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斯大林格勒到柏林
  • 从斯大林格勒到柏林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从斯大林格勒到柏林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75.39 4.7折 159.8 全新

库存3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厄尔·F. 齐姆克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ISBN9787513930161

出版时间2020-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59.8元

货号28969505

上书时间2024-10-26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作者序

 

 

 

除了核武器的潘多拉魔盒被打开这一事件外,第二次世界大战重要的结果便莫过于苏联对德国的胜利。这两者引起的变化和由其带来的问题在战后超过 20 年的时间里成了整个世界关注的焦点。撰写此书的目的在于从特定的角度剖析苏联的对德胜利——苏联人是如何在战场上赢得战争的?为此,作者追寻着苏联和德国军队从斯大林格勒到柏林一路征战的脚步,试图拼接和描绘出这场战争的本来面目,并以此解答那个关键的问题——苏联人在战争中是如何使用其压倒性(优势)军事力量的?

感谢汉森·W. 鲍德温先生、斯特森·科恩博士和查尔斯·B. 麦克唐纳先生,他们阅读了本书的手稿并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这些真知灼见是如此无价,以至于作者经常会惶恐和纠结于该如何将其毫无保留地展现给读者,以免明珠暗投。还要感谢弗朗茨·哈尔德大将提供的珍贵素材,以及在写作初期给予作者的热情鼓励。在与德国海量的原始文件、数不清的战术细节、令人眼花缭乱的组织编制打交道的过程中,作者有幸得到了下列同事的帮助,他们是马格纳·E. 鲍尔先生、德特马·H. 芬克先生和查尔斯·冯·卢蒂绍先生。此外, 本书的顺利写作还有赖于国家档案馆第二次世界大战文献室施罗德·伊斯特先生及其同事提供的帮助——他们不仅为作者查阅德国方面资料大开方便之门, 更是不吝耗费宝贵时间和精力提供了慷慨的支持。

在书稿付梓过程中,作者的同事们承担了大量辛苦的工作。大卫·加菲先生作为编辑,在马里昂·P. 格里姆斯助理编辑的协助下将文稿辑校成书并付印,伊略特·杜奈先生帮助编辑和审校了战场形势图,萝斯·A. 菲利普斯小姐负责了照片的选辑工作,目录则是由盖伊·莫伦斯·哈默曼女士完成的。

在此一并向他们的辛苦付出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若能于读者有所助益, 那么他们功莫大焉。至于文中可能产生的错谬则应完全归咎于作者自身无能, 并由我个人承担全部的责任。

 

厄尔·F. 齐姆克 1983 年 12 月 15 日



导语摘要

《从斯大林格勒到柏林》以客观严谨的文笔记述了始自“巴巴罗萨”,包括斯大林格勒战役、“堡垒”行动、第聂伯河会战,苏军历次攻势及德军北方、东南、西部各战区相关行动,终完结于柏林会战的完整苏德战争史。在介绍战争进程的同时,本书还对战争中的人物进行了细致描绘,这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其人,亦能更好地理解他在当时情况下做出某种选择的原因——比如芬兰元帅曼纳海姆为何在对苏态度上犹豫不决、几经转变,这其中既有历史原因,但也与当时的战争形势有着J大关系。总的来说,这是一部相当难得的描述东线战场,尤其是苏联红军与德国国防军、从斯大林格勒到柏林这一路征战步伐的佳作,它不仅真实地描绘出了苏德战争,还回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红军究竟是如何赢得了战争。



作者简介



目录

作者简介  


作者序  


章 入侵!  


