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9.47 4.3折 ¥ 22 全新
库存80件
作者王晋康
出版社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
ISBN9787556097074
出版时间2019-12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22元
货号28501831
上书时间2024-10-20
《生命之歌》
本书是王晋康的科幻小说代表作,在对科技的反思中探索伦理与人性的发展方向。
生命科学家孔昭仁教授研制出了生物机器人元元,将其视为儿子。然而,智力超绝的元元五岁时,智力和生理发育突然停滞,孔教授承认试验失败,对元元也态度冷淡。孔教授的女婿朴重哲以极大的热情继续岳父未尽的研究,并成功破译了生命的密码,但就在试验成功之时,元元身上的自毁装置被引爆,导致朴重哲伤重身亡,逐渐恢复心智的元元却开始扩大自己的队伍,试图将诠释生命欲望的生命之歌传递给所有机器人……
本书改编自获1995年中国科幻银河奖特等奖的同名短篇小说《生命之歌》。
《生命之歌》
本书是王晋康的科幻小说代表作,在对科技的反思中探索伦理与人性的发展方向。
生命科学家孔昭仁教授研制出了生物机器人元元,将其视为儿子。然而,智力超绝的元元五岁时,智力和生理发育突然停滞,孔教授承认试验失败,对元元也态度冷淡。孔教授的女婿朴重哲以极大的热情继续岳父未尽的研究,并成功破译了生命的密码,但就在试验成功之时,元元身上的自毁装置被引爆,导致朴重哲伤重身亡,逐渐恢复心智的元元却开始扩大自己的队伍,试图将诠释生命欲望的生命之歌传递给所有机器人……
本书改编自获1995年中国科幻银河奖特等奖的同名短篇小说《生命之歌》。
王晋康,高级工程师,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科普作协会员兼科学文艺委员会委员,河南作协会员。迄今已发表短篇小说八十余篇,长篇小说十余部,计五百余万字。曾荣获1997年国际科幻大会银河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终生成就奖,是目前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次数多的作家,堪称中国科幻文学的旗帜性作家。其代表作品有《西奈噩梦》《七重外壳》《后的爱情》《解读生命》等,曾以《生命之歌》荣获1995年中国科幻银河奖特等奖。
《生命之歌》
1 再版说明
3 总序
1 生命定义
3 楔 子
23 一 长不大的元元
38 二 基因音乐
44 三 怪老人
67 四 上帝的秘密
82 五 意外的成功
91 六 象群的挽歌
105 七 翁婿反目
119 八 灵智苏醒
130 九 生命的大剧
139 十 灾难
150 十一 谋杀儿子
161 十二 爱与责任
附录
194 作家相册
197 作家手迹
《生命之歌》
本书是王晋康的科幻小说代表作,在对科技的反思中探索伦理与人性的发展方向。
生命科学家孔昭仁教授研制出了生物机器人元元,将其视为儿子。然而,智力超绝的元元五岁时,智力和生理发育突然停滞,孔教授承认试验失败,对元元也态度冷淡。孔教授的女婿朴重哲以极大的热情继续岳父未尽的研究,并成功破译了生命的密码,但就在试验成功之时,元元身上的自毁装置被引爆,导致朴重哲伤重身亡,逐渐恢复心智的元元却开始扩大自己的队伍,试图将诠释生命欲望的生命之歌传递给所有机器人……
本书改编自获1995年中国科幻银河奖特等奖的同名短篇小说《生命之歌》。
王晋康,高级工程师,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科普作协会员兼科学文艺委员会委员,河南作协会员。迄今已发表短篇小说八十余篇,长篇小说十余部,计五百余万字。曾荣获1997年国际科幻大会银河奖、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终生成就奖,是目前获得中国科幻银河奖次数多的作家,堪称中国科幻文学的旗帜性作家。其代表作品有《西奈噩梦》《七重外壳》《后的爱情》《解读生命》等,曾以《生命之歌》荣获1995年中国科幻银河奖特等奖。
《生命之歌》
生命定义
一、生命是一种时空中的构形,而不是物质的实体 (建造每一个生物体的砖石──原子,在该生物一生的新陈代谢中会多次更换,但尽管实体是流动的,其构建的生命却是延续的、特定的);
二、生命能自我复制(不能生育的骡子和狮虎兽等动物只能算是半生命);
三、生命体能够生长;
四、生命具有能自我描述的信息存储(这是它们能自我复制的基础);
五、生命体和外界有新陈代谢作用(病毒生命依靠宿主的新陈代谢,所以病毒只能算是一种半生命);
六、生命对环境有官能性影响和调节作用,机体还能产生和控制它的内部小环境;
七、生命体各部互相依存;
八、生命体对外部环境的小干扰是稳定的;
九、生命必然有进化能力(不是指个体,而是就其种族而言具有进化能力)。
楔 子
2037 年秋天的一个早晨,北京大学燕南园的高级住宅区里仍像往常一样响起钢琴声,这是孔家的独生女儿小宪云在做早课。她今天弹的是门德尔松的《仲夏夜之梦序曲》。宪云今年才五岁,但指法已经相当老练。她十指翻飞,这首悠远清灵的乐曲从指下淙淙流出,而她也仿佛跟随着琴声进入了彩虹般朦胧的夜景,她母亲在身后静静地听着。
一曲既毕,这位中央音乐学院的教授轻轻鼓掌:“云儿,弹得真好,就到这儿结束吧。今是你爸爸重要的日子,我们也到实验室去观看。”
她把宪云抱下琴座,合上星海牌高级钢琴的琴盖,然后牵着小女儿,步行穿过北京大学校园的林荫小径。
小宪云一边跳跳蹦蹦地走着,一边好奇地问 :“妈妈,爸爸是不是今天要把元元弟弟生下来?”
