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良渚文化村 田园城市的中国当代实践
  • 良渚文化村 田园城市的中国当代实践
  • 良渚文化村 田园城市的中国当代实践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良渚文化村 田园城市的中国当代实践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70.36 7.2折 98 全新

库存1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支文军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12605

出版时间2020-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98元

货号28513030

上书时间2024-10-20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序一 想起良渚文化村
安藤忠雄
良渚是一片沉睡着中华千年古文明的土地。也许是其文脉之绵长使然吧,当来到这个村落时,我感受到了一种在其他城市不曾感受到的优秀的文化韵味。这是从人类始祖时代便开始培育起来的创造力的感性,并非因为它是我们过去的遗产,而是因为它一直活在当代的你我每一天的生活中。所以,文人们多欣然往之,选择栖居于此,在这片风景中,再次开始新的创造。
在良渚文化村设计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对作为建筑师的我来说是一种荣誉,同时也是很大的挑战。程度地去激活场所的个性,创造“只有在这里才能做出来的建筑”,面对这样的主题,我的策略是,在良渚天空下创造一个开阔延伸的屋顶,再将美术馆、剧场、图书馆等文化功能空间统合在这座大屋顶建筑下。在大屋顶所营造出的空间的流动性里,性格各异的功能空间缓缓结合,由内及外,从建筑到水景,再到河岸边美丽的樱花林,空间无限延展。这一灵感源自我们东方庭园中借景和缘侧(室内外空间相结合的区域)的概念。
在良渚文化村,创新的开发活动还在继续进行,它现在仍在不断成长。而闭目想象50年后、100年后这里将呈现出一幅怎样的风景,成为我现在的快乐之一。



导语摘要

良渚文化村位于杭州市西北的余杭,是在城市扩张和农村城市化的背景下,从2000 年开始由民营企业开发建设的城郊大型复合社区。经过开发商、设计师、居民和社区营造者20年的耕耘,这里从城郊乡村发展为一个功能齐备,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田园新城。

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规划构想和实践精神是良渚文化村在中国当代新城建设的图谱中的不同凡响之处。这本书希望通过对良渚文化村这一案例的梳理和研究,探讨其中的普遍性经验,同时,呼吁一种不被当下的功利性所操纵的乌托邦精神,平衡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探讨城市和社区长效发展的制度建设。



作者简介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时代建筑》杂志主编、国家一 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传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建筑评论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长期关注中国当代城市与建筑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从事城市与建筑传播、建筑评论与媒体的研究。;.;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时代建筑》杂志执行主编,长期关注中国当代城市与建筑实践的发展,从事城市品牌研究与建筑传播、建筑评论与媒体的研究。



目录

序一 想起良渚文化村 / 安藤忠雄
序二 播种理想生活 / 王石
序三 城乡建设的先行者 美好生活的场景师 / 郁亮
前言 田园、文化与创新:通往明天的城市之路 / 童明
01 田园城市乌托邦
霍华德与田园城市
中国语境下的田园城市
良渚文化村:一个乌托邦式的试验田
02 规划理念解读
规划理念解读:田园城市的中国试验
人文城市的愿景与原则
——采访CIVITAS 总裁及创始人约瑟夫·胡达
规划历程回顾:“让土地告诉我们如何开发”
03住区模式研究
好房子,好服务,好社区:良渚文化村住区发展历程
  附:作品1  竹径茶语:都市边陲的理想居所
  附:作品2 白鹭郡东:岛屿式的街区实验
开发者视角的住区规划理念与设计管理制度
  附:作品3 郡西澜山:住宅精细化设计探索
  附:作品4 郡西云台:半山腰的立体庭院
  附:作品5 劝学荟:情景式社区商业公园
  附:作品6 大溪谷:接山引水的开放社区
04社区营造之路 
从社区认同到社区自治:良渚文化村社区营造历程
洋洋大观:培育多元社区文化
从社区服务到文化输出:“大屋顶”运营探索
附:作品7 劝学公园:寓教于乐的见学景观
   附:作品8 矿坑公园:社区发展的新“中介”
05永续经营之道
社区的“居”和“游”
附:作品9 良渚君澜度假酒店:山水间的旅居体验
从社区教育到教育社区 
附:作品10 杭州安吉路良渚实验学校:亲近自然的教学理念
在地安养与社区融入
附:作品1 1 随园嘉树长者社区:家庭邻里式的养老探索
06建筑文化巡礼 
建造地方:良渚文化村的公共建筑实践
 附:作品12 良渚博物院:良渚和玉文化的现代演绎
  附:作品13 美丽洲堂:超越信仰的聚会场所
  附:作品14 良渚文化艺术中心:大屋顶下的对话空间
07迈向区域城市 
时与空的背景
面向未来的良渚文化村
附:作品1 5 未来之光:产城融合的TOD 新范式
 附:作品1 6 中国美院良渚校区:面向未来的创新文教基地
结语 经验与反思
附录 良渚文化村大事记(2000—2019)



