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灯下的记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孤灯下的记忆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6.01 5.4折 48 全新

库存1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赵絪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ISBN9787203099321

出版时间2017-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25069981

上书时间2024-10-25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代 序

文/乔幼梅

 

 

   《孤灯下的记忆》作者赵絪女士是已故著名史学家赵俪生先生之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赵先生在山东大学历史系执教时我有幸承沐教泽,故我与作者一直以师姐妹相称,彼此比较熟悉。师妹以自己和父母的亲身经历为素材,记述了两代知识分子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半个多世纪所经历的“反右”、上山下乡、“文化大革命”等运动的冲击、涤荡和社会地位的升降沉浮。由于是同时代人,又有相似的经历,读来尤感亲切。

    当年沦为“狗崽”的师妹只读到初中毕业便辍学在家,不久又赶上了上山下乡运动,被迫去了甘肃河西农场劳动,到恢复高考时,她已结婚生子、人到中年,无法圆自己的大学梦了。而她的四个兄弟姐妹则先后得到了深造,所以师妹经常自嘲是“扫盲班”出身。先师心疼此女未能得到正规教育,又感其有一定的文学、绘画天赋,于是便为师妹开了“小灶”,亲自指点她读一些传统典籍和国画技艺,在先师的耳提面命下,师妹不仅得以浏览中外名著,而且笔耕不辍,每有习作画稿即呈交老父批改。先师是学贯中西、融通古今的学者,在山东大学和兰州大学均是受学生拥戴的优秀教师,曾培养出多位高水平的学者。师妹得到乃父的亲自调教,安能不成俊才?尤其在甘肃水利水电学校退休之后回到了父母身边,终日陪伴、侍奉已届耄耋之年的二位老人达十几年之久。父女二人一位传授,一位聆听,亲切互动。他们两代读同样的书,交流不同的见解,既排遣了先师垂暮之年的寂寥,也为师妹退休后的生涯奠定了基础,本世纪初先师和师母先后去世,师妹独守孤灯,往事历历,难舍亲情,遂寄情翰墨,集成此书。

    师妹以饱满的热情颂扬了先师及其同窗好友如文学家王瑶先生、孔祥瑛女士,史学家张政烺先生、童书业先生,文物考古学家王献唐先生以及古生物学家周明镇先生等前辈学者之间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真诚友谊,崇尚自由、不敷衍、不苟且、刚毅守正的高尚品格,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家国情怀。在被打成“右派”或遭受不公正对待后,他们尽管无处辩白,生活窘迫,心境悲凉,背负着沉重的精神桎梏,却依然不灰心,不绝望,锲而不舍地著书立说、培养学生,执着顽强地“继绝学、铸新知”,传承、弘扬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他们是真正的中华民族的脊梁。

    师妹以独特的视角记述了河西农场劳动者们的美丽心灵。在那饥饿的年代,他们每天高强度劳动十几个小时,粮食定量不够吃,几乎每个知青都被逼当过“小偷”,即使这样,有的农场工人和知青还将自己的饭票送给更加困难的同伴。一位年龄小的知青经常把从农场地窖里偷来的洋芋送给拖儿带女的贫困户,把烤熟的洋芋留给年长的知青好友。如此宽厚仁爱、克己助人的美德在那饥饿的年代是多么难能可贵。

    师妹还记述了几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大学生奇特的婚史:他们有的有成就,有的平庸,婚姻上都遭遇坎坷。其中一位四次结婚,四次被迫离婚,还因此坐了十几年的大牢,终妻离子散,孑然一身。而造成这场人生悲剧的根源正是当时盛行的政治干预婚姻,剥夺人权、戕害人性的极左思潮。

    师妹叙人叙事清新简洁,文风朴实犀利,诙谐老辣。她不发空论,不打禅语,更不堆砌“流行金句”,很接地气。在她笔下,不论是生气勃勃的知青还是满腹经纶的学者,个个活灵活现,跃然纸上。这样一部有思想深度的高品位优秀作品,的确令人掩卷难忘。



