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挑战
  • 孩子:挑战
  • 孩子:挑战
  • 孩子:挑战
  • 孩子:挑战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孩子:挑战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7.62 4.9折 56 全新

库存2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鲁道夫·德雷克斯、(美)薇姬·索尔兹著、 穆莉译

出版社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ISBN9787513945455

出版时间2024-04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6元

货号29714744

上书时间2024-10-22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我们的孩子表现出的问题正与日俱增,无论是频率还是强度上,而许多父母根本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他们隐约意识到,过去管教孩子的那一套方法对现在的孩子并不适用,可是,除了老一套的法子,他们也无计可施。这些家长可能根本不知道,解决孩子问题的新方法已经出现,并且已经经过了验证。各种各样相互矛盾的育儿建议纷至沓来,以至于任何明确的育儿方法都显得毫无作用,它们没有为家长指明方向,而是让家长陷入更深的疑惑。那么,家长为什么要相信我们提供的方法呢?

在工作中,我与家长和孩子们打了四十多年交道,由此我可以确信,我们就家庭矛盾所提供的解决方案的确是切实有效的。这些解决方案已经得到了验证,而验证它们的实验室正是我们的家庭咨询中心。许多家长无师自通,凭自己探索出了一条通向孩子内心的路径,并且赢得了孩子的配合。可是,他们并不了解为什么他们应该那样做,也不明白他们为何能够取得成功。我们给出的建议都是基于特定的生命哲学观,基于我们对“人”的概念的独特定义,这两者都在阿尔弗雷德·阿德勒及其同事的研究论著中有所呈现。心理学发展的大方向似乎与我们不谋而合。我们既不建议家长采取纵容的态度,也不建议他们惩罚孩子。家长们应

该学会如何与孩子的发展之路相契合,比他们有智慧,有能力引导他们,
同时不会对他们放任自流,也不会束缚住他们的手脚。
在之前的论文和论著中,我概述了一些处理亲子关系的基本原则。
那些父母和孩子也贡献了很多新想法,提供了许多案例,这些案例中的
方法论都是切实有效的,这些想法和案例往往是我们这些专业人士都没
有设想过的。我们仍在相互学习,同研究着这些孩子呈现在整个成人
社会面前的普遍问题。
我请薇姬·索尔兹以她自己的行文风格草拟出我们在合作中所依据
的原则。这位太太是我们机构好几个学习小组的负责人,这些学习小组
并不会给家长具体的答案和建议,而是让家长了解处理问题的基本原则。
我们已经仔细讨论了所有的论述要点,与此同时,她会以母亲的身份用
自己的语言方式来论述。毕竟,我们要做的不是向父母教授心理学,而
是试着引导他们订立新的目标,并且提供可实践的方法。
我相信,在我们的同努力下,我们一定会圆满完成我们为自己定
下的任务——成为家长的助力。然而,即使是最好的方法,也不可能彻
底解决所有的难题和错误。新的问题仍在出现,并将持续出现。我们唯
有希望,父母能信心倍增,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尽管有时候他们并不想
那样做。
对那些家长,我们万分感激,并且感同身受,我们知道他们希望履
行好自己的责任,但往往会遭遇难题,让他们措手不及。孩子需要培训,
家长亦是如此。这样的培训让家长会以新的方式应对孩子的挑衅,以新
的姿态面对孩子,为和谐的亲子关系开辟新的路径。



导语摘要

孩子的教育是每个家庭的大事,如何才能教育出尊重规则、承担责任,又自信自律的孩子?这是很多家长都在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家长们面对孩子时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鲁道夫·德雷克斯基于儿童心理学知识,提炼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其核心理念为:在不严惩、不纵容孩子的前提下,通过孩子能接受的方式与其建立合作,从而做到与孩子同成长。



作者简介

鲁道夫·德雷克斯


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于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与精神病学家阿德勒开展合作。他将阿德勒的精神分析法和个体心理学相互融合,形成独具个人特色的教育实践方法,在教育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薇姬·索尔兹


