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难忘的往事
  • 难忘的往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难忘的往事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80.13 4.5折 178 全新

库存1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骆宾基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ISBN9787203121572

出版时间2022-06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78元

货号29444571

上书时间2024-10-21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序言】

好的文字越经过岁月沉淀,才越彰显价值

何鲁丽

骆宾基,一九一七年出生于吉林珲春,山东人的淳朴本性、东北人的豪爽民风,家乡独特的多民族聚居环境和文化传统,特别是特定的历史时期,都给骆宾基以深深的影响。面对时代的变幻和人生的挫折,骆宾基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坚守为人的底线,为艺术创作和金

文研究奉献出毕生心血。

骆宾基的文学创作具有独特的风格,那就是在现实主义细腻描写中交织着浪漫主义,尤其是其中鲜明的地域特色正是属于我们这个民族的灵魂,而这也恰恰构成了他作品扎实厚重的底蕴,使其具有了鲜明的美学特色和艺术品格。除了纪实报告,中篇、长篇小说,他还创作了剧本等。读骆宾基的作品,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作家内心的精神气韵。新中国成立后,骆宾基走进乡村,体验生活,写了一些小说,多角度展现了新农村的面貌。在金文研究方面,骆宾基能独立思考,敢于争鸣,不囿于旧有的金石学理论,自己独创了一套新的。

骆宾基是个爱故乡、爱祖国的战士,是个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优秀作家,他专心写作、严谨治学,他有理想,有抱负,他的作品与国家、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几十年后看,依然是很有特色、很有贡献的,正所谓“好的文字越经过岁月沉淀,才越彰显价值”。希望年轻的作家,也能传承前辈的精神,从人民中汲取营养,创作出受到民众喜爱的作品。

 

二○二一年十二月



导语摘要

《难忘的往事》为《骆宾基全集》中的第十一卷,杂文卷,共收录作者发表过的杂文《难忘的往事》《一九三九年冬去绍兴》《新诗与诗人》《以往和未来》《富饶迷人的黑河》等130余篇,作者为抗日战争所鼓舞,以自己手中的笔为救亡图存的急迫任务服务,作品笔触细腻,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从中可以感怀前辈文人干预生活的勇气。



作者简介

骆宾基,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理事、 东北文化协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战旗》《文学报》《东北文化》主编、中国作协北京分会副主席、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等。本册为《骆宾基全集》中的杂文集,共收录作者发表过的杂文《新诗与诗人》《以往和未来》《富饶迷人的黑河》等70余篇,作者为抗日战争所鼓舞,以自己手中的笔为救亡图存的急迫任务服务,作品笔触细腻,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从中可以感怀前辈文人干预生活的勇气。



目录

【目录】


 


001 / 戏台下的风波


006 / 夜与昼


009 / 诗人的忧郁


014 / 播种者


017 / 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十五周年


020 / 关于宪政


——由知与行、认识与实践上说起


023 / 欧洲和远东


027 / 七十五届议会后敌国国民将怎样生活


030 / 纪犀牛岭


035 / 鸡鸣与狗吠


041 / 乡居小记


——在广西两江


045 / 答读者


049 / 孤 独


052 / 读诗小记


063 / 三月书简


076 / 新诗和诗人


084 / 幸运的人们


——桂渝旅途小记


087 / 大风暴中的人物


——评丁玲著《我在霞村的时候》


095 / 忘 却


——读《发疯》之后


097 / 论感伤


098 / 发表欲小论


099 / 答友问


——关于写作种种


100 / 祝 福


101 /给C君


102 / 文学与人生


105 / “新春噩梦”之外的话


107 / 虐杀者与战士


110 / 我欢呼,我怀念,我又担心呀!


113 / 纪念鲁迅,加强学习


115 / 读诗小论


——兼评田间著《抗战诗抄》


120 / 纪念高尔基,学习高尔基


——在山东大学召开的纪念高尔基逝世十四周年


大会上的讲话


125 / 八月一日记事


羽衣


127 / 国庆大典观礼记


130 / 有理由自豪,但并不满足


——评王安友著《李二嫂改嫁》


135 / 我们带回来的是什么?


