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理学通识课
  • 心理学通识课
  • 心理学通识课
  • 心理学通识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心理学通识课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45.88 6.7折 68 全新

库存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莫雷 等

出版社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ISBN9787503573248

出版时间2022-08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68元

货号29453151

上书时间2024-10-21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心理学有一个漫长的过去,但只有短暂的历史。”这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一句著名评论。说心理学有漫长的过去,是因为人类对于心理现象的探索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古代,早如各种巫术与原始宗教,其后如中国的先秦诸子、印度的佛陀和西方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们,都对人类的心理活动有过种种论述。说它只有短暂的历史,是因为直到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世界上个心理学实验室,才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正式诞生,从此心理学开始脱离哲学的藩篱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迄今为止也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正因为科学心理学的历史短暂,当前社会中充斥着对心理学的种种误解,诸如把心理学当成是读心术、心灵鸡汤、玄学……这些歪曲不仅有损心理学以及心理学工作者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也限制了心理学发挥其自身价值的空间,甚至一些伪心理学知识已经对人们的生活造成危害。因此,本书的一个重要目标便是正本清源,破除人们心中对于心理学的一些常见误区和伪心理学知识,普及真正的科学心理学的研究结论。

同时,随着我国发展进入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加快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成为心理学所不容推卸的重要责任。因此,除了普及科学的心理学知识以外,推动心理学研究成果向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转化应用是本书的另一大重要目标。为此,本书着重介绍了我国心理学研究成果应用在解决群体事件与应急管理、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等社会治理领域重大问题上的进展,有助于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此外,考虑到本书的主要读者群体是我国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所以本书也着重介绍了管理与领导心理学,希望这部分内容能够帮助领导干部们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知识解决管理和领导工作中的难题,以更好地在本职岗位上为我国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是发挥心理学服务社会作用的一大重要渠道。

基于上述设想,本书以心理学体系为基本框架,介绍了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主要分支的核心内容,力求反映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与趋势,对人类心理学基本原理做了整体概述。

全书共五篇十九章。篇为心理学概论,共包含四章内容。章破除了人们对心理学的常见误解,明确了科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研究原则与方法以及对社会发展的意义;第二章从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介绍了普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一些有趣的结论;第三章和第四章则梳理了心理学的学科体系与历史发展脉络,以让读者对心理学有一个全面、宏观的整体认识。

第二篇为社会心理学,分为三章,分别从个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社会认知、态度与价值观)、个体间的社会互动(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群体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三大方面进行了介绍。社会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之一,是心理学应用于人类社会实践和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其中,一些有趣的社会心理现象如首因效应、从众效应、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效应等,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第三篇为公共危机事件与应急管理,分为三章,介绍了如疫情、地震、洪水、火灾、族群矛盾、宗教矛盾、移民拆迁、利益冲突、仇恨犯罪等公共危机事件下国内外有关心理危机干预和群众舆情管理的心理学研究理论和实践经验,为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平安中国”的社会治理基本要求贡献心理学的方法和技术。

第四篇为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分为五章,介绍了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全国A 学科团队依托两个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构建”与“个体心理危机的实时监测与干预系统的建构”的领先科研成果,分别为正常群体、心理困扰人员和心理障碍人员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以及个体的自我心理调适与情绪管理等提供切实可行的顶层设计和实操指南。

第五篇为管理与领导心理,分为四章,以领导、追随和情境三个概念为核心,综合了多学科的相关内容,分别介绍了人性假设与权力心理、领导者的胜任特征、对追随者的影响策略和情境管理与团队引领,为领导干部的工作开展提供具有真知灼见的心理学指引。

本书各篇章内容的撰写者均长期深耕研究相关领域,由莫雷教授对全书内容进行了整体设计,组织相关领域的专家分工进行撰写。篇由陈彩琦副教授撰写,第二篇由田丽丽教授撰写,第三篇由范方教授撰写,第四篇由攸佳宁教授撰写,第五篇由迟毓凯副教授撰写,莫雷教授参与了各篇的撰写工作并对全书进行了统稿。本书内容反映了六位学者以及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科团队长期以来在心理学领域重要研究问题上所累积下来的深厚见解与扎实成果。

 

莫 雷

2022年5月于广州

 



导语摘要

这是一本帮助普通大众,尤其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学懂弄通心理学“是什么”以及如何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解决实际学习、工作中的难题的心理学通识书。

