尔斯、雷兹、格雷同样肯定自由主义的思想传承、各自依据不同的理论立场,对于多元社会政治共识和政治整合问题提出了相异的观点,就调解多元社会的冲突而言,罗尔斯强调公民道德意识、实践理性以及基于道德原则的自由宪政认同;雷兹和格雷认为,建立自由民主社会良好秩序维护其稳定性,这不是凭罗尔斯理论性原则就可以成就得了的。他们给人们的启发不在于否定罗尔斯的理论,而在于多元社会民主的良好秩序和稳定社会的建立与维系是多方面的努力和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更主要的是一个优良的政治文化是如何可能发展的问题。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