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依恋三部曲(第2卷分离)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依恋三部曲(第2卷分离)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1.56 5.3折 78 全新

库存1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约翰·鲍尔比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ISBN9787519232818

出版时间2017-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25156738

上书时间2024-10-27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温暖的母亲

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与依恋理论的渊源发端于他21岁时,那时,他在一个少年管教所接触了两名因早年母亲照料不良而出现严重行为问题的少年,他们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十年后,他系统地对44名缺乏母亲照料的问题青少年(主要是小偷)进行了观察,他们的共同点在于缺乏早期照顾,缺乏情感。又过了十年,他将研究重点集中在母婴关系上,并鼓励同事詹姆斯·罗伯逊(James Robertson)对18—24个月大的婴儿进行了为期4年的摄像观察,这些婴儿都在早期失去了他们的母亲,这些观察材料有力地佐证了鲍尔比的依恋理论。

长期以来,鲍尔比及其理论遭到精神分析界的排斥,因为它颠覆了精神分析学派的一些重要观点,比如驱力理论。鲍尔比有点和解地称自己的理论为第二驱力理论,因为驱力理论认为人的冲突来自潜意识中不同心理结构的不可调和以及压抑失败,而他的理论则强调驱力的起因及对象是客体,作为客体的母亲与孩子的分离导致孩子驱力投注失败。反对依恋理论的人认为,把人类自我发展的复杂过程简单地归结于躯体的分离是对精神分析的背叛和侮辱。杰瑞米·福尔摩斯(1995)指出,“鲍尔比的依恋理论如此杰出地指导了临床工作,却被排斥数十年之久,这有点像斯大林时代对待异见人士的态度!”

王朔写的剧本《看上去很美》被导演王小帅拍得真实无比,一个离开父母的孩子在幼儿园里体验到的来自老师的不和善与很多恐惧的幻想合在一起构成了童年的回忆。我儿子很大的时候(7岁)晚上起夜还要母亲陪他上厕所。在一篇作文中我们发现了他这样做的原因。原来,在进厕所的墙上挂着一个旅游买回来的牛头,儿子每次夜里起来都感到牛瞪着他,只有妈妈陪着时他会感到安全些,母亲在此时变成了孩子的安全基地。

现在,越来越多的母亲生孩子后变成了全职母亲,很多年轻的妈妈想亲自来带孩子,而不让月嫂、保姆甚至自己的父母干预。这是让孩子内心感到安全的明智选择。

一次我和一个学生谈话时,她的大孩子打电话来,哭着闹着要见妈妈。孩子已经四岁,是双胞胎中的老大。他不断地哭着要看妈妈在干什么,要看妈妈待的房间是什么样子。我的学生用了二十分钟才让孩子平静下去挂掉电话,可不到一分钟他又打过来,我的学生仍然很温柔地接了电话,直到孩子自己挂掉电话,在那之前他反复确认妈妈不要挂电话。我看着这一幕,好奇地问,老二性格如何,她回答,老二特别豁达和体贴,对分离能接受。妈妈其实很清楚,这两兄弟的差别可能来自老大刚出生就因窒息而被送到保温箱待了一周,可能是这种早期分离导致老大的敏感和缺乏安全感。

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这三十年里,很多孩子在和父母频繁分离的环境中长大,临床上的表现就是他们不再信任亲密关系,也不允许自己走进亲密关系,或者进入婚姻关系后又急着逃离。

心理治疗是一个很慢很慢地建立关系的过程,很多传统文化,比如烹调、京剧、昆曲、吟诗作画,都是慢慢地和环境中的物建立关系的过程。除了慢以外,早期不分开也是父母对孩子的重要承诺,“我爱你,我永远不会离开你”,这些恋人的承诺原型来自母亲对孩子说过的话。

阅读鲍尔比的系列书籍能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并重视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意义,虽然分离在这个快速的社会里显得稀松平常。

