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73.88 5.8折 ¥ 128 全新
库存23件
作者赵冬梅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23984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29176120
上书时间2024-10-26
《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是北京大学宋史研究专家赵冬梅老师以30年史学研究为依托,为普通读者打造的一本通解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纠葛的通俗读物。
本书由制度史、文化史、史学著作精读三部分构成。作者一改制度叙事的严肃刻板印象,以轻松明快的方式来思考制度变迁,理解历代制度之得失,并分别从国家故事、群体故事、个体故事讲述制度在与不同层面的人的互动中产生的关系。与其他制度史写作者相比,作者更强调“从史学角度关注个体的生活与命运”走向:制度如何影响人的命运?人在制度中如何自处?人如何改造制度?如:个体在制度直接或间接作用下颠沛流离的境遇;官僚群体与更迭的制度“相爱相杀”,在制度变迁中的宦海沉浮;士庶群体在制度变革中的颠簸起落等。入仕、升迁、贬谪、宦游、服役等境遇是古人生命的常态,围绕这些具象化的常态,制度变迁的前因后果一目了然。关注人与制度的互动及人在制度中的命运,不仅带有人文关怀精神,同时,从人与制度的关系层面通讲制度发展的历史,这在已出版的通俗类制度史作品中独树一帜。
本书以开放的历史话题、充满问题意识的探讨方式,对那些真正塑造了传统中国并影响至今的历史要素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解答了“历史并不一直向前”这一隐蔽逻辑——在对朝廷性质和君臣关系的认识上,元朝曾出现两大倒退:从朝廷性质看,华夏传统将天下称为江山社稷,主张“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而元朝的天下则入了皇家私囊——江山社稷变成了皇室私产;从君臣关系看,华夏传统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而到了元朝,臣子沦落到以自称奴婢为荣——君臣关系沦落为主奴关系。专制与猜疑的强化自此一发不可收,直至近代。这使我们不得不思考:金元以降,政治文化的发展和国家治理水平为何会走下坡路?推动其江河日下的原因究竟何在?本书就此话题展开了细致生动的剖解。
作者既能从已有的史观中提出新见解,又能从悉知的史料中得出新史观;其带有问题意识的讲述方式充满了探讨的可能性与话题的延展性。
本书为读者开启了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制度与文化的通道,同时为管理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大量管理案例。辅以帝制中国大事表拉页、私房、经典历史著作解读,以及近60幅高清彩插,图文并茂地诠释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的变迁史。
赵冬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毕业,现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
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访问学者,美国斯坦福大学北大分校客座副教授,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汉学系客座教授。
曾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讲述寇准、司马光等历史人物。出版有《千秋是非话寇准》《司马光与他的时代》《文武之间:北宋武选官研究》《大宋之变:1063—1086》等作品。
主修宋史,在官僚制度、官僚生态、社会生活等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对晚唐至北宋军事、政治、社会生活,以及对制度中特定人群的生存状态、制度与人群的互动关系关注密切。
前言 1
历史中国的空间、时间与中国人 5
一、历史中国的空间 5
二、传统中国的时间 12
三、中国人——我们都是“混血儿” 17
上篇:典章经制下的理乱兴衰 25
引言:游戏与规则 25
一、皇帝的权力与矛盾 31
1.帝制的宿命 31
2.皇帝也有怕的? 36
