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郦波解读曾国藩教子之道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郦波解读曾国藩教子之道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3.48 4.7折 49.8 全新

库存4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郦波 著,华景时代 出品

出版社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ISBN9787516235829

出版时间2024-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8元

货号29719313

上书时间2024-10-22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曾国藩一生十分重视家庭教育,并善于智慧地开展这一教育。

钱穆评价曾国藩,说其“算得上是一个标准的教育家”,《曾国藩家训》也被誉为“千古家训之首”。

近年来,我对曾国藩的教育理念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其结果就是把曾国藩的教育归纳为十个字,分别是“省、静、勤、和、诚、学、明、挺、趣、恒”。我将这十个字分为十讲,各自展开详细讲述,希望能把曾国藩教育思想的精华讲出来,并讲透彻。

这十个字,其实涵盖了教育的许多方面,但旨归却只有一个,那就是“引导”。

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引导孩子形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最终,引导孩子找寻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

教育不是灌输,强行浇灌的花朵不会绽放;教育也不是逼迫,棍棒之下早就出不了孝子了;教育更不是为了弥补父母曾经的缺憾,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机缘。

引导需要示范,行远胜于言。所以,曾国藩自己对儿子言传身教,对学生言传身教,并要求子辈对孙辈也言传身教。

引导需要尊重,内生的体会是最大的成长契机。所以,曾国藩一朝获得父亲的尊重,从此痛读“二十三史”;所以,李鸿章一日获得曾国藩的尊重,余生每日早起诵读圣人之书。

引导需要信仰。精神的塔尖是信仰,有信仰的引导才有力量。曾国藩以儒学为信仰,毕生为之奋斗,也悉数传授子弟,信仰的种子得以瓜瓞绵绵。

曾国藩被父亲引导,被师长引导,也被自己引导;曾国藩引导孩子,引导学生,也引导部下。

今天,我们从曾国藩的智慧里汲取力量;明天,希望我们的孩子能从中找寻到更深刻的价值,书写出更美好的人生,创造出更伟大的智慧。

世世代代,绵亘相传。

郦 波



导语摘要

如何引导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如何让孩子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的定力?

棍棒底下真能出孝子?

把孩子保护得太好了真的对吗?

到底要不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

中国人重家、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本质上是做人教育,重在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位列“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不仅一生重视家庭教育,更善于智慧地开展这一教育。钱穆对他的评价是“算得上是一个标准的教育家”,《曾国藩家训》也被誉为“千古家训”之典范。

郦波集多载之思,通过“十字法”全面剖析曾国藩教子的智慧,从教育孩子到教育自己,从目标建立到内驱力赋能、从习惯养成到趣味生活,郦波带你从曾国藩的教育智慧里汲取精华,从内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教育难题,启迪父母纠正平时教育中的不当举措,让你的孩子走上成功之路。



作者简介

郦波


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文牍学研究方向博士后,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民阅读形象大使,国际华文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文化嘉宾,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已出版《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郦波评点传习录》《唐诗简史》《宋词简史》等专著五十余部,其中《五百年来王阳明》获评“中国好书”。



目录

第一章


教育孩子,首先要学会教育自己 ———— 001


爱身当如处子 003


守心重于一切 005


一失足成千古恨 007


定力从守志中来 011


可怕的“全民富二代” 014


不为圣贤,便为禽兽 018


“外圆内方”之法 019


识人和识己一样重要 025


第二章


内心清静,自有远大 ———— 033


静到极处,自有天地 035


喧嚣声中有极静 040


被误解的“三思而后行” 043


临事之静,关乎成败 046


“静”的境界 050


养得胸中一种恬静 054


第三章


处世之道与人生成败的勤与俭 ———— 057


勤敬兴家 059


败人两字,非傲即惰 068


勤俭相依 070


第四章


避免传递负面情绪 ———— 075


家和万事兴 077


家庭不可说“利害话” 082


人生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没有真朋友 088


怨天尤人者,终将天怨人尤 091


第五章


慎独而心安 ———— 093


人生的“四大陷阱” 095


一生只求“心安”二字 105


人心之间,权术敌不过“推诚” 110


第六章


关于学的五个问题 ———— 113


学习是为了成就无憾的自我 115


才学不是空中楼阁 119


条条大路通罗马 123


一书不尽,不读新书 127


学习要“取法于上” 130


学习贵在坚持 136


第七章


学到的东西要在心里酝酿,在心里绽放 ———— 143


思考是“复明”之法 145


思维模式很重要 148


要将内在修炼转化为实际磨砺 150


大处着眼,小处下手 154


要善于抓住要害 161


第八章


行动力与执行力 ———— 165


即生时不忘地狱,虽逆境亦畅天怀 167


强者自胜,弱者胜人 177


“五到之法” 187


不要妄自菲薄 194


不可假仁慈而误大事 196


成大事者需有大气象 198


第九章


情趣与志趣 ———— 203


生趣不可无 205


从兴趣到情趣 207


培养生活的情趣 214


有情则有韵,有趣则有味 215


忧乐皆是终身之事 220


第十章


人但有恒,事无不成 ———— 223


功败垂成 225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228


吃饭就是吃饭,睡觉就是睡觉 230


“恒”是人与自己之间的周旋 231


每一个“水到渠成”都源自“持之以恒” 236



内容摘要

如何引导孩子养成好的习惯?


