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56.94 7.3折 78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康之 张桐 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16178836

出版时间2016-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78元

货号23958250

上书时间2024-10-27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张康之,男,江苏铜山县人。*长江学者(目前我国公共行政学科中的长江学者仅有三人)、原中国人民大学行政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兼任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讲座教授和兼职教授。现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就学于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曾任教于西北政法学院理论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先后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行政伦理学研究。近年来主要从事行政伦理学以及组织理论研究。1995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获得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政学理论研究,长于“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研究”与“行政文化研究”领域的研究,是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提交国家*的“关于建立中国MPA教育的倡议”及初步方案的起草人之一。近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行政论坛》、《学术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出版著作十五部,编写或主编教材三部。与他人合作的著作曾获得“吴玉章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华东地区优秀图书奖”等,曾多次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目录
章中心—边缘:一个观察视角

节作为观察视角的中心—边缘概念

一发达、不发达等概念:一种误解

二中心—边缘概念:挑战传统话语权

三资本主义世界化中的中心—边缘结构

第二节世界中心—边缘结构与线性思维

一时间维度中的线性思维

二空间维度中的线性思维

三去中心化追求中的思维方式

第二章发现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

节普雷维什的中心—边缘思想

一中心—边缘思想产生的背景

二作为批判工具的中心—边缘概念

三在中心—边缘结构中可做的选择

第二节依附论学派的中心—边缘思想

一在对普雷维什的批评中形成依附论

二依附论的世界中心—边缘结构观

三为什么无法打破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

第三章依附论思想影响的扩散

节新依附论的终结依附追求

一多斯桑托斯的新依附论

二多斯桑托斯的激进批判态度

三多斯桑托斯打破依附的方案

第二节帝国主义名下的世界中心—边缘结构

一帝国主义体系的中心—边缘结构

二中心—边缘结构中的竞争与协作

三中心—边缘结构的辩证法

第四章智力依附与创新垄断

节世界中心—边缘结构中的智力依附

一反殖民运动中的国家独立与智力依附

二边缘国知识分子积极推动智力依附

三边缘国知识分子应有的责任

第二节世界中心—边缘结构中的创新垄断

一世界中心—边缘结构形成中的创新保护

二在创新垄断中强化世界的中心—边缘结构

三在世界中心—边缘结构中看创新垄断

第五章产生于世界中心的世界体系论

节世界体系论对中心—边缘的定义

一从依附论到世界体系论+

二世界体系论的中心、边缘与外围

三中心—边缘概念性质的变化

第二节世界体系论及其分析单位

一世界体系论的分析单位

二民族国家观念对科学分析的束缚

三依然是机械论的整体主义

第三节世界体系论的经济主义取向

一经济主义视角中的世界体系

二经济主义分析掩盖了什么?

三经济主义分析方法的适用性问题

第六章世界中心—边缘结构解构的幻象

节地球村概念的提出

一地球村的真实含义

二地球村并未改变中心—边缘结构

三历史快车后视镜中的地球村

第二节外包能否碾平世界?

一外包只是分工范围的扩大

二中心—边缘结构中的外包

三外包没有改变剥削的性质

第七章全球化背景下的历史性机遇

节全球化运动行进中的概念解读

一全球化的概念及其现实运动

二不同于资本主义世界化的全球化

三正确解读全球化的概念

第二节在对全球化的解读中发现行动目标

一对全球化的泛历史主义解读是错误的

二必须承认全球化概念的历史性

三全球化的去中心化内涵

第三节大数据中的思维与社会变革要求

一作为信息技术发展结果的大数据

二大数据是否带来了思维变革?

三大数据能否改变社会的基本结构?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主编推荐

张康之,男,江苏铜山县人。*长江学者(目前我国公共行政学科中的长江学者仅有三人)、原中国人民大学行政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行政管理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五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兼任多所大学的客座教授、讲座教授和兼职教授。现为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行政管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就学于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曾任教于西北政法学院理论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和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系。先后从事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行政伦理学研究。近年来主要从事行政伦理学以及组织理论研究。1995年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获得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

主要研究领域为行政学理论研究,长于“行政学的学科体系研究”与“行政文化研究”领域的研究,是1996年中国人民大学提交国家*的“关于建立中国MPA教育的倡议”及初步方案的起草人之一。近年来,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行政论坛》、《学术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00多篇,出版著作十五部,编写或主编教材三部。与他人合作的著作曾获得“吴玉章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华东地区优秀图书奖”等,曾多次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科研成果奖。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