3.权力如何交接 42
4.皇帝的“岗前实习” 47
5.从家天下到公天下 52
6.帝王的礼制与情感 57
7.至卑贱者至跋扈 61
二、如何决策?如何纠错? 66
1.皇权哺育下的相权特点 67
2.此消彼长还是共同扩张? 72
3.缺宰相的政府靠什么运转? 76
4.御前会议解决啥问题 80
5.朝堂上的一股清流 85
6.君臣关系也有软肋 89
三、帝制国家的地方治理 93
1.封建与郡县的是是非非 94
2.央地关系的错喻 98
3.中央巡视制度的兴与衰 101
4.如何解决边疆问题 105
5.上级集权下的地方狼狈 111
6.盗贼之患与解决办法 115
四、选官与用官的那些事儿 118
1.当官儿的观念与实践 119
2.小圈子政治的人才困境 123
3.唐后期的升迁高速路 128
4.科举时代的中国梦 132
5.开放式政府的三大难题 136
6.选任集权的利与弊 140
五、利益配置的矮化与隔离 145
1.如何对待功臣? 145
2.出将入相到文武分途 150
3.危险的兵权该怎么管? 154
4.刺青后是否有回头路? 159
5.进退两难的狄青 163
6.官吏分途的等级差别 168
7.被歧视与被矮化者 172
结语:陛下与谁“共天下”? 177
1.东西方帝国的差异 177
2.雇主伙计到合伙共利 178
3.滕子京谪守背后的反思 180
下篇:王朝政治省思 181
引言:文化与历史的交错塑造 181
一、观念隔膜下的古今代沟 186
1.天命观——理解与共情 187
2.天人感应的纠错功能 192
3.孝的尺度与边界 197
4.愚忠是个死胡同 202
5.道德至上的真实观 206
二、主流政治文化的变迁 211
1.迂阔下的稳健 211
2.从高效到失效 217
3.儒与法的艰难融合 222
4.礼治与德化的合奏 227
5.兴亡反思下的帝制梦魇 232
三、帝政兴衰的北宋故事 237
1.这是好的时代? 239
2.养子即位的大转折 245
3.立场差异下的大变法 248
4.王安石变法是成是败? 252
5.宽容政治为何会终结? 257
6.司马相公是不是合格的政治家? 261
四、传统政治文化何去何从? 265
1.金:政治的残暴化 267
2.元:政治文化的两大倒退 271
3.明:朱元璋的无知与恐惧 276
4.明:廷杖下的士大夫之气 282
5.清:盛世的狭隘 288
结语:历史并不永远向前 293
外篇:中国古代史读书笔记 297
代后记——中国古代史读书笔记 297
1.祝总斌《两汉魏晋南北朝宰相制度研究》 299
2.田余庆《东晋门阀政治》 302
3.邓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 306
4.杨讷《丘处机“一言止杀”考》——历史学者掰谎记 310
5.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315
6.姚念慈《康熙盛世与帝王心术:评“自古得天下之正莫如我朝”》 320
7.孔飞力《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 325
8.王汎森《权力的毛细管作用——清代文献中“自我压抑”的现象》 329
《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是北京大学宋史研究专家赵冬梅老师以30年史学研究为依托,为普通读者打造的一本通解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纠葛的通俗读物。
本书由制度史、文化史、史学著作精读三部分构成。作者一改制度叙事的严肃刻板印象,以轻松明快的方式来思考制度变迁,理解历代制度之得失,并分别从国家故事、群体故事、个体故事讲述制度在与不同层面的人的互动中产生的关系。与其他制度史写作者相比,作者更强调“从史学角度关注个体的生活与命运”走向:制度如何影响人的命运?人在制度中如何自处?人如何改造制度?如:个体在制度直接或间接作用下颠沛流离的境遇;官僚群体与更迭的制度“相爱相杀”,在制度变迁中的宦海沉浮;士庶群体在制度变革中的颠簸起落等。入仕、升迁、贬谪、宦游、服役等境遇是古人生命的常态,围绕这些具象化的常态,制度变迁的前因后果一目了然。关注人与制度的互动及人在制度中的命运,不仅带有人文关怀精神,同时,从人与制度的关系层面通讲制度发展的历史,这在已出版的通俗类制度史作品中独树一帜。