如何让孩子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的定力?


棍棒底下真能出孝子?


把孩子保护得太好了真的对吗?


到底要不要尊重孩子的选择?


……


中国人重家、重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本质上是做人教育,重在培养孩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位列“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曾国藩不仅一生重视家庭教育,更善于智慧地开展这一教育。钱穆对他的评价是“算得上是一个标准的教育家”,《曾国藩家训》也被誉为“千古家训”之典范。


郦波集多载之思,通过“十字法”全面剖析曾国藩教子的智慧,从教育孩子到教育自己,从目标建立到内驱力赋能、从习惯养成到趣味生活,郦波带你从曾国藩的教育智慧里汲取精华,从内解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教育难题,启迪父母纠正平时教育中的不当举措,让你的孩子走上成功之路。



主编推荐

郦波

中国古典文学与文化专业博士,文牍学研究方向博士后,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民阅读形象大使,国际华文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文化嘉宾,央视《百家讲坛》栏目主讲人。已出版《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郦波评点传习录》《唐诗简史》《宋词简史》等专著五十余部,其中《五百年来王阳明》获评“中国好书”。



精彩内容

才学不是空中楼阁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有才,可惜不是每个人都有才。

但一如曾国藩所言:“勤学问以广才,扩才识以待用。”每个人,都可以学习成才,得尽其用。

陈子昂,就是榜样。

十八岁之前的陈子昂,还是个“富二代”、小混混。他家原是蜀中巨富,所以他既不上学也不做事,整天跟混混们玩在一起,用文言文说,就是交友多“飞鹰走狗之辈”。如果任其发展,保不齐就是唐代的纨绔少爷。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子昂与小混混们在街头走散,迷路经过书院,听到琅琅书声,就站在院外看,看了一会儿又进去听,觉得无比美妙。

此前不读书之人,就因为生活中这么一个小小契机,触发了心底的某种情愫,回家后居然就找书来看。看着看着,就跟混混们割袍断义,一头扎进书堆里。加上家里不差钱,于是买来“三坟五典”,闭门谢客,奋发读书。

三年间,陈子昂读尽天下书,提笔即成文。

可惜,文章写了没人看。

陈子昂开始推销自己,从家乡跑到长安搞广告策划——他很有意思,搁现在肯定是一个广告学大师。

有一天,他在长安最热闹的集市上看见有老者卖琴。琴是一把传世古琴,标价千两白银。围观者虽多,但没有人肯掏这么多钱。于是陈子昂挺身而出,不仅买下古琴,还当众宣布:“我这个音乐天才一辈子都没找到好琴,今天终于遇到一把,三天之后,长安城外,凤凰阁上,我为

大家弹奏一曲,一定是绝世好声音!欢迎大家来听。”

这就引起了轰动,娱乐媒体四处报道,小道消息八方传播,说有个小伙子花千两白银求好琴,三天后在凤凰阁公演。三天之后,社会名流、达官贵人、平民百姓云集凤凰阁,眼巴巴等着陈子昂那惊鸿一曲。陈子昂也不含糊,一身白衣,款步携琴,直登高阁。

当所有人屏气凝神,只等天籁飘过时,只听“啪”的一声,陈大少爷把古琴砸了个粉碎。

大家都惊呆了,问:“你不是要弹琴吗?”陈子昂朗声答道:“子昂负不世之才学,熟读经书,满腹经纶,大丈夫立身处世,当报效国家,建不世之功业,岂能斤斤于小道?”意思是,弹琴不过是乐工小技,大丈夫要的是报效国家,建功立业。我有满腹才学,可惜娱乐当道,旁人

不识真才实学。今天把大家叫到这里,不是为了演奏这种小技巧,而是要让大家看看我的才学!说完立即当众分发自己的作品。

大家先一看,陈子昂人长得帅,白衣玉带;再一看,陈子昂的作品也绝,都是绝世好文章、好诗词。一夜之间,洛阳纸贵,遍地传诵,陈子昂自此声名大振。

摔琴换名,绝对是整体营销、国际4A 公司的水平。

但是,才学不是空中楼阁,如果陈子昂没有惊人才学,再华丽的包装也没有用。

试想:如果武大郎去做这件事,肯定失败;西门庆做,也必定不会成功。那么武松呢?成功概率大一些,但还是不如陈子昂。为什么呢?气质不一样。如果没有与之匹配的气质,行为艺术就会变成作秀,变成闹剧,而不是慷慨激昂的正剧。

陈子昂三年苦读之后,终于脱胎换骨,卓然新生,从街头混混变成了真正的儒生、士大夫,才最终有了长安摔琴,一举扬名。而这种精气神的彻底变化,就源于他的“学”。

儒家认为,为学不论早晚。

陈子昂十八岁才读书,三年气质大变;苏东坡的父亲苏洵二十七岁读书,大器晚成。他们身上的质变,从外在看是气质之养成,从内在看是精神之成长。曾国藩很看重这种成长,他认为,只有靠读书和学习,才能养成人的气质,形成良性循环。这也正是曾国藩妙论“省事是清心之

法,读书是省事之法”之所来。对于自己的家族、自己的子孙,他的期望亦与此说一致:“吾不望代代得富贵,但愿代代有秀才。秀才者,读书之种子也。”

至此,我们解决了第一个问题:为何学?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