本书从澄清对心理学的种种误解、伪心理学知识入手,以心理学体系为基本框架,介绍了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主要分支的核心内容,力求反映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与趋势,深入阐释心理学研究理论和实践经验在日常生活、管理与领导中的重大指引作用。

本书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文字通俗易懂,撰写者均为长期深耕心理学研究相关领域的专家,各篇章内容都是他们重要研究问题上所累积下来的深厚见解与扎实成果。



作者简介

莫雷,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在学术界担任各种重要职务,历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bu长江特聘教授教育学评审组召集人,教育bu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bu中小学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bu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目录

篇 心理学概论:走进心理学 


章  心理学概述 / 002


一、什么是心理学 / 002


二、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 007


三、心理学研究的原则与方法 / 010


四、心理学研究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 014


第二章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特征 / 020


一、心理现象概述 / 020


二、认知过程 / 022


三、情意过程 / 036


四、个性心理特征 / 045


第三章  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 054


一、心理学体系概览 / 054


二、研究一般心理现象的主要学科 / 055


三、研究不同领域心理现象的主要学科 / 059


四、研究不同主体心理现象的主要学科 / 068


第四章  心理学科的发展 / 074


一、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概述 / 074


二、精神分析心理学及实践启示 / 082


三、行为主义心理学及实践启示 / 085


四、人本主义心理学及实践启示 / 088


第二篇 社会心理学:“人”与“众” 


第五章  社会认知 / 095


一、认识自我与印象管理 / 095


二、认识他人与印象形成 / 101


第六章  人际关系 / 111


一、人际关系的开端:人际吸引 / 111


二、人际关系的桥梁:人际沟通 / 120


三、不同人际关系的处理 / 126


第七章  社会影响 / 137


一、从众:你在群体中为何举棋不定? / 137


二、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三个臭皮匠,真的能胜过诸葛亮吗? / 142


三、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群体决策能代表大多数人的意志吗? / 148


四、合作与竞争:走出“囚徒困境” / 153


第三篇 公共危机事件与应急管理 


第八章  公共危机事件与心理危机 / 163


一、公共危机事件 / 163


二、公共危机事件的心理影响 / 167


三、公共危机事件的心理危机 / 173


第九章  公共危机事件的心理危机干预 / 177


一、心理危机干预概述 / 177


二、自然灾害事件与心理危机干预 / 184


三、事故灾难事件与心理危机干预 / 190


四、公共卫生灾难事件与心理危机干预 / 194


五、社会安全事件与心理危机干预 / 198


第十章  群体性事件与舆情管理 / 206


一、群体与群体性事件 / 206


二、引发群体性事件的舆情及其心理机制 / 212


三、网络舆情的应对与引导 / 216


第四篇 心理健康与危机干预 


第十一章  心理健康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 / 226


一、不同心理健康状况人群的特点 / 226


二、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构建 / 229


第十二章  对正常群体的发展性工作 / 236


一、发展性工作的基本要义 / 236


二、发展性工作的实施办法 / 238


三、不同系统的发展性工作 / 240


第十三章  对心理困扰人员的干预 / 245


一、对心理困扰个体的心理咨询 / 245


二、对心理危机个体的紧急干预 / 253


三、不同系统的干预性工作 / 256


第十四章  心理障碍人员的治疗性工作 / 262


一、心理障碍的定义 / 262


二、不同系统的治疗性工作 / 270


第十五章  自我心理调适与情绪管理 / 272


一、常见的心理困扰问题 / 272


二、常见的心理调适方法 / 275


第五篇 管理与领导心理 


第十六章  管理与领导的理论体系 / 283


一、管理与领导心理概述 / 283


二、人性假设与管理 / 287


三、权力及其心理作用 / 295


第十七章  领导者的胜任特征 / 302


一、领导胜任力概念与模型 / 302


二、党政领导的胜任特征 / 306


第十八章  对追随者的影响策略 / 311


一、认知改变策略 / 312


二、行为激励策略 / 317


三、人际关系策略 / 323


第十九章  情境管理与团队引领 / 329


一、权变理论和情境管理 / 330


二、团队发展的管理策略 / 338


参考文献 / 347



内容摘要

这是一本帮助普通大众,尤其是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干部,学懂弄通心理学“是什么”以及如何运用心理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解决实际学习、工作中的难题的心理学通识书。


本书从澄清对心理学的种种误解、伪心理学知识入手,以心理学体系为基本框架,介绍了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等主要分支的核心内容,力求反映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与趋势,深入阐释心理学研究理论和实践经验在日常生活、管理与领导中的重大指引作用。


