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部红色经典:战争与人民
  • 百部红色经典:战争与人民
  • 百部红色经典:战争与人民
  • 百部红色经典:战争与人民
  • 百部红色经典:战争与人民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百部红色经典:战争与人民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28.52 4.8折 59 全新

库存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彭柏山 著,新华先锋 出品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559650955

出版时间2021-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元

货号29242190

上书时间2024-10-20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本书的时代背景是华中解放区军民在解放战争开始后,在苏中前线取得“七战七捷”的情景。以季刚、丁秀芬夫妇为主人公的共产党员为革命胜利做出的种种努力为线索而展开讲述。作为妇救会主任的丁秀芬深入泰兴城为共产党人输送情报,排长季刚所在的解放军部队的主力团——“老虎团”和黄桥人民齐心自卫,在夺取泰兴城等战役中取得胜利,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等做出突出贡献。主力部队的作战与地方武装和民兵的配合下共同打赢了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以小见大地反映了“共产党人为人民,胜利*终属于无产阶级”的主题思想和前进道路。



作者简介

  彭柏山,又名彭冰山,湖南茶陵人。1925年考入长江工业学校学习。1929年就读于上海江湾劳动大学政治经济系,并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31年加入“左联”领导下的文艺研究会,之后担任“左联”大众委员会书记,创作上得到了鲁迅的帮助和支持。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1934年被捕。1935年在狱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获释后参加新四军。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上海市委宣传部长。著有《战争与人民》《任务》《崖边》。



目录


第二部

第三部

内容摘要

  本书的时代背景是华中解放区军民在解放战争开始后,在苏中前线取得“七战七捷”的情景。以季刚、丁秀芬夫妇为主人公的共产党员为革命胜利做出的种种努力为线索而展开讲述。作为妇救会主任的丁秀芬深入泰兴城为共产党人输送情报,排长季刚所在的解放军部队的主力团——“老虎团”和黄桥人民齐心自卫,在夺取泰兴城等战役中取得胜利,消灭敌人有生力量等做出突出贡献。主力部队的作战与地方武装和民兵的配合下共同打赢了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以小见大地反映了“共产党人为人民,胜利*终属于无产阶级”的主题思想和前进道路。



主编推荐

  彭柏山,又名彭冰山,湖南茶陵人。1925年考入长江工业学校学习。1929年就读于上海江湾劳动大学政治经济系,并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31年加入“左联”领导下的文艺研究会,之后担任“左联”大众委员会书记,创作上得到了鲁迅的帮助和支持。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1934年被捕。1935年在狱中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获释后参加新四军。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副部长、上海市委宣传部长。著有《战争与人民》《任务》《崖边》。