木心先生曾写道: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从更大的意义上来讲,一切我们儿时的人和物都构成了我们的回忆,也构建了我们。因此,那些急速远离我们而去的人和物形成了人们弥漫的焦虑的来源,一个慢下来的社会对我们的存在是有意义的。

慢下来,意味着人们可以从容地在一起闲聊而不是急功近利,意味着我们可以保留一些建筑而不是强拆抹去人们的一切记忆。慢下来,也意味着孩子和父母之间有感情,而非仅仅是责任和义务。

 

施琪嘉

武汉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 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主席

2017年4月于北京



导语摘要

本书是约翰·鲍尔比依恋理论系列的第二卷。本书主要探讨了婴幼儿与抚养者(主要是母亲)分离的种种情况对其造成的影响。亲子之间的分离有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分离的时间长短、分离期间是否有稳定的替代照顾者以及母亲的态度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鲍尔比认为,某些形式的神经官能症和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要么是由于剥夺了母亲的照顾,要么是由于幼儿与母亲人物的关系存在断裂点。母亲人物的存在或者缺失本身对于决定幼儿的情绪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

约翰•鲍尔比是英国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母爱剥夺实验和依恋理论的创始人。早年在剑桥大学攻读医学和心理学。1946—1972年以陆军精神病学家的身份长期在塔维斯托克诊所和人类关系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儿童和家庭精神病方面的医疗、教学和临床研究。他系统研究了母爱剥夺对人格发展的不良影响,提出了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理论。



目录

部分


安全焦虑与困扰


章 人类悲伤的原型 002


第二章 分离与丧失在精神病理学中的地位 026


第三章 母亲在场或者母亲不在场时的行为表现:人类 035


第四章 母亲在场或者母亲不在场时的行为表现:


    非人类灵长类动物 062


 


第二部分


研究人类恐惧的行为学方法


第五章 焦虑与恐惧理论的基本假设 084


第六章 预示恐惧的行为 094


第七章 唤起人类恐惧感的情境 104


第八章 可引起动物恐惧的情境 131


第九章 危险和安全的自然线索 145


第十章 自然线索、文化线索,以及对危险的评估 159


第十一章 合理化、错误归因和投射 179


第十二章 对分离的恐惧 189


 


第三部分


对恐惧的敏感性的个体差异:焦虑型依恋


第十三章 一些导致个体差异的变量 196


第十四章 对于恐惧的敏感性以及依恋对象的可得性 209


第十五章 焦虑型依恋及一些促成条件 219


第十六章 “过度依赖”和溺爱理论 246


第十七章 愤怒、焦虑和依恋 254


第十八章 焦虑型依恋和儿童时期的“恐怖症” 266


第十九章 焦虑型依恋和“广场恐怖症” 299


第二十章 家庭背景的遗漏、压抑和弄虚作假 320


第二十一章 安全依恋与自立的成长 329


第二十二章 人格成长的路径 372


附 录


附录1 分离焦虑:文献综述 380


附录2 精神分析和进化论 400


附录3 专业术语的问题      404


参考文献 409



内容摘要

本书是约翰·鲍尔比依恋理论系列的第二卷。本书主要探讨了婴幼儿与抚养者(主要是母亲)分离的种种情况对其造成的影响。亲子之间的分离有时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分离的时间长短、分离期间是否有稳定的替代照顾者以及母亲的态度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鲍尔比认为,某些形式的神经官能症和人格障碍形成的原因,要么是由于剥夺了母亲的照顾,要么是由于幼儿与母亲人物的关系存在断裂点。母亲人物的存在或者缺失本身对于决定幼儿的情绪状态具有重要的意义。



主编推荐

约翰•鲍尔比是英国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母爱剥夺实验和依恋理论的创始人。早年在剑桥大学攻读医学和心理学。1946—1972年以陆军精神病学家的身份长期在塔维斯托克诊所和人类关系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儿童和家庭精神病方面的医疗、教学和临床研究。他系统研究了母爱剥夺对人格发展的不良影响,提出了儿童对母亲的依恋理论。