注册护士,鲁道夫医生指导下的父母学习小组的具体负责人,同样作为妈妈的她注重让家长们了解教育的原则,而不给出具体的答案和建议。


 


穆莉,广西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翻译作品有《爱·伦坡短篇小说集》。



目录

第 一 章 我们当下的困境 1
第 二 章 理解孩子 11
第 三 章 鼓 励 39
第 四 章 孩子错误的目标 63
第 五 章 对惩罚与奖励的误解 76
第 六 章 利用自然结果和逻辑结果 85
第 七 章 坚定但不强硬 96
第 八 章 对孩子表达尊重 102
第 九 章 引导孩子尊重规则 108
第 十 章 引导孩子尊重他人的权利 117
第 十 一 章 消除批评,减少犯错 121
第 十 二 章 保持规律作息 133
第 十 三 章 花时间进行训练 139
第 十 四 章 赢得合作 146
第 十 五 章 避免给予过度关注 159
第 十 六 章 避免与孩子的权力之争 166
第 十 七 章 从冲突中退出 178
第 十 八 章 诉诸行动!而不是通过语言 187
第 十 九 章 不能只是“赶苍蝇” 198


第 二 十 章 慎用取悦的语气,要有勇气说“不” 202


第二十一章 不要冲动行事:采取意想不到的行动 210
第二十二章 避免过度保护 217
第二十三章 激励孩子独立 224
第二十四章 不要介入孩子打架 233
第二十五章 不为“恐惧”所动 248
第二十六章 管好自己的事 258
第二十七章 不要过于怜悯 272
第二十八章 少提要求,提合理的要求 285
第二十九章 一以贯之,前后一致 290
第 三 十 章 对孩子要一视同仁 296
第三十一章 倾听! 302
第三十二章 注意说话的语气 307
第三十三章 放轻松 310
第三十四章 不必太在意某些“坏”习惯 318
第三十五章 一起玩得开心 326
第三十六章 迎接电视的挑战 332
第三十七章 平等交流,而不是高高在上的说教 337
第三十八章 家庭会议 345
附 录 1 养育孩子的新原则 351
附 录 2 案例分析,实际运用 354



内容摘要

孩子的教育是每个家庭的大事,如何才能教育出尊重规则、承担责任,又自信自律的孩子?这是很多家长都在思考的问题,同时也是家长们面对孩子时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鲁道夫·德雷克斯基于儿童心理学知识,提炼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其核心理念为:在不严惩、不纵容孩子的前提下,通过孩子能接受的方式与其建立合作,从而做到与孩子同成长。



主编推荐

鲁道夫·德雷克斯

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家,现代实践派儿童心理学的奠基人。于维也纳大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后与精神病学家阿德勒开展合作。他将阿德勒的精神分析法和个体心理学相互融合,形成独具个人特色的教育实践方法,在教育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薇姬·索尔兹

注册护士,鲁道夫医生指导下的父母学习小组的具体负责人,同样作为妈妈的她注重让家长们了解教育的原则,而不给出具体的答案和建议。

 

