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政治发展进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政治发展进程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93.32 7.2折 130 全新

库存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 公共管理研究所

出版社时事出版社

ISBN9787519503444

出版时间2020-1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30元

货号29166919

上书时间2024-10-26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规划中国与制度中国的战略主题下,中国的发展在各个领域、从各个方向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方式、动力、战略调整及其所引发的中国经济发展形态的整体转变,形成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政治经济学;以维护社会成长与社会发展空间为目的的社会建设,形成了有机社会建设的新政治社会学;全方位行政改革积极推进,政府定位、行政过程、行政体制、基层治理不断自我改革和全面优化;围绕党的组织、党规党纪、党的领导、反腐倡廉等战略重点,全面从严治党自觉推进;围绕国家制度体系的成熟定型,国家基本制度建设持续推进,国家制度的包容性与有效性进一步提升;全面依法治国一体推进,司法改革提档加速、立法修法深度融入改革进程,法治的政治功能进一步彰显。中国的政治发展正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作者简介

主编简介:


刘杰,1965年生,199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上海政治学会副会长。个人出版过《国际人权体制》《当代美国政治》《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主权》《人权:中国道路》等专著13部,发表《党政关系的历史变迁与国家治理逻辑的变革》等学术论文200多篇,曾20多次获国家和上海市优秀学术成果奖。近年来主要从事中国政治发展、人权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目录

章规划中国与制度中国:发展与治理的政治学()
一、2019年中国政治发展环境评估()
二、规划与制度:2019年中国政治发展的战略问题()
三、2019年中国政治建设的基本面相()
四、2019年中国政治建设的核心命题()
五、结语:通往未来之路()


第二章全面从严治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更加定型()
一、十九届四中全会召开()
二、构筑全面的党内监督体系()
三、加强党的政治建设()
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规范化水平()


第三章国家制度建设:提升国家治理效能()
一、政策指引与总体态势()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治理为本()
三、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效能为要()


第四章深化机构与行政体制改革新取向()
目录中国政治发展进程2020年一、“简政放权”再升级()
二、“放管结合”的新突破()
三、优化政府公共服务:公平与效率()
四、深化机构改革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第五章建设新时代法治中国()
一、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体法律体系()
三、深化法治政府建设()
四、标志性法治事件和司法案例()


第六章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
一、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二、深化村规民约规范化建设()
三、提高社区综合服务能力()
四、开展社区物业治理革命()
五、各地推行生活垃圾分类()
六、创新“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


第七章公共危机治理推动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
一、人人有责:疫情防控中的公众参与()
二、人人尽责:疫情防控中的协同治理()
三、人人享有:疫情防控中加强民生保障()
四、后疫情时期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


第八章中国政治发展的国际投射()
一、中国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二、国际社会评论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
三、世界关注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四、“一国两制”制度实践及国际影响()


第九章跨年度报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治理的
路径与手段()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贫困治理的演进历程()
二、中国减贫的治理手段()
三、中国贫困治理面临的挑战()



内容摘要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在规划中国与制度中国的战略主题下,中国的发展在各个领域、从各个方向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方式、动力、战略调整及其所引发的中国经济发展形态的整体转变,形成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政治经济学;以维护社会成长与社会发展空间为目的的社会建设,形成了有机社会建设的新政治社会学;全方位行政改革积极推进,政府定位、行政过程、行政体制、基层治理不断自我改革和全面优化;围绕党的组织、党规党纪、党的领导、反腐倡廉等战略重点,全面从严治党自觉推进;围绕国家制度体系的成熟定型,国家基本制度建设持续推进,国家制度的包容性与有效性进一步提升;全面依法治国一体推进,司法改革提档加速、立法修法深度融入改革进程,法治的政治功能进一步彰显。中国的政治发展正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主编推荐

主编简介:

刘杰,1965年生,199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获法学博士学位。现任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万人计划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上海政治学会副会长。个人出版过《国际人权体制》《当代美国政治》《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国家主权》《人权:中国道路》等专著13部,发表《党政关系的历史变迁与国家治理逻辑的变革》等学术论文200多篇,曾20多次获国家和上海市优秀学术成果奖。近年来主要从事中国政治发展、人权理论等方面的研究。

 