导语摘要

《孤灯下的记忆》作者赵絪,是讲中国通史可比肩钱穆的历史学家赵俪生的女儿,她在书中鲜活地记录了一批父辈学者的独特风采和多舛命运。例如赵俪生与王瑶一生既是对手又是老友,不断较劲又彼此珍惜;赵俪生与其天才般的挚友童书业,两人之间一场无言的泣别竟成永诀;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明镇夫妇,一个天真无邪,一个优雅端庄;钱伟长夫人孔祥瑛女士朴实大方,举止得体,影响她的后人亦是谦和朴素,平易亲切。

作者还记录了自己家庭中几经磨难,但每个成员皆能坦然应对的往事;记录了一批知识青年的群像。她的书写,为一个时代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标本”;她的文字朴实、从容,却又让人意犹未尽。



商品简介

《孤灯下的记忆》作者赵絪,是讲中国通史可比肩钱穆的历史学家赵俪生的女儿,她在书中鲜活地记录了一批父辈学者的独特风采和多舛命运。例如赵俪生与王瑶一生既是对手又是老友,不断较劲又彼此珍惜;赵俪生与其天才般的挚友童书业,两人之间一场无言的泣别竟成永诀;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明镇夫妇,一个天真无邪,一个优雅端庄;钱伟长夫人孔祥瑛女士朴实大方,举止得体,影响她的后人亦是谦和朴素,平易亲切。

 

作者还记录了自己家庭中几经磨难,但每个成员皆能坦然应对的往事;记录了一批知识青年的群像。她的书写,为一个时代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标本”;她的文字朴实、从容,却又让人意犹未尽。



作者简介

赵絪,1946年生于陕西蔡家坡,成长并定居于甘肃兰州。其父是著名历史学家赵俪生。文字曾发表在多家报刊上,受到广泛关注;同时是一名书画家。


 



目录

代 序    /01


 


辑 思亲


告别209室


——写在父亲赵俪生先生的祭日里    /003


在苦难中磨砺       /009


我与我的父母       /029


我的母亲高昭一    /076


扉页上留下的痕迹       /092


被遗漏了的一段“师承”    /101


迟交的作业    /104


忆亡人    /109


寻踪祖父母    /121


二大爷    /128


 


第二辑 忆旧


王瑶与父亲    /147


孔祥瑛女士和她的后代       /159


平凡中见精彩


——大羽老伯印象       /165


幼年印象中的童书业先生    /169


张政烺先生二三事       /175


一位不该忘记的长者


——记古生物学家周明镇先生    /180


一件拓片的来历    /192


偶逢遇罗克


——一个已经模糊了的印象       /198


为张珏女士送行    /202


刘 宝    /206


记“砾石居”主人       /218


笑对人生


——朱开发去世三周年祭    /226


运尸记    /241


 


第三辑 谈艺


何鄂印象       /249


序,就得这样写    /258


指墨间的情趣


——小议张兴武先生指画    /261


我与《老照片》    /266


贺《开卷》    /269


书 信


——有感于即将消失的一种文体       /271


婚姻手记(小说)       /276


 


后 记    /338



内容摘要

《孤灯下的记忆》作者赵絪,是讲中国通史可比肩钱穆的历史学家赵俪生的女儿,她在书中鲜活地记录了一批父辈学者的独特风采和多舛命运。例如赵俪生与王瑶一生既是对手又是老友,不断较劲又彼此珍惜;赵俪生与其天才般的挚友童书业,两人之间一场无言的泣别竟成永诀;中国科学院院士周明镇夫妇,一个天真无邪,一个优雅端庄;钱伟长夫人孔祥瑛女士朴实大方,举止得体,影响她的后人亦是谦和朴素,平易亲切。


作者还记录了自己家庭中几经磨难,但每个成员皆能坦然应对的往事;记录了一批知识青年的群像。她的书写,为一个时代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标本”;她的文字朴实、从容,却又让人意犹未尽。



主编推荐

赵絪,1946年生于陕西蔡家坡,成长并定居于甘肃兰州。其父是著名历史学家赵俪生。文字曾发表在多家报刊上,受到广泛关注;同时是一名书画家。

 



精彩内容
王瑶与父亲

 

