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崩溃的帝国:明信片中的晚清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崩溃的帝国:明信片中的晚清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6.62 5.5折 48 全新

库存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曾讲来 主编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35096

出版时间2014-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23434931

上书时间2024-10-25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晚清时期,中国封建王朝已无可挽回地走上了衰亡之路:西方列强频频入侵、统治集团昏聩腐朽……曾经的“中央帝国”内外交困、危在旦夕。
  《崩溃的帝国:明信片中的晚清》聚焦于这一段令国人屈辱又难以忘怀的历史。编者用了多年的时间,从海内外收集了三百多枚晚清的明信片、照片、画片及邮票、封函等,以人物、事件为主题,按时间顺序编辑成册。书中不仅展现了以“末代王朝的代表人物”“清末的监狱和酷刑”为代表的帝国没落景象,更展现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日甲午战争”“台湾的开发与台湾民主国事件”“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俄战争”等等使帝国遭受重创的重大政治、军事事件,形象直观地再现了那一段风雨飘摇、令人欷献的历史。
  在《崩溃的帝国:明信片中的晚清》收录的图片当中,明信片是当之无愧的主体,数量占到了90%以上,这批明信片的内容多为当时重大事件和社会现象的纪实摄影,也有少量绘画作品,它们大多由八国联军的随军记者和外国传教士绘制,由当时的各国在华邮局发行,又由西方人购买并从中国寄走后在海外辗转流传。这些明信片上的“东洋景观”也许不尽真实客观,也许会令人不快甚至深以为耻。但是,“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对今天的读者而言,它们打开了一扇形象地了解晚清历史的窗口,其史料价值和镜鉴意义自不待言。

作者简介
曾讲来,集邮家,毕业于厦门大学,自1983年起历任集美航海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集美航海学院党委副书记、集美大学党委副书记,现任厦门兴才学院院长

目录


白序

章 末代王朝的几位代表人物

第二章 清末的监狱与酷刑

第三章 八国联军的“辱华明信片”

第四章 瓜分中国的狂潮

第五章 中日甲午战争

第六章 台湾的开发与“台湾民主国”事件

第七章 义和团运动

第八章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第九章 八国联军中的“中国军团”

第十章 日俄战争


 



内容摘要
晚清时期,中国封建王朝已无可挽回地走上了衰亡之路:西方列强频频入侵、统治集团昏聩腐朽……曾经的“中央帝国”内外交困、危在旦夕。

  《崩溃的帝国:明信片中的晚清》聚焦于这一段令国人屈辱又难以忘怀的历史。编者用了多年的时间,从海内外收集了三百多枚晚清的明信片、照片、画片及邮票、封函等,以人物、事件为主题,按时间顺序编辑成册。书中不仅展现了以“末代王朝的代表人物”“清末的监狱和酷刑”为代表的帝国没落景象,更展现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日甲午战争”“台湾的开发与台湾民主国事件”“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俄战争”等等使帝国遭受重创的重大政治、军事事件,形象直观地再现了那一段风雨飘摇、令人欷献的历史。

  在《崩溃的帝国:明信片中的晚清》收录的图片当中,明信片是当之无愧的主体,数量占到了90%以上,这批明信片的内容多为当时重大事件和社会现象的纪实摄影,也有少量绘画作品,它们大多由八国联军的随军记者和外国传教士绘制,由当时的各国在华邮局发行,又由西方人购买并从中国寄走后在海外辗转流传。这些明信片上的“东洋景观”也许不尽真实客观,也许会令人不快甚至深以为耻。但是,“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对今天的读者而言,它们打开了一扇形象地了解晚清历史的窗口,其史料价值和镜鉴意义自不待言。

