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5.88 4.5折 ¥ 58 全新
库存10件
作者张晓林
出版社河南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5911395
出版时间2021-08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58元
货号29294833
上书时间2024-10-21
本书真实表现了十七年前河南能源义煤公司在祖国西部大开发中艰苦卓绝的创业之路。“义海人”靠着“缺氧不缺志气,敢与高原比高低”的英雄气概,“扎根海西,回报青海”,在戈壁荒漠深处竖起面党旗,义海能源从初一个年产不足八万吨的小煤矿,发展成年产能六百万吨,实现产值二百亿元,累计上缴税收一百亿元的国有大型企业。发展的同时,“义海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实施一系列大型公益项目,捐款总数达2.3亿元……尤其是落实书记关于木里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批示精神,投资8.3亿进行环境整治和植草复绿,取得优异成果。书记视察青海,通过远程视频看到义海能源的种草情况,给予肯定,被国家七部委当做“木里经验”全省推广。
张晓林,大观杂志社长、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获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优秀论文二等奖,河南省第二届杜甫文学奖,青海省文艺理论奖。出版专著十三部,其中长篇小说三部。
楔子义海图谱
章 金色世界里的煤田
传说和诗
嘴唇上的硬币
三个人的木里及其他
大煤沟地震了
地震再一次来袭
到木里矿去
在这里生存,靠的是什么
第二章 缺的是氧,不缺的是精神
高原风暴的魔力
一首诗里的三个故事
小红房子里的寂寞与坚守
氧气与志气
木里矿的煤
狼的嚎叫与狼牙的联想
有关冰与水的记忆
天峻办事处与天峻县城
第三章 雪域高原上的中原人
雪中过日月山
他在海拔四千二百米高处度过了七个春节
沙葱·溜煤眼·井底水仓
铁血汉子的柔情
开锅羊肉与十八里相伴
木里山上的夫妻诊所
骆驼刺与格桑花
挖不走的司机
第四章 世界屋脊大跨越
“义海速度”
多出的五天·寒风与雪
深山里的“矿山英雄”
一词之差:“冲刺”与“实现”
世界屋脊上的大跨越
从跟跑者到领跑者
第五章 高原上的高度
戈壁高原上的旗帜
“义海标准”与“青海标杆”
安全:从“零”开始,向“零”进军
义海的“三标一体”
高原铲
“义海”品牌
义海荣誉
第六章 在冰点下锻造企业之魂
中原人的高原生活
“义海杯”全国书画大奖赛
我们是冠军
义海的报纸与系列丛书
诗和歌声
《义海赋》:义海之魂
走进艺术殿堂
第七章 历史与苍天的铭记
时间行动起来
夜过巴颜喀拉山
牦牛粪的友谊
訇然倒塌的寺院与脆弱的生命
废墟上:三百零六座帐篷与三百零六个家
藏獒和橘子
历史与苍天的铭记
第八章 丈量地球的另一种方式
局部利益和大局意识
在高原,丈量地球的方式
时间与速度的诠释
凌晨的灯光
文弱和软弱不画等号
寒风中的坚持
第九章 节日与距离之痛
义海人的“年”
中秋,在高原上
木里矿员工的一天
马树声的愧疚
雪山荒漠中的温暖
距离之“痛”
第十章 第三极里的至高利益
雪山荒漠中的“花房”
风景·路·自动取款机
一定要让木里矿的职工洗上个热水澡
企业要有感恩员工的胸怀
突破“瓶颈”不仅仅靠勇气
学习,学习,再学习
第十一章 义海人的绿色理想
吉狄马加的题字
温暖·中国梦
梅陇村的“义海羊”
戈壁荒漠中的绿色理想
在雪山上种草
一个省委书记的两道试题与三个副省长的掌声
“理想”和第二次创业
延伸 义海人的胸襟与生态文明的序曲
本书真实表现了十七年前河南能源义煤公司在祖国西部大开发中艰苦卓绝的创业之路。“义海人”靠着“缺氧不缺志气,敢与高原比高低”的英雄气概,“扎根海西,回报青海”,在戈壁荒漠深处竖起面党旗,义海能源从初一个年产不足八万吨的小煤矿,发展成年产能六百万吨,实现产值二百亿元,累计上缴税收一百亿元的国有大型企业。发展的同时,“义海人”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实施一系列大型公益项目,捐款总数达2.3亿元……尤其是落实书记关于木里矿区生态环境保护相关批示精神,投资8.3亿进行环境整治和植草复绿,取得优异成果。书记视察青海,通过远程视频看到义海能源的种草情况,给予肯定,被国家七部委当做“木里经验”全省推广。
张晓林,大观杂志社长、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获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优秀论文二等奖,河南省第二届杜甫文学奖,青海省文艺理论奖。出版专著十三部,其中长篇小说三部。
嘴唇上的硬币
