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关于“民族形式”的讨论,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文艺界一场旷日持久的论争。参与论争的包括解放区、晋察冀边区的文艺工作者,以及云集陪都重庆的一批文艺界人士。相应地,延安、晋察冀边区、重庆、桂林等地也成为“民族形式”论争的主阵地。论争内容以文学为主,但逐步扩展到戏剧、木刻等诸多艺术领域。论争围绕“什么是民族形式”诸问题展开,其目的是探寻中国文艺的新方向。在此背景下,以“旧剧改革”为主要内容的抗战地方戏批评逐渐在陪都戏剧界展开。随着讨论的深入,批评界还对地方戏的源流、发展等进行了考察,这是陪都“民族形式”论争的“意外收获”,对于我们认识地方戏的价值、梳理地方戏的源流,乃至追溯中国戏曲的起源和发展等问题有着不容忽视的理论意义。
一、“民族形式”论争与地方戏批评之风
文艺界对“民族形式”的论争,是与抗战的社会现实分不开的。陪都文艺界自1939年涉人这场论争,翌年初,即在文艺界全面展开。1940年4月,《文学月报》召开的“文艺的民族形式问题”座谈会,黄芝冈、叶以群、向林冰、胡绳、葛一虹、陈白尘等二十余人与会讨论,使论争范围逐渐扩大。此后,聚集陪都的文艺界人士纷纷加入,这一话题渐而成为陪都时期重庆文艺界的中心话题。在探讨“民族形式”的过程中,“什么是戏剧的‘民族形式’”,“如何建立‘民族形式’的戏剧”是论争的焦点问题。这一场特定历史时期的论争,既有着民族危亡之际全民抗战的外在需求,也体现了民族文艺发展的内在自觉。就戏剧而言,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是改良旧剧而建立‘民族形式’的新歌剧,又一个是在建立‘民族形式’的目标下来继续发展话剧”。可见,戏剧的“民族形式”,要以“旧剧”作为基础,“戏剧‘民族形式’的论争在话剧界引起强烈反响,学习旧戏地方戏以创建民族形式的话剧,也成为戏剧家自觉的艺术追求”。无论是“民族形式”的新歌剧,还是“民族形式”的话剧,几乎都回溯到“旧戏”这一源头上。
随着抗战的深入,“旧戏(地方戏)”艺术团体,跟随着抗战队伍走向了抗战宣传的前台。怎样发挥好“旧戏”在抗战宣传中的作用,实现“旧戏”向“民族戏剧”的转化,成为戏剧界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对此,张庚于1939年提出“话剧的民族化与旧剧的现代化”发展思路,得到了大后方戏剧界的广泛响应。作为对张庚这一观点的支持和响应,身在重庆的刘念渠随即发表《论创造中国民族的新戏剧》,为发展“民族戏剧”提出了几条原则意见:1.创造中国民族的新戏剧不只是单纯的“形式上问题”,更是“内容的问题”;2.要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旧有的形式;3.要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4.要加倍努力向大众学习,学习大众的语汇、思考方式、表达思想和情感的方式、生活习惯等,把握大众意识,使自己成为大众的一员;5.促进旧剧从业者积极抗战,促成话剧与旧剧的交流,完成创造中国民族的新戏剧的任务③。以上讨论从宏观上为抗战戏剧和民族戏剧发展指明了方向,但具体工作,尚有待戏剧工作者作深入的开掘。
导语摘要
《抗战救亡与地方戏研究:抗战时期地方戏研究资料选辑》所辑史料,主要来源于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报刊文献或研讨大后方地方戏的报刊文献。
在文献遴选上偏重于稀见性或未予公开印行的史料。同时考虑到史料的代表性,也录入少量虽属常见却较为重要的文献,如欧阳予倩《论桂剧》《改革桂剧的步骤》,马彦祥《地方剧演技溯原》,焦菊隐《桂剧的整理与改进》等。
鉴于研究的延续性,或有个别篇目超出了“抗战时期”这一时间界定,如黄芝冈《漫谈花鼓戏》,发表于1945年10月等。
《抗战救亡与地方戏研究:抗战时期地方戏研究资料选辑》在编排上,根据内容进行分类,对未具体讨论某一剧种的研究性文献,归人“综论”;其余皆以剧种进行界分。在每个类别中再列出具体篇目。
由于重庆和桂林是抗战时期“旧剧改革”研讨的重镇,故川剧和桂剧研究文献所占篇幅相对较多,其他剧种则相对选目较少。
凡属连载的史料,《抗战救亡与地方戏研究:抗战时期地方戏研究资料选辑》未予合并,仍保留其原貌,仅在原标题上附加“(一)”“(二)”等符号以示区别。
《抗战救亡与地方戏研究:抗战时期地方戏研究资料选辑》对原文出现的错别字一并改正。凡改订文字用“[]”标识,如“旧行[型]戏剧”;原文漫漶或缺轶处用“□”标识;遗漏添补的文字用“<>”;衍文用“[]”。
