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略读指导举隅/跟大师学语文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略读指导举隅/跟大师学语文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6.26 5.4折 30 全新

库存4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叶圣陶,朱自清 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89721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0元

货号28633522

上书时间2024-10-20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字的能力,训练写作文字的技能。这些事儿不能凭空着手,都得有所凭借。凭借什么?就是课本或选文。有了课本或选文,然后养成、培植、训练的工作得以着手。课本所收的,选文之中人选的,都是单篇短什,没有长篇巨著。这并不是说学生读了一些单篇短什就足够了。只因单篇短什分量不多,要做细磨细琢的研读工夫,正宜从此人手;一篇读毕,又来一篇,涉及的方面既不嫌偏颇,阅读的兴趣也不致单调;所以取作“精读”的教材。学生从精读方面得到种种经验,应用这些经验,自己去读长篇巨著以及其他的单篇短什,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这便是“略读”。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学生在校的时候,为了需要与兴趣,须在课本或选文以外阅读旁的书籍文字;他日出校之后,为了需要与兴趣,一辈子须阅读各种书籍文字;这种阅读都是所谓应用。使学生在这方面打定根基,养成习惯,全在国文课的略读。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儿。其可能想象的弊害:当学生遇到书籍文字的时候,也许会因没有教师在旁做精读那样的详细指导,而致无所措手。现在一般学校,忽略了略读的似乎不少,这是必须改正的。
  略读不再需要教师的详细指导,并不等于说不需要教师的指导。各种学科的教学都一样,无非教师帮着学生学习的一串过程。略读是国文课程标准里面规定的正项工作,哪有不需要教师指导之理?不过略读指导与精读指导自有不同。精读指导必须纤屑不遗,发挥净尽;略读指导却提纲挈领,期其自得。何以须提纲挈领?惟恐学生对于当前的书籍文字,摸不到门径,辨不清路向,马马虎虎读下去,结果所得很少。何以不必纤屑不遗?因为这一套工夫在精读方面已经训练过了,依理论说,该能应用于任何时候的阅读;现在让学生在略读时候应用,正是练习的好机会。学生从精读而略读,譬如孩子学走路,起初由大人扶着肩、牵着手,渐渐的大人把手放了,只在旁边遮拦着,替他规定路向,防他偶或跌跤。大人在旁边遮拦着,正与扶着肩、牵着手走一样的需要当心;其目的惟在孩子步履纯熟,能够自由走路。精读时候,教师给学生纤屑不遗的指导,略读时候,更给学生提纲挈领的指导,其目的惟在学生习惯养成,能够自由阅读。

导语摘要
  《略读指导举隅/跟大师学语文》是叶圣陶、朱自清两位先生合作编写的中学国文教学指导用书。1943年初版印行于四川。略读作为精读的补充,在教学中常被忽略。
  《略读指导举隅/跟大师学语文》阐明了略读的含义,略读应注意的问题、方法等。通过实例来说明略读对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写作技巧的作用。
  《略读指导举隅/跟大师学语文》与《精读指导举隅》一样,*各中学国文教师参考用。
  《略读指导举隅/跟大师学语文》专重略读指导,书中举了七部书作例子。计经籍一种,名著节本一种,诗歌选本一种,专集两种,小说两种。其中《孟子》、《史记菁华录》、《唐诗三百首》、《胡适文选》适于高中学生阅读,《蔡孑民先生言行录》、《呐喊》、《爱的教育》适于初中学生阅读。
  《略读指导举隅/跟大师学语文》的“前言”是向各位中学教师说的。我们以为对于学生“略读”要做到“指导”二字,至少有这么些工作。否则便是让学生随便看书,不是“指导”他们阅读。
  《略读指导举隅/跟大师学语文》各篇“指导大概”是用教师的口气向学生说的。我们按照“前言”所提出的,对于每一部书,作了指导的实例。这七篇“大概”都是完整的成篇的文字,只因写下来不得不如此;并不是说每指导一部书,就得向学生作一番这样长长的演讲,讲过了就完事。“指导”得在讨论里;每篇“大概”中的每一节,都该是讨论的结果,这结果该是学生自己研求之后,在讨论时间,又经教师的纠正或补充,才得到的。我们希望各位教师能将这样的态度和方法,应用在别的书籍的略读指导里。