有一个文学期刊的编辑朋友曾坐车到农村去,那个时候正是春天,透过车窗,看着田野里的景色,他便不禁赞叹道:“真是风景如画啊。”但他忽略了一个根本的问题:农民田间操作的辛劳,烈日或者严寒,暴风骤雨或大雪纷飞。
来到德令哈这个金色的世界,也同样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是一个过客,倘或一个旅行者,又是在德令哈美的季节来到这里,夏天或者初秋,映入你眼帘的,那一定是一幅大美的画卷。也许你情感迸发,还会写出一篇优美的文章或诗歌来。
然而,你千万不要以为这里只有浪漫的传说和宜人的景色,倘若你在这里生活一阵子以后,你就会深切地体味到,还有种种残酷在考量着你:烈日、严寒、缺氧、干燥,初到这里的高原反应。这一切,都会让你深切地感受到高原的另一副面孔。
从中原来到高原,初的日子里,怕的是感冒。高原的感冒充满了凶险,和中原的感冒几乎是两个概念。一个身体棒棒的年轻人在中原感冒了,也许只喝白开水就能好,但在德令哈绝无可能。我2008年冬天次到德令哈时就感冒了,在海西州医院输了三天液后丝毫不见好转,美丽的女护士是南阳人,一个河南老乡,她私下告诉我,再输一天液,如果还不见好转,就尽快回河南去吧,也许过了兰州,不用吃药病也就好了。
果然如南阳老乡所说,火车一过兰州站,我的感冒顿时痊愈,这让我对德令哈不禁多出了一种敬畏,这种敬畏一直延续到今天。对于生存的意义,也有了更深的感受,这是在中原无法体味到的。
也是在这期间,我认识了胡建云,豫西建筑公司驻青海项目部经理,曾参加过义海公司大煤沟矿的早期建设。他对我说:“到大煤沟矿的那年冬天,气候似乎比现在要恶劣许多,大风整天地刮,干燥无比,嘴唇裂开了深深的口子,说话和吃饭都成了痛苦的事情,更不能说笑,一笑嘴唇上所有的裂口都会渗出血来。有一次,我上嘴唇的裂口处渗血不止,工地上实在找不到止血的东西,太令人恼火了,一摸口袋,摸出来一枚硬币,便把这枚硬币塞在了裂口处,干裂的口子恰容得下这枚硬币,可见裂口之深。说也奇怪,这枚硬币还真把流淌不止的血给堵住了。”
胡建云所说的大煤沟矿,是义海公司辖下的一处煤田,分为一个井工矿和一个露天矿。露天矿建矿较早,井工矿建成于2008年6月。大煤沟矿的前身是绿草山煤矿破产重组后的一家小煤矿,对于这一段历史,大煤沟矿穿爆队爆破班班长华复合是见证者。一天黄昏,在大煤沟矿东北角的一片废墟上,我见到了这位憨厚而略带腼腆的中年汉子。指着脚下两排尚能依稀可辨原来面貌的土砌房屋,华复合说:“大煤沟矿初期的建设者就住在这里,而义海公司接手这个煤矿之前,住的却是帐篷。”
我再一次注视着脚下,把它们称作房屋实在是有些勉强,又矮又狭窄,凹陷在一处天然的土坑中,让人能够想象得出,这是筑造者为了抵御高原狂风的侵袭而做出的无奈的选择。高原上的风,具有摧毁一切的力量,人的血肉之躯,在它的面前更是显得无比苍白和脆弱,不堪一击。为了生存,人类会被激发出无穷的智慧,这也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
华复合的矿工生涯,是从绿草山矿开始的。1987年3月,他到大柴旦附近的绿草山煤矿当了一名矿工。那时的绿草山煤矿是当地有名的大矿,有矿工一千多名,因为开采方式落后,管理也跟不上去,产量不高,一年也就生产原煤七八万吨。尽管如此,当华复合领到个月的工资时,内心充满了按捺不住的喜悦,一百四十六元,放在那个时代,这是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半年的收入。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喜悦逐渐冷却。到了1997年前后,绿草山煤矿步入低谷,生产出来的煤二三十元一吨都没人问津,连续两年矿上没有给矿工发过一分钱的工资。多年以后,华复合还颇为动情地说:“那几年不堪回首,矿区是三天停水,两天停电,连饭都是吃了上顿,下顿都不知道在哪里。一连五年都没能回老家探望过父母。没有了钱,想尽孝都不容易。”这段不算短的时间,华复合真正领会到了高原的残酷,他对高原一时充满绝望。
到了2000年,绿草山煤矿破产重组,华复合与四十四名矿工被派往一个新的煤矿,也就是后来的大煤沟矿。这里比绿草山煤矿环境更为恶劣,海拔三千五百米,四围是戈壁荒漠,方圆一百多公里杳无人烟。荒漠上除了紫红色的骆驼刺外,难得看到有其他植物生存,偶尔看见一棵矮矮的沙柳树,你一定会惊喜地喊叫起来。这个金色的世界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氧气吸不饱。”就是这个煤矿的真实写照。
华复合说,他们刚到大煤沟矿的时候,满目荒凉,那时候,他们住的还不是这种低矮的土房子,而是四面透风的窝棚,没水没电,天一黑就无事可干了,躺在地铺上,听着荒野里传来的阵阵狼嚎,用思念故乡思念亲人打发漫漫长夜和无以言状的孤独。在他几乎坚持不住的时候,2003年,河南义马煤业集团(现在的河南能源义煤公司)收购了这里,才令他看到了新的希望,他便留了下来。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