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摘要
时令近秋,蛩鸣声中奉上今年的《细读》春夏卷,此中有我们精耕细作之诚挚,亦见我们对春华秋实之憧憬。
一如既往,文质彬彬依然是本辑《细读》的追求。
“抵掌谈戏”,由林婷教授主持邀约的五位作者,虽然年龄各异,但对戏剧艺术的钟情与体悟,则是一脉相承。
“共读红楼”,包含了四篇细读《红楼梦》的精致小品,出自四位红学闺秀的纤纤素手。如此相得益彰,即使未曾开卷,其中的诗情画意已荡漾眼前。
“文心细品”“书影心声”“广角镜头”,既有名家之作,又有新锐之见。解读文学、电影、书法和文化,各擅胜场,异彩纷呈。
“短笛横吹”,有意化用这个出自《牧童》古诗的典故,不仅是因为这组文章解读儿童文学作品,更重要的是,读毕掩卷,仍觉余音袅袅,涵咏不已。
“藤山有约”是在福建师范大学召开的两次学术会议的传真:“当代文艺批评高端论坛”讨论如何重建当代文艺批评的中国话语体系;“中国古代诗体、诗学和诗歌史新视野研讨会”展现了当前学界对古代诗歌研究前沿问题的思考。这组信息量高度浓缩的文章,体现了本辑对当前学术研究的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的关注。
《细读》并不追求惊鸿一瞥的诧异,也不追求洪钟大吕的震撼。《细读》创办的初衷是,为学术,为艺术,为心灵寻找一个诗意栖息的小小驿站,寂寞也罢,喧嚣也罢,为的是在你来我往的切磋和交流之中,澄明性灵,激励文心,从此整装再发。因此,我们更愿意把“细读”看成是一种态度,其中有凝视与回眸,有宁静的沉思,深究的好奇,而一切都流转于娓娓道来的表达方式。我的朋友,在你再次向思想的远方前行之际,我愿紧握你的手,让这份初心同在!
目录
抵掌谈戏
林婷主持人语
董健 《升官图》和陈白尘的喜剧艺术
陆炜曹禺为何写江泰?
朱伟华 小说家与戏剧家之间的契诃夫——以作者短篇小说《大学生》为例的探索
张军戏剧与音乐的对位:尼可拉斯·斯帕诺斯演唱的两首《圣母 悼歌》
苏琼苏珊·桑塔格剧作《床上的爱丽斯》剖析——基于还原法之文本细读
共读红楼
段江丽 《红楼梦》中宝钗之家庭角色论
俞晓红红楼说扇
薛海燕 《红楼梦》的洋味
张惠林黛玉与酒:文化、家世与命运的三重面向
文心细品
马俊山 《缅边日记》:西南边疆的发现与民族认同
黄键写在秋天里的那些字——《故都的秋》的文化修辞学解读
张伟 伏笔照应与人物选择的细密同构——论《春桃》奇异婚恋故事的编织方式
沈玲庸常的无奈永恒的苍凉——张爱玲赴美后中文小说改写研究
陈舒劫 西柏坡里的东方朔——文艺人民性视野中的贾大山文学创作
书影心声
颜纯钧 “更平等”的滑稽喜剧——观影片《白色》
郑国庆程耳电影的位置——兼评《罗曼蒂克消亡史》
黄加芳想象在书法创作中的作用
短笛横吹
陈帅陈帅创作谈
林翠萍一场异想天开的旅行——论陈帅的儿童文学创作
连水兴人与人相遇之后:绘本《旅伴》细读
陈静寓严肃于趣味的儿童启蒙书——安东尼·布朗绘本中的形状艺术与理性精神
林强像卡尔松一样飞行——林格伦作品中的顽童形象与恶作剧风格
广角镜头
吴俊文学的“世界观”——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关系略谈
张何斌流转与思索:顾炎武诗中的游历
张小李纵情美酒诗篇,流连自然禅趣——黄庭坚《次韵盖郎中率郭郎中休官二首》赏析
藤山有约
颜桂堤 重建当代文艺批评的中国话语体系
——“当代文艺批评高端论坛”会议综述
陈瑜中国古代诗体、诗学和诗歌史新视野研讨会会议综述
书于卷末
内容摘要
时令近秋,蛩鸣声中奉上今年的《细读》春夏卷,此中有我们精耕细作之诚挚,亦见我们对春华秋实之憧憬。
一如既往,文质彬彬依然是本辑《细读》的追求。
“抵掌谈戏”,由林婷教授主持邀约的五位作者,虽然年龄各异,但对戏剧艺术的钟情与体悟,则是一脉相承。
“共读红楼”,包含了四篇细读《红楼梦》的精致小品,出自四位红学闺秀的纤纤素手。如此相得益彰,即使未曾开卷,其中的诗情画意已荡漾眼前。
“文心细品”“书影心声”“广角镜头”,既有名家之作,又有新锐之见。解读文学、电影、书法和文化,各擅胜场,异彩纷呈。
“短笛横吹”,有意化用这个出自《牧童》古诗的典故,不仅是因为这组文章解读儿童文学作品,更重要的是,读毕掩卷,仍觉余音袅袅,涵咏不已。
“藤山有约”是在福建师范大学召开的两次学术会议的传真:“当代文艺批评高端论坛”讨论如何重建当代文艺批评的中国话语体系;“中国古代诗体、诗学和诗歌史新视野研讨会”展现了当前学界对古代诗歌研究前沿问题的思考。这组信息量高度浓缩的文章,体现了本辑对当前学术研究的新材料、新观点、新方法的关注。
《细读》并不追求惊鸿一瞥的诧异,也不追求洪钟大吕的震撼。《细读》创办的初衷是,为学术,为艺术,为心灵寻找一个诗意栖息的小小驿站,寂寞也罢,喧嚣也罢,为的是在你来我往的切磋和交流之中,澄明性灵,激励文心,从此整装再发。因此,我们更愿意把“细读”看成是一种态度,其中有凝视与回眸,有宁静的沉思,深究的好奇,而一切都流转于娓娓道来的表达方式。我的朋友,在你再次向思想的远方前行之际,我愿紧握你的手,让这份初心同在!
