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证悟(阿姜查的见道历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证悟(阿姜查的见道历程)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4.52 5.2折 28 全新

库存15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泰)阿姜查 著,保罗·布里特 英文编译,赖隆彦 汉译

出版社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ISBN9787807092643

出版时间2009-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28元

货号20617759

上书时间2024-10-26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是阿姜查的资深弟子保罗·布里特所编译的阿姜杏一的教法开示。在其中,阿姜查教导我们如何活出佛法、以法为身,并为我们铺陈了一条环环相扣的道路:闻法、思法、修法、见法、证法与传法。闻法而解果,知法而起修,见法而证入,后内心与法合一,如此方可名为悟道与见道。
    南传佛法僧侣可分两大流派,一是以学习经典为主的[学问比丘],一是从实修下手的[修行比丘一。阿姜查属于后者。与[学问僧]的引经据典不同,阿姜查的说法秉承了国的森林传统,善用日常生活以及森林云游的经验,进行生动譬喻,使人了解外在自然的法则,正足以令人契入佛法,于不经意间将人导入智慧与解脱。它们的直接、清晰与亲切,对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与佛教传承的人来说,皆可适用。

作者简介
阿姜查[Ajahn Chah,1918-1992],近代泰国著名的法师之一。九岁出家,二十岁正式受成为比丘。一九四六年通过*的正规佛学课程考试后,开始托钵行脚,寻师访道。一九四八年在森林中与二十世纪伟大的森林禅师阿姜曼相遇,获得重要的启发,改变了他的修行方法。一九五四年

目录
序 在觉察中安住杰克·康菲尔德
英译者序 教导苦与苦的止息
英文版致谢
导论 进附录法的道路
章 闻法
第二章 思法
  现在法
  猎人的陷阱
第三章 修法
  寂灭之道
  戒带来快乐——于松克朗的开示
  修习禅定
  在家修——别让猴儿烧了你的房子
  出家的生活——人们为什么要出家?
  是日已过——对巴蓬寺尼众之讲话
第四章 见法
  幡陈如觉悟了
  摸索
第五章 证法
  超越因果
  让它成为涅榘之因
第六章 传法
附录 词汇表

内容摘要
本书是阿姜查的资深弟子保罗·布里特所编译的阿姜杏一的教法开示。在其中,阿姜查教导我们如何活出佛法、以法为身,并为我们铺陈了一条环环相扣的道路:闻法、思法、修法、见法、证法与传法。闻法而解果,知法而起修,见法而证入,后内心与法合一,如此方可名为悟道与见道。
    南传佛法僧侣可分两大流派,一是以学习经典为主的[学问比丘],一是从实修下手的[修行比丘一。阿姜查属于后者。与[学问僧]的引经据典不同,阿姜查的说法秉承了国的森林传统,善用日常生活以及森林云游的经验,进行生动譬喻,使人了解外在自然的法则,正足以令人契入佛法,于不经意间将人导入智慧与解脱。它们的直接、清晰与亲切,对于具有不同文化背景与佛教传承的人来说,皆可适用。

主编推荐
阿姜查[Ajahn Chah,1918-1992],近代泰国著名的法师之一。九岁出家,二十岁正式受成为比丘。一九四六年通过*的正规佛学课程考试后,开始托钵行脚,寻师访道。一九四八年在森林中与二十世纪伟大的森林禅师阿姜曼相遇,获得重要的启发,改变了他的修行方法。一九五四年

