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1.9 5.2折 ¥ 42 全新
库存107件
作者李素云
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71342609
出版时间2024-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2元
货号29711101
上书时间2024-10-22
本书主要从顺时养生,调和五脏,体质调养,常见病调理四大方面介绍中医养生食疗。首先从四性五味、搭配原则等方面介绍了科学的中医食疗理论,然后分别针对四季的不同特点、五脏的不同特征、八大体质的差异,辨证食疗,有针对性地调养身体。另外,本书还介绍了近60种疾病食疗方,从常见病到老年病、儿科病、妇科病、男科病,对症食疗,涵盖全面。全书收录了近300道食谱及药膳,包含详细做法、食疗功效,简单实用易上手,方便读者在家辨证自疗。
李素云
军事医学科学院医学博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兼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营养工作近30 年,长期专注于中西医结合临床营养治疗,对疾病调养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擅长肠道功能障碍、肠道功能重建、重症胰腺炎、围手术期、肿瘤及各类人群的营养治疗及预防。
第一章 每个人都应该懂一些食疗知识
2 食疗养生为什么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
2 食疗以中医为基础,是科学的饮食疗法
3 五行学说在食疗中的应用
3 食疗能改善亚健康状态
4 中医食疗养生可以调阴阳,防疾病
5 中药和食物的四性与五味
5 中药的四性
6 食物的四性
6 中药的五味
7 食物的五味
8 食疗遵循的四大原则
8 辨证用膳
8 因人用膳
9 因时用膳
9 因地而异
10 食材如何搭配
10 粗细搭配
10 干稀搭配
11 荤素搭配
11 寒热搭配
12 食疗的误区要避开
12 误区1:补充营养就是食疗
12 误区2:食疗无毒无害,多多益善
12 误区3:食疗不用医生开方子
13 误区4:生病了什么都要忌口
13 误区5:中医养生与年轻人无关
第二章 顺应季节的变化,应时养生
16 春季阳气升发,宜养肝护肝
16 春季饮食重在养肝护肝
17 春季生活起居要规律
18 春季适宜多运动
19 春季防病抗病
19 春季宜保持心情愉悦
20 春季养生食疗方
22 夏季潮热,宜养心健脾
22 夏季饮食重在养心除湿
23 夏季生活起居要注意
24 夏季游泳养生
25 夏季防病抗病
25 夏季心静自然凉
26 夏季养生食疗方
28 秋季干燥,宜养阴润肺
28 秋季饮食重在养阴润燥
29 秋季生活起居需灵活
30 秋季运动不宜过猛
31 秋季防病抗病
31 秋季应宁静心境
32 秋季养生食疗方
34 冬季寒冷,宜扶阳养肾
34 冬季饮食重在扶阳养肾
35 冬季生活起居需防寒
36 冬季运动要适度
37 冬季防病抗病
37 冬季心态要平和
38 冬季养生食疗方
第三章 食疗养脏腑,吃出身体好状态
42 养好心,气血充盈精神好
42 心是身体的“主管”
42 易伤心的不良生活习惯
42 心脏不好的典型特征
43 红色、苦味食物让心脏变强劲
44 养心安神食疗方
46 疏肝养肝,气血畅通人轻松
46 肝脏是身体的“血库”
46 易伤肝的不良生活习惯
46 肝脏不好的典型特征
47 青色、酸味食物让肝轻松舒畅
48 养肝护肝食疗方
50 养好脾,人不老
50 脾是“仓廪之官”
50 易伤脾的不良生活习惯
50 脾脏不好的典型特征
51 黄色、甘味食物让脾更有活力
52 健脾和胃食疗方
54 养好肺,气色好,抵抗力强
54 肺是人体呼吸的“大总管”
54 易伤肺的不良生活习惯
54 肺脏不好的典型特征
55 白色、辛味食物可养肺润肺
56 润肺养肺食疗方
58 养好肾,身强体健
58 肾为“先天之本”
58 易伤肾的不良生活习惯
58 肾脏不好的典型特征
59 黑色、咸味食物可补肾养肾
60 固肾益精食疗方
第四章 因人而养,吃出平和好体质
64 气虚体质,宜补中益气
64 看症状,辨气虚体质
65 气虚体质这样做,气血充足有精神
66 补气食疗方
68 阳虚体质,宜补虚养阳
68 看症状,辨阳虚体质
69 阳虚体质这样做,全身暖洋洋
70 补阳食疗方
72 阴虚体质,宜滋阴润燥
72 看症状,辨阴虚体质
73 阴虚体质这样做,下火不怕热