本书集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于一体,文字通俗易懂,撰写者均为长期深耕心理学研究相关领域的专家,各篇章内容都是他们重要研究问题上所累积下来的深厚见解与扎实成果。



主编推荐

莫雷,博士,华南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在学术界担任各种重要职务,历任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bu长江特聘教授教育学评审组召集人,教育bu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bu中小学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bu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精彩内容

管理与领导心理这一部分内容,与领导干部实际工作密切相关。如何将心理学与管理和领导工作结合起来,却不是简单的事。这是因为,相关内容涉及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领导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多个学科,不同的学科中,相关内容彼此交叉又各有侧重。因此,本篇“管理与领导心理”需要厘清概念、有所侧重地阐述心理学在管理与领导中的应用。

本篇首先对管理与领导的相关概念做出了限定,然后以领导、追随和情境三个概念为核心,综合了多学科的相关内容,重点介绍了以下方面的心理学研究:

一是人性假设与权力心理。人性假设,是每一种管理思想与实践的理论基石,也是管理心理讨论的重要的内容背景;而权力心理则探讨了领导干部自身拥有资源之后,心理行为的变化,以期领导干部在通晓人性的基础之上,更能有清晰的自我职业心理认知。

二是领导者的胜任特征。胜任特征研究是近些年管理与领导研究的重点,许多研究结论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应用,诸多领导干部也因此受益。

三是对追随者(即被领导者)的影响策略。如果说胜任特征关注领导者自身的成长,对追随者的影响策略则聚焦于领导影响力的关键组成部分,即对追随者的认知、行为和关系方面有效影响的策略,这是个体心理在管理与领导中应用的重点。

四是情境管理与团队引领。如何打造一支高效的团队,如何根据成员的心理变化,依据心理学的权变理论来进行组织与团队的打造?这部分涉及了群体与组织心理在管理与领导中的应用。

第十六章  管理与领导的理论体系

管理与领导,从理论到实践,从东方到西方,多重内容多方视角,即使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与观点也是多元繁杂的。所以,在本章中,我们从管理的具体实践出发,先是对管理心理理论中几个核心的变量做了简要的分析和梳理,然后根据中国的现实需要,从领导、追随和情境来展开我们的讨论。

随后,我们对管理与领导实践中两个重要因素,人性与权力的心理学研究做出了介绍。首先,所有的管理行为和理念背后都隐藏着巨大的人性假设,那么,在管理的历史和现实中,都存在着哪些对人性的真知灼见,当下的管理实践背后隐藏着怎样的人性假设,我们希望领导者能对自己管理行为背后的人性观有清醒的认知,以便进一步修正和提升。其次,管理者因为拥有资源而影响别人,这就是权力。但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一旦拥有了权力,其认知、情感和行为就有了一系列的变化,领导者只有自知,才能更有效地识人用人,而权力心理研究的介绍能让领导者更能认清和反省自己的心态现状与发展变化,从而更好地促进管理实践。

一、管理与领导心理概述

(一)管理、领导与心理学

管理与领导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两个概念,这两个概念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所谓管理,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和控制,以便完成既定的组织目标和结果;而所谓领导,则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和群体内,为实现组织预期目标,领导者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标的过程。在这里,领导是决策的过程,管理是执行的过程;领导倚重的是影响力,管理倚重的是职能赋权;领导主要处理变化的问题,管理主要处理存在的问题。这两个概念内涵与外延相互交叉,又略有不同。

作为“人”的指代,领导者和管理者相比较,领导者含义更为广泛,因为管理者往往只具有正式职权,而领导本身还包括非正式职权。简言之,管理者一般是有实际的职位来为其行为做保障,而领导者可能职位并不高,或没有具体的职位,但却因为魅力可以影响不同的人。在“人”的指代上,领导者更注重人,强调的是做正确的事;而管理者更注重系统,强调正确地做事。

作为“行为”的指代,领导和管理相比较,管理的含义更为广泛。因为在管理的实践中,本身就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多种行为过程,在这里,“领导”就是管理等重要职能之一。此外,管理展开来说,管人理事,管理的对象有人、有事,包括了人、财、物等多种内容,而领导的对象只能是人,只能是对人的影响。所以,从行为层面来看,管理的外延更为宽泛一些。

一般来说,领导心理是管理心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管理心理学包括个体心理、群体心理、组织心理、领导心理等多种范畴。在这里,我们之所以将此部分归结为“管理与领导心理”,是期望在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框架内,以领导心理为核心内容,来展现在组织管理中的心理学的现象、规律以及实际应用。本章的内容,也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展开的。