——慰问十九兵团归来


138 / 英雄气概与生产艺术家


142 / 纪念民盟先烈的几句话


146 / 略谈契诃夫


150 / 以往和未来


152 / 从王府井大街所见而想起的


——关于“写真实”问题


158 / 十年,奔驰了百年的路


166 / 响应号召,持续跃进


168 / 争取做红色文艺工作者


171 / 富饶迷人的黑河


176 / 航行在黑龙江上


——大兴安岭散记之一


180 / “东北”号江轮上


——大兴安岭散记之二


183 / “燕子峡”外


——大兴安岭散记之三


188 / 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


——关于《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2 / 东北的冬天


196 / 我们如处春天


——听《祝辞》之后在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第四次


代表大会的一个小组会上的发言


204 / 写在孔厥著《灯塔》出版之前


206 / 初到哈尔滨的时候


213 / 《初春集》编后语(一九八○年秋)


218 / 悼茅公


219 / 风姿飘逸似崖松


——悼茅盾先生


220 / 悼念茅盾先生


223 / 复宫尾正树先生的信


231 / 与茅盾先生次见面的前后


237 / 多读、多看、多写


——答《编创之友》编者问


239 / 庐山行之一


——仙人洞外


239 / 庐山行之二


——盘山道上


240 / 关于作者的话


——柳溪长篇《功与罪》代序


 


243 / 悼冯雪峰同志


249 / 我的创作历程


——为了悼念雪峰、荃麟和彭康等同志


274 / 我在嵊县抗日救亡活动片段


279 / 六十自述


293 / 由戈悟觉的作品而想到的


——《记者和他们的故事》序


298 / 初访“神坛”(夜)


——回忆乡居的冯雪峰同志


337 / 关于刘岘木刻画展的几句话


339 / 关于抗战时期的作品评论问题


——致秦兆基同志书稿


344 / 生活是文学艺术之源


349 / 纪念郭沫若 师承其创新精神


355 / 一曲优美的赞歌


——《“修氏理论”和它的女主人》读后


357 / 珲春小志


367 / 一九三九年冬去绍兴


378 / 一九四○年初春的回忆


393 / “工农兵”的概念要更新


396 / 两个时期的农民朋友


——为了纪念建国三十五周年


403 / 怀念胡风先生


407 / 谈“挂历”


409 / 瞭望时代的窗口


——读《经济和人》


416 / 八六年书怀


——纪念金剑啸殉国五十周年


417 / 难忘的往事


421 / 关于《老女仆》在日本


——致赖丹同志书稿


423 / 答香港作家彦火问


——摘自彦火著《中国现代作家风貌》续篇


428 / 抗战初期到浙东


(回忆提纲)


445 / 总攻击令史纽斯


448 / 关于《海军大将》


450 / 纪念高尔基


455 / 关于我和鲁迅先生的两次通信


——答复旦大学《鲁迅日记》注释组


457 / 关于我的笔名


——答上海文学研究所及广西八步师专等同志问


459 / 政治与文学


——《中国现代作家作品在日本》代序


464 / 文艺理论的危机


——也谈“方法论”


468 / 冯雪峰和他的朋友们


484 / 《泰山诗联集墨》小序


486 / 抗日战争爆发那一天


——纪念抗战爆发五十周年


495 / 《大洋彼岸的龙雾》读后随笔


498 / 又是一年春草绿


——忆秦似怀绀弩


511 / 往事堪回首


——为纪念韩侍桁先生而想起来的


570 / 《瞭望时代的窗口》自序


573 / 纪念老舍先生的几句话


577 / “的士”与“巴士”


——谈谈出租汽车


580 / 希望寄托在这一代


583 / 白各庄小记


——北京郊区纪实


587 / 题外有关的话


——在厦门大学丁玲创作讨论会上的致辞


595 / 关于环境


597 / 七星岩下怀故人


601 / 悼念丁玲同志


604 / “七次量衣一次裁”


