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43.15 7.4折 ¥ 5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陈子珺 董志颖 主编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ISBN9787547855157
出版时间2021-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8元
货号29344893
上书时间2024-10-21
中成药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与阐述中成药的基本理论、组方原理、剂型工艺、功能主治、约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本教材是在2009 年出版的《中成药学》(版)的基础上,为适应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建设发展的需要,全面落实党的领导,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而进行修订的。本教材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本科教学大纲为基础,涵盖国家执业药师考试大纲的内容;注重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发展规律及学科专业特有思维方式的培养,体现创新性和学科特色;反映学科教学和科研的进展,反映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全面准确阐述学科专业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学术体系。适用于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药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康复、营养等专业的学生。
本教材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对中成药学相关基础知识作简明、系统的介绍。章中成药学的概念及发展简史、第二章中成药的命名与分类,介绍古今医家与中成药发展相关的学术思想。第三章中成药的组方原则与治法,介绍中成药的组方原则及中医治法对中成药临床应用的指导意义。第四章中成药的剂型与制备,介绍剂型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临床常见中成药剂型的概念、特点及制备。第五章中成药的分类管理,介绍中成药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基本概念及特点,中药非处方药的遴选原则、临床分类和使用注意事项。第六章中成药的应用,介绍中成药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用法和用量、用药禁忌,并重点介绍中成药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第七章影响中成药疗效的因素,介绍原药材质量、生产过程、剂型、生产及质量管理、临床应用与中成药疗效的关系。各论第八章至第十五章着重介绍现代临床常用中成药。
选择 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常用中成药,其中正方 168首,每首中成药列有方源、药物组成、制备方法、剂型规格、用法用量、功能与主治、方解、临床应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药理作用。其中"方解"是根据中成药君、臣、佐、使的组成原则阐释药物的组成意义和配伍原理。"临床应用"既包括中医主治的证候,又包括西医病症,病证结合合理应用中成药。"药理作用"主要对中成药现代药理作用的结果进行归纳和摘编,以供参考,"不良反应"为经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发布信息的品种以及有相关不良反应文献报道的中成药品种专门列出,以加强药品不良反应警示。本教材各论中入选的临床常用中成药,正方174首,附方184首。其中内科∶正方97首,附方105首;外科∶正方8首,附方14首;妇科∶正方13首,附方12首;儿科;正方14首,附方13首;骨科;正方8首,附方6首;五官科;正方14首,附方19 首;皮肤科;正方9首,附方5首;抗肿瘤∶正方11首,附方10首。
本教材由来自全国12所高等中医药院校及医院的专家组成编委会,共同承担编写工作。分工如下∶总论部分章至第三章、第五章至第七章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陈子理、董志颖负责编写,第四章由浙江中医药大学何昱负责编写。各论部分,内科用中成药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陈少丽、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元浩、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曹露晔、山东中医药大学于华芸、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武明东共同负责编写;皮肤科用中成药由上海中医药大学姚广涛负责编写;妇科用中成药由浙江中医药大学季旭明负责编写;外科用中成药由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光华医院程少丹负责编写;儿科用中成药由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霍莉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李莉霞共同负责编写;五官科用中成药由长春中医药大学魏岩负责编写;骨伤科用中成药由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刘铭负责编写;抗肿瘤用中成药由浙江中医药大学季旭明、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晋平共同负责编写。