王瑶伯伯是父亲清华时代的同学和好友。两人一生保持着若即若离的友谊,彼此都有些不屑于对方,但又终生相互牵挂,以至于王瑶伯伯谢世后,父亲对他的弟子与传人予以了密切的关注。这说明透着骨子的老同学的情分依然存在。如今父亲也故去了,我回忆起和王伯伯有限的几次见面,还有父亲生前对王瑶伯伯的描述,以及社会上总是把他们拴在一起来评议,使我对这两位老同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我发现他们尽管在表现形式上有所不同,但不论在性格、作为、思辨、语言表达方面都有很多相近之处,我愿意把对他们的一点感性认识记录下来,这样也能从侧面提供一些对两位学人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谢泳先生曾撰文把周一良、王瑶、赵俪生三人归入一个类别来评点,并将这三个人和在美国成为“大家”的杨联陞、何炳棣相比较。作为旁观者,客观地说,这两组学者没有什么可比性,更何况前三者也绝不属于同一类型的学者呢!倒是王瑶和父亲,不管他两人怎样地相互攻讦,他们的风格、思维方式却比较类同,而且他们把他们思辨的方法、看问题的视角顽强地传承了下去,以至于他们的后学源源不断、精英辈出,这也说明这两个并非一流的学人,却带出了许多一流的学生。

周一良与王瑶和父亲是不属于一个类型的学者,周伯伯是世家子弟,受了系统的、完整的东西方教育,一直非常体面,循规蹈矩地做人、做学问,为人温文尔雅,待人彬彬有礼,不张扬,不激愤,一派大家风范,是传统学人的楷模。这种温良的个性,在巨大反常的压力下,和众人一样,只能屈从。所以他晚年写的《毕竟是书生》,道出他这一辈子的委屈和无奈,其公子也在多篇文章中为其父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进行疏解和辩诬。这让我们深深理解和同情,有如此身世、如此学问,守身如玉的学者却遭此百口莫辩的尴尬局面。我家这一代和周家后人也还保持了很好的联系。

而王瑶和父亲在学人群中属于另类。两人身上都带有几分狂狷之气,表现也地张扬、地尖刻、地调皮。他们总是看到人家不愿让看到的那一面,非要提人家捂住不让提的东西。这是一对绝不讨人喜的学人,他们语言犀利,表达观点时淋漓尽致,用词无不用其极,具有很大的感染力,同时也具有极大的煽动性——还是一二·九学生运动传承下来的风格。稍有区别的是,王瑶偏重于幽默而尖刻,父亲则更加犀利和义愤,所以他们的倒霉程度也就不一样了。王瑶一沾北大巨匠多多、“天子脚下”的优势,又恰逢“反右”高潮时失足落入下水道住院抢救,侥幸躲过了一顶“右派”的“桂冠”。而他当时的高足们似乎无一幸免地全部落网。所以事后他得以自嘲:“我现在是苟全性命于治世。”父亲生性鲁莽,多少有点“二杆子”,使他就没有王瑶的那种机缘,被金钵死死地扣住,这一扣就是二十余年。

次见到王瑶伯伯,是五十年代初我刚上小学时。因王伯伯揶揄过父母的婚姻,告诉所有认识父亲的清华校友,“赵甡结婚了,娶了一个并不漂亮的女人,生了一窝并不漂亮的女儿”,于是“这一窝并不漂亮的女儿”自然就耿耿于怀,憋着劲地要和这位王伯伯干一仗。时间大约是一九五三年,地点是山东大学蓬莱路一号父亲的书斋,演出了这大不敬的一幕:两个老同学坐在书案的两侧,面对面地唇枪舌剑,三个女儿,以大姐为首席地坐在地毯上,排成一排,像拉拉队似的有节奏地吆喝:“小黑牙,滚蛋!小黑牙,滚蛋!”声高时,王瑶伯伯用手指着坐在地上这群没家教的孩子,冲父亲说:“你看看,你看看,你这是怎么教育子女的?”虽然父亲也“去,去,去……”地轰我们走,我们不走时,他也就不以为然地冲王伯伯说:“说咱们的,管她们呢!”多年以后,我暗悟当年这无礼行径竟为父亲包容而未加制止,实属老爹对师兄的无礼,同时也让我们背负了一生对王瑶伯伯的歉意。