“对。”
“爸爸也能生孩子吗?元元也在他肚子里吗?”
妈妈笑了 :“云儿,长大你就会明白的。”
随后她不再说话。小宪云偷偷地仰起头看妈妈,她觉得妈妈今天的神情很特别,庄重,兴奋,也有紧张。当然这些微妙之处是她成年后才感悟到的,但这一天的所有场景都极其鲜明地烙印在她五岁的记忆中。
北大生命科学院实验大厅坐落在一座千年古塔旁边,是一座现代化风格的仿生建筑。龟壳形大屋顶很轻薄,透光度可以随阳光强度自动调节。四周是十二根洁白如象牙的柱子──实际上它们就是象牙,是用象牙生长基因制造的仿生物材料。墙壁上的珍珠质涂料在清晨的阳光下变幻着绚丽的色彩。
大厅里挤满了来宾。他们轻声交谈着,怀着近乎虔诚的心情注视着前边的蛋壳形实验室。玻璃墙里面,穿着白衣的工作人员在做后的准备工作,中心人物是一位35岁左右的男人,身材瘦长但肌肉强健,动作富有弹性。
他正在有条不紊地下达着命令,表情冷静如石像,只有目光深处才透露出一丝亢奋。
小宪云一眼就看见了他 :“爸爸!”她高兴地喊。妈妈赶忙悟住她的嘴,拉她到一个角落里。但大厅里不少人听到了这声清脆的童音,有几个人轻轻走过来同宪云妈握手。
他们悄声说 :
“祝贺你,孔夫人。”
“向你祝贺,卓青玉女士。”
小宪云认出了几个相熟的伯伯和爷爷,有科技日报社的章飙爷爷、中央电视台的罗汉诚伯伯、人民日报社的刘骞伯伯。刘伯伯把她抱起来,轻轻拍拍她的小脸蛋:“小云儿,知道吗?今天全世界都在看着你爸爸呢。”
小宪云看见人群中有不少金发碧眼的白人和黑头发厚嘴唇的黑人,他们早把摄影镜头对准了蛋形实验室。她也像大人那样压低声音问 :“刘伯伯,为什么这么多人来看小元元出生?他很重要吗?”
刘伯伯亲亲她,笑着说 :“当然!太重要了!也许世上只有一件事能与它相比,那就是上帝造人。你知道上帝造人的故事吗?”
“我知道,我还知道女娲造人的故事。不过这些都是神话,我知道人是猴子变的。”
刘伯伯轻声笑起来,忽然用手指放在唇边嘘了一声。
大厅里突然安静下来,静得能听见摄影机轻微的咝咝声。
西服笔挺的生命科学院院长田力文教授踏上讲台,努力抑制住激动,宣布道 :“各位来宾,一项跨世纪工程的成果马上就要揭晓了。”他的声音微微颤动,透露出内心的亢奋,“这项工程我们命名为女娲工程,因为在中国神话中,是女娲而不是耶和华创造了人。当然,无论是女娲还是耶和华,都是人类蒙昧时期产生的肤浅的神话人物,那时人类还不了解,生命的诞生和进化是何等艰难的跋涉。四十五亿年前,太阳紫外线、宇宙空间辐射和地球上雷电的共同作用,在地球原始大气和原始海洋中制造出了核酸和蛋白质等高分子物质,并在次自我复制中开始了生命的历程。今天,又一种全新的智能生命即将诞生,人类将代替创造万物的上帝。现在,请智能生命之父孔昭仁教授为大家讲话。”
刘骞抱着宪云挤到前边。小宪云看见蛋形透明罩内的爸爸向助手下了后一道命令,然后接过秘书手里的讲稿走到麦克风前,隔着玻璃与大家相对。妈妈也从后面挤过来,
轻轻攥住宪云的一只小手。
孔昭仁教授瞄一眼讲稿,微微一笑,把它放到口袋里。他面庞清癯,目光锐利,鼻梁和下巴处的线条像花岗岩雕像一样刚劲。他从容地侃侃而谈:“谢谢大家的光临。我想,今天应该是一个里程碑,我们将代替上帝完成生命形态的伟大转换。”他的平静中带着自傲,“我们是踩着无数先辈的肩膀才到达这一高度的,在这里我想历数一百年来生物学界的几项重大进步,并向这些先辈们表达我的谢意。”
《生命之歌》
王晋康是过去20年中国科幻小说的领军人物。他的作品纵横宇宙,驰骋今古,有对科学的讴歌,更有对人类发展与道德更新的反思。跟刘慈欣作品强调写实风格不同,王晋康擅长科学写意,颇有中国文化的本土风貌。
——吴岩(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著名科幻作家、评论家)
王晋康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俯瞰科学和人类社会,他的作品既有太空的广阔,又有大地的厚重,他用独有的冷峻深沉的笔触,创造出中国的核心科幻。
——刘慈欣(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亚洲首位“雨果奖”得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