——致《井旁琐记》作者信


610 / “窦店纪行”附记


——关于《八十年代中国农业一座里程碑》的话


616 / 纪念巴人同志


——在宁波巴人学术讨论会上的书面致辞


618 / 许行著《第四片枫叶》序


622 / 《李起超小说集》序


627 / 回忆诗人伍禾


——读诗集《行列》有感


630 / 我的启蒙老师和他的私塾


——珲春县人物小志


634 / 父子情


——珲春县人物小志


639 / 传记文学随想


641 / 丁卯之秋


642 / 点点滴滴 记忆犹新


——为了悼念萧军先生


 


 


647 / 相隔十八年的两次会面


——《点点滴滴 记忆犹新》之二


657 / “电视”漫笔


659 / 《美的殉道者吕荧传》代序


——《美学家——吕荧之死》及附语


665 / 三十年代左翼女作家葛琴


——香港版《葛琴选集》后序


669 / 为了继承和发扬


——“左联”六十年纪念语


675 / 《艺窗琐记》序


679 / 关于“围棋”的话


684 / 《骆宾基》自序



内容摘要

《难忘的往事》为《骆宾基全集》中的第十一卷,杂文卷,共收录作者发表过的杂文《难忘的往事》《一九三九年冬去绍兴》《新诗与诗人》《以往和未来》《富饶迷人的黑河》等130余篇,作者为抗日战争所鼓舞,以自己手中的笔为救亡图存的急迫任务服务,作品笔触细腻,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从中可以感怀前辈文人干预生活的勇气。



主编推荐

骆宾基,曾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桂林分会理事、 东北文化协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战旗》《文学报》《东北文化》主编、中国作协北京分会副主席、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等。本册为《骆宾基全集》中的杂文集,共收录作者发表过的杂文《新诗与诗人》《以往和未来》《富饶迷人的黑河》等70余篇,作者为抗日战争所鼓舞,以自己手中的笔为救亡图存的急迫任务服务,作品笔触细腻,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从中可以感怀前辈文人干预生活的勇气。



精彩内容

【试读章节】

 

戏台下的风波

 

煤气灯一片亮光覆映下,照着观众们稠密的嘴脸,肩膀靠近肩膀,胸脯压着脊背,无数的鼻梁随着脖子在扭动。锣鼓的急凑激动着每个人的心脏,就是摆小摊的阿七,也鼓舞起精神,高叫:“老刀牌二十七个铜板!小金鼠……”

 

偶尔戏台后的角落里会响出巨吼:“去四!免三!二煞全门!”接着是赌客们的吵嚷与咒诅。这淆杂音响像雷鸣似的,压低了阿七的呼叫,冲破了锣鸣凝成的堡垒。

 

一个身穿缺了纽扣的旧灰制服青年,满面镇静而严肃地走进来,有些人和他扬手打招呼。向观众环顾一眼,他不言不语走向戏台对面的大殿。

 

“我们正等你,福新。”身材瘦瘦的小学教师杨光宇迎面走来,

 

“你看,戏这样长久演下去,我们的夜校就得关门了。”

 

被叫福新的青年,鼻子哼了声,挠挠短发,在靠近黑板的木凳上坐下,望望这空洞教室,一个学生影子都不见,整排书桌子冷冷清清的,教师台上一盏煤油灯,寂寞地燃着。蚊虫在光圈里飞扑。

 

“福新哥,你想个办法,把他们赶出去……”保长的儿子钱生高声说着。一阵手提锣疾响掩覆了他的话声。钱生竞赛似的嘴巴贴了福新的肩头暴叫:“你只要出个主意,有我来动手,他妈的。”

 

“福新哥,我们开个会,商量商量。他们是诚心诚意来捣蛋,想破坏我们的夜校。”光头顶的汉子,手掌在福新的眼前摆来舞去,抽空偏过头贴了杨光宇的耳边低声说,“听传言汉奸在杭州开了个秘密会议呢,万一我们这村子……”

 