我们渐渐长大,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饱读各类文学著作的同时,也去读读王伯伯有关文学史的理论文章,提高了我们的文学素养,开阔了我们的视野。加之又是父亲少小同窗好友,我们和王伯伯的距离一下子拉近了。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王伯伯到兰州大学来讲学,一进门就对母亲深深一揖,由衷地说了句:“还是老夫人好哇!”其间有对年轻时失礼的言语致歉的含义,同时也有对母亲几十年和父亲同舟共济、共渡苦难的钦佩和赞赏。讲学期间,姐妹们倾巢出动去听他作的曹禺戏剧的大报告,这次不是逐客而是捧角,这让王伯伯很是高兴。大家团聚一起,热烈讨论,叙旧事、谈学问,也谈时下局势,真是神采飞扬、妙语连连、其乐融融。经过了“反右”和困难时期,两位老同学比当年稍有收敛,加之厚道的母亲在其间周旋,众儿女簇拥的热烈场面,没有发生相互攻击的一幕。“我现在是苟全性命于治世”这句话,就是那次聚会时,扔俏皮话时扔出来的。

一九六六年初,我应另一位世交、古生物学家周明镇先生之邀,去北京小住月余,其间去北大拜访了王伯伯一家。王伯伯因未遭“右派”之灾,故安享三级教授待遇,加之有发表文章的机遇,当然两位老同学之间的物质生活可以说有天壤之别。这也是王瑶伯伯一摆谱,父亲就跳高的一个缘故。王伯伯家殷实、富裕,一九六六年家中已有电视机,这只有在相当层次的人家才能见到,满墙书橱俨然大学者的派头。王伯伯喜骑单车,三个子女大、中、小一人一辆,这也绝不是一般知识分子所能达到的。但王家姐妹着装却异常简朴,显得规矩、老实。看样子王伯伯的家教是要比父亲好得多。我和周家公子、王家姐妹同游了颐和园、碧云寺,照片至今夹在父亲的影集中,当时王伯伯从四清点上打来电话,让伯母盛情款待。在王宅的那一餐饭吃得两家工资待遇差不多的周公子多年后提起,也觉得对接待我们这样的晚辈来讲,有点奢侈了。为此周公子还和他父亲探讨:“你们都差不多,人家咋那有钱?”这一问还引来周伯伯一顿科学家不如文人的感慨。没几天,“文革”即起,我匆忙返回兰州,哪知这一别竟是二十几年呢?

再次进京已是一九九三年了,二十七年历经了太多的沧桑,北大镜春园的旧居中,只有杜琇伯母一人留守,我们的王伯伯走了已近五个年头。伯母待我犹如家人,在共叙往事之时,我为父亲对王伯伯失礼之处向伯母致以歉意,伯母制止了我:“你不要再说了,在你父亲和王伯伯之间的事上,不光是你父亲做得不对。”也就是说,王伯伯在处理老同学关系上也多有不合适的地方。这让我看到,极难驾驭、很不好侍候的两位学人,之所以还有一个稳定、和谐的家庭,与两位含辛茹苦、百般宽容的女性有着极大的关系。王伯伯去世后,父亲应邀写了《宛在的音容》,母亲亲自把场、定调子:“不准写一个字的不是!”理由就是人都去了,不要再刻薄了。而在家中表现得更加专制的王伯伯,这一辈子也是给王伯母带来了不少烦恼和哀怨。王伯伯去世后,父亲调来了灵堂送别的录像,当看到王伯母扑向灵前跪送的场面,老泪纵横,冲着母亲说:“看见了没有?将来我走的时节,你也得这样送!”结果招来众儿女一致声讨:“得了吧,将来你得像这个样地送俺妈,俺妈是你老大姐。王伯母是王伯伯的学生,她这是在执弟子仪!”可见这两位不省心的学人,硬是让两个厚德、守信、有毅力、有耐心的女性给陪下来了,所以说,他们的学术成就中凝聚着两个默默无闻的女性的宽容与照料,否则他们的后果绝不比储安平好多少。

