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63.97 5.0折 ¥ 128 全新
库存10件
作者王祥立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5108496
出版时间2024-03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28元
货号29676531
上书时间2024-10-21
以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至崖山海战之后南宋灭亡期间的故事为历史背景,重点围绕南宋对金的战争与和谈、南宋与蒙古(元)的战争两大主要线索展开叙述,刻画了宋高宗赵构、奸臣秦桧、抗金名将岳飞、韩世忠、金国将领完颜宗弼、抗金义士辛弃疾、皇城使王平等一众历史人物形象,讲述了南宋抗金、抗蒙(元)的艰难曲折,着力再现了南宋偏安一隅又奋力保全政权的艰难情状,旋绕了南宋灭亡之际的挣扎与悲壮。
王祥立,男,自由撰稿人,擅长历史题材小说创作,陕西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创作小说讲求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严谨巧妙,合理虚构。主要作品有《大宋风华》《北宋:繁盛的江山》《南宋:倔强的抵抗》等。
第一卷 早岁那知世事艰 中原北望气如山
第一章 伪楚归政康王登基 时局难稳风雨飘摇 002
第二章 建炎南渡内外皆乱 宋金逐鹿战和不定 060
第二卷 斩除顽恶还车驾 不问登坛万户侯
第一章 韩世忠黄天荡传捷 岳鹏举接连复故疆 110
第二章 中兴之将屡战屡胜 绍兴和议委曲求全 178
第三章 顺昌城刘锜战兀术 岳家军剑指黄龙府 213
第四章 杨再兴身殒小商桥 北伐大计再次夭折 247
第五章 慷慨返京视死如归 奸佞当道错铸奇冤 275
第三卷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声
第一章 金国南侵义军四起 采石大捷振奋民心 326
第二章 偏安一隅壮志难酬 文韬武略报国无门 372
第三章 开禧北伐再度失利 迁都汴梁金国衰败 431
第四卷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第一章 志专恢复拼死抵抗 战败被俘宁折不屈 472
第二章 以身殉国南宋灭亡 崖山暮色浩气长存 486
以宋高宗赵构建立南宋至崖山海战之后南宋灭亡期间的故事为历史背景,重点围绕南宋对金的战争与和谈、南宋与蒙古(元)的战争两大主要线索展开叙述,刻画了宋高宗赵构、奸臣秦桧、抗金名将岳飞、韩世忠、金国将领完颜宗弼、抗金义士辛弃疾、皇城使王平等一众历史人物形象,讲述了南宋抗金、抗蒙(元)的艰难曲折,着力再现了南宋偏安一隅又奋力保全政权的艰难情状,旋绕了南宋灭亡之际的挣扎与悲壮。
王祥立,男,自由撰稿人,擅长历史题材小说创作,陕西省网络作家协会会员。创作小说讲求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严谨巧妙,合理虚构。主要作品有《大宋风华》《北宋:繁盛的江山》《南宋:倔强的抵抗》等。
如今金人暂退,原本潜伏在民间的诸多能人志士便纷纷崭露头角,对皇宫内院的张邦昌及“大楚”朝廷打起了主意。因此哪怕东京城中的局面已经初步稳定,皇宫之中却仍然紧张无比。
文德殿之中,张邦昌与朝中留守的诸位大臣围坐一处,表情都极为凝重。
皇城使陈越肃手站在不远处的柱子旁,眯着眼睛看着眼前这一幕,神色不定。
大殿之中香烟袅袅,伴随着时不时吹拂而入的寒风时而化作狰狞或是轻柔的姿态,却始终不肯安定哪怕一瞬,正如这大殿之中诸位大臣的心头思绪一样难以捉摸。
张邦昌身穿大红衣袍,端坐在正座之上,表情格外严肃,目光在众人脸上逐一扫过,眼底闪过了道道寒意。
众官入殿落座之前,陈越已经将皇城司散布消息之事一一告知,同时也说明了此时东京城之中的激昂民情。
近日来皇城司残部在他的手中完成了整合,并且重新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情报网,更恢复了暗中对东京城的掌控。
但眼下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民间的各种论调汹汹,饶是他率着皇城司上千人手在城中四处奔忙,想要将民情给疏导压顺,最终也只落得个疲于奔命,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
此时的陈越已经足足三日没有睡过觉,纵然身强体壮如他,站在柱子旁也要时时伸手在殿柱旁借力扶持,否则恐怕一时不察就要站着昏睡过去。
为了不在这殿上懈怠甚至出丑,陈越在掌心之中藏下了一根银针,随时都可刺入自己的腿侧,如此就可以借痛意自醒。
之所以如此谨慎,是因为陈越很清楚,眼下大殿之中众人的这次会议将决定接下来东京城甚至于大宋整个北疆的命运。
作为专司护卫皇室职责的皇城司使,无力护卫两帝以至于两帝北狩一事就足以他割了自己的脑袋。
倘若再无力护佑东京城这上百万百姓的安全,那他也只能在城墙之上自戕,面北谢罪了。
两帝北狩,宫人尽数被掳,虽说金人并未屠城,也未在内城中大肆烧杀抢掠,但外城各门处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些来不及依宵禁令离开街面上的百姓都被就地砍杀。
城外民居、驿馆、坟茔墓穴都被发掘焚烧,东京城内百姓受扰受惊者十有四五。
虽说随着金军缓缓北撤,东京城内外已经逐渐恢复了日常秩序,但此时依旧人心惶惶。
没有金人支持,张邦昌这个“大楚”皇帝究竟要如何自处,是面北称臣还是恢复大宋?朝堂之上剩下的这些大臣如何作想?
