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24.32 5.1折 ¥ 48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梁志刚
出版社北京出版社
ISBN9787200147513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28545568
上书时间2024-10-20
北京之根的依恋古语谓:书中自有黄金屋。可是,我从近阅读的几本书中,却看到了激战的硝烟,听到了战马的嘶鸣;看到了劲鼓的风帆,听到了高亢的号子;看到了雄浑绮丽的园林,听到了婉约的丝竹之音。我时而掩卷沉思,时而振臂呐喊!在电子阅读的时代,是什么样的书使我如此痴迷?原来,我是个老北京,只有使我关注的分量足够,才能拨动我与北京真情共鸣的心弦。而做到这一点的,不是一本书,而是三本。
应邀为《话说长城》《话说运河》《话说西山》三本书作序,我迟迟未敢动笔。经过认真阅读,进而遍览相关资料,我决定放开视野,多说一些北京的历史背景,多说一些本书不包括的“一城三带”中“一城”的内容,引导读者在了解“三带”的基础上知晓“一城”,使阅读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城三带”出自《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 年—2035 年)》,仅仅 4个字,汉语的优势便发挥得淋漓尽致,简短而有节奏,更为关键的是凝练:仅仅 4 个字,就高度概括了“历史文化名城”及“长城文化带”“大运河文化带”“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无比厚重深邃的内容,以及北京文化发展的战略趋向。
我把“一城三带”比喻为“‘一城’是树干,‘三带’是分支”。如同参天大树,根深叶茂才能开出鲜艳的花朵,才能结出累累的果实。什么是北京文化这棵参天大树的根呢?《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告诉我们: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为根基。北京是中国古代后三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的京城,凝聚了 5000 年传统文化的精华,同时又吸收了优秀的外国文化,漫长而多元演变的内在逻辑,生成了北京的城市精神,也就是北京的灵魂。由此而形成的核心文化,是北京文化之根本,是北京区别于任何其他城市的本质特征。
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与环境密切相关。
北京山河壮美,南朝范缜曾在《幽州赋》中形容北京:“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形胜甲于天下。”从地理环境上看,北京处于中纬度的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端,北靠燕山,西邻太行山,两山围合形成西、北环山,东、南面向渤海,半封闭形如海湾,人称“北京湾”。这样的地形从自然地理的角度看,有利于阻挡北方的干冷空气,迎接东南方向的暖湿气流。山区河流带来的肥沃土壤和五大水系的丰沛水源,使这里物产丰饶,堪称“天府之都”,有利于人类的繁衍,有利于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文化的产生与发展,是历史变迁的累加。
北京,历史上曾经被称作蓟城、燕都、燕京、涿郡、幽州、南京、中都、大都、顺天府、北平、北京。每一个名字,都是坚实的历史足迹。而崇高的名字莫过于“帝京”“日下”。北京 3000 多年建城的历史,正是这样一步步走来的。
遥望浩瀚久远的历史源头,北京地区是“北京猿人”“山顶洞人”的故乡。“三皇五帝”的远古时期,北京地区就生活着众多中华民族早期的族群。而进入正式的“诸侯国”形态,需要有“国都”。古代国都的条件据《尚书大传》和《左传·庄公二十八年》记载:“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曰都,无曰邑。邑曰筑,都曰城。”根据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的解释,周朝时各国把“国都”叫作“国”,把有宗庙或先君神主的城叫“都”,没有的就叫“邑”。
北京地区的“国都”早在 3000 多年前就形成了。公元前 1046 年,中国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据《礼记·乐记》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一说是舜帝)之后于蓟(今北京城西南角)。”《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今北京一带)。”古籍中寥寥数语,记载了北京地区都城的诞生。“蓟”和“燕”就是周朝分封于北京的两个诸侯国。