这两位老同学只要凑到一起,就是相互攻击,从年轻到故去,似乎就没消停过。可他们又彼此深深地牵挂、欣赏,谁也忘不了谁。但在嘴上从来不认账、不服输。父亲在《宛在的音容》中生动地形容了大学时代的王瑶伯伯,并写道:“当他露出快要发脾气的时候,同时却又流露出一股孩童般的真纯。这个境界很美丽、很高乘。”有时我会想,父亲是不是想刺激出他那美丽、高乘的境界,故意挑衅呢?这当然是我一个做晚辈的善良企盼罢了。父亲在文章中也表示:“假如我是个女同学,我一定爱上这个人。”父亲看人的眼力很准,他能这样说,那我们的王伯伯一定是个魅力十足的男子汉了。王伯伯虽也不断给父亲闹难堪,但在母亲和我们面前却不讲父亲的不好,总是提当年清华园里的赵甡是如何地漂亮、怎样地聪明,王瑶伯伯的常用笔名为昭琛,明眼人一看就知这是当年赵甡名字的谐音,这说明他也是欣赏、喜欢父亲的。可就是不能见面,因为只要碰到一起,就是一个不服一个。比如五十年代初教授定级,有大学研究生文凭、身居北大的王瑶伯伯定为三级教授,来青岛一问,居然大学肄业三年,且是外语系出身的父亲在山东大学历史系,也定为三级教授。本来就不舒服了,哪知父亲还要挑衅这已经很不愉快了的师兄,摆出了一副 “怎么样?别看我没你那两个文凭,哥们儿照样和你平起平坐”的架势。结果王伯伯只有抬出北大的牌子来抵挡:“我可是北大的三级,你可是山大的三级。”就是到老,暗中较劲也没减势,王伯母毕恭毕敬寄上《王瑶文集》七大本,父亲放置案头,对母亲讲:“将来我的文集出来,绝不比王瑶兄差!”《赵俪生文集》刊印出来后,父亲击案长叹:“可惜王瑶老哥看不到了!”

就是这样一对“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老同学,他们一同听课,一同吃饭,一同买书,一同游行,相互批驳又相互感染。王瑶伯伯是有政治抱负的,因投身革命遇阻而求其次。父亲是关注政治的,因崇尚自由而远离政治。抗战时,两人在乾县窑洞分析形势,相约都入“儒林传”,果然两人沿着不同的途径走上了治学、育人的道路。后来王瑶伯伯成为北大校园学院派气息浓厚的大教授,而父亲成为边远地区屡遭厄运,被学界放逐边缘的一朵“寒葩”。他们都努力了,都在“时令不好、风雪来得骤”的境况下,苦苦经营着自己的那点玩意,虽未成“大家”,也确属锲而不舍。都执着、勤奋地做了一辈子学问,留下了让后人众说纷纭的话题。

正因为关心政治,注重民生,这两位学人在解放后选就的研究项目都是非常时尚、贴近政治和颇具开拓性的。王伯伯选了“现代文学史”的课题,而父亲则选了“中国农民战争史”,这让别人会有一种赶时髦的看法。如果他们唯唯听命,按上边的调子来调整自己的学术路子,他们会是很能出风头的人物,可这两个自视很高,很有头脑,同时也很自信的学人,偏要独立思考,于是这一对有着敏锐气质的老同学就不断地试探禁区,虽不敢明目张胆,却也在允许的范围里顽强地表达了在这两个敏感领域中,他们独到的研究心得。这一点点“可怜”的“自己的东西”或许为今日之学人所不屑、所指责,可谁能想象他们是在什么样的精神压力和物质贫乏的状态下写就的?父亲没有奢望文章生前就能见天日,每篇文章后均署名“篱槿堂遗稿”,如此寂寥无望的前景、悲凉的心境,还在苦苦坚守自己的一点信念,这是那些“世界一流学者们”所曾经历和承受过的么?

每个时代的学人都留下了他们辛勤的劳作,也留下了那个时代他们自己的风骨和人格,当然也留下了他们深深的反思和无限的遗憾。他们超脱不了现实给他们划定的范围,他们从童年就打下了坚实的传统文化的基础,到少年时受“五四”新文化的感召步入新文艺领域,青年时代在民族危亡的关口,放弃学业,投笔从戎。解放后,为信念与追求满腔热情扎入科研、教学领域,又历经“反右”“文革”这样举世震惊的大运动,而他们往往又被推上祭坛,成为接受打击的对象。可以说二十世纪的风云变幻他们一一阅尽,饱尝了那个时代所有的苦难,可他们依然没有灰心,没有绝望,锲而不舍地用原始的方法默默地耕耘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可有些后学们抛开这恶劣的客观条件,还在振振有词地品头论足,这里没有做对,那里没有搞好,没有达到他们原本应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