第二章 大撤退  


第三章 斯大林格勒合围圈  


第四章 斯大林格勒,转折点  


第五章 向后转进  


第六章 中线和北线  


第七章 “堡垒”行动  


第八章 苏联的次夏季攻势  


第九章 第聂伯河会战  


第十章 潮头奔涌  


第十一章 双翼并进——南翼  


第十二章 双翼并进——北翼  


第十三章 定调  


第十四章 灾难的前奏  


第十五章 中央的崩溃  


第十六章 南翼  


第十七章 撤退和包围  


第十八章 北方败局  


第十九章 一月攻势  


第二十章 帝国的防卫  


第二十一章 柏林  


第二十二章 结论  


附录  


后记



内容摘要

《从斯大林格勒到柏林》以客观严谨的文笔记述了始自“巴巴罗萨”,包括斯大林格勒战役、“堡垒”行动、第聂伯河会战,苏军历次攻势及德军北方、东南、西部各战区相关行动,终完结于柏林会战的完整苏德战争史。在介绍战争进程的同时,本书还对战争中的人物进行了细致描绘,这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其人,亦能更好地理解他在当时情况下做出某种选择的原因——比如芬兰元帅曼纳海姆为何在对苏态度上犹豫不决、几经转变,这其中既有历史原因,但也与当时的战争形势有着J大关系。总的来说,这是一部相当难得的描述东线战场,尤其是苏联红军与德国国防军、从斯大林格勒到柏林这一路征战步伐的佳作,它不仅真实地描绘出了苏德战争,还回答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红军究竟是如何赢得了战争。



主编推荐



精彩内容

(三)希特勒决定建造“东方壁垒”

正如以前处于面对困难抉择的那些场合一样,此时希特勒一如既往地希望通过另辟蹊径来避免做出决定——他突然又提起了今年早些时候被自己断然拒绝的修建“东方壁垒”的想法。8月12日,希特勒下令立即开始构筑此防线。“东方壁垒”南起刻赤半岛,于梅利托波尔进入大陆,而后向扎波罗热附近的第聂伯河划出一道近乎笔直的线,抵达该河后又向东沿扎波罗热大型桥头堡绕一个弯,接着沿第聂伯河向西北延伸至基辅,并在该城主城区东部构筑一个桥头堡;在基辅以北,该防线沿杰斯纳河到达切尔尼戈夫(Chernigov),然后沿几乎正北的方向掠过戈梅利(Gomel)、奥尔沙(Orsha)、维捷布斯克、涅韦尔(Nevel)和普斯科夫(Pskov)诸城的东面,抵达普斯科夫湖南端;然后从那里继续往北,沿着湖西岸和纳尔瓦河(Narva River)终到达芬兰湾。由于“东方壁垒”这个词的本身就意味着德军南部的一半防线可能在未动工前便被苏军占领,从而存在心理方面的风险;因此,在本月晚些时候,陆军总司令部改用了两个看上去更“无害”的代号:南方集团军群和A集团军群防御地带中的“沃坦”(Wotan,即“奥丁”)防线,以及中央集团军群和北方集团军群防御地带内的“黑豹”防线。

该命令(建造“东方壁垒”)给世人的印象就是——希特勒似乎已经认定德军在东线的全面撤退是不可避免的了。然而,紧随其后做出的决定表明他实际上仍想建立起一道的屏障,不仅能挡住苏军的进攻,同时也防止德军后退。此外,由于所谓“东方壁垒”防线“八字还没一撇”,这就让希特勒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拖延撤退行动的完美借口。在发布“东方壁垒”相关命令后,他试探性地发布过一些撤退指令,其中重要的一次是关于撤离塔曼桥头堡的行动。但希特勒又以该行动可能对盟国和中立的土耳其产生不利影响为由,将其推迟到了8月14日。

 

(四)哈尔科夫撤退

当希特勒试图把将军们从持续的争吵中岔开时,南方集团军群北翼的战斗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在8月第2周接近尾声时,由于苏军行动不够果决,战局出现了走向混乱的征兆(见战场形势图15)。通往波尔塔瓦的道路仍是敞开的,但瓦图京在面对德军缺口两端越来越稳固的防御时变得犹豫不决,不敢果断实施纵深突贯。相反,他将左翼各集团军——近卫第5集团军和近卫坦克第5集团军——转而用以攻击德军第8集团军(前肯普夫战役集群)防线的西段。在那里,德国党卫军各师正在顽强战斗以努力保持防线稳定,还打算将苏军的钢铁洪流导向西南、远离哈尔科夫。在第8集团军较弱的东部防线上,苏军第57集团军肃清了丘古耶夫和兹米约夫(Zmiyev)之间的北顿涅茨河右岸地带,不过该集团军司令部一时还无法下定决心、投入全力以实施全面突破。

