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科学的哲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物理科学的哲学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30.29 7.8折 39 全新

库存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阿瑟·爱丁顿 著 杨富斌 鲁勤 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16657

出版时间2016-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39元

货号29341341

上书时间2024-10-21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本书是英国著名天文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数学家和科学哲学家阿瑟•斯坦利•爱丁顿(Sir Arthur Stanley Eddington,1882.12.28-1944.11.22)撰写的著名科学哲学著作之一。在这本著作的扉页上标有爱丁顿的身份或荣誉,它们是:英国功劳勋章(OM)获得者、文学硕士(M.A.)、科学博士(D.Sc.)、法学博士(L.L.D.)和英国皇家学会会员(FRS)。
  学术界公认,爱丁顿不仅是20世纪研究恒星内部结构的先驱之一,而且是早期验证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主要负责人。爱因斯坦论引力的著名论文发表在次世界大战中期的1916年,其时英国和德国科学家之间的直接通信联络已切断。然而,爱丁顿从处在中立的荷兰天文学家德西特(Millemde Sitter,18721934)那里收到爱因斯坦的这篇论文。他理解爱因斯坦的革命性新思想的意义,同时也掌握了爱因斯坦理论的物理内涵和新数学方法,在此基础上,他撰写了一篇论引力理论的报告,发表于1918年。因此,他被认为是英国位用英语宣讲相对论的科学家。他后来出版的著作《论相对论》(On the Theory of Relativity)、《空间、时间和引力》(Space,Time and Gravitation)以及《相对论的数学理论》(Mathematical-Theory of Relativity),主要目的是向说英语的世界揭示这些思想,因而他的名字永远和真正懂得爱因斯坦理论的极少数人的名字联系在一起。
  除此以外,爱丁顿还是1919年由英国皇家学会发起组织的两个日食观测队之一的领导者。他们试图通过观测日食,测量光线经过太阳旁边时所发生的偏折而验证爱因斯坦理论。这两个观测队是在战争的黑暗的日子里组织起来的。当时爱因斯坦仍在德国,用政治术语来说,他是一名敌方科学家。因此,爱丁顿煞费苦心和无畏地证实爱因斯坦所预言的光线偏折的量值,不仅是科学为轰动的事件之一,也是拒不承认政治和国家界线,示范科学国际性的事件。



导语摘要

《物理科学的哲学》是英国著名天文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数学家和科学哲学家阿瑟?斯坦利?爱丁顿撰写的著名科学哲学著作之一。本书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基础,探讨了当代物理学科中的基本哲学问题,对主体选择论、科学认识论方法的范围、认识论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关系、以及发现、分析、结构、存在等基本概念和知识的开端与综合等,提出了独到见解,把科学认识论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作者简介

阿瑟•斯坦利•爱丁顿爵士,(Arthur Stanley Eddington,1882 -1944),英国著名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科学哲学家,是个用英语宣讲相对论的科学家,因通过天文观测日食为广义相对论提供证据而轰动了整个世界。自然界密实物体的发光强度极限被命名为“爱丁顿极限”。1919年写了“重力的相对理论报导”,次向英语世界介绍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理论。著作有《恒星和原子》、《恒星内部结构》、《基本理论》、《科学和未知世界》、《膨胀着的宇宙:天文学的重要数据》、《质子和电子的相对论》、《物理世界的性质》、《物理科学的哲学》、《科学的新道路》等。


译者简介:


杨富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政学院院长,教授,法学学科带头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主要著作有《现代西方哲学方法论》、《信息化认识系统导论》等,发表论文《怀特海过程哲学述评》(国外社会科学)、《波普世界1、2、3理论》、《观察的客观性与测不准原理》、《认识的中介系统新解》等。



目录

原作者序


章 科学认识论


 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二章 选择主体论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三章 不可观察之物


 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四章 认识论方法的范围


 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五章 认识论与相对论


 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六章 认识论和量子论


 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七章 发现还是制造? 


 节 


 第二节


第八章 关于分析的概念 


 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第九章 关于结构的概念 


 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十章 关于存在的概念 


 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十一章 物理宇宙 


 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十二章 知识的开端


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十三章 知识的综合 


 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第六节 


索引



内容摘要

《物理科学的哲学》是英国著名天文学家、理论物理学家、数学家和科学哲学家阿瑟?斯坦利?爱丁顿撰写的著名科学哲学著作之一。本书以量子力学和相对论为基础,探讨了当代物理学科中的基本哲学问题,对主体选择论、科学认识论方法的范围、认识论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关系、以及发现、分析、结构、存在等基本概念和知识的开端与综合等,提出了独到见解,把科学认识论的研究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主编推荐

阿瑟•斯坦利•爱丁顿爵士,(Arthur Stanley Eddington,1882 -1944),英国著名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科学哲学家,是个用英语宣讲相对论的科学家,因通过天文观测日食为广义相对论提供证据而轰动了整个世界。自然界密实物体的发光强度极限被命名为“爱丁顿极限”。1919年写了“重力的相对理论报导”,次向英语世界介绍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理论。著作有《恒星和原子》、《恒星内部结构》、《基本理论》、《科学和未知世界》、《膨胀着的宇宙:天文学的重要数据》、《质子和电子的相对论》、《物理世界的性质》、《物理科学的哲学》、《科学的新道路》等。