商品简介

目录
例言
前言
孟子
史记菁华录
唐诗三百首
蔡孑民先生言行录
胡适文选
呐喊
爱的教育


内容摘要
  《略读指导举隅/跟大师学语文》是叶圣陶、朱自清两位先生合作编写的中学国文教学指导用书。1943年初版印行于四川。略读作为精读的补充,在教学中常被忽略。
  《略读指导举隅/跟大师学语文》阐明了略读的含义,略读应注意的问题、方法等。通过实例来说明略读对培养学生阅读习惯和写作技巧的作用。
  《略读指导举隅/跟大师学语文》与《精读指导举隅》一样,*各中学国文教师参考用。
  《略读指导举隅/跟大师学语文》专重略读指导,书中举了七部书作例子。计经籍一种,名著节本一种,诗歌选本一种,专集两种,小说两种。其中《孟子》、《史记菁华录》、《唐诗三百首》、《胡适文选》适于高中学生阅读,《蔡孑民先生言行录》、《呐喊》、《爱的教育》适于初中学生阅读。
  《略读指导举隅/跟大师学语文》的“前言”是向各位中学教师说的。我们以为对于学生“略读”要做到“指导”二字,至少有这么些工作。否则便是让学生随便看书,不是“指导”他们阅读。
  《略读指导举隅/跟大师学语文》各篇“指导大概”是用教师的口气向学生说的。我们按照“前言”所提出的,对于每一部书,作了指导的实例。这七篇“大概”都是完整的成篇的文字,只因写下来不得不如此;并不是说每指导一部书,就得向学生作一番这样长长的演讲,讲过了就完事。“指导”得在讨论里;每篇“大概”中的每一节,都该是讨论的结果,这结果该是学生自己研求之后,在讨论时间,又经教师的纠正或补充,才得到的。我们希望各位教师能将这样的态度和方法,应用在别的书籍的略读指导里。

精彩内容
《略读指导举隅/跟大师学语文》:
  《史记》中“本纪”、“世家”、“列传”三类,都是叙述人物和他们的事迹的,那些篇章并不是独立的单位。一个人物的性行,一件事情的原委,往往散见在若干篇中,读者要参看了若干篇才可以得其全貌;这由于作者认一百三十篇是整部的书。他期望读者读的时候,不仅抽读一篇两篇,而能整部的读。其所以运用这样作法,有几层理由可以说的。
  ,一部《史记》包括若干人物的事迹,这若干人物的事迹,必然有若干共同的项目;若把每个人物的事迹,都叙述在关于其人的篇章里,必然有若干重复或雷同,就整部书看起来,便是浪费了许多可省的篇幅。所以作者把这些共同的事迹,叙述在关于主角的篇章里,同时连带叙及与此有关的其他人物;而在关于其他人物的篇章里,便节省笔墨,单说一句“见某篇”了事,有时连这一句也省去了。这叫做“互见”,其主要目的在于避免重复。例如管仲、晏婴两人的重要事迹,都叙在《齐世家》里;于是在《管晏列传》里,对于管仲,便只叙他与鲍叔的交情和他的政治主张两点;对于晏婴,便只叙他事齐三世,与越石父交和荐其御者为大夫三点。大概还以为管晏的重要事迹,都与齐国关系极大,而管晏与齐国比较,自然齐国居于主位,所以叙在《齐世家》里。《齐世家》里既然叙了为避免重复起见,《管晏列传》里就不再叙了。若不明白这个“互见”的体例,单就《管晏列传》求知管晏,那是不会得其全貌的。
  第二,“互见”的体例不只在避免重复,又常用来寄托作者对于历史人物的褒贬。作者认为某人物该褒,便在关于其人的篇章里,专叙其人的长处。作者认为某人物该贬,便在关于其人的篇章里,专叙其人的短处。遇到该褒的人确有短处,无可讳言,该贬的人确有长处,不容不说的时候,便也用“互见”的办法,都给放到另外的篇章里去。例如《信陵君列传》,前面既说“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魏十馀年”;末后又说“秦闻公子死,使蒙骜攻魏,拔二十城。初置东郡,其后秦稍蚕食魏,十八岁而虏魏王,屠大梁”,隐隐表示信陵君的生死,影响到魏国的存亡。这由于迁对信陵君太倾倒了,任着感情写下去,以至“褒”得过了分寸。所以《魏世家》赞里又说:“说者皆日,魏以不用信陵君,故国削弱,余以为不然。”读者若单看《信陵君列传》而不注意《魏世家》赞里的话,对于迁的史识,就不免要发生误会。又如《信陵君列传》写信陵君的个性,先提明“公子为人仁而下士”,以下所叙许多故事,便集中在这一点;所以就文章论,这是一篇完整之作。但“仁而下士”只是信陵君个性的好的一方面;还有不甚高明的方面,却在另外的篇章里。《范雎传》里叙秦昭王要为范雎报仇,向赵国索取从魏国逃到平原君家里的魏齐;魏齐往见赵相虞卿,虞卿便解了相印,与魏齐同到大梁,欲见信陵君;信陵君犹豫不肯见,魏齐怒而自刭。虞卿可以丢了高官,陪着朋友亡命;信陵君与魏齐同宗,偏偏顾忌着秦国,拒而不见,无怪要引起侯赢的讥刺了。同传里又叙秦昭王把平原君骗到秦国,软禁起来,向他要魏齐的头;平原君只说:“贵而为友者为贱也,富而为交者为贫也。夫魏齐者,胜之友也,在固不出也,今又不在臣所。”平原君看重交情,表示得这么勇决,以与信陵君的顾忌犹豫相对比,更可见出信陵君的“仁”并非毫无问题。读者若单记着《信陵君列传》里的“仁而下士”,对于信陵君的个性,就只知识了一半。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