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孩子看的作文三书(全3册)
  • 给孩子看的作文三书(全3册)
  • 给孩子看的作文三书(全3册)
  • 给孩子看的作文三书(全3册)
  • 给孩子看的作文三书(全3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给孩子看的作文三书(全3册)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5.13 3.7折 96 全新

库存3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叶圣陶 夏丏尊 凤凰含章出品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14228055

出版时间2023-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6元

货号29593746

上书时间2024-10-22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记得在中学校的时候,偶然买到一部《姜园课蒙草》、一部彪蒙书室的《论说入门》,非常高兴。因为这两部书都指示写作的方法。那时的国文教师对我们帮助很少,大家只茫然地读,茫然地写;有了指点方法的书,仿佛夜行有了电棒。后来才知道那两部书并不怎样高明,可是当时确得了些好处。—论读法的著作却不曾见,便吃亏不少。按照老看法,这类书至多只能指示童蒙,不登大雅。所以真配写的人都不肯写;流行的很少像样的,童蒙也就难得到实惠。
    新文学运动以来,这一关总算打破了。作法读法的书多起来了;大家也看重起来了。自然真好的还是少,因为这些新书—尤其是论作法的—往往泛而不切;假如那些旧的是饾饤琐屑、束缚性灵,这些新的又未免太无边际、大而化之了—这当然也难收实效的。再说到读法的也太少;作法的偏畸的发展,容易使年轻人误解,以为只要晓得些作法就成,用不着多读别的书。这实在不是正路。
    丏尊、圣陶写下这本书,确是一件功德。书中将读法与作法打成一片,而又能就近取譬,切实易行。不但指点方法,并且着重训练;法不能自行,没有训练,怎么好的方法也是白说。书中将教与学也成一片,师生亲切的合作才可达到教学的目的。这些年颇出了些中学教学法的书,有一两本确是积多年的经验与思考而成。但往往失之琐碎,又侧重督责一面,与本书不同。本书里的国文教师王先生不认真,而且亲切。他那慈祥和蔼的态度,教学生不由地勤奋起来,此亲亲热热地讨论着,没有一些浮嚣之气。这也许稍稍理想化一点,但并非不可能的。所以这本书不独是中学生的书,也是中学教师的书。再则本书是一篇故事,故事的穿插,一些不缺少;自然比那些论文式纲举目张的著作容易教人记住—换句话说,收效自然大些。至少在这一点上,这是一部空前的书。丏尊、圣陶都做过多少年的教师,他们都是能感化学生的教师,所以才写得出这样的书。丏尊与刘宇先生合写过《文章作法》,圣陶写过《作文论》。这两种在同类的著作里是出色的,但现在这一种却是他们的新发展。
    自己也在中学里教过五年国文,觉得有三种大困难。,无论是读是作,学生不容易感到实际的需要。第二,读的方面,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字句的修饰、篇章的组织、声调的变化等。第三,作的方面,总想创作,又急于发表。不感到实际的需要,读和作都只是为人,都只是奉行功令,自然免不了敷衍、游戏。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因为思想也就存在语汇、字句、篇章、声调里;中学生读书而只取其思想,那便是将书里的话用他们自己原有的语汇等重记下来,一定是相去很远的变形。这种变形必失去原来思想的精彩而只存其轮廓,没有什么用处。总想创作,容易浮夸、失望;没有忍耐而求近功,实在是苟且的心理。本书对于这三件都已见到;除读的一面引起学生实际的需要,还暂无办法外(“忽然做了大人与古人了”一节,周枚叔论编中学国文教本之不易),其余都结实地分析、讨论,有了补救的路子(如“题目与内容”一节论作文“是生活中间的一个项目”,“文章病院”一节朱志青论文病,“书声”一节王先生论读文声调,“语汇与语感”一节论“语汇与语感”,“还想读不用文字写的书”一节论“习作创作与应用”)。此外,本书中的议论也大都正而不奇,平而不倚,无畸新畸旧之嫌,宜于年轻人。譬如“书声”一节论读文声调,“现代的习字”一节论“现代的习字”,乍看仿佛复古,细想便知这两件事实在是基本的训练,不当废而不讲。又如“读古书的小风波”一节论无别择地迷恋古书之非,也是应有之论,以免学生钻入牛角尖里去。
    后想说说关于本书的故事。本书写了三分之二的时候,丏尊、圣陶做了儿女亲家。他们俩决定将本书送给孩子们做礼物。丏尊的令嫒满姑娘,圣陶的令郎小墨君,都和我相识;满更是我亲眼看见长大。孩子都是好孩子,这才配得上这件好礼物。我这篇序也就算两个朋友的订婚纪念吧。
朱自清
一九三四年五月十七日,北平清华园