内容摘要

良渚文化村位于杭州市西北的余杭,是在城市扩张和农村城市化的背景下,从2000 年开始由民营企业开发建设的城郊大型复合社区。经过开发商、设计师、居民和社区营造者20年的耕耘,这里从城郊乡村发展为一个功能齐备,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田园新城。


富有理想主义色彩的规划构想和实践精神是良渚文化村在中国当代新城建设的图谱中的不同凡响之处。这本书希望通过对良渚文化村这一案例的梳理和研究,探讨其中的普遍性经验,同时,呼吁一种不被当下的功利性所操纵的乌托邦精神,平衡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探讨城市和社区长效发展的制度建设。



主编推荐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时代建筑》杂志主编、国家一 级注册建筑师、中国建筑学会建筑传媒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和建筑评论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长期关注中国当代城市与建筑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从事城市与建筑传播、建筑评论与媒体的研究。;.;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时代建筑》杂志执行主编,长期关注中国当代城市与建筑实践的发展,从事城市品牌研究与建筑传播、建筑评论与媒体的研究。



精彩内容

从社区认同到社区自治:良渚文化村社区营造历程
自20 世纪末以来,随着中国城镇化建设迅速推进,住房体制改革及商品房市场日趋成熟,中国城市的群落构成从胡同、大院、里弄、新村等形态演变成了各种“商品房住宅小区”。一方面,人们的生活条件与生活环境得到了很大提升与改善;另一方面,“熟人社会”的基层治理与社区营造路径不再适用,转而由基层政府(街道)和物业公司来管理与规范社区生活,邻里间缺乏交流,彼此间愈显疏离。
如何将商品房社区从陌生人社区营造成具有地方归属感的社区,如何在社区居民(业主)、物业管理机构、房产商、社区服务中心(街道办事处下设分支)、业委会、群众活动团体等多元主体共建格局中激发社区群众的主动性和自治力量,如何营造参与型社区文化并形成“全程式”“开放式”的公众参与格局,这些是当代中国社区建设的核心议题。
良渚文化村的社区活跃度、居民参与度、地方认同感与归属感在今天看来都优于同类大型新建商品房住区,经由居民主体、物业服务、基层政府及非营利性外部机构等的多方协作,形成了具有人文关怀的社区文化和日趋成熟的协商机制,这在商品房社区中并不多见。对良渚文化村社区营造过程的梳理及回溯,可以为我国大型商品房住宅区的社区营造路径提供一些具有普遍性的经验。
阶段:社区认同的基础
良渚文化村初期开发定位偏重旅居度假,优越的自然环境和开发商的理想情怀吸引了社会阶层相同与价值观接近的批常住居民——他们具有较高的经济水准与社会地位,大部分从事无须每日通勤的自由职业,向往远离尘嚣的田园生活。他们很欣赏良渚文化村楼盘名字中蕴含的田园情怀,自称“村民”,对文化村的居住环境与文化价值有深深的认同。
据业主王群力(杭州资深媒体人)回忆,他次看到名为《良渚理想》的楼书时,一下子被其中几个关键词打动了:是良渚理想,第二是欧洲小镇,第三是心灵归属在乡村。  “2000年以后,杭州已经有一部分精英人士厌倦了城市生活,把居住跟心灵联系在一起,希望有一个能够远离尘嚣,但是距离大都市又不至于过分遥远的生活空间。”良渚文化村的出现符合了这批人的理想,他们甚至愿意为了享受自然环境而忍受生活上的不便。
