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摘要
《佛语禅心》是一套中国佛教文学作品选集,基本涵盖了中国佛教文学的主要体裁和经典作品。编著者对所选文本皆作了精细校勘和注释,力求简明扼要、准确无误而又深入浅出,旨在通过对文本的注释和解读,揭示中国佛教文学的巨大成就,为对佛教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套全面而通俗、可信的文学读物。
作者简介
张培锋,男,1963年生,文学博士。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佛教文化,发表相关领域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宋代士大夫佛学与文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宋诗与禅》(中华书局,2009)、《一本书学会佛教常识》(中华书局,2011)、《居士传校注》(中华书局,2014)、《佛教与中国传统吟唱的文化学考察》(天津教育出版社,2016)等。
目录
高僧山居诗
禅林妙言集
佛禅歌咏集
佛教美文集
佛经故事集
佛典撷英集
内容摘要
《佛语禅心》是一套中国佛教文学作品选集,基本涵盖了中国佛教文学的主要体裁和经典作品。编著者对所选文本皆作了精细校勘和注释,力求简明扼要、准确无误而又深入浅出,旨在通过对文本的注释和解读,揭示中国佛教文学的巨大成就,为对佛教文化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套全面而通俗、可信的文学读物。
主编推荐
张培锋,男,1963年生,文学博士。现为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古代文学、中国佛教文化,发表相关领域学术论文80余篇,出版专著《宋代士大夫佛学与文学》(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宋诗与禅》(中华书局,2009)、《一本书学会佛教常识》(中华书局,2011)、《居士传校注》(中华书局,2014)、《佛教与中国传统吟唱的文化学考察》(天津教育出版社,2016)等。
精彩内容
尔时,佛告诸比丘言:我念往昔,于大海中,有一大虬。其虬有妇,身正怀妊,忽然思欲猕猴心食。
以是因缘,其身赢瘦.痿黄宛转,战栗不安。时彼牡虬,见妇身体如是赢瘦,无有颜色,见已问言:“贤善仁者!汝何所患?欲思何食?我不闻汝从我索食,何故如是?”时其柠虬默然不报。其夫复问:“汝今何故不向我道?”妇报夫言:“汝若能与我随心愿,我当说之:若不能者,我何假说?”夫复答言:“汝但说看,若可得理,我当方便会觅令得。”妇即语言:“我今意思猕猴心食,汝能得不?”夫即报言:“汝所须者,此事甚难。所以者何?我居止在大海水中,猕猴乃在山林树上,何由可得?”妇言:“奈何我今意思如此之食,若不能得如是物者,此胎必堕,我身不久恐取命终。”是时其夫复语妇言
:“贤善仁者!汝且容忍,我今求去。若成此事,深不可言.则我与汝并皆庆快。”尔时,彼虬即从海出,至于岸上。去岸不远,有一大树,名优昙婆罗。时彼树有一大猕猴,在于树头,取果子食。是时彼虬既见猕猴在树上坐食于树子,见已渐渐到于树下,到已即便共相慰喻,以美语言问讯猕猴:“善哉善哉!婆私师吒,在此树上,作于何事?不甚辛勤受苦恼耶?求食易得,无疲倦不?”猕猴报言:“如是仁者!我今不大受于苦恼。”虬复重更语猕猴言:“汝在此处,何所食瞰?”猕猴报言:“我在优昙婆罗树上,食啖其子。”是时虬复语猕猴言
:“我今见汝,甚大欢喜,遍满身体.不能自胜。我欲将汝作于善友,共相爱敬。汝取我语,何须住此?又复此树子少无多,云何乃能此处愿乐?汝可下来随逐于我,我当将汝渡海,彼岸别有大林,种种诸树花果丰饶。所谓巷婆果,阎浮果,梨拘阁果,颇那娑果,镇头迦果,无量树等。”猕猴问言:“我今云何得至彼处?海水深广,甚难越渡,我当云何堪能浮渡?”是时彼虬报猕猴言:“我背负汝,将渡彼岸,汝今但当从树下来骑我背上。”尔时猕猴.心无定故,狭劣愚痴,少见少知,闻虬美言心生欢喜.从树而下,上虬背上,欲随虬去。
其虬内心生如是念:“善哉善哉!我愿已成。”即欲相将至自居处,身及猕猴俱没于水。是时猕猴问彼虬言:“善友!何故忽没于水?”虬即报言:“汝不知也
。”猕猴问言:“其事云何?欲何所为?”虬即报言:“我妇怀妊.彼如是思欲汝心食,以是因缘,我将汝来。”尔时猕猴作如是念:“呜呼我今甚不吉利!自取磨灭。呜呼我今作何方便,而得免此急速厄难,不失身命?”复如是念:“我须诳虬。”作是念已,而语虬言:“仁者善友!我心留在优昙婆罗树上寄着,不持将行。仁于当时,云何依实不语我知今须汝心?我于当时,即将相随。善友还回,放我取心,得已还来。”尔时,彼虬闻于猕猴如是语已,二俱还出。猕猴见虬欲出水岸,是时猕猴,努力奋迅,捷疾跳踯,出大筋力,从虬背上跳下,上彼优昙婆罗大树之上。其虬在下少时停待,见彼猕猴淹迟不下,而语之言:“亲密善友!汝速下来,共汝相随,至于我家。”猕猴嘿然,不肯下树。虬见猕猴经久不下,而说偈言:“善友猕猴得心已,愿从树上速下来,我当送汝至彼林,多饶种种诸果处。”P248-249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