精彩内容
章 闻法
   教导法时,需要不断重复,直到人们真的了解为止。这很平常,是为了让重点被理解的必要做法。
   佛陀的话被称为“善语”,因为它善良、如法并充满意义,能引导人心到达实相。当心灵真的接触到它时,人们便会懂得自制,去除贪、嗔、痴三毒,以免伤害自己与他人。
   但是有些人听了之后,却斥为无稽之谈,因为那不符合他们的观念与习惯。事实上,符合众生内心的话不一定好。我们的观念有对有错,皆不确定;但是善语则是端正、直接与确定的。善语非关高下,它只是佛陀的语言,目的是为了减少众生的烦恼与痛苦。
   善语不会迎合众生的喜好,有的人说:“不符合我的话,就木是善语,也不可能是法。”但是,一致的不一定好,不一致的也不一定坏,不能混为一谈。听者习惯性的好恶,只是先人为主的看法与偏见。如果我们希望所有事情都称心如意,那无异于缘木求鱼。我们不想做讨厌的事,只想做喜欢的事,从不考虑它所可能带来的苦患。有毒的食物或许香甜诱人,却可能会致命。
    佛陀与其弟子的语言都是善的,都是法。但是如果方法不当,不能让法直达内心,则一般人听到时,可能就无法轻易理解,修行起来也有困难。
  语言与法
    每一种语言都是帮助我们理解的工具,语言就只是语言。如果有人对我说了一句英语,我完全听不懂,即使它现在很流行,对我来说,依然没有任何价值与意义。无论我们住在哪里,让语言成为帮助我们明辨是非的工具,这样的语言才有用,才是法。
    闻法的目的,是为了让心能够见法与证法,而不只是增长知识或记忆。它应该有助于我们追随佛陀的脚步,根据他的教导修行。即使目前无法觉悟,我们仍应该有效地使用与思维语言。
    这其实没那么难。例如,佛陀说昏沉与散乱皆非善法。听闻之后,当你发觉它们即将在心中生起时(那是迟早的事),你应该认出它们并如实觉知。如此,你就能将散乱转为精进。昏沉一定从内心生起,当它出现时,对抗、降伏与转化它,让它成为修法的因。
    闻法的目的是为了证入法,让法在心中生起;若它尚未生起,我们就要努力令它生起。修行并不困难,我们只需要让心如此专注与运作即可。你应该努力让心证人法,而不只是口头说说而已。
    不要让知识停留在你的脑中或嘴边,让身口意三门都能如法运作。
  法是什么?
    闻法是为了知道如何修法与证法,而法究竟是什么?这个世上一切事物都是法,世间并不存在不是法的事物。我们眼中所见到的形形色色无不是法,一切存在都是法。法的其中一个意义是自然,它只是照本来的样子呈现,没有人可以塑造或改变。现象的本质即是法,这是指物质,即色法而言。
   佛陀说见法、人法,意即如实观看一切事物。包括世间与物质等外在现象,以及感受与思想等内在现象,全都是法。法可以区分成两大范畴:可以被眼睛与其他感官认识的物体,以及无法像这样被认识的心。一切事物皆离不开身与心。但是这个法,不能根据我们的意愿而生出,而是由因缘所决定,然后它会变化,后则会分解与消失。法的力量凌驾于一切事物之上,没有人可以改变。自然法尔如是,根据因缘而生灭。
    我们所追求的法——戒律与教导,是帮助我们了解的工具。教导是语言,法并不存在于语言中。语言是一条道路,为人们指出方向,引导心去认识与了解法。因此教导本身并不是法。我们用耳朵听,用舌头说,但是那都不究竟。这些语言与观念都不是法本身。如果它们真的是法,它们应该能超越一切事物独立存在。因此觉悟法,只是努力开发智慧,以便如实看见事物的本质,而非妄加改变或破坏。
  因缘所生法
    举身体为例,它是由因缘所生。当它出生时,有一个特定的力量或法则,支撑着它的存在,完全不受任何人指使。出生时,我们很小,然后逐渐长大与变老,身体会自然地变化。无论任何人怎么说、怎么想,或怎么希望,它还是会随着时间而成长与变异,哭泣、抱怨或要求都没有用。它随着因缘而出生与发展,后则瓦解,不听从任何人的希望或命令。这便是生命的本质,由不变异的(缘起)法则现行着。佛陀教导我们深观此点,这非常重要。皮肤、牙齿、头发或其他部位,你能从其中看到什么?无常。它们的出生并非依靠外力,而是根据先前所造的业因与业缘。一旦出生后,就逐步迈向死亡。成、住、异、灭的过程,无须任何人认可或协助,它自然会发生。我们没有任何权力可以主宰它们。这就是色身,它会自然变化与死亡。这就是“实相法”(sabhavadhamma,或译自性法)。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之下,我们都不可能与它争辩,或对它说:“嘿!听我说,注意我的要求,不要变老,照着我的话去做。”自然原本就是如此。这就是佛陀所说的法。我们既不是这些事物,也不是它们的主人。