《抗战救亡与地方戏研究:抗战时期地方戏研究资料选辑》的曲牌名称统一使用“【】”标识。
《抗战救亡与地方戏研究:抗战时期地方戏研究资料选辑》选编文稿时,遵从民国用语习惯,在文辞上尽量保留文稿原貌。仅对明显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的文字及标点符号,酌情予以修改。
商品简介
《抗战救亡与地方戏研究:抗战时期地方戏研究资料选辑》所辑史料,主要来源于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报刊文献或研讨大后方地方戏的报刊文献。
在文献遴选上偏重于稀见性或未予公开印行的史料。同时考虑到史料的代表性,也录入少量虽属常见却较为重要的文献,如欧阳予倩《论桂剧》《改革桂剧的步骤》,马彦祥《地方剧演技溯原》,焦菊隐《桂剧的整理与改进》等。
鉴于研究的延续性,或有个别篇目超出了“抗战时期”这一时间界定,如黄芝冈《漫谈花鼓戏》,发表于1945年10月等。
《抗战救亡与地方戏研究:抗战时期地方戏研究资料选辑》在编排上,根据内容进行分类,对未具体讨论某一剧种的研究性文献,归人“综论”;其余皆以剧种进行界分。在每个类别中再列出具体篇目。
由于重庆和桂林是抗战时期“旧剧改革”研讨的重镇,故川剧和桂剧研究文献所占篇幅相对较多,其他剧种则相对选目较少。
凡属连载的史料,《抗战救亡与地方戏研究:抗战时期地方戏研究资料选辑》未予合并,仍保留其原貌,仅在原标题上附加“(一)”“(二)”等符号以示区别。
《抗战救亡与地方戏研究:抗战时期地方戏研究资料选辑》对原文出现的错别字一并改正。凡改订文字用“[]”标识,如“旧行[型]戏剧”;原文漫漶或缺轶处用“□”标识;遗漏添补的文字用“<>”;衍文用“[]”。
《抗战救亡与地方戏研究:抗战时期地方戏研究资料选辑》的曲牌名称统一使用“【】”标识。
《抗战救亡与地方戏研究:抗战时期地方戏研究资料选辑》选编文稿时,遵从民国用语习惯,在文辞上尽量保留文稿原貌。仅对明显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的文字及标点符号,酌情予以修改。
作者简介
张志全,博士,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民间戏剧史研究,在《宗教学研究》《戏剧艺术》等刊物发表论文二十余篇。
目录
□□辑 地方戏综论
旧型戏剧简论
演剧宣传与旧型戏剧
新歌剧改进诸问题座谈会
民间剧的座谈——通俗读物编刊社主席
旧剧的整理与运用
谈民间戏剧
农村夜间演剧
战时旧剧应有之推行及整理
怎样利用地方戏作抗敌宣传
写在《怎样利用地方戏作抗战宣传》之后
神话·传说·民间戏剧(一)
神话·传说·民间戏剧(二)
民间戏剧概论引言
民歌,小曲,地方戏——地方戏剧研究杂感之
中国固有戏剧的整建问题研究——整理与研究、改良与建设
地方戏的“谜”
谈谈地方剧的民间性
地方剧演技溯原
……
第二辑 川剧
第三辑 桂剧
第四辑 其他
内容摘要
《抗战救亡与地方戏研究:抗战时期地方戏研究资料选辑》所辑史料,主要来源于抗战时期大后方的报刊文献或研讨大后方地方戏的报刊文献。
在文献遴选上偏重于稀见性或未予公开印行的史料。同时考虑到史料的代表性,也录入少量虽属常见却较为重要的文献,如欧阳予倩《论桂剧》《改革桂剧的步骤》,马彦祥《地方剧演技溯原》,焦菊隐《桂剧的整理与改进》等。
鉴于研究的延续性,或有个别篇目超出了“抗战时期”这一时间界定,如黄芝冈《漫谈花鼓戏》,发表于1945年10月等。
《抗战救亡与地方戏研究:抗战时期地方戏研究资料选辑》在编排上,根据内容进行分类,对未具体讨论某一剧种的研究性文献,归人“综论”;其余皆以剧种进行界分。在每个类别中再列出具体篇目。
由于重庆和桂林是抗战时期“旧剧改革”研讨的重镇,故川剧和桂剧研究文献所占篇幅相对较多,其他剧种则相对选目较少。
凡属连载的史料,《抗战救亡与地方戏研究:抗战时期地方戏研究资料选辑》未予合并,仍保留其原貌,仅在原标题上附加“(一)”“(二)”等符号以示区别。
《抗战救亡与地方戏研究:抗战时期地方戏研究资料选辑》对原文出现的错别字一并改正。凡改订文字用“[]”标识,如“旧行[型]戏剧”;原文漫漶或缺轶处用“□”标识;遗漏添补的文字用“<>”;衍文用“[]”。
《抗战救亡与地方戏研究:抗战时期地方戏研究资料选辑》的曲牌名称统一使用“【】”标识。
《抗战救亡与地方戏研究:抗战时期地方戏研究资料选辑》选编文稿时,遵从民国用语习惯,在文辞上尽量保留文稿原貌。仅对明显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的文字及标点符号,酌情予以修改。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