编者序
    1935年到1938年,夏丏尊、叶圣陶两位先生编写了这套极具创意的初中语文课本,一经出版便广受好评。原书名为《国文百八课》,每一课包括“文话”“文选”“文法或修辞”“习问”四部分,形成了一套非常完整的初中语文教学体系。打破了传统教学观念,给语文学科灌输了新的“科学性”定位。遗憾的是,因抗日战争爆发,这套《国文百八课》只出版了四册,共七十二课,却也仍不失为一套主讲文章写作方法的优质读本。
    “文话”部分是以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顺序,提出了七十二个小题目,代表了文章知识的七十二个方面。该部分是全书的纲领,也是作者着力多的部分。“文选”部分则充当桥梁的作用,既配合了“文话”所讲的内容,也不乏一些典型例句,这些例句可以用在“文法或修辞”部分,做重点的剖析。“习问”部分则是对于每讲提出的复习思考题。
    可见,这是一本逻辑清晰、讲解精详的写作“宝典”。对于学生,它是夯实写作基础的工具书;对于教师,它是积累教学经验、传授写作技巧的参考书;此外,它对于需要写文案策划、新闻文稿的职场人士,同样适用。它虽是民国时期的初中语文课本,可于今看来,只要是接触到写作的读者,都可以或多或少地从中汲取到所缺失的知识。
    此次出版,我们保留了全书的核心——“文话”部分,并精编精校了“文法或修辞”部分,旨在使读者学习语文写作过程中,能够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所谓的“所以然”,便是针对语法、修辞的研习,要知道,这一类出自民国教育家之手的语法类参考书,实属不多。关于这两部分的编校,我们参考了民国套《国文百八课》,目的就是希望保留初的那份“知识的精粹”。因此,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更多写作爱好者爱不释手的参考书。遗憾的是,出于使这本书精练、简洁来考虑,本次出版,我们只列出了“文选”的文章题目,并删去了“习问”部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搜查相关资料。
    书中一定还有不足之处,烦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谨识

 



导语摘要

 语文教学改革其实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初具雏形且反响甚好了,本书就是成功案例之一。书中以周乐华为主人公,记录了他在学习与生活中经历的点滴细节,从这些细节中,我们可以轻松学到许多语文知识,甚至可以悟出许多为人处世的成长之道。本书平易近人,寓教于乐,多年来受到诸多读者的赞誉,本次再版,更是做了知识点提取与名著名篇推荐,使语文学习更具针对性。

本书原名为《国文百八课》,书中以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顺序,提出了72个主题课,代表了文章知识的72个方面,是一本逻辑清晰、讲解精详的写作“宝典”。
    此次出版,我们保留了全书的核心——“文话”部分,并精编精校了“文法或修辞”部分,旨在使读者学习语文写作过程中,能够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所谓的“所以然”,便是针对语法、修辞的研习,要知道,这一类出自民国教育家之手的语法类参考书,实属不多。关于这两部分的编校,我们参考了民国套《国文百八课》,目的就是希望保留初的那份“知识的精粹”。因此,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更多写作爱好者爱不释手的参考书。出于使这本书精练、简洁来考虑,本次出版,我们只列出了“文选”的文章题目,并删去了“习问”部分,这样全书的知识脉络便更加清晰可读、可学易懂了。

