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可凡倾听 东风有力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可凡倾听 东风有力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6.86 5.3折 88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可凡倾听》栏目组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8153028

出版时间2018-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88元

货号25332348

上书时间2024-10-25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倾听,是什么?

敬一丹

《可凡倾听》,一个文化人物访谈栏目做了十几年,主持人曹可凡倾听了十几年。

倾听是什么?

倾听是一种态度。

倾听,比“听”更讲究尊重,比“聆听”更在意平等,倾听是专注的,平和的,走心的。世界那么大,声音那么嘈杂,能静下来,俯身去听,才会听到有价值的东西,才会辨别出可传播的东西。也许看起来,听者是静态的,而他的内心是动态的,是积极的呼应,是热切的期待,也许激情汹涌,也许思绪飞扬,倾听中,思想交汇,会意共鸣,火花碰撞,生动对话油然而生。

我曾经在上海接受可凡的采访,我们是主持人同行,自然也会情不自禁地观察他是怎么进行访谈的。他倾听的样子常常是笑眯眯的饶有兴致的。他的表情好像在告诉我:我对你说的很感兴趣,我和你很有共鸣。倾听,引来话题,滔滔不绝。

于是,我看到,一个好的主持人是好的听者。

倾听是一种资格。

听,听懂,是不一样的。听懂,得有相关积累,有多方参照,有理解的基础,有判断的前提,这样才能听出门道,听出意思,听出味道,听出传播的价值。“你懂的!”这句话就很有深意,这是对“资格”的认定,在访谈中,相互懂得,才有默契,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对话,而不是表层意义的问答。

曹可凡对文化现象有敏感的认知,对文化人物的背景有恰切的把握,他的年龄也有“上有老下有小”的沟通优势,在采访中,提问的角度、分寸就体现出“懂”的功底。

倾听是一种纪录。

对于文化人物访谈栏目来说,一次倾听,是对一个人物的纪录;十几年的倾听,是对文化人物群像的纪录。群像中,有各种各样的面孔,有的是年轻人尚不熟悉却应了解的大家,有的是刚出现的引来尖叫的新星,有的厚重,有的清新,有的唤起怀旧,有的触碰新锐。把这些人物和他们的背景纪录连起来,就是长长的多色彩的画卷。在这画卷里,观众能看到文化的积淀,也能触摸到跳动的脉搏,能呼应起伏,也能感受走向。倾听、纪录的过程,让我们看到倾听者、记录者恒久的耐力,明确的方向感,更让我们看到媒体人的专业水准和职业自觉。

曹可凡和他的团队用每一期节目的努力,为今天的观众和明天的观众提供了一份珍贵纪录,如果人们想了解这十几年的文化人物和相关的文化现象,可以在过去的影像和眼前的文字中找到痕迹。文化栏目,是养人的栏目,不但让观众受益,主持人也得到滋养。走近每一个文化人物,特别是精英、大家,都会让主持人学到些什么,长此以往,做节目的过程,就成为一种“进补”。

可凡在进补中,越来越丰满了。当然,这里不仅是说他有人缘的胖乎乎的模样,更是说,他在文化天空里羽翼丰满,越来越自由了:演电影、写作、研究家史、主持大型活动□□他涉猎不同的领域,尝试不同的新鲜。他正在释放的活力,多少是来自“倾听”的滋养呢?

和可凡一起倾听吧!



导语摘要

本书稿是上海东方电视台名牌栏目《可凡倾听》2017年访谈节目精选本,共收入高式熊、陆春龄、俞丽拿、梅婷、袁弘、王雷、罗晋、何冰、吴京、陈晓、翟天临、许渊冲、全山石、王丹凤、张洵澎等文化艺术界名人访谈30余篇,分为“活力四射”、“魅力永恒”、“魔力无边”、“定力不变”、“外力显威”五个部分。

《可凡倾听》栏目是一档以“传播精英文化”为主旨的文化名人访谈类节目,主持人曹可凡以自己的知性和风趣,倾听智者的声音,用他那深厚的文化底蕴,引发访谈中智慧火花的迸发交锋。曹可凡访谈的特点是事先准备充分,提问时重点突出、挖掘深入、词锋犀利、语言幽默,比其他同类型的访谈更具有深度。成书时每篇访谈都增添了提纲挈领的串联词和被访者的5-9幅照片,使文章更具整体感和可读性,也更便于读者了解一些名人的幕后故事。



作者简介
曹可凡,1963年7月27日出生于上海,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电视节目主持人、同济大学客座教授。1987年在上海电视台及东方卫视主持《我们大学生》。199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硕士学位。1995年正式调入东方卫视担任主持人。

目录

倾听,是什么? / 敬一丹/ 001


 


