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108.21 8.0折 ¥ 136 全新
库存7件
作者[英]达尔文 著 潘光旦 胡寿文 译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23948
出版时间1983-04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36元
货号29339968
上书时间2024-10-21
本书版印行于1871年,在屡次重版的时候,我已经有机会提出若干点重要的改正。到现在更多的时间过去了,在这段时间里,本书经历了烈火一般的考验;我也曾经尽力吸取这番考验的教训,并且把所有我认为合理的一些批评加以利用。对那些和我通信而把数量大得惊人的种种新事实、新见解告诉我的大群人士,我也大为感激。这些事实与见解实在是太多了,我所能利用的只是其中比较更为重要的一部分罢了。关于这些用到了的新东西,以及上面所曾说到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改正,我准备在本版里附加一张清单,以示前后两版所以不同的原委。在这第二版里,有几幅插图是新添的,另有四幅旧的是换上了新而更好的,都是沃德(甲716)先生根据活标本的写生手笔。我必须特别提请读者注意,关于人脑和高等猿猴的脑的差别是属于什么性质的一些观察,也是新的,是赫胥黎(甲344)教授推爱而提供给我的(今作为一个“附录”编在本书篇之末),我要在此向他表示我的谢意。我特别高兴地把这些观察提供出来,因为在近几年之内,欧洲大陆上出现了关于这题目的好几本专题论著,它们的重要性,被某些通俗作家过分地夸大了,理应加以纠正。
我不妨利用这个机会说明一点,外界对我的批评时常假定,我把身体结构与心理能力的一切变化全都归因于自然选择对时常被称为自发变异(spontaneous variation)的那一类变异所起的作用,这是不对的。因为,早在《物种起源》一书的版里,我已经清清楚楚地说到,无论是身体方面的变化,或心理方面的变化,我们都必须把很大的分量归之于用进废退的遗传影响。我也曾把一部分数量的变化的原因归之于生活条件的改变所产生的直接而长期持续的作用。我也曾说到,我们还必须留一些余地给间或发生的结构上的返祖遗传。我们也不能忘记我称之为“相关”的生长(“correlated”growth)这一现象,那就是说,由于生物有机体的各个部分在组织上有着我们现在还理解不到的某种方式的联系,只要一个部分发生变异,其他某些部分也牵连着发生变异;而如果一个部分所发生的变异通过选择而得到积累,其他部分也就会随之经历一些变化。再者,有若干批评我的意见说,当我发现人身上许多结构方面的细节无法用自然选择作出解释的时候,我就发明了性选择(sexual selection)。不过,我认为,我在《物种起源》的版里,已经对性选择的原理作出了相当清楚的一个素描,并且我也曾在那里说到,这原理也未尝不适用于人。性选择这一题目之所以到本书第二版才得到充分的处理,占有足够的篇幅,那只是因为到此我才取得机会罢了。有许多对性选择的批评是表示了相当程度的同意或同情的,它们和自然选择在初期里所受到的批评颇为相像,这一相像之点曾经很引起我的注意。例如,有人说,这一原理要说明某些少数几个琐碎的事实是可以的,但肯定不能像我那样地拿来漫无边际地加以应用。尽管如此,我对性选择的力量的信念至今一直没有动摇。
本书对达尔文的这部著作力求精当、准确的翻译,主要对人工选择作了系统的叙述,并且提出了性选择及人类起源的理论。《人类的由来(套装上下册)》共分三编二十一章。原书编叙述人类的由来或起源,阐述人是不是与任阿一种其他物种一样,是从先于他出世的某一种生物类型传下来的。第二、三编叙述性选择,性选择与人类的关系。
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他的《物种起源》是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对唯心的造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提出根本性挑战,使当时生物学各领域的概念和观念发生剧变。除了生物学外,达尔文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译者简介:
潘光旦(1899—1967),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著作有《优生学》、《人文生物学论丛》、《中国之家庭问题》等,译著有《性心理学》等。 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另外三位是叶企孙、陈寅恪、梅贻琦。
第二版序言
引论
篇 人类的由来或起源
章 人类从某些低级类型诞降而来的证据
第二章 关于人类是怎样从某种低级类型发展而来的
第三章 人类和低等动物在心理能力方面的比较
第四章 人类和低等动物在心理能力方面的比较――续
第五章 经历原始与文明诸时代!种种理智与道德能力的发展
第六章 关于人类的亲缘关系和谱系
第七章 论人的种族
第二篇 性选择
第八章 性选择的若干原理
第九章 动物界较低级的几个纲的第二性征
第十章 昆虫类的第二性征
第十一章 昆虫类的第二性征――续:鳞翅目(蝶类与蛾类)
第十二章 鱼类、两栖类与爬行类的第二性征
第十三章 鸟类的第二性征
第十四章 鸟类的第二性征――续
第十五章 鸟类的第二性征――续
第十六章 鸟类的第二性征――续完
第十七章 哺乳类的第二性征
第十八章 哺乳类的第二性征――续
第三篇 性选择与人类的关系,并结论
第十九章 人类的第二性征
第二十章 人类的第二性征――续
第二十一章 全书总述与结论
补论 性选择与猿猴的关系
潘、胡译《人类的由来》书后
译名对照表