本教材主审为上海中医药大学陈德兴教授和都广礼教授。基于版构建的知识框架体系,《中成药学》第二版根据中成药临床应用及实验研究进展,选择 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常用中成药进行编写。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陈德兴教授及都广礼教授给予了耐心细致专业的指导,在此深表感谢。另外,还得到了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许家佗教授的帮助和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中成药学》版中成药的鉴定和质量标准控制、中成药新药的研究方法、中成药商品的
图文标识与包装部分转移至与本教材配套的网络增值部分(见本书内封、封底一维码).同时在网络增值部分增加了各章节习题。
书中所载犀角、虎骨、豹骨,根据国发(1993)39号、卫药发(1993)59号文,属于禁用之列,均以代用品代替,书中所述犀角、虎骨、豹骨相关内容仅作为文献参考。
本教材主要供高等中医药院校相关专业学生使用,也可作为西学中、中药专业自考生、国
家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资格考试及其他从事中成药生产、经营及管理工作者的参考书。
因作者水平所限,编写中难免有欠妥之处,诚望各位读者及同仁提出宝贵意见,以便教材进一步完善。
《中成药学》编委会
2021年7月
中成药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与阐述中成药的基本理论、组方原理、剂型工艺、功能主治、药理毒理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本教材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对中成药学相关基础理论作简明、系统的介绍。各论第八章至第十五章着重介绍现代临床常用中成药。选择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常用中成药,其中正方168首,每首成药列有方源、药物组成、制备方法、剂型规格、用法用量、功能与主治、方解、临床应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药理作用。本教材各论中入选的临床常用中成药有正方174首,附方184首。
本教材适用于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药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康复、营养等专业的学生。
陈子珺,女,博士,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方剂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成药学》《方剂学》《中医药膳学》的教学及科研。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及*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20年),淮海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0年),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0年)。参编多本教材和专著,如《方药学(第2版)》《中医药膳学》《全科医生中成药手册》《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第2版)》。迄今发表国内外学术期刊论文50余篇。
董志颖,女,上海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炮制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从教36年。兼任上海市药学会中药专委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专委会常务委员、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建设项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课题“董志颖上海市中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上海市*课题“《中药炮制学》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主编教材《中药调剂学》、主编慕课《中药炮制学--品味炮制》、参编《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8版)。
上篇 总论
章 中成药学的概念及发展简史 /3
节 中成药学的概念/3
第二节 中成药学的发展简史/3
第二章 中成药的命名与分类 /13
节 中成药的命名 /13
第二节 中成药的分类/15
第三章 中成药的组方原则与治法 /19
节 中成药的组方原则/ 19
第二节 中成药与治法/ 19
第四章 中成药的剂型与制备 /21
节 药物剂型的重要性与特点/21
第二节 中成药的常见剂型与制备 /23
第五章 中成药的分类管理 /38
节 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基本概念及特点/38
第二节 中药非处方药的遴选原则、临床分类及使用注意事项/39
第六章 中成药的应用 /42
节 中成药合理应用的基本原则/42
第二节 中成药的用法和用量 /45
第三节 中成药的用药禁忌/46
第四节 中成药的不良反应 /48
第七章 影响中成药疗效的因素 /53
节 原药材质量与中成药疗效 /53
第二节 生产过程与中成药疗效 /54
第三节 剂型与中成药疗效/56
第四节 生产及质量管理与中成药疗效 /56
第五节 临床应用与中成药疗效/57
下篇 各论
第八章 内科用中成药/61
节 解表类/61 一、辛温解表类 /61
九味羌活颗粒(丸、口服液)/61 荆防颗粒(合剂)/62 感冒清热颗粒(胶囊、口服液)/63 葛根汤片(颗粒)/63 表虚感冒颗粒 /64
二、辛凉解表类/65
桑菊感冒片(合剂)/65 银翘解毒片(胶囊、颗粒、丸)/65
三、表里双解类 /66
午时茶颗粒/66 防风通圣丸(颗粒剂)/67 小柴胡颗粒(片)/68
四、扶正解表类 /68 参苏丸/69
【附表∶常用解表类中成药】/69
风寒感冒颗粒/69 风热感冒颗粒 /69 正柴胡饮颗粒 /70
疏风解毒胶囊/70 连花清瘟胶囊/70 抗病毒口服液/70 葛根芩连片 /70 败毒散/70
第二节泻下类/70
第三节一、寒下类/71
清宁丸/71 九制大黄丸/71 当归龙荟丸/72
二、洞下类/73 麻仁丸/73 便通片/73
三、【附表∶常用泻下类中成药】/74
通便宁片 /74 通便灵胶囊/74 苁蓉通便口服液 /74 麻仁润肠丸/74 麻仁滋脾丸/74 芪蓉润肠口服液/75 舟车丸/75 第三节 清热类 /75 一、清热解毒类 /75