全书分别从介绍语文、谈阅读方法、怎样选一本好书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书中观点精妙独到,实用性强。不论是在校生,或是新媒体人,只要在日常和工作中接触到阅读的,都适合读一读这本书,从文学家教育家的观点中,寻找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
    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毕生致力于我国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有《稻草人》等。



夏丏尊(1886—1946)
    文学家、语文学家、出版家和翻译家。浙江绍兴上虞人。中国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也是我国语文教学的耕耘者,其创办的《中学生》杂志在文化界、教育界有口皆碑。著有《文章作法》《平屋杂文》等,与叶圣陶合著《国文百八课》《文心》等。


 



目录

章 细节在于观察
一 “忽然做了大人与古人了” 2
二 方块字 10
三 题目与内容 16
四 一封信 24
五 小小的书柜 30
六 知与情与意 37
七 日记 44
八 诗 51
第二章 “读”出来的语感
一 “文章病院” 60
二 印象 69
三 词的认识 76
四 戏剧 85
五 触发 92
六 书声 99
七 读古书的小风波 109
八 现代的习字 119
九 语汇与语感 128
十 左右逢源 136
第三章 善作不如善改
一 “还想读不用文字写的书” 144
二 小说与叙事文 154
三 语调 162
四 两首《菩萨蛮》 171
五 新体诗 179
六 推敲 190
第四章 为文章“锦上添花”
一 读书笔记 200
二 修辞一席话 210
三 《文章的组织》 218 
四 关于文学史 227
五 习作创作与应用 235
六 鉴赏座谈会 243
七 风格的研究 252
八 后一课 263
附录
论教本与写作 272
论百读不厌 283
诗的形式 289
诗的语言 294
论“以文为诗” 303
歌谣里的重叠 311


章 写作不能“一知半解”
讲  文章面面观   /  2
第二讲  文言体和语体(一)   /  5
第三讲  文言体和语体(二)   /  8
第四讲  作者意见的有无   /  13
第五讲  文章的分类   /  17
第六讲  应用文   /  22
第七讲  书信的体式   /  26
第八讲  书信与礼仪   /  30
第九讲  书信和诸文体   /  34
第十讲  记述和叙述   /  37
第十一讲 记述的顺序   /  41
第十二讲 叙述的顺序   /  45
第十三讲 记叙的题材   /  48
第十四讲 材料的判别和取舍   /  52
第十五讲 叙述的快慢   /  56
第十六讲 叙述的倒错   /  59
第十七讲 过去的现在化   /  63
第十八讲 观点的一致与移动   /  67
第二章 “泼墨如水”,也要“惜墨如金”
第十九讲  日记   /  72
第二十讲  游记   /  76
第二十一讲 随笔   /  80
第二十二讲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   /  84
第二十三讲 间接经验的证明   /  88
第二十四讲 人称的立脚点   /  91
第二十五讲 第二人称的立脚点   /  95
第二十六讲 第三人称的立脚点   /  99
第二十七讲 叙述的场面   /  103
第二十八讲 事物与心情   /  107
第二十九讲 情感的流露   /  111
第三十讲  抒情的方式   /  116
第三十一讲 情绪与情操   /  120
第三十二讲 记叙与描写   /  124
第三十三讲 印象   /  128
第三十四讲 景物描写   /  132
第三十五讲 人物描写   /  137
第三十六讲 背景   /  141
第三章 “想明白”再“说清楚”
第三十七讲 记叙文与小说   /  146
第三十八讲 小说的真实性   /  150
第三十九讲 韵文和散文   /  154
第四十讲  诗的本质   /  159
第四十一讲 暗示   /  164
第四十二讲 报告书   /  169
第四十三讲 说明书    /  173
第四十四讲 说明和记述   /  176
第四十五讲 说明和叙述   /  180
第四十六讲 说明和议论   /  184
第四十七讲 说明的方法   /  188
第四十八讲 类型的事物   /  192
第四十九讲 抽象的事理   /  196
第五十讲  事物的异同   /  200
第五十一讲 事物间的关系   /  203
第五十二讲 事物的处理法   /  207
第五十三讲 语义的诠释   /  210
第五十四讲 独语式和问答式   /  214
第四章 “有理有据”才能“据理力争”
第五十五讲 知的文和情的文   /  220
第五十六讲 学术文    /  225
第五十七讲 对话   /  229
第五十八讲 戏剧   /  233
第五十九讲 文章中的会话   /  237
第六十讲  抒情诗   /  241
第六十一讲 叙事诗    /  245
第六十二讲 律诗   /  249
第六十三讲 仪式文(一)   /  253
第六十四讲 仪式文(二)   /  257
第六十五讲 宣言   /  261
第六十六讲 意的文    /  264
第六十七讲 议论文的主旨   /  268
第六十八讲 立论和驳论   /  272
第六十九讲 议论文的变装   /  276
第七十讲  推理方式(一)—演绎   /  280
第七十一讲 推理方式(二)—归纳   /  285
第七十二讲 推理方式(三)—辩证   /  290
第四十讲  诗的本质   /  159