这些问题才是东京城中如今至关重要的问题。
朝着陈越微微颔首以示感谢之后,张邦昌转头看向下面围坐在一处的诸位大臣,缓缓开了口。
“皇城司有报,金人大军已经尽数北归,目前已过真定府,旬日便会重归金境,而且在沿途之中并未留下兵马,显然并没有长久驻守的想法。”
“诸公对此,有何意见?”
此话一出,下面的诸位大臣顿时面面相觑。什么叫有何想法?是对大楚朝廷的想法,还是对大宋朝廷的想法?是对他张邦昌“叛国”行为的想法,还是对众人追随张邦昌一起“叛国”的想法?
张邦昌的问题看似宽浅,实则直接切到了这些大臣心头的痛处。他们这个所谓的大楚小朝廷,连金人扶持下的傀儡都算不上。
金人北撤走得干净利落,在城中只留下了一小队百十来人的军伍,一不做城防守护,二不管城中的琐碎事务,每日只知道饮酒作乐,对所谓大楚朝廷也是听调不听宣的态度。
但这一支军伍,却无视宫廷规矩,驻扎在大宋宫墙之内。时不时还要巡视宫廷,同时也拒绝张邦昌外出。
这等于是将张邦昌等人的命彻底拿捏在了他们的手中。
除了少数几个人之外,剩下的大臣都很清楚所谓大楚不过是金人玩的一个小手段,想要让宋人自己内耗罢了。
这个小朝廷若是真的起了势,打算与宋廷隔江而治的话,对宋廷算得上极大的打击。
又或者是小朝廷转而想要复归宋廷,这些小朝廷的人在大宋朝堂之上与那些宋臣也必然要出现隔阂。
金人最多不过消耗这一支百十人的军伍就能起到如此大的作用,何乐不为?
当时权知枢密院事的东京留守王时雍站起身来,朝着张邦昌拱手一礼:“臣以为金人北撤,于我大楚来说并非好事。”
“眼下宋廷已没入金军军伍之中,南方各路府群龙无首,正是我大楚迅速掌政招抚各处的大好时机,但眼下东京城中可动用兵马稀少,勉强可供守城驱使,不足以南下……”
“倘若遣一人北上与金人商谈,求得金人留下万余金兵以供驱策,以东京城为基,逐步南下……”
当初金人决意北归,商议要再立一个汉人皇帝,再年年从江南之地筹措岁贡的时候,王时雍与宋齐愈等人尽皆不顾张邦昌反对,力挺他上位。
后来张邦昌手中无人可用,无奈只得提拔王时雍权知枢密院事,这让王时雍颇为飘飘然。若是宋廷尚在,以他的资历能力还需再熬上个十年八年才有望登上这层楼。
所以当下的王时雍已经将自己的身份划入张邦昌麾下心腹,以及这个大楚小朝廷的死忠行列。
比起周围这些人的沉闷压抑,王时雍眼下可谓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却丝毫没有注意到,随着他越说越慷慨激昂,大殿之中的气氛却越加沉闷。
坐在下首位置的吕好问等人这时候看向他的眼神也越发凌厉,那种眼神已经绝非同僚之中的争强斗勇,反而有种要生啖其肉的狠意。
张邦昌注意到场中气氛变得有些焦灼,心头微微一颤,连忙挥了挥手打断了王时雍的发言。
王时雍悻悻地闭上了嘴巴,没有违拗张邦昌的命令,而是坐回了自己的座位上。
不等张邦昌再次开口问询,吕好问主动站了出来,抬手指向王时雍直接怒斥:“乱臣贼子,狗奸贼!竟然妄图与金贼讨饭吃,你吃的是我大宋的粮食,穿的是我大宋的官衣,却有如此大逆不道的念头,卑鄙至极,无耻之尤!”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