精彩内容
《细读(二〇一八年春夏卷)》:
《升官图》的剧情是在两个强盗的梦境中以夸张的、漫画化的形式展开,而它所揭示的却分明是血淋淋的现实;剧中描写的是发生在一个小县城的故事,但它的典型性却分明叫人看到了国统区的整个社会。“贪污成风,廉耻扫地,这是国民党区域的特色之一”②。全剧就是抓住这个“特色”做文章的。尤其可贵的是,它绝不是一般地揭露贪污问题,而是以此为突破口,直刺旧社会的心脏——反动腐败的官僚政治。造反的百姓冲人县衙门,打死了秘书,又把知县大人打倒在地;两个强盗乘机沐猴而冠,取而代之,和各局局长以及来视察的省长大人狼狈为奸,沆瀣一气,演出一幕幕“贪污成风,廉耻扫地”的丑剧。作者正是通过这出丑剧,对国民党反动腐败的官僚政治进行了深刻的暴露和批判。
首先,作者把官僚政权中贪赃枉法、营私舞弊的现象和这个政权压迫、剥削人民的实质有机地结合起来加以描绘,这就充分揭示出官僚政治的反动性和腐朽性。当剥削阶级的官僚政治发展到它的垂死没落阶段时,连代表他们本阶级利益的各种法律、规章、制度也不能约束那种无限膨胀的私人占有欲和疯狂的掠夺性了。这时,许多剥削是超经济的,许多掠夺是非法的,但这种“超经济性”和“非法性”却又在事实上成了他们不成文的真正起作用的“法律”。《升官图》所写的县衙门就是这样一种官僚政权,以知县大人为首的官僚们,除了书呆子卫生局长之外,便是一群贪污腐化之徒,正如剧中所说:“,是苛征暴敛,滥收捐税;第二,是敲诈勒索,污良为盗;第三,是包庇走私,贩运烟火;第四,是克扣津贴,以饱私囊;第五,是浮报冒领,营私舞弊;第六,是假公济私,囤积居奇;第七,是挪用公款,经商图利;第八,是贩卖壮丁,得钱买放;第九,是征粮借谷,多收少报;第十,是私通乱党,交给匪类!”作者把这些罪恶放在剧情的进展中进行了活生生的讽刺性的描绘。财政局长是个赌棍,所谓“持久战的名将,一口气可以打一百二十圈麻将”。他为了捞到更多的赌本,把建设捐款拿去放债,把教育经费拿去囤粮。当他得知本县城有传染病流行,死了许多老百姓,立即打算拨款“囤积五百口棺材”,并打听“防疫药什么价钱?行市看涨没有?”工务局长则是个嫖客,所谓“品花能手”。嫖也要花大钱,于是他霸占民房,强占土地,贪污马路捐、水塘捐、建设捐,“办公务,可以谎报个十倍二十倍的!”警察局长虽然动辄要“多抓些人来,杀!”但他手下只有六个人,因为他是吃空额的,按规定六十名警察的经费都上了他的腰包,他还利用治安工作之便买卖壮丁,包庇烟赌,从中渔利。教育局长满口“建设之首在于教育”,但他不仅拼命从教师和学生身上榨油(克扣教师的“米贴”,侵吞学生的“平价布”),甚至开枪打死学生,是个毁灭教育的能手。一县之长的知县大人则是贪污的头目,他私吞巨款,挪空了县衙的金库。至于那位前来视察的省长大人,更是财色俱贪,欲壑难填。甚至连普通的警察,当冒充秘书长的强盗令他们将没被打死的知县“抬去埋掉”时,也会乘机牟利——抬去卖壮丁,“好卖二十万!”总之,上至省长大人,下至警察小卒,统治他们心灵的“精神”权威就是金钱,而支配他们一切行动的“道德”规范,就是利用自己的一切权力不择手段地贪污盗窃、中饱私囊,并在分赃中决不使自己吃亏。喜剧家给我们画出的就是这样一幅群丑图。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