74 滋阴食疗方
76 湿热体质,宜祛湿除热
76 看症状,辨湿热体质
77 湿热体质这样做,身轻体健不长痘
78 清热利湿食疗方
80 痰湿体质,宜化痰祛湿
80 看症状,辨痰湿体质
81 痰湿体质这样做,轻松消除大肚腩
82 化痰祛湿食疗方
84 血瘀体质,宜活血化瘀
84 看症状,辨血瘀体质
85 血瘀体质这样做,气血通畅不长斑
86 活血化瘀食疗方
88 气郁体质,宜疏肝理气
88 看症状,辨气郁体质
89 气郁体质这样做,理气解郁心情好
90 疏肝理气食疗方
92 特禀体质,注意抗过敏
92 看症状,辨特禀体质
93 特禀体质这样做,体质强健不过敏
94 抗过敏食疗方
第五章 对症食疗,摆脱疾病的困扰
98 消化系统疾病
114 呼吸系统疾病
122 内分泌系统疾病
128 心脑血管系统疾病
138 神经系统疾病
144 骨科疾病
156 五官科疾病
168 儿科疾病
180 妇产科疾病
204 男科常见病症
本书主要从顺时养生,调和五脏,体质调养,常见病调理四大方面介绍中医养生食疗。首先从四性五味、搭配原则等方面介绍了科学的中医食疗理论,然后分别针对四季的不同特点、五脏的不同特征、八大体质的差异,辨证食疗,有针对性地调养身体。另外,本书还介绍了近60种疾病食疗方,从常见病到老年病、儿科病、妇科病、男科病,对症食疗,涵盖全面。全书收录了近300道食谱及药膳,包含详细做法、食疗功效,简单实用易上手,方便读者在家辨证自疗。
李素云
军事医学科学院医学博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营养科副主任兼主任医师。
从事临床营养工作近30 年,长期专注于中西医结合临床营养治疗,对疾病调养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擅长肠道功能障碍、肠道功能重建、重症胰腺炎、围手术期、肿瘤及各类人群的营养治疗及预防。
第一章 每个人都应该懂一些食疗知识
中药和食物的四性与五味
食疗养生是按药物和食物的性、味、功效进行选择、调配、组合,用药物、食物之偏性来矫正脏腑功能之偏,使体质恢复正常平和的养生方法。中医将药材和食物分成“四性”“五味”。“四性”即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如食后能减轻体内热毒的食物属寒凉之性,食后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食物属温热性。“五味”为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分别对应人体五脏:酸对应肝,苦对应心,甘对应脾,辛对应肺,咸对应肾。
中药的四性
温性和热性中药一般都具有温里散寒的功效,适用于寒性病;寒性和凉性中药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的作用,适用于热性病。此外, 还有性质平和的“平性”中药。
温热性质的中药包含了“温” 和“热”两性,从属性上来讲,都是阳性的,如黄芪、五味子、当归、何首乌、大枣、桂圆、鹿茸、杜仲、肉桂等。温热性中药有抵御寒冷、温中补虚、暖胃的功效,可以减轻或消除寒证,适合体质偏寒,如手脚冰冷、喜欢热饮的人。
寒凉性质的中药包含了“寒” 和“凉”两性,从属性上来讲,都是阴性的,如金银花、知母、黄连、黄芩、栀子、菊花、桑叶、板蓝根、蒲公英、鱼腥草、淡竹叶、马齿苋等。
寒凉性质的中药有清热、泻火、解暑、解毒的功效,能解除或减轻热证,适合体质偏热,如容易口渴、喜冷饮、怕热、小便黄、易便秘的人,或一般人在夏季食用,如金银花可治热毒疔疮;西瓜可解口渴、利尿等。
平性的中药介于寒凉和温热性中药之间,具有开胃健脾、强壮补虚的功效, 如党参、太子参、灵芝、蜂蜜、甘草、白芍、玉竹、郁金、茯苓等。各种体质的人都适合食用。
中药的五味
“五味”一般是指药物和食物的真实滋味,即辛、甘、酸、苦、咸。除此之外, 其实还有淡味、涩味。由于长期以来将涩附于酸,淡附于甘,以合五行配属关系, 故称“五味”。
酸味中药能收敛固涩、帮助消化、改善腹泻,如乌梅、五倍子、五味子、山茱萸等。但多食易伤筋骨,感冒者勿食。
苦味中药能清热泻火、降火气、解毒、除烦、通泄大便,还能治疗咳喘、呕恶等,如黄连、大黄、枇杷叶、黄芩、厚朴、白芍、青果等。但多食易导致消化不良、便秘、干咳等,体热者不宜多食。
甘味中药能滋补、和中、缓急,如人参、甘草、黄芪、山药、薏苡仁、熟地黄等。但多食易发胖、伤齿、上腹胀闷,糖尿病患者应少食。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