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戏曲通史(3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戏曲通史(3册)

正版保障 假一赔十 可开发票

107.64 6.0折 178 全新

库存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庚 郭汉城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ISBN9787503957284

出版时间2014-01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178元

货号27852006

上书时间2024-10-20

兴文书店

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前言

 “前海戏曲研究丛书”(以下简称“丛书”)即将付印,编委会要我写一篇短序,扼要地说明几个问题,帮助读者对编辑这套丛书的了解。
  “丛书”的编辑,与中国艺术研究院设立“中华艺文奖”有关。2011年12月19日,首届中华艺文奖颁奖大会举行,我是23名获奖者之一。考虑如何使用这笔奖金的时候,就想到编辑这套“丛书”。当时想到的理由有两个:其一,我从20世纪50年代调到中国戏曲研究院,从事戏曲研究工作,经过种种曲折过程,始终没有离开这个学术群体。这个学术群体是以张庚同志为中心,戏曲艺术各个部门的一批史、论专家学者为基础的。我在这个群体中做了一些工作,就其主要成就而言,如《中国戏曲通史》、《中国戏曲通论》等,都是集体攻关的成果。还有一些大型学术著作,如《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卷(戏曲部分)、《中国戏曲志》,更凝聚着全国广大戏曲专家、学者的心血。所以中华艺文奖对我的奖励也包含着奖励我们这个学术群体的意义。把奖金用在编辑这套“丛书”上,是恰当不过的了。其二,当前戏曲仍处在“危机”之中,形势相当严峻。克服危机根本的办法,在于增强戏曲本身内在机制的活力,发展戏曲在文艺生态环境中的竞争优势,以取得在新时代生存、发展的权利。但要完成这个任务,必须认真总结经验,深化戏曲改革,长期地耐心地做许许多多工作。“丛书”是密切结合戏曲改革运动的产物,其中涉及很多情况、很多问题,主要是如何正确贯彻、落实“二为”方向、“双百”方针以及“推陈出新”等一系列方针、政策的问题。其中有经验也有教训,经验可以借鉴,教训可以警惕,都是克服戏曲危机、开辟一种新局面所必不可少的。当然,“丛书”规模有限,如果全国各地都来做这件工作,就有更大的整体性、实践性、科学性。
  没有想到,我的这些简单想法,得到了各方热烈的反响。首先,中国艺术研究院王文章院长十分重视这部书的价值。对编辑方针、组织机构等作了细致、热情的指导,并给予了人力、物力、经费的援助。领导的态度大大提高了我的信心和力量!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中国戏曲学会的领导也积极支持,主动提出承担“丛书”的编辑任务;文化艺术出版社承诺投入秀的、懂专业的编辑力量,保证“丛书”的出版质量。更使人感动的是“丛书”的作者们,都是九十、八十,小也是七十以上年龄段的人了,他(她)们不惮老、不辞累、不怕苦,全心全意投入繁重的工作。有的作者本人已经不在,由家属、同事、亲友代替完成编辑工作。一句话,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鼓舞着每一个人。



导语摘要

  《中国戏曲通史(套装上中下册)/前海戏曲研究丛书》通过古代戏曲与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探索一些戏曲发展的规律,为今天的戏曲理论研究与舞台实践提供借鉴、思路。全书共分为四编十三章,从“戏曲的起源与形成”“北杂剧与南戏”、“昆山腔与弋阳诸腔戏”、“清代地方戏”较为清晰的勾勒了戏曲艺术发展脉络,既有对民间戏曲的重视与张扬,也不忽视文人戏曲和宫廷戏曲的价值与意义;既有对剧本文学的考辨论述,也深入涉及舞台表演各个环节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目录

编 戏曲的起源与形成
章 戏曲的起源
节 古代歌舞与古优
第二节 角抵戏与参军戏
第二章 戏曲的形成
节 从庙会到瓦合
第二节 宋杂剧与金院本

第二编 北杂剧与南戏(12世纪至15世纪的戏曲)
章 综述
节 本时期内戏曲发展的概况
第二节 北杂剧的形成与发展
第三节 南戏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 北杂剧的作家与作品
节 北杂剧作家与作品概述
第二节 关汉卿及其作品
第三节 王实甫的《西厢记》
第四节 马致远的作品
第五节 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第六节 康进之的《李逵负荆》
第七节 无名氏的(《陈州粜米》
第三章 南戏的作家与作品
节 南戏作品概述
第二节 《白兔记》
第三节 《拜月亭记》
第四节 高则诚的《琵琶记》
第四章 北杂剧与南戏的舞台艺术
节 概述
第二节 北杂剧的音乐
第三节 北杂剧的表演
第四节 北杂剧的舞台美术
第五节 南戏的音乐
第六节 南戏的表演
第七节 南戏的舞台美术

第三编 昆山腔与弋阳诸腔戏(14世纪中叶至18世纪初叶的戏曲)
章 综述
节 本时期内戏曲发展的概况
第二节 昆山腔的产生、兴起与发展
第三节 弋阳腔的形成、发展与演变
第二章 昆山腔的作家与作品
节 昆山腔的作家与作品概述
第二节 汤显祖及其"四梦"
第三节 沈璨及其作品
第四节 李玉的作品
第五节 李渔的戏曲作品与理论
第六节 孔尚任及其《桃花扇》
第七节 洪异及其《长生殿》
第三章 弋阳诸腔作品
节 弋阳诸腔作品概述
第二节 《破窑记》
第三节 《金貂记》
第四节 《珍珠记》
第五节 《荔镜记》
第四章 昆山腔与弋阳诸腔戏的舞台艺术
节 概述
第二节 昆山腔的音乐
第三节 昆山腔的表演
第四节 昆山腔的舞台美术
第五节 弋阳诸腔的音乐
第六节 弋阳诸腔的表演艺术
第七节 弋阳诸腔的舞台美术

第四编 清代地方戏(17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的戏曲)
章 综述
节 本时期戏曲发展概况
第二节 地方戏的兴起与发展
第三节 昆弋诸腔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章 清代地方戏作品
节 概述
第二节 《雷峰塔》
第三节 《黄金印》
第四节 《缀白裘》中的地方戏曲剧本
第五节 楚曲《祭风台》
第三章 清代地方戏的舞台艺术
节 概述
第二节 清代地方戏的音乐(上)——多种戏曲声腔的出现
第三节 清代地方戏的音乐(下)——板式变化结构体系的形成
第四节 清代地方戏的表演(上)——多种脚色体制的全面发展
第五节 清代地方戏的表演(下)——综合性表演形式的进一步戏剧化
第六节 清代地方戏的舞台美术
第七节 宫廷戏曲的舞台美术

后记



内容摘要

  《中国戏曲通史(套装上中下册)/前海戏曲研究丛书》通过古代戏曲与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探索一些戏曲发展的规律,为今天的戏曲理论研究与舞台实践提供借鉴、思路。全书共分为四编十三章,从“戏曲的起源与形成”“北杂剧与南戏”、“昆山腔与弋阳诸腔戏”、“清代地方戏”较为清晰的勾勒了戏曲艺术发展脉络,既有对民间戏曲的重视与张扬,也不忽视文人戏曲和宫廷戏曲的价值与意义;既有对剧本文学的考辨论述,也深入涉及舞台表演各个环节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