作为诸侯国的都城,一定要有宗庙。这一点被考古所证实。
1986 年,北京房山琉璃河遗址出土了克盉、克罍两件西周青铜祭祀礼器,据铭文表述,这是周天子占候天神、祭祀神祇、祈祷农事所使用的高规格礼器。这两件青铜器证实了周武王克商后,召公奭被封于燕,并未就封,后周成王派召公奭长子克赴燕,克成为代燕国国君。
1974 年,北京房山琉璃河出土了西周早期青铜礼器堇鼎,这是北京地区出土的体形、重量重的一件,上有 26 字铭文,由于此鼎为黄钟大鼎,等级之高出乎想象。笔者认为,按照周朝的制度,诸侯国一定要建立宗庙,因为这是“都”与“邑”的明显区别。这些青铜重器都是宗庙的礼器,亦可反证燕国宗庙的存在。
后来,燕国兼并了蓟国,燕都迁到蓟地。隋朝以蓟县为涿郡治所,唐朝改涿郡为幽州。辽朝以幽州为陪都,改称南京。金贞元元年(1153),金朝正式迁都燕京,改称中都,向全国政治中心燕京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元朝至元二十二年(1285),元大都建成。到了明朝,改建大都,明永乐十八年(1420)新都城建成,始称北京。清朝承继明代北京,以之为都城。所以,据文字可考,北京城建城已有 3000 多年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至今。
在古代,都城即一国的行政机关所在地。而元、明、清则使北京都城的级别达到了,即中华“大一统”国家的首都。
中国古代对天、地、人三者关系的思考,逐渐形成了“大一统”的观念。众多的地方文化、民族文化,经过漫长的融合交流,形成“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的观念。轩辕即黄帝,中华民族首个实现民族融合的领导者。涿鹿之战中,黄帝与炎帝联合的华夏族击败了以蚩尤为首的九黎族。黄帝战胜蚩尤后,各诸侯都愿归顺,一致拥戴他为天子。自此,民族实现统一,中原四方趋于安定 , 生产方式从游猎逐步转为农耕,社会生产力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经历了反复的“一统”“分裂”以后,中华大地的各个民族形成“华夏大一统”的文化认同。元代虽为蒙古族建立的政权,但仍尊崇华夏文化,取《易经》中“大哉乾元”中的“元”为国号。至元九年(1272),元朝定都北京,即“元大都”。明洪武元年(1368),明太祖建都南京,永乐十九年(1421)明成祖迁都北京。清顺治元年(1644),清军入关。清承明制,亦尊中华正统,祭祀黄帝,且没有烧毁明代京城,使我们今天能够见到近 600 年前始建的明、清两代的皇宫——紫禁城,这是对中华民族的一大贡献。
综上所述,北京城从金代开始有了质的转化,奠定了其成为中国首都的基础,后续元、明、清三代相继定都于此,使其地位更加稳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北京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中华民族的伟大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所以,北京的文化核心、本质、特征都建立在“大一统”首都的基础之上,这是北京文化之魂。有了魂魄,有了根本,才有了根深叶茂,硕果累累。在“一城”当中,中轴线是北京文化的灵魂和脊梁。北京中轴线是世界上现存长、完整的古代城市轴线。这条线汇集了北京城传统建筑的精华,见证了这座古都的历史变迁。
2012 年,北京中轴线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此后数年,北京市实施了中轴线文物保护修缮计划,取得了腾退与修缮景山寿皇殿建筑群等重要成果。2017 年底,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领导小组批准成立了中轴线申遗保护专项工作组,由市文物局和市规划国土委牵头,北京中轴线申遗保护工作全面启动。根据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设计所 2018 年编制的《北京中轴线申报世界遗产名录文本》《北京中轴线保护规划》等文件,2018 年 7 月 4 日《北京日报》报道:北京中轴线申遗确定 14 处遗产点,即永定门、先农坛、天坛、正阳门及箭楼、纪念堂、人民英雄纪念碑、天安门广场、天安门、社稷坛、太庙、故宫、景山、万宁桥、鼓楼及钟楼,绵延 7.8 千米。2018 年底已经完成太庙、社稷坛、天坛内的住户腾退。计划用 10 年左右的时间,整治中轴线的遗产区和缓冲区的历史风貌,力争在 2030 年基本达到申遗要求,确保到 2035 年底前实现申遗目标。北京中轴线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哲学思想,体现了大国首都的文化自信。北京中轴线既是历史轴线,也是发展轴线,是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魅力所在、资源所在,也是优势所在。