精彩内容

幼儿对与母亲分离的反应[1]

自多罗茜·柏林厄姆(Dorothy Burlingham)和安娜·弗洛伊德(Anna Freud)将在寄宿幼儿园里照料婴儿和幼儿的经验记录下来开始,她们那一代人已经逝去。在两本出版于二战期间的小册子中(Burlingham & Freud,1942;1994),她们描绘了在为那些没有得到母亲照料的幼儿提供照顾时出现的严重问题。她们特别强调了一点:在幼儿园的环境下,我们不可能为幼儿提供像他自己的母亲般的替代照顾。汉普斯特德幼儿园曾经做过一些调整,以便每一个护士可以有足够的能力照顾几个孩子,一般是几个幼儿组成一个小组,这个小组由特定的护士照顾。她们讲述过这些孩子对护士有非常强烈的占有欲,而且无论何时,只要特定的护士关注别的孩子,他们会表现出非常强烈的嫉妒。“托尼(3岁半)……不允许玛莉护士用‘专属于他的’手去触摸其他小朋友。吉姆(2—3岁)无论何时,只要他‘自己的’护士离开房间,他就会大哭起来。雪莉(4岁)会在‘她的’护士玛莉恩有事离开时而变得强烈不?安。”

人们也许会问,为什么?难道这些孩子本来就该这样?他们本来就该对他们的护士有如此强烈的占有欲?在护士离开时,就该变得如此深受困扰?难道是因为给了他们太多的关注,太过于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所以宠坏他们了?这一观点也许是一些传统主义者所支持的。抑或是与此相反的,在他们离开家后就面临太多的母亲人物的改变,或者是在幼儿园里,对于选择什么样的人临时替代母亲人物受到了太多的限制?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使得我们转向进行育儿实践。

这些在幼儿园的孩子们不但对他们“自己的”护士变得有强烈的占有欲和嫉妒心,而且也会对她有着异乎寻常的敌对倾向,或者会拒绝她,或者会退缩到一种情感隔绝的状态。如下的一些记录可以阐明这一点:

 

吉姆在17个月时与他非常漂亮而多情的母亲分离,并且在我们幼儿园发展得很好。他在园期间,对两位年轻的护士发展出了强烈的依恋,这两个护士都先后照顾过他。尽管他有时是适应环境的、活跃的,并且是善于交际的小孩,但是一旦有什么事情是与依恋相关时,他的行为就变得不可忍受。他会一直黏着护士,表现出过度的占有欲,一会儿也不愿意被留下,会持续地索求一些东西,却一直无法用任何方式来描述或者定义他想要的是什么。在没有任何特殊的迹象时,就看到吉姆躺在地板上啜泣,并且表现得很绝望。直到他喜欢的护士离开了,有时只是一小会儿,他的这些反应才终止了。他变得安静,没有情绪反应。

雷吉在刚来到我们这时只有5个月大,当他1岁8个月大时回到家里的母亲身边,2个月后他又回到幼儿园,自从那时起他就一直与我们待在一起。当与我们在一起时,他对两个年轻的护士发展出紧密的关系,这两个护士曾在不同的时间段里照顾过他。在他2岁8个月大时,当他“自己的”护士结婚了,他的第二段依恋关系就突然破裂了。在她离开之后,他完全被遗弃了,并且变得绝望。2周后她回来看望雷吉,雷吉拒绝了。当她对他讲话时,他把头转向另一边;但是在她离开房间之后,他盯着她走后关着的门看。夜幕降临时,他呆呆地坐在床上,嘴里念着:“玛莉是我自己的,但是我并不喜欢?她。”

 