主编推荐
曾讲来,集邮家,毕业于厦门大学,自1983年起历任集美航海专科学校党委副书记、集美航海学院党委副书记、集美大学党委副书记,现任厦门兴才学院院长

精彩内容
 光绪皇帝,姓爱新觉罗,名载活,是同治皇帝的堂弟,咸丰皇帝的侄子。同治十年六月二十八日(1871年8月14日)出生,光绪元年正月二十日(1875年2月25日)在太和殿正式即皇位,光绪三十
四年十月二十一日(1908年11月14日)病故,享年37岁。身为帝王,他受尽冷落和责难,有人认为他生“懦弱无能”,但他却是近代中国第一位效仿西方实行变革的开明皇帝。
载湉之所以能登上皇位,一方面是因为慈禧的亲生之子同治皇帝去世后,无子嗣继承皇位;另一方面,是因为他是慈禧妹妹的孩子,权欲熏心的慈禧,希望找个“儿皇帝”,继续创造机会垂帘听政。
入宫后的光绪,是在孤独中长大的。烦琐的宫中礼节,养母慈禧经常不断的严辞训斥,没有母爱,饮食寒暖没有人悉心照料,没有童年的欢乐,致使他从小就心情抑郁,造成身体积弱多病。有一本书详细写到他幼年的生活:“皇上每日三餐,其饭食虽号称数十种,摆满桌案,但大都是做样子的,离皇上稍远的饭食,多数已臭腐,接连数日不换。靠近皇上的饭食
,虽还未臭腐,可是经过多次加热,其实已难以入口。”按照清王朝祖上留下的规矩,皇帝16岁就要临朝亲政。随着光绪年龄的增长,他的大婚和亲政逐渐临近,慈禧撤帘归政把大权交给光绪皇帝之事已不可回避。可慈禧既不甘心,又无可奈何,于是预作布置,对光绪皇帝权力多方限制,仍由她在暗中操纵朝政。
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日(1889年2月19日),19岁的光绪帝举行大婚典礼。
光绪的一位皇后和两个妃子,都是慈禧钦点的。
皇后是慈禧的亲弟弟桂祥的女儿叶赫那拉氏,即隆裕皇后,慈禧选侄女为皇后,目的是今后通过皇后监视和掌握皇帝。皇帝的两个妃子,是瑾妃和珍妃,二人是亲姐妹,妹妹珍妃貌美端庄,性格开朗,颇有见地,大婚后的数年间,光绪帝与珍妃共同度过了一生中较为轻松的时-光。
光绪亲政后的第一件大事,就是遭逢日本侵略朝鲜,进而发动中日甲午战争。光绪违背母后之意,决心援朝抗日,但腐败的体制导致战争失败,最终被迫签订了《马关条约》。失地赔款,使他受到重大打击,同时也加深了“母子”的不和,激发了他力图改革政治,富国强兵的雄心。于是,光绪帝在康有为、梁
启超等人的影响下,在珍妃的积极支持下,于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1898年6月11日)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强调博采西学,推行新政。那些守旧的王官贵族害怕改革触动他们的利益,纷纷投靠慈禧并竭力挑拨他们的“母子”关系。慈禧也担心光绪的改革影响到她的独裁,因此双方矛盾日益尖锐化。此时,慈禧太后决心废掉光绪帝,并密谋由北洋总督荣禄在九月初皇帝、太后到天津阅兵时发动政变,废除光绪帝。光绪此时十分焦急,于是于八月初一
、初二连续两次召见袁世凯,提升他为侍郎衔,让他专办练兵事宜,想以此使袁世凯感恩报德、效忠皇帝。同时,光绪帝还连下两道密谕,通知康有为等人迅速离京。康有为等人收到密谕后,束手无策,危难之际,谭嗣同出面劝说袁世凯马上举兵,先杀掉荣禄,回兵再包围颐和园。袁世凯表面上满口答应,八月五日回到天津,却在八月六日向荣禄告密。慈禧太后接到荣禄密电后,马上乘轻轿返回南海,光绪被慈禧带到议政堂,在遭到慈禧一顿痛骂后,被迫写了退位诏书,将政权全部交给了慈禧,然后被关进了南海中的瀛台,断绝了和外边的一切联系。戊戌变法最终以皇帝被囚,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日本,谭嗣同等“六君子”被杀而宣告失败。P9-12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