活力而射


“瑜”音绕梁——王珮瑜专访/ 003


现在“晋”行时——罗晋专访/ 016


我就是角色——翟天临专访/ 030


今年花开月正圆——陈晓专访/ 044


平凡世界的幸福生活——王雷专访/ 058


花有百日“弘”——袁弘专访/ 071


真实做自己,平淡入人心——张歆艺专访/ 085


我是个好演员——王大陆专访/ 100


一种琴音抚人生——黄蒙拉专访/ 113


 


魅力永恒


似曾相识燕归来——王丹凤专访/ 127


巾帼名将 铿锵绽放——王晓棠专访/ 140


苦乐无边读人生——于蓝专访/ 152


谁家玉笛暗飞声——陆春龄专访/ 163


一片冰心 点墨成凤——高式熊专访/ 174


见好就学 “译”生受用——许渊冲专访/ 188


画一张地道的油画——全山石专访/ 201


新声含尽古今情——龚一专访/ 213


弦上飞舞的蝴蝶——俞丽拿专访/ 224


撩人春色是今年——张洵澎专访/ 236


纵横舞台 荣古铸今——张铭荣专访/ 248


梅开“薇”时——陈正薇专访/ 258


 


魔力无边


一生牡丹缘 一世红楼情——白先勇专访/ 273


香江月明——许鞍华专访/ 284


此心安处是吾乡——金宇澄专访/ 297


从弄堂走向世界的作曲家——叶小纲专访/ 309


身心合一的油画力量——靳尚谊专访/ 322


 


定力不变


梦想照耀现实——吴京专访/ 337


遇见好的自己——梅婷专访/ 350


冰点思维——何冰专访/ 365


小人物 大演员——韩童生专访/ 379


悠悠敦煌情——常沙娜专访/ 391


我要稳稳的幸福——朱茵专访/ 402


留一点仰望星空的时间——果靖霖专访/ 414


坐上过山车的人生——张凯丽专访/ 426


外力显威


会唱歌的小号手是个好指挥——安德里斯·尼尔森斯专访/ 443


从柏林到伦敦,西蒙爵士的双城记——西蒙·拉特尔专访/ 454


重回敦刻尔克——克里斯托弗·诺兰专访/ 466


“让”明天更有趣——让·雷诺专访/ 478


“佩姨”的青春修炼手册——伊莎贝尔·于佩尔专访/ 490



内容摘要

本书稿是上海东方电视台名牌栏目《可凡倾听》2017年访谈节目精选本,共收入高式熊、陆春龄、俞丽拿、梅婷、袁弘、王雷、罗晋、何冰、吴京、陈晓、翟天临、许渊冲、全山石、王丹凤、张洵澎等文化艺术界名人访谈30余篇,分为“活力四射”、“魅力永恒”、“魔力无边”、“定力不变”、“外力显威”五个部分。


《可凡倾听》栏目是一档以“传播精英文化”为主旨的文化名人访谈类节目,主持人曹可凡以自己的知性和风趣,倾听智者的声音,用他那深厚的文化底蕴,引发访谈中智慧火花的迸发交锋。曹可凡访谈的特点是事先准备充分,提问时重点突出、挖掘深入、词锋犀利、语言幽默,比其他同类型的访谈更具有深度。成书时每篇访谈都增添了提纲挈领的串联词和被访者的5-9幅照片,使文章更具整体感和可读性,也更便于读者了解一些名人的幕后故事。



主编推荐
曹可凡,1963年7月27日出生于上海,上海文广新闻传媒集团电视节目主持人、同济大学客座教授。1987年在上海电视台及东方卫视主持《我们大学生》。1991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硕士学位。1995年正式调入东方卫视担任主持人。