章 国文的基本介绍
一 语文是一门怎样的功课   /  2
二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  4
三 国文教学的两个基本观念   /  8
四 略谈学习国文   /  16
五 中学国文学习法(节选)   /  19
六 《大学国文(现代之部)》序   /  25
七 《大学国文(文言之部)》序   /  31
第二章 阅读方法指导
八 读书的态度   /  42
九 书·读书   /  44
十  略谈学生读书   /  46
十一 要认真阅读   /  48
十二 驱遣我们的想象   /  52
十三 训练语感   /  57
十四 不妨听听别人的话   /  61
十五 揣摩   /  65
十六 精读的指导——《精读指导举隅》前言   /  69
十七 略读的指导——《略读指导举隅》前言   /  82
十八 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   /  98
十九 读罗陈两位先生的文章   /  108
二十 读书二首   /  119
第三章 读物选择与推荐
二十一 给少年儿童多介绍课外读物   /  122
二十二 中学生课外读物的商讨   /  127
二十三 关于读古文   /  137
二十四 读经与读外国语   /  139
二十五 读《教育杂志·读经问题专号》   /  142
二十六 给与学生阅读的自由   /  144
二十七 给中学生介绍古书——读《经典常谈》   /  146
附录 “读”以致用
作文论   /  152
拿起笔来之前   /  185
写作什么   /  191
作自己要作的题目   /  197
怎样写作   /  201
谈文章的修改   /  207
开头和结尾   /  210



内容摘要

 语文教学改革其实在很多年前就已经初具雏形且反响甚好了,本书就是成功案例之一。书中以周乐华为主人公,记录了他在学习与生活中经历的点滴细节,从这些细节中,我们可以轻松学到许多语文知识,甚至可以悟出许多为人处世的成长之道。本书平易近人,寓教于乐,多年来受到诸多读者的赞誉,本次再版,更是做了知识点提取与名著名篇推荐,使语文学习更具针对性。


本书原名为《国文百八课》,书中以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的顺序,提出了72个主题课,代表了文章知识的72个方面,是一本逻辑清晰、讲解精详的写作“宝典”。
    此次出版,我们保留了全书的核心——“文话”部分,并精编精校了“文法或修辞”部分,旨在使读者学习语文写作过程中,能够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这所谓的“所以然”,便是针对语法、修辞的研习,要知道,这一类出自民国教育家之手的语法类参考书,实属不多。关于这两部分的编校,我们参考了民国套《国文百八课》,目的就是希望保留初的那份“知识的精粹”。因此,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更多写作爱好者爱不释手的参考书。出于使这本书精练、简洁来考虑,本次出版,我们只列出了“文选”的文章题目,并删去了“习问”部分,这样全书的知识脉络便更加清晰可读、可学易懂了。


全书分别从介绍语文、谈阅读方法、怎样选一本好书三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阅读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等。书中观点精妙独到,实用性强。不论是在校生,或是新媒体人,只要在日常和工作中接触到阅读的,都适合读一读这本书,从文学家教育家的观点中,寻找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 



主编推荐

叶圣陶(1894—1988)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