定居良渚文化村的Wendy(温迪)和Jack(杰克)夫妇在与邻居的闲聊中印证了这一点,“住在这里的人对审美有共同的要求,都喜欢青山绿水大自然,像我们这个小区的人,有很多都是文艺工作者,他们不一定要很方便,可是他们希望心灵有个归宿。
来到这个地方的人,都是有这种共同的想法,对这件事情或者这个环境有共鸣的人。”在早期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不足的情况下,业主们形成了“抱团取暖”式的生活互助模式与情感联结,“村子里开伙,是一家叫一家的,不像现在有食街这么方便,回忆过往,我们很怀念那段时间。”
抱团取暖的过程,让一致性非常高的早期居民更加团结,为良渚文化村的生活方式和社区文化奠定了基调。随着文化村持续开发扩张,人群的结构变得更为多元,早期业主中的不少人在现实生活中具有一定的声望与影响力,他们在社区中持续扮演着意见领袖与公共活动发起人的角色,是良渚文化村社区环境营造的重要力量之一。
第二阶段:协商平台的建构
文化村的重要转折始于2009年,开发商投入大量资源建设了村民食堂、菜场、幼儿园、学校、医院等公共生活服务设施,为社区居民解决了日常衣食住行、医疗教育等问题,把良渚文化村的定位从近郊度假别墅转变为“居所”,也为居民日常交往提供了高品质的物质空间。
社会学视野下的公共空间不仅指面向公众开放的有形空间,也包括无形的舆论平台,它是公民参与公共事务与政治事务的地方,从传统上说,西方的“广场”和东方的“茶肆”在各自文化中扮演着这样的角色。而2000年之后由于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互联网上“虚拟”的议事空间更便捷、自由,不受物质空间和时间限制,在社区公共事务中扮演着关键角色。
2006年, 随着“竹径茶语” 居住区建成面市,“搜房网”开通的“良渚文化村竹径茶语业主论坛”逐渐成为业主之间重要的交流平台。同年8月,万科收购南都并接手良渚文化村的开发;次年4月,代表开发商的客户经理注册论坛发帖与业主互动,建立了开发商与业主之间“非官方”的沟通渠道。第三方网络平台为业主与开发商的协商创造了即时而便捷的渠道,同时社区能人也在论坛上一展身手,例如网名“海老大”的作家、海洋学者赵丹涯、网名“奇思妙想”的资深媒体人王群力等,很快成为论坛活跃分子与社区意见领袖。
随着网络空间迅速迭代,论坛活跃度下降,业主日常交流转战到“微信群”这一新的社交媒体平台,这也反映了不同平台各自的优势和局限——例如论坛更有公共性,而微信群更具即时性。伴随文化村的陆续开发,新的社区活跃分子与意见领袖不断加入进来,譬如业主“Tony 大叔”“黄豆麻麻”在微信群上发起社区居民之间搭便车的“北归行动”等,将各样的活动、社团、市集组织得有声有色。
2007年11月,“海老大”在社区论坛发表了《竹径茶语村志》,其中有言:“村有村约,但村约无字,无字则隽永,唯自省自重自爱自尊也。共乐乐,地位无高低,学识无深浅,身份无贵贱,崇平等,践和谐。”村志的书写既是对社区文化的认同,又是出于对社区治理的思考,“海老大”有感于在社区公共生活中看到的人性弱点,希望大家可以共同维护文化村的和谐。
作家的文采及其倡导的平等自律的社区精神一时引发了很多业主的共鸣,反响热烈。开发商顺势与村民代表一起挑选了一块巨石,将村志镌刻其上,置于竹径茶语小区醒目的位置。2008年10月,村志碑正式落成,这不仅体现了业主的文化修养和社区认同,也体现了开发商与业主共同探索社区文化与社区共治的决心。
第三阶段:多元共治的格局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