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8.41 5.6折 ¥ 68 全新
库存207件
作者杨韶刚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559673268
出版时间2024-04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29689732
上书时间2024-10-21
导言 罗洛·梅其人其事
罗洛·黎斯·梅(Rollo Reece May,1909—1994)是美国最负盛名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家和最值得重视的思想家之一,是把欧洲的存在主义心理学(existentialist psychology)移植到美国,并在美国创立了具有美国特色的存在主义心理学和存在主义心理治疗的主要代表人物,也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人本主义心理学(humanistic psychology)的主要倡导者之一。他继承并发展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因而也被称为存在主义的精神分析学家。他和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卡尔·罗杰斯(Carl Rogers,1902—1987)等人共同开创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并且形成了具有存在主义倾向的人本主义研究取向,因而又被称为存在主义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时至今日,他开创的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和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已成为国际心理学研究和心理治疗实践中一支非常重要的力量。
童年生活的磨难
罗洛·梅于1909年4月21日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艾达镇。他的父母生了六个孩子,除了一个姐姐之外,他是最大的男孩子。或许是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所致,他的姐姐从小就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他的父亲名叫厄尔·提特尔·梅(Earl Tittle May),母亲名叫玛蒂·博顿·梅(Matie Boughton May)。罗洛·梅的童年生活深受其父亲和母亲影响,他的父亲当时在一家旅行社内部的基督教青年会(YMCA)担任秘书,经常需要更换工作地点,因此罗洛·梅童年时代的家庭居住地经常变换。母亲长期受情绪波动困扰,是个心理不太健康的家庭主妇,因而也很难负责任地照料家庭和孩子。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作为长子的罗洛·梅很早就不得不承担起照料四个弟弟妹妹的责任。罗洛·梅自己也承认,他的早年生活并不快乐,家庭生活充满了困顿。他的父母都未受过良好的教育,对子女的教育也不太关注。因此,罗洛·梅早期生活中的家庭和教育环境是相当差的,当他的姐姐因患精神病而精神崩溃时,他的父亲甚至把她的病归咎于受教育太多。
罗洛·梅出生后不久,全家因父亲的工作搬往密歇根州的麦里恩市,在那里他度过了自己的大部分童年时光。他记得在孩提时代,他的家庭生活是很不愉快的,父母经常吵架。罗洛·梅对父母双方都不特别亲近。按照罗洛·梅的描述,他的母亲是一个“到处咬人的疯狗”,父亲则是一个很不安分的人,总喜欢搬家。长期争吵的父母以离婚而告终。
为了摆脱家庭中的争吵,罗洛·梅在他家附近的圣克莱尔河畔发现了一个与世隔绝的地方。这条河是美国密歇根州和加拿大安大略省的界河,也是五大湖之一的休伦湖的出水口。它向南流入圣克莱尔湖,全长64公里,现在是个著名的旅游胜地。但在当时的美国,这里人口不多,相对比较安静。这条河成了罗洛·梅小时候寻求心灵安宁的一个心旷神怡的场所:夏天他可以在河里尽情畅游,冬天他便在河面上自由自在地滑冰。后来他声称自己在这条河上学到的东西比他在麦里恩市的学校里学到的都多。虽然在他的童年生活中有许多不愉快甚至痛苦的回忆,但他始终不屈地与个人的命运进行抗争,童年生活中的这些经历反而促成了他对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兴趣,或许这也是导致他更关注人生存在意义和价值探寻,寻找人之存在感的原初之因。
本书从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之父罗洛·梅的观点出发,回答一个问题:人,为什么需要存在感?答案是:因为我们无法忍受它的反面——死亡焦虑,即当我们的“存在”受到威胁时,不安全感带来的强烈恐惧。
什么可以被称为一个人的“存在”?或者在哪些情况下,我们会觉得自己很没存在感?