尽管在希特勒强令下,曼施泰因不得不承担起扼守哈尔科夫这项危险,而且从长远来看毫无意义的任务,但在战术层面,他成功将力量集中在了正确的位置上——即第4装甲集团军和第8集团军之间缺口处,而非固守哈尔科夫这座危城。在党卫军各师被苏军钉死于第8集团军西段防线后,曼施泰因将反击的任务转交给了第4装甲集团军实施。8月18日,“大德意志”师和第7装甲师从阿赫尔特卡桥头堡发起反击,短短两天内,他们就横越过苏军突破口,并与党卫军“骷髅”师建立了联系;此时,后者(“骷髅”师)已成功将左翼延伸过梅尔拉河。此次反击消除了苏军对波尔塔瓦的直接威胁。但与此同时,第4装甲集团军的北部防线也已向北方之敌敞开。

8月18日,瓦图京故伎重施,用之前的战术展开对德军的突击,防守阿赫尔特卡和苏梅(Sumy)之间防线的第57步兵师遭到了苏军火炮、迫击炮和坦克火力的集中打击。到当日中午,该师所有中尉军官均已阵亡,高级士官亦所剩无几。有报告称,即使各营指挥官喊得声嘶力竭,他们也无法止住部队撤退的脚步。接下来两天内,苏军在德军防线上撕开一道10英里宽的缺口,把第57步兵师残部挤到了一边。该师后来被改编为一个“战斗群”(kampfgruppe)——此术语主要用来指代那些力量遭到大幅削弱的师级单位,因为要是再用“第XX师”作为其称呼,即便谈不上荒谬绝伦,也难免让人产生误解。

在8月20日,即“大德意志”师和“骷髅”师联手封闭哈尔科夫以西突破口当天,第8集团军司令沃勒请求允许该部于当晚撤出此城(哈尔科夫)。在上任几天后,沃勒对战局的乐观程度急剧下降,甚至已经与其前任肯普夫基本持平。负责防守哈尔科夫北部郊区的第11军步兵仅剩4000人,平均每10码防线上仅有1个人的兵力。随着步兵部队被削弱,炮兵不得不承担起战斗的沉重负担,但其弹药在如此高强度的作战中早已见底。尽管第8集团军在哈尔科夫还有整整5列车的坦克——它们是“堡垒”行动遗留下来的——然而别的物资已经消耗一空。过去一个半月的行动耗费了大量弹药,甚至将部分原本留给8月下半月和9月前两周的配额用得干干净净。因此,在下一个月到来前,该集团军将不得不把炮兵和坦克部队的弹药配额削减至其平均需求量的50%。

后,希特勒十分不情愿地同意了曼施泰因撤出哈尔科夫的请求,但也要求他坚持到后一天。德国独裁者宣称,让出哈尔科夫会损害德国在全世界,尤其在土耳其的声望。因为就在今年春天,德军才刚邀请土耳其总司令作为肯普夫战役集群的客人,视察了该城“坚不可摧”的防御工事。

曼施泰因在8月20日当天仍认为德军能守住哈尔科夫,并命令党卫军“帝国”师向北转移以支持第11军的战斗。然而就在第二天,他改变了主意,授权沃勒“在必要的情况下”撤退。22日早上,党卫军“帝国”师在第11军防区内发起了反击,但沃勒告诉曼施泰因,说他无论如何都会放弃这座城市:炮兵当前的状况简直可以用“灾难”来形容,炮手在发射完后一发炮弹后只能丢弃自己的火炮,作为步兵参战。曼施泰因回答说,有24列弹药列车正在从德国驶往前线的路上;不过他也必须承认,这些弹药很难及时送到部队手上。当天下午,希特勒又发布了“希特勒特色”的命令,要求——一旦“帝国”师的反击能对境况有所改善,哈尔科夫就不能(被相关部队)放弃。但沃勒和曼施泰因一致认为此事已无可能。当天夜间,这座城市第四次、也是后一次在苏德之间易手。

当第8集团军向南撤出哈尔科夫城区时,苏军正为扩大在第4装甲集团军防御地带内的突破口、重新打通前往波尔塔瓦的道路、迫使霍特从阿赫尔特卡撤退到沃尔斯克拉河(Vorskla River)两岸而付出巨大努力。到8月25日,德军已经恢复足够的力量,得以抽出2个师对突破口发动一次反击。此次反击取得了成功,截至27日,第4装甲集团军和第8集团军之间的缺口已被完全封闭,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在苏梅和兹米约夫间向西南弯曲的弧形连续防线。

 



媒体评论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