精彩内容

黄桥地区的群众象潮水般涌到镇上来了!
他们都把支援前线当作自己的光荣任务。有的扛着担架,有的挑着慰劳品,有的推着粮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黄桥镇上。街头挤得水泄不通,喊声震天。好象准备和洪水搏斗,热烈、紧张。
他们的口号:一切为了战争!一切为了前线!一切为了胜利!他们体验到:没有战争的胜利,便没有自己的一切。他们宁愿牺牲眼前的利益,争取后的胜利。所以谁都不吝啬自己的人力和物力,都动员出来了。
整个黄桥镇充满着战争的气氛。部队的骡马都上好驮架。大炮、迫击炮、无后座力的小钢炮,都摆出来了。战士们忙着做伪装,打扫环境卫生,准备出发。妇女和儿童,打着腰鼓,吹着唢呐,扛着慰劳品,到各个连去慰劳,欢送战士们奔赴前线。
这是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天。和平的日子已经结束,自卫战争开始了!当太阳升到半空,部队开始集合了。各个连队从大街小巷走出来,好象无数支河流,向着同一方向汇合,渐渐变成一支巨流,迈着雄壮的步伐,在进军号的引导下,奋勇前进。
红旗在阳光下招展。公路上尘土飞扬。一支强大的队伍,在伪装的掩护下,和无边无际的青纱帐混成一片。只见一股绿色的巨浪,沿着泰黄公路,滚滚向前。
战士们戴着柳条编成的防空帽,衬托得各个人容光焕发,象早晨的阳光,清新而明朗。他们为了保持军容的整齐,既不拉下军帽,也不敞开衣襟,全副武装,雄赳赳地走着。树上的老鹰,看到这种赫赫的声势,发出一阵惊讶的叫声,仓皇地向西飞走了。
饶勇骑在马上,不时用望远镜瞭望无边的绿色的田野:浓密的树林,安静的村庄,丰盛的庄稼,到处一片和平景象。如果没有战争,让人们安静地劳动,这是一个多么优美的世界啊!然而依靠抢劫为生的蒋介石,却不让人们有这种安静的日子。抗战胜利的果实,要由他独吞。为了生存,为了自卫,今天,他们不得不奔赴战场。这是人民军队的义务,也是人民军队的责任。
时间在紧张的空气中驰过,太阳很快就向西偏斜了。按照部队行军的速度计算,前卫部队已经离城不远了。战士们如同船上的船员,完全信任舵手的驾驭,一声不响地向着目的地行进。
饶勇看看天色,再看看表,立即命令部队就地停止,让前卫营按照预定的作战部署,先去扫清泰兴南关的敌人,以便为攻城做好准备。
部队沿着公路南边的高粱地坐下来。各人放下背包,垫在地上,舒适而平稳地坐着。有的拿着白毛巾擦干脸上、脖颈上的汗水,有的拿起水壶大口大口地喝水。一阵凉风从高粱顶上吹来,拂过各人的脸颊,给战士们带来爽快的感觉,心里顿然冷静下来。
骡马隐蔽在大树底下;插在驮架上的柳条,也在晚风中轻轻飘动。队伍全部没有一点声音,如果不是偶尔传出一声马叫,谁也不会发觉有队伍在这里停留。
饶勇一向是以严整的军容作为体现部队战斗力的标志。他看到战士们很有秩序地就地坐着,既不乱跑,又不喧闹,感到很满意。战士望着首长从自己身边走过,都投以敬重和信任的目光。他们经过长期战争的考验,已经得出一条结论:首长到哪里,胜利也就在哪里。所以每个人都怀着胜利的信心,期待即将开始的战斗。
经过一阵较长时间的休息,暑热随着晚风渐渐退走了。树林的背面出现了阴影。大地的一切生物,开始抬起头来,渐渐感到舒畅了。战士们听到“起立!”的口令,立即背起背包,束紧腰皮带,拍拍身上的尘土,又象一股激流汹涌前进。人影拖在地上愈来愈长,脚步也愈走愈快。
饶勇已经集中心思关注前卫营的战斗。如果敌人利用城关固守,那他等于送死。要是敌人为了保存实力,放弃城关,又有利于我们争取时间,进行攻城准备。当他计算前卫营应该进抵城关,还没有听到动静。他想,敌人可能撤到城里去了。他两腿夹一夹马肚,将手上的缰绳一勒,马蹄开始哒哒哒地快跑了。
战士们不知是前面有人带头跑步,还是受了首长的马的影响,不自觉地都奔跑起来。脚步愈跑愈快。好象狂风卷起一阵巨浪,滚滚向前。
果然,泰兴城南关的敌人,为了逃脱被消灭的命运,已经缩回城里去了。整个南关剩下黑黢黢的一片瓦房和空空洞洞的一群碉堡。