穆莉,广西师范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翻译作品有《爱·伦坡短篇小说集》。



精彩内容

        我们经常不知道如何应对孩子的这种问题。在任何公场合,孩子这样想方设法吸引别人的注意,都极为惹人厌。一家人一起去游乐场玩,最后往往以不开心收场。孩子虽然精疲力竭,但是依然极其亢奋地尖叫着:“再玩一次!再玩一次!”父母生气地拒绝他们:“不行!”然而面对孩子的尖叫反抗,父母最终还是败下阵来,不得不妥协。爸爸不堪其扰,为了息事宁人,无奈地掏钱,结果最后的花费远超预算。不少家长会在这种公场合下忍无可忍地打孩子屁股。到了最后,妈妈不耐烦地拽着孩子离开,而孩子拼命反抗。到家后,所有人都在想为什么要自讨苦吃。孩子在餐厅用餐时也常常令人恼火。他们闹脾气,大喊大叫以寻求大人的关注,甚至不停地跑来跑去,给其他客人带来很大的困扰。还有些孩子拒绝吃饭,除非有人连哄带劝。
同样,在超市里,孩子经常玩手推车和门挡。许多孩子在走道跑来跑去,要求大人买好吃的零食,一旦被拒绝,就会大哭一场,或者大发脾气。在所有上述公场合,我们时常听到孩子们愤怒而又咄咄逼人的尖叫声、吼叫声,而回应他们的则是父母压着怒火又无可奈何的疲惫的声音。
        在家里,孩子同样不肯配合大人,简直让大人气得火冒三丈。很多孩子拒绝帮忙做家务,认为这不是他们的责任。他们吵吵闹闹,不懂得体谅大人,没规没矩,毫无礼貌。
有些时候,他们看起来对父母毫不尊敬,甚至是对所有的成年人缺乏尊重。他们屡次冒犯长辈,而我们却只能接受。为了让孩子们服从某种规则,我们不得不对他们央求、祈求、命令、处罚,甚至贿赂。一位奶奶万般无奈地说:“现在的孩子啥都不怕!”这种无礼、带反抗意味的行为方式已经变得如此普遍,甚至人们以为常,说:“小孩子就是这样的。”
        在学校里,不少孩子拒绝学。老师要求家长监督孩子完成作业,却没有教家长如何能不打不骂就让孩子配合地完成作业。“问题儿童”登上报纸头条的案例屡见不鲜,一些孩子不到5岁,甚至更小的时候就已经表现出潜在的犯罪倾向。法官要求家长管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让孩子夜晚在街头游荡,却没有指导他们具体怎么做。在全国范围内,关于青少年犯罪的研究层出不穷,可是罕有研究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许多家长在挫败感和疑惑中越陷越深。他们原本希望培养出快乐、自律,有着清晰自我定位的孩子。而事实上,他们却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变得难以满足、倦怠无聊、郁郁不乐、轻慢倨傲,甚至目中无人。在全国范围内,儿科医生和精神科医生的研究表明,精神严重失常的孩子正以惊人的速度增加。
        为了改善这种局面,家长报名学儿童教育的课程,参加家长小组讨论,听家长教师协会举办的讲座,阅读大量育儿方面的书籍、指导手册和报纸文章。然而很少有人认为这种家长教育的浩大工程真正有用。我们失去了身为家长教养子女的能力。而老一辈家长似乎不用人教,他们就知道怎么养孩子。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过去有一套社会公认的教养孩子的规范体系,每个家庭都只需要遵循同一套规则。但是到了当代,我们却需要推行大规模的家长教育,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常被告知,我们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困境,是因为成年人缺乏安全感,情绪不稳定,思想不成熟,缺乏良好的道德模范,抑或欠缺合理的社会价值观;确实,我们目睹了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但在当代社会中,人们对危害社会的事件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说明现在的社会道德标准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远超以前。而说到安全感,每一代人都经历过特定年代的重压和焦灼,或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或是经济大萧条,抑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又或是当下原子弹、氢弹带来的战争威胁。



媒体评论

如果你跟我一样有孩子,那么你应该读一读这本书,它彻底改变了我和孩子的关系,让我和一本书竟然也有了相见恨晚的感觉。

——爱娃的小栗子

 

在家庭教育中,我一直认为自己可以做到很好,直到孩子越来越难以管教。不过我也是幸运的,朋友推荐了这本书给我,读完它,我发现之前自己看的那些教育理念的书很多都是错误的。幸好,我还没有太晚遇见它。

——莉莉晒太阳

 

这本书是从很高的角度去诠释儿童心理学的,为了读好这本书,我甚至建了一个群,每天把片段分享到群里,神奇的是,群里的宝妈宝爸看完片段后,全都去买书了……

——我是读书人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