本书以开放的历史话题、充满问题意识的探讨方式,对那些真正塑造了传统中国并影响至今的历史要素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解答了“历史并不一直向前”这一隐蔽逻辑——在对朝廷性质和君臣关系的认识上,元朝曾出现两大倒退:从朝廷性质看,华夏传统将天下称为江山社稷,主张“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而元朝的天下则入了皇家私囊——江山社稷变成了皇室私产;从君臣关系看,华夏传统主张“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而到了元朝,臣子沦落到以自称奴婢为荣——君臣关系沦落为主奴关系。专制与猜疑的强化自此一发不可收,直至近代。这使我们不得不思考:金元以降,政治文化的发展和国家治理水平为何会走下坡路?推动其江河日下的原因究竟何在?本书就此话题展开了细致生动的剖解。
作者既能从已有的史观中提出新见解,又能从悉知的史料中得出新史观;其带有问题意识的讲述方式充满了探讨的可能性与话题的延展性。
本书为读者开启了深入了解中国古代制度与文化的通道,同时为管理者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大量管理案例。辅以帝制中国大事表拉页、私房、经典历史著作解读,以及近60幅高清彩插,图文并茂地诠释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与政治文化的变迁史。
赵冬梅,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毕业,现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
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访问学者,美国斯坦福大学北大分校客座副教授,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汉学系客座教授。
曾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讲述寇准、司马光等历史人物。出版有《千秋是非话寇准》《司马光与他的时代》《文武之间:北宋武选官研究》《大宋之变:1063—1086》等作品。
主修宋史,在官僚制度、官僚生态、社会生活等领域有着深入的研究。对晚唐至北宋军事、政治、社会生活,以及对制度中特定人群的生存状态、制度与人群的互动关系关注密切。
前言
学史三十年,同行学友之外,我有幸结识了很多喜欢历史的朋友。因为不掺杂诸如发表压力、职称追求一类的功利杂念,他们的兴趣更显真诚,立场更显超脱,或者说更为纯粹,更加接近以史学为志业者对于历史原初的冲动与热爱,因而是严肃的。业余爱好者真诚严肃的兴趣,应该获得职业研究者诚挚的回应。这便是本书的缘起。
传统的写史方式,是循沿时间线索以朝代为主体讲述兴亡故事,中间穿插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与关键制度。自先秦以降,秦开帝制,汉固一统;魏晋以降四百年“五胡乱华”,朝分南北、国裂西东,战乱纷扰,复统于隋;李唐雄张,赵宋文弱;元朝以蒙古而治“中国”,虽国土广大,然汉化浅而治力弱;朱元璋“驱逐鞑虏,恢复中华”,为明太祖,明朝政治,废宰相、下西洋、迁都北京、抵御蒙古、特务政治、宦官专权,张居正改革之志未遂,满洲之兵锋已起,李自成入京,崇祯帝吊死,吴三桂开门,多尔衮入关;清朝虽异族统治,汉化诚深,知以中国之法治中国,专制加剧,国家机器日益僵化,应变无能。而已经进入工业化时代的西方列强,又岂能容忍老大帝国之画地为牢、抱残守缺?洋枪洋炮硝烟散去,幸存之中国踉踉跄跄地走上了现代化之路。此后,国人之历史记忆被一断为二,前此之中国遂为“古代中国”“传统中国”“封建社会”“中国古代史”。既有之通史,虽内容之丰俭有不同,而结构之方式概出一辙。
重复无趣。回到初心:人们为什么喜欢历史?
细审其故,大致有二:其一,喜欢历史的人,是真正的聪明人——他们懂得反思的力量,时常会停下奔忙向前的脚步,回望走过的路;在明静澄澈的反思中,他们能够清晰地感知到,历史机遇与个体命运之间的交织互动。今天之所以为如是之今天,乃由无数之昨日渐变累积而来。无论人们是否愿意承认接纳,事实就是,历史塑造了现在,并将影响未来。
其二,喜欢历史的人,是看过了世界或者对外部世界有着强烈好奇与融入欲望的人。我们从外面的世界所获得的所有刺激,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群体的、个体的,自觉的、不自觉的,主动的、被动的,终都会指向我们在这里初所获得的浸润、教养、学习和体验,指向一个有着深厚过往的不一样的中国。了解世界越多,人们就越想回过头来看中国,越想深入了解中国的过去,因为,这是我们共同的过去,它流淌在我们的血脉中,生生不息。
我决定换一个思路,集中关注那些真正塑造了传统中国,并对当今中国影响至深的历史要素,以这些要素为线索,换一种方式讲故事。
我所关注的大要素是政治制度。与事件、人物相比,制度是历史发展中更具根本性的因素,因为它的作用是结构性的。制度是人类社会的组织规则,它规定人的活动范围,影响人的选择,注定其结局。
