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善良必须有点锋芒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
39.75
5.8折
¥
68
全新
库存20件
作者韦志中 余晓洁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ISBN9787516822807
出版时间2019-05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27860018
上书时间2024-10-2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前言
实践和实用的距离有多远亲爱的朋友,谢谢您选择阅读这本还不成熟的拙作,说它不成熟的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这不是一本在理论上“严丝合缝”的绘画艺术治疗专题著作,而是本人的一次教学记录。从2004年开始,本人就逐渐增多在个案咨询中采取绘画艺术治疗的方式了,2006年,本人又在苏州大学参加了吉沅洪教授的绘画疗法学习班,之后就更多地在个案和团体中使用绘画艺术疗法。后来又多次应一些地方的邀请,到当地开展了针对专业工作者的绘画艺术治疗技术培训班。这本书就是根据2015年我在网络上举办的一个绘画艺术治疗技术培训班的文字记录加工而成,所以称其为“教学案例实录”。其次,这不是一本“面面俱到”的著作,而是作者根据自身能力和特点做的一次分享式的表达。由于作者秉承“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成长路径,所以,本书更侧重于对一部分学习者的特点给出需要的满足来表达。通俗一点来讲,就是更侧重于实践和实用。虽然是这样,毕竟实践者的难处在于,即便你做了十分,说的时候也只能有六七分了,那么要是写下来恐怕保留一半都很难,这一点和自上而下的理论研究者恰恰相反。所以,对于读者来说“知其一”是不太难的,毕竟大家可以看看我是怎么做的,但在“知其二”和“知其三”的学习效果上可能就要打一些折扣了。正所谓,有所失必有所得。正是因为放弃了中规中矩的“科学范式”和“面面俱到”,所以,一些关于绘画艺术疗法平时可能容易被忽略的闪光之处,也就有可能体现出来。比如,人如果没有了追求高大上的牵绊,一些人性中的真善美的部分也就有机会呈现,所以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就可以了解人情和人性的另一面。再比如,因为没有了要树立“专业权威”的压力,作者经常会把自己“交出来”,也可以让读者看到技术背后的人的恰到好处的体现。尽管说这些有自吹自擂的嫌疑,但我还是希望读者朋友们有机会用另一种视角来看待这本书,通过阅读这本书,来遇见新的自己。从起心动念到这本拙作问世,历经好几年时间,甚至差一点“流产”。这中间要感谢很多人的努力和帮助,才使得这本书有机会和读者见面。特别感谢合著者余晓洁,以及李丹、杨燕红、卫丽等几位朋友协助我整理书稿,还有台海出版社副总编刘峰的大力支持,才有今天的顺利出版。就如前面我说的那样,这不是一本尽善尽美的书,甚至还有很多缺憾,希望各位读者阅读之后不吝赐教,多提宝贵意见,以求共同进步!韦志中2018 年3 月15 日于广州
导语摘要
绘画是一种语言的象征,绘画是一种情感表达的工具,绘画是一种自我精神的呈现。绘画心理治疗技术是表达性艺术治疗的一种,以分析心理学中的心理投射为基础,把内心深层次的动机、情绪、焦虑、冲突、价值观和愿望等投射在绘画作品中,表达人们内心的思绪、感受及经验。本书由作者举办的一个绘画艺术治疗技术培训班的文字记录加工而成,汇集了几十位学生的绘画作品与内心分享。通过对图画中看似随意的线条、色彩、人物、风景、布局等元素的解读,一起走进绘画者独特的内心世界,传达绘画者的心理状态,述说属于他们的人生哲学,完成一场透视心灵的旅程。
作者简介
韦志中:1号渡老师,国家心理督导师。安徽省第十届科协委员,“阜阳好人”;阜阳市心理学会会长;广州市心丝带心理志愿者协会会长;韦志中心理学网校校长。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服务机构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社工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学部主任,广东省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委会委员。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教育工作19年,出版心理学著作《团体心理学——本会团体心理咨询模式理论与实践》《幸福干预》等20本。