这些观察结果产生于战争时期的压力下,它们被当作轶事一样记录,却大多缺少细节。但它们仍然在许多形式的精神病学障碍上投掷了一些光亮,让人们重新审视它们的本质。那些发生在成年期的焦虑和抑郁状态,以及精神病理性状况,往往可以与柏林厄姆和安娜所描述的焦虑、绝望和分离状态以一种系统的方式联系起来。随后一些研究者也表明,一个年幼的孩子无论何时与母亲人物长时间分离都很容易产生这种情况,无论他是不是对这种分离有预期,或者有时他干脆就失去了她。然而,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通常很难确定一个人紊乱的情绪状态与他的经历是如何联系起来的,也很难确定是他当前的经历还是他过去的经历产生的影响。在个体出生后早期的几个年头,情绪状态与当前经历或者近来经历的关系通常是清晰明了的。早期生活中的不安状态,可以看作是之后生活中出现病理性状态的原型。

当然,大多数孩子都会有一些重新开始正常发展的经历,或者至少他们表现出来是这样,这是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但是,偶尔会有一些质疑的声音,他们怀疑,在现实生活中,那些被描绘的心理过程是否与之后的人格障碍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这些都是合理的质疑,我们还需要进一步的证据。然而支持这个论点的理由已经很强有力了。理由之一就是,不同来源的数据可以被组织和构建出一个模型。这个模型具有内部一致性,并且与当前的生物理论相一致。另一个理由是,一些临床医生和社会工作者发现,现有的框架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现在面临的问题,进而使得他们可以更加有效率地帮助他们的病人或者来访者。

为什么一些个体能够很大程度地或者完全地从分离和丧失的经历中恢复,而另一些人看起来并没有,这是核心问题,但是这个问题并不容易回答。存在于生命体中的反应的多样性是有规则的,但是关于它的解释常常令人难以捉摸。在所有感染了小儿麻痹的个体中只有1%会变成瘫痪,还有不到1%的个体会持续跛足。总的来看,一个人究竟会做出怎样的反应,这仍是不清楚的。有人争辩说,不能因为有99%的人可以恢复,就认为小儿麻痹是一种没有损害性的感染,如果这样说就太荒谬了。同样地,在那些正在研究中的领域,有些观点认为,因为大多数个体都能够从分离或者丧失的经历中恢复过来,所以这些经历不重要,这些观点也是荒谬的。

有差异性反应的问题仍旧很重要。环境可能会在以下两种主要情况下变得重要:

(1)那些固有的或与分离本身密切相关的情况,尤其是当幼儿离开母亲时受照顾的情况;

(2)那些较长时间地存在于幼儿的生活中的情况,尤其是在事件发生前后的几个月或者几年里他与父母的关系。

在本章中我们主要考虑的是种情况。有关第二种情况的讨论将在之后的第三部分的章节中进行。

我们首先会回顾一些幼儿观察结果。这些观察是关于幼儿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被照顾时,他们做出的不同反应。个是寄宿幼儿园,在这里幼儿发现他和一些陌生的人待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在这里只有有限的照顾,没有人有足够的能力给他足够的爱。第二个是寄养家庭,在这里幼儿能够得到全职的、有一定养育技巧的寄养母亲的照顾,而且寄养母亲通常也是他之前就或多或少熟悉的人。

 

[1] 尽管全书文本通常涉及的是“母亲(mother)”,而不是“母亲人物(mother figure)”,但是我们要理解的是,本书中的每一个案例涉及的都是那个养育孩子的个体以及孩子要与其建立依恋关系的个体。当然,对于大多数的孩子来说,这个人也就是生育他的母亲。



媒体评论

约翰•鲍尔比的依恋研究关注母婴分离对儿童造成的影响,希望这套书的出版能够让中国的父母重视儿童的早期养育,也期待这套书中的理念能够推动中国研究,能向大众普及相关的科学育儿的理念,增加大家对婴儿以及对母婴关系的理解。

——易春丽

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院讲师

 

  阅读鲍尔比的系列书籍能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并重视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意义,虽然分离在这个快速的社会里显得稀松平常。

——施琪嘉

武汉心理卫生研究所所长   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主席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