我对制度初的敏感起于户籍。1976年唐山大地震,母亲抱一个、牵一个,带着我们姐妹坐了三天三夜火车,从河北到广东去投奔在海军服役的父亲。第二年我进入学龄,可是没有户口,邻居吴老师说情,班主任王老师接纳了我,附加条件是“学不好就不要了”。我一直努力学习,这句话是推动力。没有户口就没有粮本,幸好父亲管理部队农场时跟附近的老百姓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所以,我们家才能吃上以平价买到的新米。1981年,父亲为国服役期满,母亲和我们姐妹随军,农转非,获得城市户口,母亲也有了正式工作。1988年,我考上大学,户口迁入北京,上的是北京大学的集体户。1990年暑假,我因选修中国现代史课,要回老家的村庄进行农村社会调查,其中一项是“女性的择偶标准”。母亲说:“还问别人干吗,我就能告诉你,那个时候找对象,‘一军二干三工人’。干部、工人有工资,只有军人能带家属,随军吃商品粮。”而所有这一切,都源于1958年1月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短短几千字的条例,把城市和农村隔成了两个世界,让“到城里去”成为农村人长期以来特别大的心愿。
制度的根本性特征还在于它的延续性或者说继承性。对此,宋元之际的史学家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有非常敏锐的观察:
窃尝以为理乱兴衰,不相因者也……无以参稽互察为也。典章经制,实相因者也。……爰自秦汉以至唐宋,礼乐兵刑之制,赋敛选举之规,以至官名之更张,地理之沿革,虽其终不能以尽同,而其初亦不能以遽异。
“理乱兴衰”“不相因”,唐朝有唐朝的故事,宋朝有宋朝的遭遇,彼此独立,互不相干,“无以参稽互察”。“典章经制”“实相因”,自秦汉以降,无论礼仪、音乐、军事、司法、赋税,还是国家机构的组织运作、官僚的选拔任用以及地方的管理,虽然各朝有各朝的发展演变,不会与前朝完全相同,但是每一个朝代在创立之初,都不得不沿用前朝制度治理国家,所谓“汉承秦制”“宋承唐制”,都是大实话。
就制度而言,朝代与朝代之间,永远是“继承”大于“断裂”。制度本身自有其惯性。隐藏在制度的延续性下面的,是各个朝代所面临的一些共性问题,比如官僚的选任,开国之初通常会“急于人才”;四十年之后则难免“员多缺少”、一位难求;再和平发展四十年,家族背景在官员升迁中的权重必定会大大提高。又比如皇帝周边势力(后妃、外戚、宦官等)的处置问题,士大夫与皇帝的关系问题,官员管理中的效率与公平问题,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治理问题,兵权的收放与边防的关系问题,等等。这些共性问题才是帝国治理的真正难题,也是“理乱兴衰”的底层原因。然而,令人扼腕叹息的是,在传统时期,这些问题往往被“理乱兴衰”所消解,同时被消解的,还有有关这些问题的宝贵思考——人们习惯了用末代君臣的失德来解释衰亡,然后便若无其事地走进新朝代。即便是现代的历史书写,也习惯了在“朝代末期”大做文章。
是时候换个视角,从“典章经制”的视角来审视“理乱兴衰”了,这就是本书的条叙事线索。我要讲的,是帝制国家解决上述“共性问题”的努力,以及制度与人之间的纠缠互动。
我所关注的第二大要素是历史文化,特别是其中的政治文化。以历史文化为线索,讲述我们民族性格形成的故事。
在这片土地上,过去所发生的一切,有的如花开花落,发生、结束,了无痕迹;有的影响巨大,就像板块对撞隆起成山峦、洪水改变河道;更多的介于二者之间,譬如人之气质转移,一日两日,一年两年,似乎毫无变化,然而,年深日久,终有一日,“鸾镜朱颜惊暗换” ,变化早已发生,并且不可逆转。那些曾经发生、造成影响的因素累积沉淀下来,塑造了我们民族集体的精神状态和人生态度,这就是我所说的“历史文化”。“历史文化”就像是民族的基因,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不管你是否承认,也不管你愿不愿意,它们就在那里,如影随形。倘若我们积极地了解它,理性地认识它,择善而从,趋利避害,善自保养,历史文化就是我们的财富;倘若我们对它视而不见,那它就有可能成为我们的包袱乃至梦魇。
从制度演变看政治得失,说的是国家的故事;从历史文化看民族性格,说的是群体的故事。这就是我要讲的两个故事。
未来会怎样,并不取决于过去发生了什么,而是取决于我们对过去所发生的一切的理解和认知,而历史学者的责任就是帮助群体理解和认知过去。英国历史学家柯林伍德说:“历史学的价值就在于,它告诉我们人过去做过什么,从而告诉我们人是什么。”
让我们开启一段崭新的自我认识之旅。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