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1.88 4.8折 ¥ 46 全新
库存14件
作者[芬兰]艾诺·卡拉斯 著,倪晓京 冷聿涵 译
出版社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ISBN9787507853568
出版时间2023-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6元
货号29615924
上书时间2024-10-21
译 序
芬兰著名象征主义和新浪漫主义女作家与诗人艾诺·卡拉斯(Aino Kallas,1878—1956),她一生中曾在芬兰、俄罗斯、爱沙尼亚、伦敦和瑞典多地生活,被誉为芬兰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在爱沙尼亚文坛也享有盛誉。
艾诺·卡拉斯于1878年8月2日出生于维堡附近基斯基拉(Kiiskilä,现位于俄罗斯境内)的一个讲德语的芬兰贵族知识分子家庭。她的父亲朱利乌斯·克伦(Julius Krohn)是赫尔辛基大学芬兰文学教授、诗人和民俗学家,支持芬兰人爱国运动,母亲明娜·克伦(Minna Krohn)曾任芬兰女子学校首任校长,也是一位作家。艾诺童年时生活在赫尔辛基,曾经常去维堡庄园度夏,并留下美好回忆。她10岁时父亲不幸遭遇海难去世,祖父母亦先后离世,母亲则积郁成疾。艾诺后来创作的许多悲剧性主题作品很大程度上源于其童年时期的不幸经历。1894年,艾诺16岁时进入赫尔辛基芬兰女子学校学习。1900年同爱沙尼亚语言学家、民间诗歌学者兼外交官奥斯卡尔·卡拉斯(Oskar Kallas,1868—1946)结婚,并移居至圣彼得堡,1904年又迁至爱沙尼亚的塔尔图。在塔尔图时,艾诺加入了当地文学团体青年爱沙尼亚(Noor-Eesti),并用她的作品参与了爱沙尼亚人民摆脱外国统治的斗争。1918年她丈夫被任命为独立后的爱沙尼亚驻赫尔辛基大使,她随丈夫返回芬兰,推动了爱沙尼亚文学在芬兰的传播。1922年其丈夫被任命为驻伦敦大使,她随丈夫赴英,直到 1934年返回爱沙尼亚。1941—1944年纳粹占领爱沙尼亚后,她随丈夫流亡瑞典。其丈夫于1946年在斯德哥尔摩去世,艾诺一直住到1953年才返回芬兰。艾诺与丈夫共育有五个孩子,其中两个夭折,两个在战争中死于非命,最后一个也在战后去世。艾诺于1956年11月9日在赫尔辛基逝世。
《狼新娘》(Sudenmorsian)一书收录了艾诺·卡拉斯的三部著名作品,分别是《狼新娘》《芭芭拉·冯·迪森胡森》《圣河的复仇》。《狼新娘》描写了流传在爱沙尼亚希乌马岛上的一段凄美的故事,而在狼人童话和禁忌之爱的描述背后,人们可以找到构成人性的更深层的主题。《芭芭拉·冯·迪森胡森》通过一位神父的转述,将敢爱敢恨、不顾世俗,为爱而不顾一切的少女芭芭拉带到读者眼前。《圣河的复仇》讲述了17世纪中叶庄园主和水磨坊建造师在“圣河”上修建水坝和水磨房,水磨坊建成后不久当地发生大旱,村民将其归咎于水磨房,最终将水坝和磨坊拆毁并将建造师沉入河中淹死的故事。艾诺·卡拉斯作为芬兰著名象征主义和新浪漫主义女作家,其笔下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语言细致凝练,以反面视角进行叙述,风格上带有强烈的象征主义,熟练运用各种暗示、隐喻,给读者留下较大想象空间和品味余地。
芬兰女作家艾诺·卡拉斯(Aino Kallas,1878—1956),1878年出生在现俄罗斯境内维堡的一个芬兰贵族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朱利叶斯·克伦(Julius Krohn)是一位诗人,语言学家,母亲明娜·克伦(Minna Krohn)也是作家,曾任芬兰女子学校首任校长。艾诺十岁时父亲遭遇海难去世,祖父母也先后去世,母亲积郁成疾。其后来许多悲剧性主题作品都源于童年时的悲惨遭遇。她1894年16岁时进入赫尔辛基芬兰女子学校学习。1900年同爱沙尼亚外交官、语言学家、民间诗歌学者奥斯卡尔·卡拉斯(Oskar Kallas)结婚,移居至圣彼得堡、爱沙尼亚。1918年丈夫被任命为独立后的爱沙尼亚驻赫尔辛基大使,随丈夫返回芬兰。1922年丈夫被任命为驻伦敦大使,随丈夫赴英。1934年返回爱沙尼亚。1944年爱沙尼亚并入苏联后,随丈夫流亡瑞典。生有三个孩子。丈夫于1946年去世,三个孩子也先后在战争中和战后去世。艾诺于1956年在赫尔辛基逝世。