精彩内容
 曹:我特别想知道,为什么很多人对孟小冬的艺术会那么如痴如醉?
王:大家知道余叔岩先生在那个时代是很少演出的一个艺术家,学习余派艺术最好的传人之一就是孟
小冬先生,孟小冬先生后来也不登台,就是在余先生
的病榻前守着,余先生说戏,她就在旁边听。因此她对于余派,尤其是唱念的传承是很正宗的。另一个,她是女的,再加上她那传奇的人生经历,可能多多少少对她的艺术有加分。我们今天谈论更多的是孟小冬的传奇而不是她的艺术,但是,我必须说,她的艺术真的好。
曹:其实我们说到余派,谭余是京剧老生的……王:正统。
曹:正统、原点。你是怎么看余派的艺术从余叔岩向李少春、孟小冬两个不同的支脉发展?包括后来的马派、杨派,其实都是从余派慢慢衍生而来。
王:其实我们余派的后人,学余派的传人,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学着学着好像就学不下去了,钻研余派、追求余派,貌似是个死胡同。因为余叔岩先生的从艺道路很艰辛,他学戏很苦,费了很大的劲拜了谭鑫培先生,因此造成了余叔岩先生不大肯传艺、
不大肯教学,所以他一方面后来晚年教了孟小冬,之前教过李少春先生,也教过谭富英先生,后来也因为种种原因没有继续下去。杨宝森先生其实是私淑,不是磕头那么拜的。所以余叔岩本身是一个保守派,在艺术上,因为苦,他就不大愿意把自己……曹:这些东西好不容易我学来的,不能轻易传给别人。
王:所以最后传余的那些,学到真东西的人,大部分是知识分子、大票友,包括张伯驹先生、李适可先生,这样的支脉留下来的,反而比我们专业的老生
名家人要多。曹:我不知道你在学戏的过程当中,有没有专程去拜访过或者走访过一些孟小冬先生的弟子?
王:有。差不多在1998年到2003年期间,大概有五六年时间,我其实跟孟小冬先生在香港台湾的那几位弟子有很多接触,尤其是蔡国蘅老师。蔡先生跟着
孟小冬先生大概有26年时间,所以非常熟悉她。他们反复强调的就是我们老师说,她是从来不会改余先生
教她的东西的,我们老师教给我们的就是余叔岩教给她的,所以你可以放心大胆地学。至少从态度上来说,非常虔诚,所以在那段时间,我学了《失空斩》、
《武家坡》、《洪羊洞》、《击鼓骂曹》。原来这些戏我都会,但是通过这些先生的介绍和分享,我又多了一个版本,就是余叔岩教给孟小冬的版本。
曹:关于孟小冬先生,其实我们谈得更多的好像就是有关她和梅兰芳先生的传奇,我不知道你通过她那些弟子,有没有了解过一些孟先生其他的人生故事?
王:说实话,他们很维护孟先生,所以不大会讲

媒体评论

倾听,是什么?

敬一丹

《可凡倾听》,一个文化人物访谈栏目做了十几年,主持人曹可凡倾听了十几年。

倾听是什么?

倾听是一种态度。

倾听,比“听”更讲究尊重,比“聆听”更在意平等,倾听是专注的,平和的,走心的。世界那么大,声音那么嘈杂,能静下来,俯身去听,才会听到有价值的东西,才会辨别出可传播的东西。也许看起来,听者是静态的,而他的内心是动态的,是积极的呼应,是热切的期待,也许激情汹涌,也许思绪飞扬,倾听中,思想交汇,会意共鸣,火花碰撞,生动对话油然而生。

我曾经在上海接受可凡的采访,我们是主持人同行,自然也会情不自禁地观察他是怎么进行访谈的。他倾听的样子常常是笑眯眯的饶有兴致的。他的表情好像在告诉我:我对你说的很感兴趣,我和你很有共鸣。倾听,引来话题,滔滔不绝。

于是,我看到,一个好的主持人是好的听者。

倾听是一种资格。

听,听懂,是不一样的。听懂,得有相关积累,有多方参照,有理解的基础,有判断的前提,这样才能听出门道,听出意思,听出味道,听出传播的价值。“你懂的!”这句话就很有深意,这是对“资格”的认定,在访谈中,相互懂得,才有默契,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对话,而不是表层意义的问答。

曹可凡对文化现象有敏感的认知,对文化人物的背景有恰切的把握,他的年龄也有“上有老下有小”的沟通优势,在采访中,提问的角度、分寸就体现出“懂”的功底。

倾听是一种纪录。

对于文化人物访谈栏目来说,一次倾听,是对一个人物的纪录;十几年的倾听,是对文化人物群像的纪录。群像中,有各种各样的面孔,有的是年轻人尚不熟悉却应了解的大家,有的是刚出现的引来尖叫的新星,有的厚重,有的清新,有的唤起怀旧,有的触碰新锐。把这些人物和他们的背景纪录连起来,就是长长的多色彩的画卷。在这画卷里,观众能看到文化的积淀,也能触摸到跳动的脉搏,能呼应起伏,也能感受走向。倾听、纪录的过程,让我们看到倾听者、记录者恒久的耐力,明确的方向感,更让我们看到媒体人的专业水准和职业自觉。

曹可凡和他的团队用每一期节目的努力,为今天的观众和明天的观众提供了一份珍贵纪录,如果人们想了解这十几年的文化人物和相关的文化现象,可以在过去的影像和眼前的文字中找到痕迹。文化栏目,是养人的栏目,不但让观众受益,主持人也得到滋养。走近每一个文化人物,特别是精英、大家,都会让主持人学到些什么,长此以往,做节目的过程,就成为一种“进补”。

可凡在进补中,越来越丰满了。当然,这里不仅是说他有人缘的胖乎乎的模样,更是说,他在文化天空里羽翼丰满,越来越自由了:演电影、写作、研究家史、主持大型活动□□他涉猎不同的领域,尝试不同的新鲜。他正在释放的活力,多少是来自“倾听”的滋养呢?

和可凡一起倾听吧!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