    如果我们没有清楚觉知实相,反而还被迷惑,这就称为妄法。我们视这些事物为自我或我的,因此而区分自己与他人,这就是无明。无明生起时,造作之行也将随之而起。我们在事物中挣扎,希望能够控制它们,因此患得与患失,落入好恶的陷阱中——“我喜欢这个,请给我多一点;我讨厌那个,请将它移开;这个应该像这样,那个应该像那样……”这些都是颠倒妄想。你就像是试图侵占他人的屋宅与田地者,取走不属于你的东西。欲望的堆砌永无止境,你不知道它们来自何处,或会将你引向何方。
   远离颠倒妄想
    可以被讲述与听闻的法,都不是真正的法。它们只是指出重点的语言,以使你能进入与看见。说话以帮助人们了解,是一种“方便”,或是教学的方式。如果只有语言,像鹦鹉学舌一般,而没有真正地看见,则完全没有益处。如果能善用语言,使自己看见实相,了解只有因缘而无自我,那就是佛陀传法的本意。没有见法,就会有苦。如果你真的看见了,就不会再有渴爱,也不会再为世间的事物而欢笑或流泪。
    从小我们就无休止地哭泣与欢笑,颠倒妄想,无有了时。我们总是想得到不属于我们的东西,总是贪求一些不切实际的事物,一直生活在无法满足的苦中。如果闻法之后,能够进而让心见法与如法,你就能解脱苦。应该了解,一切事物都不是你所能控制与改变的,法尔如是,自然生灭。无论研究或修行,你应该了解佛陀并未教导人们去改变自然,而是希望我们依据事实,如实观察。如果你希望改变外在事物,那并不如法,也违背自然,那只是人们希望创造与操控的恶习。如果你不能如实观看事物,就无法修行苦、集、灭、道等四谛。
  诸行无常
  佛陀从来不曾要求闻法者与修行者改变自然,只教导他们觉知与随顺自然。觉知“诸行”(sankhara)无常的实相即是智慧。我们须清楚觉知,一切“行”皆具有生灭的本质。否定生灭无常,即为邪见,是无明的知见,无法灭苦。持邪见者将一直在生死中轮回,不得解脱。
  就像昆虫在水桶边缘爬行一样,它们拼命移动,却哪里也去不了,只能一直绕圈。愚痴凡夫的想法也是一样,没有止境,也无法解决,陷入窠臼之中。我们以为自己已经往前走了很远,却不知仍在原地打转,一直回到同样的地方。我们没能跳出内心的轮回,原因在于我们缺乏洞见,误将妄念当成智慧,因此无法看清身边的事物。这不是法。在法中,我们可以通过佛陀的话语,产生洞见。真实的智慧即是明白法尔如是,无须造作,只须放下。
  如实观察
    事物原本自然,无须增添或删减,但是我们却经常看不顺眼,认为它们不是太大就是太小,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妄想。这都是凡愚的欲贪在作祟,其愚蠢与无聊的程度,就像有人与树扭打一样。因此,佛陀建议我们,要以法为基础,如实观察。
    我们所认识的一切事物,皆自有其存在的因缘。如果能如实觉知,则无论它们如何生灭,我们皆可不动于心。无论身体发生什么事,我们都不会受到影响;因为我们了解,一切都是因缘和合所成,无法强求。唯有如此,我们的心才得以安住,并保持平和。佛陀要求我们将念头安住在身、受、心、法上,没有什么事物需要造作或解决,只须如实观察即可。
    身体经历生、老、病、死,片刻也不得安稳。了解这个事实即是法。法尔如是,无可改变、破坏或解决。当你了解这点,就不再需要语言,也将没有负担。如果你能够如实观察,对于正在做的事就可以保持正念,无论身在何处,都只是观因缘生灭,法尔如是。你究竟想找什么?又为何沮丧与哭泣?你是为谁辛苦为谁忙?你想拥有或成为什么?你凭什么说长论短?到头来,你能对自然说什么?这就是轮回的事实,就是这么一回事。当你了解这个深奥的事实,你就会得到平安与解脱,不再有忧伤与冲突。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