艾诺涉猎广泛,擅长短篇、长篇小说、诗歌及戏剧写作。189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歌曲与民谣》(Lauluja ja balladeja)。1903年后作品开始描述爱沙尼亚社会状况和受到德国与沙俄双重挤压的困境。凭借短篇小说集《在海的另一边》(Meren takaa)在文学界首获成功。1913年问世的短篇小说集《即将起锚的航船之城》(Lähtevien laivojen kaupunki)受象征主义影响,创作风格及内容由关注社会问题转向哲学与神学问题。艾诺对芬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坛有过重要影响。1928年其代表作《狼新娘》(Sudenmorsian)问世,2017年入选芬兰独立一百周年评选的百年百书之一。其作品主题多与爱情和历史有关,风格上带有强烈的象征主义,熟练应用各种暗示、隐喻,给读者留下较大想象空间和品味余地。其最著名的作品还包括《芭芭拉·冯·迪森胡森》(Barbara von Tisenhusen,1923)与《圣河的复仇》(Pyhän joen kosto,1930)。
她曾多次获得国家级文学奖,并于1942年荣获芬兰文学终身成就奖阿莱克西斯·基维奖。2006年芬兰设立艾诺·卡拉斯协会,以纪念其杰出的文学成就。
《狼新娘》(Sudenmorsian)一书收录了艾诺·卡拉斯的三部著名作品,分别是《狼新娘》《芭芭拉·冯·迪森胡森》《圣河的复仇》。《狼新娘》描写了流传在爱沙尼亚希乌马岛上的一段凄美的故事,而在狼人童话和禁忌之爱的描述背后,人们可以找到构成人性的更深层的主题。《芭芭拉·冯·迪森胡森》通过一位神父的转述,将敢爱敢恨、不顾世俗,为爱而不顾一切的少女芭芭拉带到读者眼前。《圣河的复仇》讲述了17世纪中叶庄园主和水磨坊建造师在“圣河”上修建水坝和水磨房,水磨坊建成后不久当地发生大旱,村民将其归咎于水磨房,最终将水坝和磨坊拆毁并将建造师沉入河中淹死的故事。艾诺·卡拉斯作为芬兰著名象征主义和新浪漫主义女作家,其笔下的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语言细致凝练,以反面视角进行叙述,风格上带有强烈的象征主义,熟练运用各种暗示、隐喻,给读者留下较大想象空间和品味余地。
芬兰女作家艾诺·卡拉斯(Aino Kallas,1878—1956),1878年出生在现俄罗斯境内维堡的一个芬兰贵族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朱利叶斯·克伦(Julius Krohn)是一位诗人,语言学家,母亲明娜·克伦(Minna Krohn)也是作家,曾任芬兰女子学校首任校长。艾诺十岁时父亲遭遇海难去世,祖父母也先后去世,母亲积郁成疾。其后来许多悲剧性主题作品都源于童年时的悲惨遭遇。她1894年16岁时进入赫尔辛基芬兰女子学校学习。1900年同爱沙尼亚外交官、语言学家、民间诗歌学者奥斯卡尔·卡拉斯(Oskar Kallas)结婚,移居至圣彼得堡、爱沙尼亚。1918年丈夫被任命为独立后的爱沙尼亚驻赫尔辛基大使,随丈夫返回芬兰。1922年丈夫被任命为驻伦敦大使,随丈夫赴英。1934年返回爱沙尼亚。1944年爱沙尼亚并入苏联后,随丈夫流亡瑞典。生有三个孩子。丈夫于1946年去世,三个孩子也先后在战争中和战后去世。艾诺于1956年在赫尔辛基逝世。
艾诺涉猎广泛,擅长短篇、长篇小说、诗歌及戏剧写作。189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歌曲与民谣》(Lauluja ja balladeja)。1903年后作品开始描述爱沙尼亚社会状况和受到德国与沙俄双重挤压的困境。凭借短篇小说集《在海的另一边》(Meren takaa)在文学界首获成功。1913年问世的短篇小说集《即将起锚的航船之城》(Lähtevien laivojen kaupunki)受象征主义影响,创作风格及内容由关注社会问题转向哲学与神学问题。艾诺对芬兰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文坛有过重要影响。1928年其代表作《狼新娘》(Sudenmorsian)问世,2017年入选芬兰独立一百周年评选的百年百书之一。其作品主题多与爱情和历史有关,风格上带有强烈的象征主义,熟练应用各种暗示、隐喻,给读者留下较大想象空间和品味余地。其最著名的作品还包括《芭芭拉·冯·迪森胡森》(Barbara von Tisenhusen,1923)与《圣河的复仇》(Pyhän joen kosto,1930)。
她曾多次获得国家级文学奖,并于1942年荣获芬兰文学终身成就奖阿莱克西斯·基维奖。2006年芬兰设立艾诺·卡拉斯协会,以纪念其杰出的文学成就。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