本书对达尔文的这部著作力求精当、准确的翻译,主要对人工选择作了系统的叙述,并且提出了性选择及人类起源的理论。《人类的由来(套装上下册)》共分三编二十一章。原书编叙述人类的由来或起源,阐述人是不是与任阿一种其他物种一样,是从先于他出世的某一种生物类型传下来的。第二、三编叙述性选择,性选择与人类的关系。
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1809—1882),英国生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他的《物种起源》是划时代的著作,提出了生物进化论学说,对唯心的造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提出根本性挑战,使当时生物学各领域的概念和观念发生剧变。除了生物学外,达尔文的理论对人类学、心理学、哲学的发展都有不容忽视的影响。
译者简介:
潘光旦(1899—1967),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民族学家。著作有《优生学》、《人文生物学论丛》、《中国之家庭问题》等,译著有《性心理学》等。 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之一。另外三位是叶企孙、陈寅恪、梅贻琦。
《人类的由来(上册)/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
佩吉特(甲509)爵士告诉我,有这样的事情:一家之中,往往有好几个成员在他们的眉毛里长出几根比眉毛要长得多的毛来。由此可知,即便这样一个细微的特点似乎也可以遗传。而这些眉中长毛似乎也并不孤立,而在别的方面有它们的代表,例如,在黑猩猩和某几种的猕猴(乙581),眼眶上方的光皮肤上也有一些分散而相当长的毛,可以和我们的眉毛相应,在有几种狒狒(乙311),眉梁上是满盖着毛的,而从这里面也总有几根特长的毛挺拔出来,和上面所说的情况一样。
人类的胎儿,长到第六个月时,会长出一身又细又密的羊毛般的所谓“初生毛”或“胎毛”(lanugo)来,这种毛所提供的情况就更为奇特了。在第五个月里,胎毛在眉毛的部位上,在脸上,尤其是在嘴的周围,首先发展出来,而在嘴边的长得很长,比同时的头顶上的毛要长得多。埃希里希特(甲225)观察到过一个上唇长着这种髭毛的女胎儿。这事初看像是很奇怪,其实不然,因为在早期的生长过程里,两性在一切外表的特征上,除非有什么特殊的情况,一般总是彼此相像的。胎儿身上各部分的胎毛的走向和安排是和成年人的毛一样的,不过它们的变异性很大。胎毛密密地长满了全身,连额上和耳朵上都不免。但值得深思的一个事实是,两只手掌和两只脚底却是很光秃的,而这一点又是和大多数的低于人的哺乳动物的四肢肢端表面的情况一样的。这大概绝不是一个偶然的巧合,既然不是,则可知胎儿的一身软绵绵的羊毛般的装束也许就代表着生下来就有毛的那些哺乳动物的套永久性的毛衣了。文献上记录着三四个生下来全身和满脸都长满了毵毵的细长毛的人的例子,而这一奇异的情况有强烈的遗传倾向,同时又和牙齿的一种畸形状态相关联。勃朗特(甲94)教授告诉我,他曾经把有此特点的一个人的脸上的毛取下来和胎儿的胎毛相比,发现彼此在构造上是很相同的;胎儿是没有生出来的,而这人已三十五岁了,因此,他说,这个例子不妨用体毛发育中止的道理来解释,胎毛的发育虽然中途停止了,但他们的生长却还在继续。据一个儿童医院的外科医师肯定地对我谈到,许多经常瘦弱的儿童背上长满了相当长的细丝一般的毛;这一类的例子大概也得归纳到这个题目之内。
在文明比较发达的一些人的种族里,看来尽头的那几只臼齿,或称智齿,长期以来,已趋向于变成一种残留。这些臼齿似乎总要比其他的臼齿小一些,在人如此,其在黑猩猩和猩猩也是如此,每只智齿也只有两个分得出来的根。大约一个人要到十七岁的时候,它们才穿破龈肉而出,而有人肯定地告诉我,它们也容易腐蛀,比其他牙齿容易得多,也比它们掉落得早;但有些著名的牙科医师是不承认这一点的。它们也比别的牙齿更加容易发生变异,在结构上如此,在发育的时期上也是这样。但在另一方面,在黑皮肤的一些种族里,智齿通常具有三个分得开的牙根,而一般是正常无病的,它们也和其他的臼齿在大小上有些差别,但差别的程度比高加索诸种族的为小。夏弗哈乌森(甲575)教授对这一点种族之间的差别作过一个解释,他指出,在文明的种族中间,“颚骨后面长牙齿的部分总是比较短窄”,而颚骨后部之所以短窄,依我的愚见,可能是由于文明人习惯于吃软的和煮熟的东西,而使劲用牙床的机会减少了的缘故。勃瑞斯(甲91)先生告诉我,在美国,越来越通行而相习成风的一种做法是把儿童的某几只臼齿预先拔掉,因为牙床都长得不够大,不能应付正常数目的臼齿的完整的发展。
关于消化道,我所接触到的有关的叙述只限于一种残留,就是盲肠的阑尾。盲肠是肠的分支,是一头不通的死胡同,在低于人的许多草食的哺乳动物身上是很长很长的。在考阿拉(Koala,乙752),它的长度确乎是达到身长的三倍以上。在有些动物里,它不但延伸得很长,并且越到后面越是尖削,而有的则一路有些收缩的地方,像是分了几节的样子。由于食物或其他生活习惯的改变,在各种不同的动物里,盲肠像是变得短了许多,那缩短了的部分保存了下来,作为一种残留,就是所谓的阑尾了。我们说这阑尾是个残留,这当然是推论得来的。推论的根据,一是它的体积小,二是卡奈斯特里尼教授就人的阑尾的变异性所收集的种种例证。由于变异性大,间或有人几乎不长这个阑尾,也间或有人长得很大。阑尾中间的管道,通塞也各有不同,有的只通一半,甚或只通全长的三分之一,末梢成为扁扁的、实心的那么一片。在猩猩,这阑尾是长而打转的,在人,它却很短,从短短的盲肠的尽处伸出来;一般有四英寸到五英寸长,直径大约只有一英寸的三分之一。它不但没有用处,并且有时候可以成为致命的原因,不久以前我就听说过两个这样的例子:由于小而硬的东西,如带壳的种籽之类,掉进了管道,引起了发炎。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