中轴线建筑蕴含着中国传统人与自然、人与祖先、人与社会的关系法则。时序更替,化育天地万物。人是万物之灵,我们的祖先聪明智慧,于天地之间,寻觅到了自然与社会和谐关系的真谛。《荀子·礼论》中记载:“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这就是礼。中轴线建筑大都是礼制建筑,位于中轴线中心的太和殿及其左前方的太庙、中轴线南端左侧的天坛,就是其中重要的代表。“天人合一”“敬天尊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深深地影响着中华历史的发展轨迹。它们在中国古代所发生的巨大推动作用,让中国古代的社会发展在世界遥遥领先,并使中华传统文化成为世界没有中断的文化。北京城的中轴线即这种核心观念的体现。博大精深是中轴线文化的其中一个特点,中轴线文化的另一个特点是古今融合。当代建筑如何融入其中,这恰恰是研究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价值与传承方法的重大课题,值得我们认真去研究,发现其真谛。期待作者悉心研究,再写出“话说京城”“话说中轴线”,本文亦可为序。
贾福林
2019 年 1 月 28 日戊戌小年
写于北京心远斋
作为*雄伟的中国古代文化遗存之一,现存的长城遗迹总长21196.18千米,其中北京长城堪称万里长城的精华段,从东到西横跨平谷、密云、怀柔、延庆、昌平、门头沟6区,伴随着古都北京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和八百多年的建都史,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生息和北京地区历史文化发展。本书介绍了长城作为历代中原王朝的军事防御系统的建筑与功能特点,讲述几千年间长城诞生到逐渐增建、扩建的历史发展轨迹,着重描述了北京段长城各个精华段落的具体情况,描绘出长城像一条祥龙盘踞在京北,拱卫京师的雄伟景象。除了展示长城的建筑美和自然美,本书还介绍了北京长城周边的寺庙、碑刻等历史遗存,长城脚下的传统村落及风俗民情,多角度呈现出长城文化带的文化底蕴和人文风情之美。
丛书主编梁志刚,著名学者,季羡林学生,1969年毕业于北大东语系,现任北京市教育学会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研究会顾问,曾任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司长,中国档案学会第四、五、六届理事会理事,退休后一直从事季羡林研究及传统文化的研究写作,并担任《中共中央文集选集1949—1966》编辑工作。主要著作有《季羡林大传三部曲》《人中麟凤季羨林》《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乐读国学》等。
章 长城巨龙 横亘万里
节? 古代完整的防御系统??
第二节? 悠悠长城凝聚民族力量
第三节? 爱护长城,功在千秋
第二章 沧海桑田 长城犹存
节? 烽燧初现,长城始见
第二节? 朝代更迭,长城未断?
第三节? 明朝——万里长城的集结号
第三章 京师屏障 形胜山河
节? 京师屏障——八达岭长城?
第二节??雄关如铁——居庸关长城?
第三节??原汁原味的古长城——古北口长城?
第四节??长城博物馆——司马台长城?
第五节? 风景独秀的巨龙——慕田峪长城?
第六节? 中国美的野长城——箭扣长城?
第七节? 一脚踏三省——红石门长城?
第八节? 直冲云天的十八蹬——黄花城长城?
第四章 多彩长城 京华揽胜
节? 古庙寒蝉青障里
第二节? 碑刻铭文耀千秋
第三节? 古韵村落话长城
第四节? 诗意长城边关情
作为*雄伟的中国古代文化遗存之一,现存的长城遗迹总长21196.18千米,其中北京长城堪称万里长城的精华段,从东到西横跨平谷、密云、怀柔、延庆、昌平、门头沟6区,伴随着古都北京三千多年的建城史和八百多年的建都史,见证了中华民族的生息和北京地区历史文化发展。本书介绍了长城作为历代中原王朝的军事防御系统的建筑与功能特点,讲述几千年间长城诞生到逐渐增建、扩建的历史发展轨迹,着重描述了北京段长城各个精华段落的具体情况,描绘出长城像一条祥龙盘踞在京北,拱卫京师的雄伟景象。除了展示长城的建筑美和自然美,本书还介绍了北京长城周边的寺庙、碑刻等历史遗存,长城脚下的传统村落及风俗民情,多角度呈现出长城文化带的文化底蕴和人文风情之美。
丛书主编梁志刚,著名学者,季羡林学生,1969年毕业于北大东语系,现任北京市教育学会文化传承与创新教育研究会顾问,曾任国家档案局中央档案馆司长,中国档案学会第四、五、六届理事会理事,退休后一直从事季羡林研究及传统文化的研究写作,并担任《中共中央文集选集1949—1966》编辑工作。主要著作有《季羡林大传三部曲》《人中麟凤季羨林》《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乐读国学》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