被多所高校聘为客座教授、特邀研究员,被人民日报、南风窗等上百家媒体采访报道。其创办的心理学网校有学员2万余名。他以“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为职业理想,努力践行一个心理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余晓洁:6号渡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社工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系,研修于广州大学应用心理专业。曾任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心理医生,现任韦志中心理学网校教务主任、广州市心丝带心理志愿者协会理事、中国社工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学部秘书长。从事心理学社会应用与服务工作近十年,致力于大众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心理科普与本会团体心理咨询专业人才培养。发表心理学专业期刊论文十余篇,参与编写大众心理学书籍《与时间同行:二十四节气心理建设方法》。
目录
001 章绘画心理治疗技术概述013 第二章心情画023 第三章九宫格(九分割统合绘画法)045 第四章风景构成法069 第五章家庭文化绘画技术——我的六个家099 第六章此时此地123 第七章粘贴画137 第八章心理刮痧161 第九章时间绘画疗法185 第十章涂鸦203 第十一章心理二维码223 第十二章绘画治疗技术个案演示245 第十三章朋友与祝福261 附录韦志中老师绘画艺术治疗技术教学纪实
内容摘要
绘画是一种语言的象征,绘画是一种情感表达的工具,绘画是一种自我精神的呈现。绘画心理治疗技术是表达性艺术治疗的一种,以分析心理学中的心理投射为基础,把内心深层次的动机、情绪、焦虑、冲突、价值观和愿望等投射在绘画作品中,表达人们内心的思绪、感受及经验。本书由作者举办的一个绘画艺术治疗技术培训班的文字记录加工而成,汇集了几十位学生的绘画作品与内心分享。通过对图画中看似随意的线条、色彩、人物、风景、布局等元素的解读,一起走进绘画者独特的内心世界,传达绘画者的心理状态,述说属于他们的人生哲学,完成一场透视心灵的旅程。
主编推荐
韦志中:1号渡老师,国家心理督导师。安徽省第十届科协委员,“阜阳好人”;阜阳市心理学会会长;广州市心丝带心理志愿者协会会长;韦志中心理学网校校长。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服务机构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社工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常务委员兼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学部主任,广东省心理咨询与治疗专委会委员。从事心理咨询与心理教育工作19年,出版心理学著作《团体心理学——本会团体心理咨询模式理论与实践》《幸福干预》等20本。被多所高校聘为客座教授、特邀研究员,被人民日报、南风窗等上百家媒体采访报道。其创办的心理学网校有学员2万余名。他以“让更多的人因为心理学而受益”为职业理想,努力践行一个心理学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和使命。余晓洁:6号渡老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心理治疗师、社工师。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应用心理学系,研修于广州大学应用心理专业。曾任广州白云心理医院心理医生,现任韦志中心理学网校教务主任、广州市心丝带心理志愿者协会理事、中国社工联合会心理健康工作委员会本会团体心理咨询学部秘书长。从事心理学社会应用与服务工作近十年,致力于大众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心理科普与本会团体心理咨询专业人才培养。发表心理学专业期刊论文十余篇,参与编写大众心理学书籍《与时间同行:二十四节气心理建设方法》。
精彩内容