译者简介:

杨富斌,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法政学院院长,教授,法学学科带头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主要著作有《现代西方哲学方法论》、《信息化认识系统导论》等,发表论文《怀特海过程哲学述评》(国外社会科学)、《波普世界1、2、3理论》、《观察的客观性与测不准原理》、《认识的中介系统新解》等。



精彩内容

《物理科学的哲学(汉译名著本15)》:
  第五节
  我必须尽力消除这样一种印象,即物理宇宙的客体性要素,由于在主体性的前进浪潮面前仿佛被逼人死角,现在只需要马马虎虎认可就完事大吉了。这种印象在物理学中已经存在,因为除了对随概括而来的材料以外,(狭义的)物理学对特殊事实并无兴趣。而其他物理科学,譬如天文学,并不如此排外,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它们还恢复了这种视角。但是,由于物理宇宙日复一日地影响着我们,这种物理宇宙就不只是一堆自然规律而已,并且这些特殊事实对我们就像这些规律一样重要。因此,尽管只有通过这些特殊事实我们才能确定客观宇宙中的任何东西,这种观点绝不是空洞无物的。此外,它也不像决定论时代那样,这些特殊事实都被汇聚到某个单独的瞬间。在不确定性原理界限内,随着这些瞬间的逝去,它们永远在变化。
  这些特殊事实部分地是主体性的,部分地是客体性的,其原因部分地取决于我们获得观察知识的程序,部分地取决于所要观察的东西是什么。要完全地区分这些主体性要素或者客体性要素,我们就必须考虑其规律;因为规律可能整体上起源于我们的观察程序,或者整体上起源于客观世界。人们可能对我们是否能完全地把客体性规律与主体性规律区分开来产生疑问,因为只有通过我们主体性的思维形式,这种区分才能给我们表现出来;但是,我们至少能探测到一种规律性,并认识到其起源是客观的,即使我们只能以主体性术语来描述它。
  我们对自然规律面临着陷于混淆的危险…一对它们实际上是什么和我们原初期望它们是什么,我们发生了混淆。为避免模糊起见,我将(暂时地)区分“自然规律”与大写的“自然规律”。大写的自然规律的含义是这个术语具有其原初的意义一一这个规律源于我们之外的世界本原,我们通常把它人格化为大写的自然。而自然规律则是指迄今为止我们在观察知识中发现的规则性,它同其来源无关。简而言之,自然规律是现在的物理实践中用这个名称所标志的东西。
  我们将会看到,大写的自然规律是客观宇宙本身的规律。但是,所有被认识到的自然规律都是主体性的规律。这样一来,我们便在语言上出现自相矛盾,任何已知的自然规律都不是大写的自然规律。从效果上看,这些术语已经变得相互排斥。
  无疑,我们还有一个出路。如果在物理学中人们接受了大写的自然规律(即使它已经被接受,也不是必然的),那么它就是一种自然规律。这又会使我提出一个问题:我们有任何理由相信,如果一个大写的自然规律——关于客观世界的概括——一已经为我们所知,现在的物理学能够把它接受为一个自然规律吗?在我看来,只有在它符合我们所习惯的那种类型的物理规律时,它才能被接受。但是,这种类型是主体性规律的类型。我们在后面将要尝试,通过认识论研究来表明这种类型如何能从物理知识的主体性方面成长起来。这种类型正是主体性的品质证明。坚持大写的客体性自然规律一旦被发现,就会符合这同一种类型,我们可能形成的任何这类期望都是非常不切实际的。
  我们千万不要试图预先提出那种我们通过预见大写的自然规律才能呼唤的规律性。假定我们预先知道这种类型的客观规律,就是在断定某种先验的客观宇宙知识,这是所有学派的科学思想都予以拒斥的。我们的系统化知识并非都是物理科学中使用的那类“精确”知识;并且在其他科学中,规律具有更宽泛的解释。迄今,只有在我们知识的纯粹主体性部分里,我们才发现所遵循的是那类精确规律。
  也许有人会争辩说,虽然客观规律被发现时可以证明为是一种不熟悉的类型,物理学家为了与之相适应将会修正他们自己的观念。物理规律的类型已经不再是一成不变的了,今天所认可的这种类型的规律在经典物理学中是不会被接受的。如果在我们的知识中,其客体性部分的进步使得这种类型的扩大已必不可少,那么这将不是物理学次发生革命。这是一种可能性,然而还有其他可能的选择。这种主题一旦扩大,还会必然地保持那种物理学之名吗?先前的这些变化具有强制性;我们并没有地因其领域过于有限而抛弃经典物理学,而是因为我们发现了其缺陷才抛弃它。但是,这里所提出的变化强加于我们并非由现在所包含的主体性知识处理的缺陷所致,而只是由扩大所造成的。把用来命名的物理学局限于它目前所占据的领域,并且把它看作是“物理学以外的”新发展,这很有可能是一种更为恰当的考虑。倘若如此,大写的自然规律就绝不可能是物理学的主题。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