前卫营按照预定的战斗部署,分三路搜索前进:左面一路沿着西南角上的一排大树林,直接搜索到一座高大的碉堡下;右边一路沿着一条干沟搜索到城河边;正面沿着城关的街檐,直逼城门口。他们好象在野外打演习,没有遇到任何抵抗,很迅速地占领了整个城关。
泰兴城完全被我们包围了!宽阔的城河和高大的城墙,象一道天然的屏障,把城里和城外划分为两个世界:城里是黑暗的地狱;城外是自由的天堂。
饶勇跑到城关,一了解情况,并没有出乎他的预料,就积极着手做攻城的准备。他一边命令部队迅速进入宿营地,积极做好防空准备,迎击白天敌机来袭;同时通知一营的干部立即到阵地前沿来,实地观察地形,核实预定的作战方案。
王忠带领周新民、季刚和李进很快来到团长的跟前。他们集合在靠城河边上的横街头。饶勇坐在一个破旧的烘烧饼的桶上,背靠着廊檐下的小屋柱。他用手捂住手电筒,把泰兴城厢图摊在膝盖上,核实南关的地形。
城墙上的敌人,明知自己已被包围,但他们故作镇静,一枪不发。
他们自信有坚固的设防,空军的配合,还有大军即将渡江,毫不在乎。
有的正在碉堡里高声谈话,有的还在抽烟。他们妄想江南大军一到,就把我们反包围起来。这样,内外夹击,胜利就是他们的了。
敌人毕竟心虚。不久,城头上点起了照明柴,照得满天通红,河水发紫。他们妄图以火光阻止我们偷袭。结果,城外一片光明,更有利于我们观察地形,缩短他们的寿命。
饶勇带领王忠,从河边的横街头,用爬行的动作,爬到城门口的桥头,利用桥墩的一块石碑隐蔽下来,仔细观察城门右边的死角。
河水在桥底下,汹涌地奔腾。火光映着晚潮,幻化出一片金黄色,一起一伏。时而冲击河岸,时而被柳条阻住,发出嘘啸的声音。伏在城墙脚下的地堡,象巨大的乌龟缩在河对岸,一动不动。地堡的枪洞象死人的眼睛,空洞而阴森。
饶勇根据王忠次侦察的报告:城门右边的死角,被城门突出的部分挡住,左面的火力对它毫无威胁。只要把城门顶上的高堡摧毁,从这里登上城墙,为安全。他经过反复观察,认为预定的作战方案和实际情况完全符合。他用左肘抵了抵王忠的手臂,轻轻地挪动身子,向后一步一步退回来。
王忠次侦察,距离比较远,既没有看到河南岸的地形有一条横街可以利用,更没有看到河北岸离城墙还有一段空地,可以作为立脚点。
经过这次观察,更增强了他的攻击信心。
他们回到横街头,走进一爿没有人的小店,关上北窗,再用一个木盆罩住,点燃蜡烛,核实敌人的火力配系。饶勇指着地图对一连连长说:“黑皮,你们再去仔细看看。确定从城门右侧打上去。你们看过后,发现有什么问题再提出来。”
“你们注意,”王忠插上来说,“河北有一段空地,正好作为登城的立脚点。”
“城墙下有地堡吗?”周新民问。
“有也要消灭它。”饶勇回答。
“城门顶上的碉堡,好也先打掉。”季刚提议道。
“这是炮兵的任务,不用你担心。……”
饶勇的话还没有落音,一排机枪子弹,掠过他们的屋顶。他把烛光灭掉,从屋子里走出来。东边的枪声愈来愈激烈。这种突如其来的枪声,扰乱了夜间的宁静。他不由地惶惑起来:难道敌人敢于夜间出来?他一面叫周新民继续去观察地形,一面叫王忠派一班人朝着枪声的方向去搜索,自己带着警卫员向营地走了。
他走过一营的驻地,战士们都在挖防空洞。有的扛着门板,构筑防空工事,有的给骡马做伪装,还有民伕担架队,协助卫生人员,在村庄外边建立临时包扎所。整个城外,只见人来人去,可是谁都不高声大叫,保持高度的肃静。
东面的枪声,突然停止了。
饶勇估计敌人可能派出少数人出来捣乱,可是他们再也回不去了。
他对干部队顺利进入阵地,并亲自看过地形,感到很满意。本来,他想洗洗身,休息一会;但他想到下一步的关键,就是火力的组织,随即又向炮兵连的营地走去。
他的心情好象已经张开的弓弦,拉得很紧,再也不能松弛下来。他的脚步踏在坚实的土地上愈走愈有劲了。



媒体评论

  书中的情节、人物真实可信,笔墨简洁凝练,朴实无华,连同那整齐端正的字体,都表现出柏山同志严肃整饬、一丝不苟的性格。——陈其五(《拂晓报》社原社长兼总编辑)
  历史是人的活动构成的,黑暗与光明,全在人为。我们经过黑暗,走向光明,全在人为。我们经过黑暗,走向光明,是痛苦,也是欢快。为了表现这历史的活剧,我们要发挥无比的创造力。——彭柏山(作家)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