●当我们无法肯定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自我评价常常受到他人的影响;
●当我们无法在关系中感受到“被需要”,从而无法构建自我认可:比如无法在亲子关系中感受到自己是否称职,或无法在工作关系中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
●当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比如面临可能失去工作、财富、健康的危险;
●当一些与生命有同等重要意义的信念遭到动摇的时候:比如无法完成内心期待自己扮演的角色,或长期坚持的价值观变得不再适用于当下。
在这些时刻,一个人的“存在”受到了威胁,产生一种“自己仿佛不存在”的消亡感,或将要被“杀死”的恐惧,这种心理体验就是死亡焦虑。时代的转变、疾病的暴发、激烈的职场竞争、关系中的心理暴力,都容易削弱一个人的存在感。
作者借罗洛·梅之口,将“存在感”这个一直以来非常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通过不同维度的举例,让读者知道了一个人的“存在”是由哪些面向构成的,以及为什么当我们无法解决现实中的存在问题时,会产生不安、恐惧、焦虑、迷茫、丧失意义感等一系列反应。
心理困境的根源是存在感的丧失。本书也通过罗洛·梅的存在主义治疗观,从“如何理解和对抗焦虑”“如何学会与人建立有爱的联结”“如何实现健康人格”等方面,给出了增强存在感的建议。
杨韶刚
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分会、理论与心理学史分会理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西方心理学史、道德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在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等领域建树颇丰。迄今已出版专著16部、译著44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并先后主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等1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曾师从章益、李汉松、车文博等国内著名心理学家,并先后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等国外高校做访问学者,与詹姆斯·布根塔尔、科克·施耐德等美国当代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有长期的学术交流,是国内存在主义心理学领域的领军学者。
导 言 罗洛·梅其人其事 / 001
童年生活的磨难 / 004
内在心理探索的肇始 / 006
神学思想的启蒙 / 010
致命疾病的心灵启示 / 015
存在主义哲学的召唤 / 017
存在主义分析的创立 / 023
心理医生的使命 / 035
“死亡之所以具有意义,只是因为有了生命” / 043
第一章 罗洛·梅的存在主义分析观 / 049
以存在感为基础的人的科学 / 054
构成存在感的四个要素 / 061
存在感的自我体验 / 070
每个人都同时生活在三个世界 / 080
时空存在的超越 / 088
第二章 现代人的焦虑 / 097
焦虑起源之争 / 101
焦虑与自由选择 / 107
焦虑的本质 / 117
现代人的焦虑根源 / 124
人与焦虑的对抗 / 137
第三章 爱的价值与追求 / 141
爱是一种创造性活力 / 145
性与爱的整合 / 158
爱蕴含着大量的死亡感 / 171
第四章 寻求健康人格 / 175
人格危机源自何方 / 178
人格的四个发展阶段 / 195
创造性、勇气与健康人格 / 202
第五章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 229
造成心理疾病的原因 / 233
心理治疗的原则和阶段 / 241
善与恶,都不能随意铲除 / 253
自由与命运 / 263
后 记 / 277
本书从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之父罗洛·梅的观点出发,回答一个问题:人,为什么需要存在感?答案是:因为我们无法忍受它的反面——死亡焦虑,即当我们的“存在”受到威胁时,不安全感带来的强烈恐惧。
什么可以被称为一个人的“存在”?或者在哪些情况下,我们会觉得自己很没存在感?
●当我们无法肯定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自我评价常常受到他人的影响;
●当我们无法在关系中感受到“被需要”,从而无法构建自我认可:比如无法在亲子关系中感受到自己是否称职,或无法在工作关系中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
●当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比如面临可能失去工作、财富、健康的危险;
●当一些与生命有同等重要意义的信念遭到动摇的时候:比如无法完成内心期待自己扮演的角色,或长期坚持的价值观变得不再适用于当下。
在这些时刻,一个人的“存在”受到了威胁,产生一种“自己仿佛不存在”的消亡感,或将要被“杀死”的恐惧,这种心理体验就是死亡焦虑。时代的转变、疾病的暴发、激烈的职场竞争、关系中的心理暴力,都容易削弱一个人的存在感。
作者借罗洛·梅之口,将“存在感”这个一直以来非常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通过不同维度的举例,让读者知道了一个人的“存在”是由哪些面向构成的,以及为什么当我们无法解决现实中的存在问题时,会产生不安、恐惧、焦虑、迷茫、丧失意义感等一系列反应。
心理困境的根源是存在感的丧失。本书也通过罗洛·梅的存在主义治疗观,从“如何理解和对抗焦虑”“如何学会与人建立有爱的联结”“如何实现健康人格”等方面,给出了增强存在感的建议。