精彩内容

章规划中国与制度中国:
发展与治理的政治学2019年中国政治发展身处其中的时间序列与空间形态,中国政治发展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与政治发展所面临的风险形态都在连续性中呈现了若干变化性。中国政治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向中国政治体系同时提出了两大战略问题,即如何在更为复杂、更具风险的内部和外部环境之中,一方面实现更为有效的发展,另一方面实现更为长久的治理,这两大战略问题的核心分别指向国家规划与国家制度建设两大主题。2019年中国政治建设正是在规划中国与制度中国的战略主题下,在各个领域、从各个方向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方式、动力、战略调整及其所引发的中国经济发展形态的整体转变,形成了高质量发展的新政治经济学,其核心是制度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双重发展及其双向互动;以维护社会成长与社会发展空间为目的的社会建设,形成了有机社会建设的新政治社会学,其核心是构筑社会发展与国家发展、社会现代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间的制度性关联;全方位行政改革积极推进,其重点是政府定位、行政过程、行政体制、基层治理的自我改革和全面优化,其核心是实现有为政府及其有效约束的平衡;围绕党的组织、党规党纪、党的领导、反腐倡廉等战略重点,全面从严治党自觉推进,其核心是实现党内法规与政党能力的平衡;围绕国家制度体系的成熟定型,国家基本制度建设持续推进,国家制度的包容性与有效性进一步提升;全面依法治国一体推进,司法改革提档加速、立法修法深度融入改革进程,法治的政治功能进一步彰显。中国政治的古今之变提出了现代中国国家建设中两个至关重要的议题,即发展议题和治理议题;从发展问题中衍生出国家的规划体系建设,由治理主题衍生出国家的制度体系建设两大战略任务。围绕着国家发展与国家治理,中国现代国家建设后先相继地形成了“向解放寻求现代”“向发展寻求解放”“向治理寻求发展”的政治逻辑,并由此生成不同的政治形态。这些不同的政治形态深刻规定着国家规划与国家制度建设两大战略的实施形态及其相互关系:从“全能型计划”到“中心规划”再到“全面规划”,从“立国制度”建设到“关联制度”建设再到“全面制度”建设,“规划中国”与“制度中国”的合流内在地衍生出“真实中国”建构问题。在通往未来之路上,“向治理寻求发展”政治逻辑所孕育的“向民主寻求治理”的政治逻辑,将引领“规划中国”“制度中国”“真实中国”的建构,由此真正实现中国现代国家治理在发展基础上对传统国家治理形态和治理困境的完全超越。一、2019年中国政治发展环境评估2019年中国政治发展环境既保持了一定的连续性,又有若干新的变化和特点。中国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身处其中的时间与空间,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的经济基础、社会基础,中国政治建设与政治发展所面临的风险形态都在连续性中呈现了若干的变化性。(一)历史方位章规划中国与制度中国:发展与治理的政治学中国政治发展进程2020年201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之年。改革开放4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时间序列,赋予了2019年特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及党的建设的具体目标和当下任务。当下承接着过去,连接着未来,历史方位不断变换,对一个处于发展之中的国家来说,国家已经走过的历史、对国家历史的总结与反思,调整、完善着未来国家发展的战略与目标,呈现和提示着国家建设再出发的方向、路径与经验。中共十九大的召开,社会主义新时代、新的社会主要矛盾等战略判断的提出,改写和重塑着关乎中国发展的历史坐标,产生出与2021年、2035年、2049年等特殊时间节点相关联的历史任务与时代课题,不断设置和调整着国家的政治议题及其优先序列。(二)世界与中国正如2019年中国政府发布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所指出的,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不可逆转,但国际安全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世界并不太平。 http://wwwgovcn/xinwen/2019/07/24/content_5414156htm一方面,中国对外开放的立场更加坚定、战略更加清晰、姿态更加明确。2019年,中国非洲研究院成立,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相继举行。中国积极参与各种区域协作框架和全球性国际组织,明确展示了中国对区域合作与全球治理的主张,并达成了一系列双边和多边合作共识或方案。另一方面,持续全年的中美经贸摩擦和中美经贸磋商、自2019年底以来新冠疫情的暴发等重大国际事件却表明,全球化历史进程并非一帆风顺,“逆全球化”风险始终存在,并可能给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造成持续压力,中国必须“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作为一个具有独特政治、经济、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传统的国家,中国如何在客观存在的国际竞争与合作中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和战略目标,完成作为一个现代国家的整体成长、崛起和复兴,这个问题始终存在于中国现代化历程之中,对于当前中国政治建设产生着越来越重要的塑造和导向作用。(三)新经济经济是政治的基础,也是社会的基础。由于世界经济形势与发展周期以及中国经济周期性、体制性和结构性因素的叠加影响,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在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首次提出要“理性对待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2014年11月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开幕式上,***指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若干主要特征——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中国经济基础的这一重要变化及其对中国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和政治建设的重要影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判断依据之一。经济“新常态”将在一定意义上带来中国经济发展理念、战略、动力的调整与优化,中国经济增长来源可能发生具有重大意义的变化,中国经济发展将更加倚重低效率部门的改进、低收入阶层收入的提高、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前沿性的创新和绿色发展, 刘世锦:《中速增长的潜力在什么地方》,《北京日报》,2019年5月6日。这就对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相关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制度建设——比如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收入分配改革、简政放权的行政体制改革,以及包括教育、医疗、住房等领域在内的全面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等——造成紧迫的现实需求。因此,中国的高质量发展不得不更加依托于创新创业的内生增长动力,依托于(包括组织、资源、制度与结构在内的)经济基本面来实现中国经济的韧性 《中国经济的韧性从何而来》,《经济观察报》,2019年5月13日社论。与可持续发展。简言之,周期性、体制性、结构性因素,加之诸如新冠疫情这样的突发公共事件,不仅考验着中国的制度体系与治理体系,而且考验着中国的政治智慧和政策智慧。(四)新社会随着人口出生率的变化和老龄化、信息化、城镇化的发展,中国社会的人口结构、阶层结构、社会思想、社会组织方式、社会治理结构都在发生着具有深远意义的重要变化,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新社会”正在出现。以网络社会发展为例,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0年3月,中国网民规模为90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45%;手机网民规模达89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3%;在线政务服务用户规模达694亿,较2018年底增长763%,占网民整体的768%。新社会组织技术的发展,连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不断赋予包括个体、群……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