急雷般鼓响,像蜂蜡似的灌塞满小学教师杨光宇的耳朵,他只见禿头汉子的嘴唇启动,仿佛无声影片上的人物。

 

歪头望去,戏台上一个穿长肥褂的老太婆,嘴里念着什么,持杖背身走去。密层层的人群仰脸望向空台。朴素打扮的农妇,坐在大殿台阶上,抽暇拍了拍睡在前怀的孩子。

 

锣鸣鼓响的声浪,已经减低,人声沸腾中,只有幽婉悦耳的胡琴单调地响。

 

“没有什么别的妙法,除了详细解释,不怕厌烦地解释在抗战时期,这种歌舞升平现象是怎样一种罪过,我们不能来强制。”福新的响朗语言继续下去,“我们在这测验器里检查一下我们的工作,群众们……总之我们没有打下坚固的基础,没有完全把握住群众们的意识。”

 

“你是说还找机会上台演讲去解释吗?”杨光宇瞪起囚蛙似的眼睛,“我可不挨骂了,这是挨骂的事情,并且今天有打的风声。”

 

院落透来一阵骚动的呼唤,教师台上的煤油灯起了不安的闪烁,福新抬起脸来。

 

四老板的彪形身材,在人丛中出现了。酒后的脸红作一团,头微微点动着,答谢观众们彼谦此让而闪的空隙。短小精悍的“义勇壮丁”提来了条长凳。

 

“来了,副乡长来了。”秃头顶映出灯光一闪一闪的,他低呼着。

 

“福新哥你上台讲一讲救国的道理,给他们听听,看四老板怎么样。”钱生坐在一个较髙的台子口,叠起两膝说,“让他们搬出去唱,我们这里要读夜书。”

 

突然乡公所刘事务员闯进门来,匆忙地。

 

“借条凳子,借条凳子,对不起!对不起!”顺手提了一只,又匆忙地走去。

 

“写写今天的壁报。”福新低头掀起制服,从小褂兜里掏出油印简报,“消息不错,津浦路敌人的计划整个将要失败了,台儿庄收复时歼灭万把敌人。”显然是台儿庄对于人们是陌生的名字,他们没有感到什么。抖了抖身子,纷纷站起来。钱生懒懒地挺了挺腰。舞台换了个场面,娇声娇气的花旦,正向台下伸出食指发媚地唱着。灿烂鲜丽的装束,在四老板眼前闪射。间或向他投一俏眼。

 

“福新,我们的事情……你等一些工夫上台解释吗?”杨光宇用一把生锈的短把刀裁着白纸,“我们的夜校不能再延迟下去了。”“不听我们的话,势逼得不能不打出去了,这是公众祠堂不是姓……”钱生望了望门外四老板背影,“他妈妈的。”福新手持了教师台上的煤油灯,移向木质熏黑的香案。“我讲也可以,你们负责把壁报写起来。”拍了拍禿头顶那家伙的肩膀,跨出门去。夜间胡琴音调出色的清爽,花旦娇媚地抿嘴微笑,且对戴相公帽的小生装着含羞的眉眼,趁空又瞟了下满面红光的四老板。福新挪过眼睛,在烛火迷离、暗影耸动的赌摊前站住。“统统下上……这一注不赢……他娘的,”刘事务员抓了抓汗水淋漓的眉毛,大声疾呼,“三……三三……除三不来,免二,去幺,四够本。”

 

“净手!净手!”戴眼镜的局主聚精会神地把住“宝盒”。空气立即紧张,所有的人都瞪眼注视“宝盒”上战抖的手掌。

 

霎时,赌客们有的转身挤出去,有的在算眼前赔的钱。钞票混同银角,诱惑着周围的人群,但刘事务员可不声不响擦了擦汗,转过了身子。

 

“都输了,输了个精光……”向福新摇摆下头,搬起木凳来。台前透来爆豆似的小牛皮鼓响声。“真是出乎意料呢!”福新说,“你竟也弄起这个劳什子。”

 

“不过玩玩罢了。”一面擦着汗。

 

“对于我们村子这次演戏,你有什么意见没有?”

“无所谓……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