杨韶刚
中国心理学会社会心理学分会、理论与心理学史分会理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西方心理学史、道德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在精神分析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等领域建树颇丰。迄今已出版专著16部、译著44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60余篇,并先后主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等1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曾师从章益、李汉松、车文博等国内著名心理学家,并先后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英国伦敦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德国康斯坦茨大学等国外高校做访问学者,与詹姆斯·布根塔尔、科克·施耐德等美国当代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有长期的学术交流,是国内存在主义心理学领域的领军学者。
神学思想的启蒙
回到美国之后,罗洛·梅从1934年至1936年在他最初的母校密歇根州立农业与实用科学学院担任学生心理咨询员,并且在该校负责编辑一份学生杂志,但此后不久他就被纽约协和神学院(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录取为学生。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另一位重要代表人物卡尔·罗杰斯比他早10年曾在同一所神学院学习过。但是和罗杰斯当时的想法不同,罗洛·梅进入神学院并不是想当个牧师,而是想从神学中探讨关于人类本性的根本问题。在协和神学院期间,他幸运地结识了当时已很有名望的德国存在主义神学家和哲学家保罗·蒂利希(Paul Tillich,1886—1965)、莱茵霍尔德·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1892—1971)。可以说,正是与二人的交往,让梅接触到了一个新的天地,也正是通过与蒂利希的终生友谊,梅才第一次系统地接受了存在主义哲学和神学思想,特别是了解了源自欧洲的索伦·克尔恺郭尔(Søren Kierkegaard,1813—1855) 和马丁· 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等人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
保罗·蒂利希原是德国人,曾在德国柏林、马堡、德累斯顿、莱比锡和法兰克福等地的大学教授哲学和神学,着重研究和分析当时欧洲社会的人类生存状况、宗教文化、历史意义以及政治和社会问题等。蒂利希非常关注人类的精神自由和存在的意义,并对希特勒的纳粹主义观点提出强烈批评,因而在1933年被德国纳粹开除教职,也不允许他在德国的大学里任教。他后来自嘲地说,他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德国非犹太人学者。当时正在德国访问的莱茵霍尔德·尼布尔极力劝说他移居美国。来到美国后,蒂利希应邀担任了纽约协和神学院的系统神学和宗教哲学教授,同时还兼任哥伦比亚大学教授。他相信宗教问题起源于人类的困境,因而研究宗教问题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具有实用意义。蒂利希是美国存在主义神学的典型代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他作为“向怀疑者传教的使徒”受到美国学界的高度关注和尊重。1955年,他从美国纽约协和神学院退休,随后被哈佛大学聘为大学教授。1962年他任教于芝加哥大学,该校为他专门创设了一个神学特别教席。
蒂利希的教学和讲座涉及人生意义的探索性对话,因而吸引了大量的研究生和本科生。他的两本畅销书《存在的勇气》(The Courage to Be,1952)和《信仰的动力学》(Dynamics of Faith,1957)展现出对人类存在状态和精神价值的深切关怀。他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人类面临着许多存在的困境,当我们面临死亡、精神上的罪疚感和无意义的人生时,我们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存在的焦虑。只有使自己全身心地参与到与他人的社会交往中,一个人才能获得存在的勇气,这种参与包括得到别人的承认,最终达到自我认可等。我认为,这是蒂利希从存在主义哲学视角对人类价值存在的经典论述。蒂利希虽然是一位神学家,但他的这些思想,在现代心理学、宗教、存在主义哲学这些本来在学术上相互隔绝的学术思想的鸿沟上,架起了一座理智的桥梁。
在纽约协和神学院学习期间,罗洛·梅经常听蒂利希的课,和他一起探讨神学、宗教及哲学问题。蒂利希成了罗洛·梅的良师益友,而且他们两人保持了30多年的友谊。罗洛·梅不止一次地表述过他对蒂利希的感激之情,称颂蒂利希是他的“朋友、导师、精神之父和老师”。在罗洛·梅的早期著作《咨询的艺术:怎样提供和获得心理健康》(The Art of Counseling: How to Give and Gain Mental Health,1939)一书的前言中,他写道:“我还要对保罗·蒂利希教授表示深深的感谢,他那广泛的学识和对人类本性充满挚爱的深刻洞见使我获益匪浅。”a我们从罗洛·梅所使用的许多术语中确实可以感受到蒂利希的影响,例如核心、勇气、意向性、生命力、无意义的焦虑等。但罗洛·梅认为,他所用的术语更主要地应归功于他自己对心理学和心理治疗的理解,他之所以提到蒂利希,是为了阐明或支持他自己希望提出的某种论点。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