(二)领导、追随与情境

如前所述,我们这里的管理心理学讨论以领导心理为核心展开,这里的领导,更多指一种行为与过程,它并不是存在于领导者身上的一种特质或特征,而是发生在领导者和追随者(即被领导者)之间的一种交互活动。

在领导过程中,领导者和追随者同时也受到具体工作情境条件的约束。即,领导是在领导者和追随者之间有影响力的一种关系,发生在他们试图真正地加以改变并期望得到反映他们共同目标的结果时。从上述概念,我们可以看出领导行为由领导者、追随者和工作情境三个要素构成,它们之间是一种互相影响的关系。

领导者和追随者构成领导行为的主体,组织的目标经由领导者细化和分解,传达给追随者,再经过大量的任务指令、沟通、反馈,共同实现目标。然而,任何的领导行为都发生在某个特定的组织内部,不同的情境特征又会影响领导行为的效果。领导者、追随者、工作情境也是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管理与领导心理的核心内容。

首先,领导者由于其自身的人格品质、价值观念、工作经验等会形成不同的领导风格。比如,有些领导者以任务为导向,关注任务是否能如期完成、完成的质量怎样。这种类型的领导就可能较少地关注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其在领导行为中较少关注组织成员的心理、感受,而更倾向于依照程序办事。有些领导则以关系为导向,经常倾听追随者的意见并给予支持,尽力在组织中维持一种愉快、和谐、融洽的氛围。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也相对较少地强调组织的规则和工作程序。另外,有些领导事必躬亲,不管大小巨细的事都要亲自过问;相反有些领导则赋予追随者更多的自主性。领导者自身的人格品质、信念价值和个人经历会形成不同的领导风格。

其次,追随者也有各自不同的个性品德、价值观念和期望需求。如有些追随者认为,自己的工作职责就是执行领导的命令,不管这个命令是否具有操作性。而有些追随者认为,每个成员对于组织的发展都是很重要的,因此会主动参与组织的活动,思考组织的制度规则是否合理。相应地,除了基本的薪酬和福利外,他们也会比前者更需要机会来展现自己的能力,实现自身对组织的价值。也就是说,每个追随者都会基于自身的个性、价值观念和期望需求形成不同的反应模式。

有种由来已久的观点,认为领导者是领导行为中的主导者,追随者的存在只是为了能让领导者实现领导。事实上,领导者与追随者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追随者要服从领导者的指令,适应领导者的行为方式;另一方面,追随者固有的个性和特点也需要领导者加以观察,并适时地调整自己的领导策略。除此之外,共同目标也非常重要,这是领导者和追随者行为的共同基础。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每个人都喜欢和自己有相似的人,在组织中亦是如此。追随者更容易认同和接纳与自己有相似点的领导者,而共同的目标就是相似性的重要体现。

后,领导者与追随者都置身在特定的情境之中,领导行为的终效果受到情境因素的调节。可能领导者和追随者都付出了相同的努力,配合得同样默契,但由于情境因素的变化取得了截然不同的结果。任务的难度、压力、相关的政策法规等都属于情境因素。

总之,虽然研究者关于领导的本质说法众多,但追根溯源,就是“要别人去做你想做的事”。然而,追随者为什么要听从领导者的指挥,领导者凭什么对追随者“指手画脚”,难道仅仅是简单的权力不对等?很显然,答案并不那么简单,这里面牵扯到领导自身的定位、追随者(下属)的个性特质,以及在特定情境下两者的相互作用,等等。我们将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于领导者管理和领导过程中各种心理行为现象及其规律进行阐述和讨论的著述,我们首先从管理点心理基础人性假设谈起,随后展开领导、追随者与情境三个方面的讨论。

二、人性假设与管理

管理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Douglas M-Mc Gregor)认为,所有的管理行为和管理理念背后都隐藏着巨大的人性假说。管理者在实践某种管理行为时,总是会首先把被管理者认定为“某类人”,如,在一个四处摄像头的车间,不论管理者怎么宣传自己的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摄像头本身就暗含着他对被管理者的不信任,在他的心目中,下属是懒惰同时需要监控的。

在管理的历史演变中,关于人性的假说基本包含以下类别,不同的人性假说 基础上,也呈现出不同的管理风格。

(一)基于人性假设的管理理念

1.“经济人”假设与管理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兴起一种把科学的理念和思路运用到管理中的思潮,形成了古典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中,基本遵循“人是机器”的论调,形成了著名的“经济人”假设。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