节 什么是绘画心理治疗技术绘画作为情感表达的工具, 能够反映出人们内在的、潜意识层面的信息(心理意象),是将潜意识的内容视觉化的过程。生理心理学家发现,人的大脑右半球具有音乐、绘画、综合的集合空间鉴别能力。精神分裂症侧化损害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右半球功能亢盛,表现为情感活动异常,主要是负性情感的体验,这说明右半球功能损害影响患者情绪机能。所以,同属右半球控制的绘画艺术活动可以影响和治疗患者的情绪机能障碍。绘画疗法主要是以分析心理学中的心理投射为基础。在分析心理学中,投射被认为是无意识主动表现自身的活动,是一种类似自由意志物在意识中的反映。投射的产物不仅以艺术的形式存在,梦境、幻觉、妄想等也都属于心理投射。人们对绘画的防御心理较低,不知不觉中就会把内心深层次的动机、情绪、焦虑、冲突、价值观和愿望等投射在绘画作品中,有时也可以将早期记忆中被隐藏或被压抑的内容更快地释放出来, 并且开始重建过去。绘画心理治疗技术是表达性艺术治疗的一种,是通过绘画来表达人们内心的思绪、感受及经验。其所表达的内容可能来自意识层面,也可能来自潜意识层面。绘画心理治疗技术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创作过程和艺术表达。创作过程指给定一个主题,来访者根据指导语画出指定主题,即画画的过程。而艺术表达指引导来访者对创作的画进行分享:画的是什么?为什么这么画?画画时候的心情怎样?这幅画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或者表达了什么意思?除了用语言表达,还可以借助文字的方式来表达,比如为这幅画写一个故事,或者写一首诗。创作过程和艺术表达在绘画心理治疗技术中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创作的过程本身就是心理表达的过程,是内心心理空间的情绪和人格得到呈现的过程。因此,创作亦是治疗,即使我们不需要懂得很多道理,但在创作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也可以达到心理治疗效果。一、两种背景下的绘画心理治疗技术很多人对绘画艺术心理治疗技术认识尚不全面,以为绘画心理治疗等同于绘画心理分析,因此经常会听到有人这样说:“我来画幅画,你来给我分析一下。”其实绘画心理治疗有两个方向:一是心理分析背景下的绘画心理治疗;二是艺术表达背景下的绘画心理治疗。心理分析背景下的绘画心理治疗就是大多数人对绘画技术的认识—— 分析一幅画,从一幅画里解读来访者的心理特点和人格特征。这种绘画心理治疗,侧重对绘画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分析,要求分析者有丰富的心理分析技术,能解读不同文化下的符号意义,适合于受过专门心理分析训练的心理咨询师。而艺术表达背景下的绘画艺术治疗侧重于分享与表达,即来访者在咨询师的陪伴下,讲述他所创作的艺术作品。这种绘画心理治疗,不需要知道什么样的形式和内容代表什么样的心理特点和人格特征,强调的是表达即过程,艺术即分享。表面上看,上述两者有所不同。前者是以咨询师为主导,而后者是以来访者为主导,咨询师作为陪伴;前者是分析为什么、是什么,而后者则侧重于发生了什么。但实际上,两个背景下的绘画心理治疗并不割裂,是一个技术的两面。所以,有人问我,艺术表达背景下的表达分享是否包括分析?答案是肯定的。表达分享的过程一定会包含分析,只是这个分析过程不表现给来访者看,也不会把分析的结果告诉来访者,在来访者表达分享的过程中,咨询师是带着分析在思考。例如一幅画,色调全部都是黑色的,没有任何其他的颜色,那么咨询师就会对这幅画进行相关的分析,但不会直接指出问题和假设,而是带着好奇,去引导来访者,做出进一步的分享和探索,并在表达分享中用分析出的线索指导来访者咨询的方向,这就是暗分析,讲究看透不说透。相对地,心理分析背景下的分析也同样包括表达和分享。同样一个主题的呈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来访者会有不同的解释,比如龙,中西方的符号意义就不一样。在中国,龙是神话传说中的神异动物,常用来象征祥瑞,是中华民族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符号之一,而在西方,龙就常与邪恶画上等号。即便是在同一种文化背景下,因为来访者原生家庭、生长环境、教育经历等的不同,同一个内容对不同的人来说意义也可能不一样。比如画树的时候,很多人都在树干上画了洞,这个洞对有些来访者来说是过去经历中受的伤,是伤疤。但对另外一些人来说,他们自幼学画的时候就被教授要在树上画一些圈,表示年轮。所以,不能看到树上的洞就认为是伤疤或者其他,而是要听来访者的表达分享,听听在他那里,这洞到底是伤疤还是年轮。这就要求咨询师不能刻板地去分析,需要结合来访者的实际情况总体把握。事实上,越是把绘画心理治疗技术运用得好的咨询师,越善于把两个背景下的绘画心理治疗技术结合起来使用。在表达分享中分析,用分析的线索指导咨询的方向,从而促进来访者分享更深刻,表达得更淋漓尽致,达到情绪释放、问题修复等咨询目标。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