牛黄上清丸(胶囊、片)/75 牛黄解毒片(胶囊)/76 银黄片(颗粒)/77 感冒退热颗粒 /78 二、清脏腑热类/78
龙胆泻肝丸/79 导赤丸/79 左金丸/80
三、清热解暑类/80
六一散/81 甘露消毒丸/81 十滴水软胶囊/82 六合定中丸/82
【附表∶常用清热类中成药】/ 83
上清丸/83 栀子金花丸 /83 复方板蓝根颗粒 /83 双黄连口服液 / 83 清开灵胶囊 /83 牛黄至宝丸/ 84 清胃黄连丸/84 三黄片 /84 冬凌草片/84 黛蛤散/84 清肺抑火丸/84 香连片 / 84 益元散/84 第四节 温里类 / 84
一、温中祛寒类/ 85
小建中合剂(颗粒、片)/85 附子理中丸(片)/85 良附丸/86
二、回阳救 逆类/87 四逆汤 /87
【附表∶常用温里类中成药】/87
香砂养胃丸/87 温胃舒颗粒 /88 纯阳正气丸/88
参附注射液/ 88 第五节 补益类 /88
一、补气类/88
四君子丸(颗粒)/89补中益气丸(颗粒)/89 参苓白术散(丸)/90 生脉饮(胶囊)/91
二、补血类/91
四物合剂(颗粒)/91 阿胶补血膏 /92
三、气血双补类/93
八珍丸(颗粒)/93 养心定悸膏 /93 归脾丸(浓缩丸)/94
四、补阴类/ 95
六味地黄丸(颗粒、胶囊)/95 大补阴丸/95 百合固金丸/96
五、补阳类 /97
桂附地黄丸/97 强阳保肾丸/ 98 右归丸/ 98 六、阴阳双补类/99 龟鹿二仙膏 /99
【附表∶常用补益类中成药】/100
香砂六君丸/100 人参健脾丸/100 参芪十一味颗粒 /100 黄芪颗粒/100 当归补血口服液 /100 生血宝颗粒/100 复方阿胶浆 /101 十全大补丸/101 人参养荣丸/101 知柏地黄丸/101 杞菊地黄丸/101 苁蓉益肾颗粒/101 滋心阴口服液/ 101 济生肾气丸/102 五子衍宗丸/102 健步丸/102
第六节 固涩类/102
一、固表止汗类/102
玉屏风口服液(颗粒、胶囊)/103
二、涩肠止泻类/103 四神丸 /103
三、涩精止遗类/104 缩泉丸/104
四、收涩止带类/104 白带丸/105
五、收涩止酸类/105 乌贝散/105
【附表∶常用固涩类中成药】/106
补脾益肠丸/106 固本益肠片 /106 锁阳固精丸/106 安胃片/106
第七节 安神类/106
天王补心丸(浓缩丸)/107 柏子养心丸(片)/107 枣仁安神胶囊(颗粒)/108
【附表∶常用安神类中成药】/109
朱砂安神片 /109 养血安神片 /109 安神补脑液 /109 安神补心丸/109 乌灵胶囊 /109 解郁安神颗粒/109
第八节 开窍类/109
一、凉开类/110
安宫牛黄丸/ 110 紫雪散/111
二、温开类/ 112 苏合香丸/112
【附表∶常用开窍类中成药】/113
局方至宝散/113 万氏牛黄清心九/113 瓜霜退热灵胶囊/113 十香返生丸/113 神香苏合丸/113 冠心苏合丸/114 第九节 理气类/114
一、行气疏肝类/114
越鞠丸/114 逍遥丸(水丸、浓缩丸、颗粒)/115 胆宁片 /115
二、行气和中类/ 116
香砂枳术丸/116 气滞胃痛颗粒(片)/117
【附表∶常用理气类中成药】/117
舒肝丸/117 胆乐胶囊 /118 木香顺气丸 /118 胃苏颗粒/118
第十节理血类/118
第十一节一、活血化瘀类/118
复方丹参片(滴丸、颗粒)/119 血府逐瘀口服液(丸、胶囊)/119 通心络胶囊 /120 消栓通络胶囊(颗粒、片)/ 121
二、止血类/122
......
中成药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究与阐述中成药的基本理论、组方原理、剂型工艺、功能主治、药理毒理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本教材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对中成药学相关基础理论作简明、系统的介绍。各论第八章至第十五章着重介绍现代临床常用中成药。选择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中常用中成药,其中正方168首,每首成药列有方源、药物组成、制备方法、剂型规格、用法用量、功能与主治、方解、临床应用、注意事项、不良反应及药理作用。本教材各论中入选的临床常用中成药有正方174首,附方184首。
本教材适用于全国高等医药院校中药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康复、营养等专业的学生。
陈子珺,女,博士,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方剂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第七届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中成药学》《方剂学》《中医药膳学》的教学及科研。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及*科研项目,研究成果获安徽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20年),淮海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020年),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00年)。参编多本教材和专著,如《方药学(第2版)》《中医药膳学》《全科医生中成药手册》《中药药理实验方法学(第2版)》。迄今发表国内外学术期刊论文50余篇。
董志颖,女,上海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炮制教研室主任、硕士生导师,从教36年。兼任上海市药学会中药专委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炮制专委会常务委员、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建设项目”、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上海市中医药管理局课题“董志颖上海市中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上海市*课题“《中药炮制学》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主编教材《中药调剂学》、主编慕课《中药炮制学--品味炮制》、参编《上海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8版)。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